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瑞  黄昌尧 《中外医疗》2014,(13):74-75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在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该院182例镰旁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182例患者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其中130例病人为SimpsonⅠ级切除,52例病人为SimpsonⅡ级切除,没有出现手术死亡现象。18例病人出现肢体瘫痪,病人在5~12周内顺利恢复。6~26个月的随访调查,有5例出现术后复发。结论显微手术能够有效提高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徽手术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显徽手术治疗的36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结果:肿瘤切除程度按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切除28例,占77.8%,Ⅱ级切除8例,占22.2%。无死亡病例。术后36例均得到随访,随访5个月至8年,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1991年1月至2001年6月对46例大脑镰旁脑膜瘤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按Simpson 切除分级,本组Ⅰ级切除35例,占76.1%,Ⅱ级切除11例,占23.9%,无手术死亡;随访9个月至8年5个月,无肿瘤复发.这提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残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39例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手术入路的选择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SimpsonⅠ级切除28例,Ⅱ级切除11例,无手术死亡。4例术后发生一过性偏瘫,治疗后康复。随访10~62个月,肿瘤复发1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以显著提高镰旁脑膜瘤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窦旁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技巧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窦旁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I级切除41例,Ⅱ级切除38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8年,5例复发。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技能,上矢状窦及中央沟静脉的良好保护是提高全切率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伽玛刀治疗肿瘤最大径〈30ram的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2002年8月~2010年7月间肿瘤最大径〈30mm的98例镰旁脑膜瘤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肿瘤最大径〈10ram51例、10~20mm36例、20ram~30mm11例,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为26—32Gy,50%的等剂量线包绕。结果:随访98例,随访23—81个月(平均52个月)。肿瘤消失37例,肿瘤缩小41例,肿瘤无变化14例,肿瘤继续增大6例。肿瘤生长控制率93.9%(92/98),出现肿瘤周围脑水肿反应17例。结论:伽玛刀治疗最大径〈30mm的大脑镰旁脑膜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镰旁脑膜瘤分型及据此采用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镰旁脑膜瘤患者40例,由冠状位MRI成像诊断法将镰旁脑膜瘤分为3种类型,其中Ⅰ型指肿瘤位于大脑镰的一侧,而大脑镰无移位情况或肿瘤近于上矢状窦,选择同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法。Ⅱ型指肿瘤位于大脑镰的一侧,大脑镰出现局部移位,选择对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法;Ⅲ型是指肿瘤向大脑镰两侧生长,两侧等大或不等大,采用瘤体较小侧或非优势半球侧纵裂入路显微手术法。结果:术后对患者行CT检查,患者未出现明显脑挫裂伤或血肿。所有患者肿瘤全部切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镰旁脑膜瘤分型并采取适宜的显微手术入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间诊治的25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显微外科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所选的25例患者手术均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切除,术后Simpson分级,肿瘤Ⅰ级切除13例(52%),Ⅱ级12例(48%),无死亡病例出现,术后对所选的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未见有肿瘤复发现象.结论 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运用显微外科手术能够有效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肿瘤的复发几率,避免患者病残及死亡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9.
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2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12例,Ⅲ级切除2例,Ⅳ级切除2例。随访1~2年,2例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影像学评估,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细致的显微操作,能明显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难度大.我们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32例,取得较好效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及镰旁脑膜瘤2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雍成明  黄录茂  杨代明 《安徽医学》2010,31(12):1443-1445
目的总结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28例矢状窦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的方法及策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23例(82.1%),Ⅱ级切除5例(17.9%),手术死亡1例。随访2~18个月,2例患者复发,1例行r-刀治疗,1例二次手术。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及方法,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脑重要功能区的损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3):346-347
目的:观察神经导航下大脑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神经导航下行显微手术治疗30例大脑镰旁脑膜瘤,观察患者Simpson I、II、III级切除率、早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随访半年,观察随访期间复发比例。结果:30例患者的Simpson I、II、III级切除率分别为50.00%、30.00%、20.00%;早期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各项的评分都较手术前显著改善;在随访期间复发比例为6.67%。结论:神经导航下大脑镰旁脑膜瘤行显微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镰旁脑膜瘤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肿瘤按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4例,Ⅱ级8例,Ⅲ级2例。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可提高大脑镰旁脑膜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残死率。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5岁。主因进行性左半身麻木,肢体无力,吐词不清2个月入院。查体:神清,左侧轻度中枢性面瘫,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减低,痛觉过敏,Babinski征(-)。左上肢及右侧肢体正常。头颅CT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约4cm×4cm×3cm大,强化明显。术前诊断:右侧顶叶胶质瘤。全麻下行跨中线右颞顶瓣入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右侧顶叶与大脑镰之间,并深入脑组织,边界清楚,质软,呈灰褐色,肿瘤内有一囊腔,整个囊腔有完整的光滑囊壁,放出淡黄色液体约8ml,肿瘤蒂位于大脑镰,全切除肿瘤。术后病检示:囊性脑膜瘤(Ⅱ型)。术后1个月患者左下肢肌力恢复到Ⅳ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提高镰旁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切除大脑镰旁脑膜瘤26例。结果按Simpson切除脑膜瘤分级标准,SimpsonⅠ级切除24例,SimpsonⅡ~Ⅲ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40个月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及方法切除镰旁脑膜瘤,可最大限度地减轻对脑和血管的损伤,提高全切除率,避免手术死亡,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后的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54例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每小时生命体征监测、颅脑装置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特点.结果 本组54例肿瘤均全切除,死亡1例,无并发症发生4例,术后并发排尿障碍5例,并发癫痫19例,并发偏瘫12例,并发脑水肿13例.均采取针对性护理,症状于短期内...  相似文献   

17.
王波  汪平  王宏  杨彦平 《吉林医学》2011,32(25):5283-5284
目的:探讨矢状窦中后部窦旁和镰旁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上矢状窦中后部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按Simpson切除标准,Ⅰ级切除13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2例,Ⅳ级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保护好中央沟静脉,妥善处理矢状窦,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在大脑镰旁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81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大脑镰旁脑膜瘤的MRI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结果 81例患者共发育肿瘤92个,其中单发患者74例,多发患者7例,前、中、后1/3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分别有23例、28例、30例;瘤体直径在1-8cm之间,形态呈半球状有86个(约占93.5%),结节状有6个(约占6.5%);MRI对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肿瘤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3%(84/92),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6.42%,且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81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的肿瘤在T_1WI为等信号、19例T_1WI为稍低信号,45例在T_2WI为等信号,30在T_2WI为稍高信号,6例在T_1WI及T_2WI均为混杂不均匀信号。结论MRI在对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肿瘤的发育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并且对肿瘤的电信号及肿瘤内部血供量变化等能够表现出明显强化的作用,其大脑镰旁对脑膜肿瘤的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都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中可以作为一种首先的检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失状窦是脑漠瘤好发部位之一,失状窦旁脑膜瘤的要领最早由 Cushing 于1922年提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及大脑镰旁脑膜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4月~2011年9月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及大脑镰旁脑膜瘤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患者,SimpsonⅠ级切除9例(26.5%),SimpsonⅡ级切除20例(58.8%),SimpsonⅢ级切除5例(14.7%)。9例上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者,6例恢复正常,2例未能完全恢复,1例运动功能障碍加重。7例癫痫者经服药后仅2例偶有发作。2例精神障碍者均恢复正常。全部病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3~38个月,2例失访,3例复发,其中2例再次手术,1例行伽玛刀治疗。结论:良好的手术暴露,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矢状窦和中央沟静脉的妥善处理和保护,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矢状窦旁及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和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