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工黄体期方案用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行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449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把应用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2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把应用微刺激促排卵方案20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促排周期数、基础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孕酮(P)水平、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数、优质胚胎数以及周期取消率、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总周期取消率为25.71%低于对照组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获卵数(3.18±2.65)个、成熟卵数(2.93±2.49)个均高于对照组(2.74±2.27)个、(2.51±2.14)个,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获卵数P=0.059,成熟卵数P=0.058);观察组的优质胚胎数(1.50±1.69)个及优质胚胎率69.04%均高于对照组(1.19±1.32)个、6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优质胚胎数P=0.027,优质胚胎率P=0.008);但正常受精数及正常受精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对于DOR患者,可行有效,是一种较好的促排卵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因长方案垂体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联合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后进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标准长方案IVF或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218例临床资料。根据垂体是否达到降调标准及是否需再次降调,将218例患者分为A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完全的患者)98例,B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改行改良超长方案降调的患者)104例,C组(行标准长方案降调不全直接促排卵的患者)16例,统计分析这3组患者行IVF/ICSI-ET的促排卵参数(促排天数、促性腺激素用量、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流产率、双胎率)。结果 3组患者促排天数、Gn用量、获卵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受精率(77.86%)高于B组(6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优质胚胎率(68.52%)高于B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周期取消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症患者因垂体降调不全而改行改良超长方案不影响胚胎着床率及临床妊娠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魏琴 《安徽医药》2016,37(7):807-809
目的 探讨不同容量小水囊(80 mL和150 mL)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共收治96例足月妊娠但宫颈条件不成熟并要求引产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所有孕妇接受小水囊法促宫颈成熟。观察组使用80 mL小水囊,对照组使用150 mL小水囊。比较两组宫颈成熟有效率、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脐带脱垂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成熟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为97.9%(47/48),两组宫颈成熟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脐带脱垂率分别为(6.3±1.9)h、(134.7±23.2)mL、(3.5±0.8)kg和0,对照组为(6.0±1.8)h、(132.5±24.0)mL、(3.6±0.6)kg和4.1%(2/48),两组第一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观察组脐带脱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对照组出现2例产道撕裂。结论 不同容量小水囊在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中均具有确切的效果,但80 mL小水囊的脐带脱垂率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蕖  苏超  崔丽  卞显倩  何衡杰 《安徽医药》2017,38(4):453-455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该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疗程3个月。 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水平(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 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血清Hb(92.47±3.88)g/L、Hct(24.18±4.46)%、SF(165.2±31.68)μg/L、TAST(24.28±5.13)%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Hb(115.8±±4.46)g/L、Hct(31.24±7.86)%、SF(189.2±46.68)μg/L、TAST(31.24±8.24)%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 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5.
王晓莉  刘燕  何振娟  陈超 《安徽医药》2016,37(10):1204-1207
目的 通过观察早产儿不同胎龄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探讨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方法 采集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的脐血229份,按胎龄分为4组,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其TLR9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了解其与胎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mRNA和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TLR9阳性细胞率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15.93±6.23)%,(11.63±6.70)%,(13.66±6.88)%,(20.51±12.06)%;其在胎龄28~31周较高,至31~34周逐渐下降至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7周后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逐渐升高,至≥37周达最高,两胎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7周间新生儿脐血TLR9阳性细胞率与胎龄呈正相关(r=0.273,P=0.006)。TLR9 mRNA表达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4.95±3.44)%,(8.89±8.49)%,(13.91±10.92)%,(7.19±7.11)%;其在28~36周逐渐升高,与胎龄呈正相关(r=0.355,P< 0.001)。≥37周TLR9 mRNA表达量下降,该值虽高于28~3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同胎龄时期同样本新生儿的TLR9 mRNA和TLR9阳性细胞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227,P=0.011)。结论 TLR9阳性细胞率和TLR9 mRNA表达在不同胎龄组新生儿间有差异,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在31~37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TLR9 mRNA在28~36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中暂时阻断腹主动脉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资料。其中,观察组31例,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术中暂时行腹主动脉阻断;对照组55例,剖宫产术前未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术。比较两组对象术中、术后情况,相关并发症差异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925.81±513.79) mL,输血量为(412.90±557.82) 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 345.45±841.31) mL,输血量为(786.36±1061.0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手术时间、胎盘植入率、新生儿体质量及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胎盘植入的病例中,两组对象手术时间及子宫切除率分别为(81.57±20.07) min、14.3%和(112.25±25.80) min、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尤其是合并胎盘植入的对象,剖宫产术前行腹主动脉球囊预置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减少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子宫切除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角膜切口位置与术后手术源性角膜高阶像差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在上海市邮电医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94例(94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A组患者在颞侧10点钟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在角膜上方12点钟位行手术切口。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行角膜波前像差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37±0.32)μm、(0.98±0.35)μm,Z(4,2)分别为(0.03±0.02)μm、(0.08±0.0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77±0.26)μm,B组(1.14±0.3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B两组患者Z(3,3)分别为(0.19±0.03)μm、(0.97±0.39)μm,Z(4,2)分别为(0.03±0.03)μm、(0.08±0.0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高阶像差(0.56±0.17)μm,B组(1.37±0.6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角膜上方12点钟位切口,颞侧10点钟位切口的术后手术源性角膜波前像差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术对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高龄产妇阴道分娩产程和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阴道试产条件,且不符合剖宫产指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待产妇宫口开大至3 cm,胎先露下降至-1以下进入产房后采取气囊仿生助产术;对照组产妇选择常规阴道分娩。记录两组对象的产程时间、出血情况、新生儿情况和分娩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二产程以及总产程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35±1.66) h、(0.76±0.13) h和(6.51±2.20) h,均短于对照组的(11.27±2.14) h、(1.35±0.21) h和(10.37±2.61)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时和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111.97±23.84) mL和(234.13±59.03) mL,均少于对照组的(123.24±26.30) mL和(264.65±57.2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和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儿窘迫的例数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仿生助产在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高龄产妇阴道分娩中具有明显优势,可有效缩短产程,减少子宫出血和胎儿窘迫的发生,并提高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马鞍山市孕妇妊娠早、中期血清维生素A、E水平,为促进孕期营养保健和实现优生优育提供保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册的孕妇6 392例,分别于妊娠早期(孕≤ 14周)、中期(孕24~28周)产前检查时进行血样采集,同时将孕妇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其血清维生素A、E的浓度,分析异常率及其原因。结果 共收集孕妇血清样10 658份,其中妊娠早期6 392份,妊娠中期4 266份。妊娠早、中期维生素A水平分别为(0.40±0.09) mg/L和(0.42±0.09) mg/L;维生素A异常以缺乏为主,缺乏率分别为9.53%和7.17%;妊娠早期维生素A缺乏率高于妊娠中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妊娠早、中期维生素E水平分别为(10.78±2.94) mg/L和(14.60±3.34) mg/L;维生素E异常以过量为主,过量率分别为0.75%、5.44%;妊娠中期维生素E过量率高于妊娠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年龄分组结果显示,妊娠早期不同年龄组维生素A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妊娠中期不同年龄组维生素E过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马鞍山市孕妇妊娠早期维生素A缺乏和妊娠中期维生素E过量情况较明显,应重视孕期维生素A、E的监测,加强孕期营养指导和合理补充,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3.32±1.03)d vs(4.12±1.06)d,(5.42±1.06)d vs(6.13±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75,P < 0.001;t=3.4478,P < 0.001);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 014.98±752.97)元vs(3438.12±671.3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24,P < 0.05);观察组复发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过程中,能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徐凤琴  张云山 《天津医药》2008,36(4):261-263
目的:探讨应用克罗米芬(CC) 人尿促性腺激素(HM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排卵与行超促排卵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F-ET)结局的差异。方法:常规门诊促排卵因卵泡发育过多转为IVF-ET患者12例(A组);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常规长方案或短方案IVF-ET的PCOS患者17例(B组),对2组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促排卵天数、获卵数以及临床妊娠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促排卵天数、受精率、胚胎移植数及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Gn用量比B组患者用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获卵数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胚胎种植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应用CC HMG HCG进行促排卵,如卵泡发育过多,可改为IVF-ET,这是一种有效的挽救周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吗啡皮下注射在晚期肝癌介入术后疼痛护理应用中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疼痛治疗护理的临床资料,对89例芬太尼联合吗啡治疗组和77例吗啡治疗组在疼痛评分、缓解率两方面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记录各组治疗中的副反应。结果 与吗啡治疗组比较,芬太尼联合组疼痛评分,在12 h(1.97±0.56 vs 3.23±1.49,P<0.05)以及24 h(1.63±0.44 vs 4.19±1.68,P<0.01)均有显著降低。与吗啡治疗组比较,芬太尼联合组介入治疗后疼痛总缓解率,在介入后12 h(92.1% vs 76.6%,P<0.05)以及24 h(97.8% vs 70.1%,P<0.05)均有显著缓解。结论 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联合使用吗啡皮下注射+芬太尼透皮贴剂外贴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介入术后72 h内的疼痛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垂体降调节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促排卵过程中添加和不添加,以及在不同时间添加促黄体生成素对卵巢反应、胚胎质量及妊娠率的影响,为临床优化超促排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单独使用人绝经期尿促性腺素(HMG)、单独使用重组促卵泡素(rFSH)和联合使用rFSH/HMG三种促排方案的129个移植周期。结果HMG/rFSH组尽管促排时间长于rFSH,但获卵数与之相近。其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在三组中最高,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垂体降调节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于中晚卯泡期添加外源性LH可获得较好的卵巢反应,并得到较好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氯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促性腺激素(Gn)方案中,对卵巢储备低下患者在促排卵早期添加来曲唑(Letrozole,LE)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采用CC/Gn方案行IVF-ET卵巢储备低下患者273例,共323个治疗周期,依据促排卵早期是否使用LE的情况分为LE组、非LE组.结果 LE组与非LE组相比较,在启动日激素、卵泡数、获卵数、正常受精数/率、可用胚胎数/率、优胚数/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非LE组HCG日雌二醇(E2)、黄体酮(P),Gn天数、Gn总量高于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E组与非LE组相比较总妊娠率、分娩或继续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LE组生化妊娠率高于非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C/Gn方案中,卵巢储备低下患者中促排卵早期添加LE能够减少Gn使用量及使用时间,提高Gn使用效率,生化妊娠率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5.
刘朋  郭秋娥  李建鹏 《安徽医药》2019,40(5):504-506
目的 评价超声显影线定位法辅助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需要行动脉测压的择期手术患者1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1例采用触摸法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观察组82例于超声辅助下定位行桡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平均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2%vs 75.31%;89.02%vs 6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穿刺、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100.00%vs 92.59%;100.00%vs 8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穿刺置管时间、总穿刺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5.44±2.09)min vs(24.48±4.31)min;(22.36±3.17)min vs(33.72±4.26)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均无明显血肿、渗血、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显影线定位法辅助桡动脉穿刺置管可提高穿刺置管准确性和成功率,缩短诊疗时间。  相似文献   

16.
王伟民  王涵  李征 《安徽医药》2017,38(8):1016-1019
目的 探究比伐卢定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术后内皮损伤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行PCI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比伐卢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前后内皮损伤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炎性指标[白介素-18(IL-18)、白介素-10(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变化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内皮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ET-1及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8.37±6.17)ng/L vs(101.83±10.24)ng/L、(514.33±86.57)U/L vs(588.92±98.46)U/L],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72.42±7.06)mmol/L vs(58.26±6.4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8水平(53.84±23.67)pg/mL、hs-CRP水平(7.22±2.74)mg/L、LVEDV水平(88.63±10.24)mL、LVESV水平(32.47±4.26)mL及BNP水平(74.82±7.94)ng/L均低于对照组IL-18水平(73.58±26.79)pg/mL、hs-CRP水平(8.67±3.56)mg/L、LVEDV水平(95.16±9.58)mL、LVESV水平(44.83±5.72)mL及BNP水平(163.51±15.44)ng/L,IL-10水平(43.61±6.08)pg/mL及LVEF水平(51.82±10.19)%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33.56±4.18)pg/mL及LVEF水平(39.14±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术后采用比伐卢定治疗可有效缓解内皮损伤,同时可降低炎性反应,恢复心功能,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剖宫产手术时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孕产妇89例,根据剖宫产时下推膀胱的时机不同,分为A组(47例)与B组(42例),A组为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组,B组为娩出胎儿后下推膀胱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年龄、孕次、产次、孕周、胎盘植入率)、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子宫切除、膀胱损伤和新生儿窒息方面的差异。结果 A、B组孕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 927.76±356.31)mL、(2 859.55±477.80)mL,输血量分别为(861.72±91.58)mL、(1 285.73±162.69)mL,手术时间分别为(1.83±0.87)h、(2.71±0.94)h,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7±1.72)d、(6.83±1.56)d,产褥病率分别为10.64%、28.57%,子宫切除率分别为14.89%、35.7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4.26%、19.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娩出胎儿前膀胱下推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辅酶Q10片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80例POI所致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雌二醇片(砖红色片)含雌二醇2 mg,雌二醇地屈孕酮片(黄色片)含雌二醇2 mg+地屈孕酮10 mg]治疗,每次1片,每天1次,以28 d为1个疗程,前14 d服用砖红色片,后14 d服用黄色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辅酶Q10片治疗,每次10 mg,每天3次,以28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排卵率、妊娠率,并于疗程结束后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成功妊娠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生殖激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卵巢储备功能相关指标[血清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基础窦状卵泡数(AFC)]。同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56%,与对照组的85.56%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排卵率、妊娠率分别为87.78%、2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7.78%,P<0.05)。随访6个月内,试验组成功妊娠率16.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血清FSH、LH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比对照组对血清E2水平的提高作用及对血清FSH、LH水平的降低作用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MH水平和AFC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AMH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AFC显著多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水平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辅酶Q10片联合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能有效改善POI所致不孕症患者体内生殖激素水平与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妊娠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刘羽  陈磊  姚丽 《安徽医药》2015,36(9):1086-1089
目的 探讨试管婴儿双胎与自然妊娠双胎的妊娠、分娩的风险及新生儿结局。方法 比较分析61例试管婴儿双胎与77例自然妊娠双胎母亲的一般情况、妊娠并发症、剖宫产情况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试管婴儿组产妇平均年龄为(30.72±4.10)岁,与自然受孕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高龄初产产妇比例高于自然受孕组,试管婴儿组的产次显著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检完成率、孕次及瘢痕子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单绒毛膜性双胎发生率显著低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产科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孕妇的剖宫产率高于自然受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管婴儿组婴儿平均孕龄、活胎比例、低体质量儿与极低体质量比例、新生儿窒息率及胎儿性别方面与自然受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自然妊娠双胎相比,试管婴儿双胎妊娠并不增加孕妇的孕期及分娩的风险,且新生儿的出生结局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