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预防学生食物中毒管理途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玉萍 《华夏医学》2004,17(2):247-248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学生在校外就餐的人数越来越多,学生食物中毒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多。学生食物中毒对社会的影响大,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为此,有必要对学校内发生食物中毒的特点进行分析,搞好学校饮食卫生工作,预防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近年来,由于家庭聚餐引发的食物中毒事故不断增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家庭,成为发生食物中毒的高危场所。2006年3月3日永宁县闽宁镇玉海村东滩5队发生一起家庭聚餐食物中毒,就餐47人,中毒41人,无死亡。作者通过这起家庭聚餐食物中毒的调查,提出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确定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蔓延和再次发生,亦有助于病人的治疗和抢救。方法 按照《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进行中毒调查、处理。结果 就餐75人,食物中毒人数32人,分别从3名厨工和8名中毒患的肛拭子及厨房地板、案板涂抹拭子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结论 这是一起吃了由变形杆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1987-1995年江西省食物中毒流行病学情况,全省发生食物中毒287起,中毒总人数8615人,死亡70人,其中,微生物性食物中毒52起,2019人,化学性食物中毒201起,5623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34起,973人。应用统计资料对各类污染所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了顺位排列,并对控制食物中毒的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苏峰  栾玉明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2):2200-2200
目的分析广州市海珠区2004~2007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为制定食物中毒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海珠区2004~2007年食物中毒资料,对海珠区食物中毒的流行趋势、中毒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7年海珠区共发生食物中毒49起,中毒人数582人,发生时间以第二、三季度为主,占81.63%,致病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占77.55%,发生地点以饮食服务单位为主,占42.86%。结论提高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及加大对饮食服务单位的监督监测力度,加强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是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熟肉制品因食用方便和营养丰富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由于个体制售熟肉制品的增多,卫生问题随之增多,各地时有报道。污染的熟肉制品容易引起肠道疾病,并可发生食物中毒现象,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了更好了解鄂尔多斯市市售熟肉的卫生状况,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力度,制定较合理的管理政策,保证消费者的身心健康,2007年我们对市内的熟肉店(铺)进行了一次性检测抽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6日,本市某大学建筑工地食堂发生了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故,共有45人出现中毒症状并送医院治疗。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认定是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现将这起食物中毒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20日9时,营口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群众举报,反映位于营口市河北街道的某企业职工于2007年8月18日16时从市内某集贸市场的食品摊位购入凉拌牛杂下货,食用后出现集体食物中毒情况。接到举报后,监督人员立即对中毒人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对可疑食品的加工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采集患者的便样进行了检测。根据调查情况和检测结果,经食物中毒诊断专家组集体讨论,一致认定这是一起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9.
一起油脂酸败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19日本市某公司食堂中午集体就餐,发生了食物中毒,市食品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医院疑似食物中毒报告后,立即派人前往医院和食堂对患者及就餐场所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与实验室的测定结果综合分析,认定这是由于食用酸败的大豆油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掌握江阴市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其流行原因,为采取针对性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江阴全市食物中毒报表与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6年间江阴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集体食堂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为12起、215人。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肉类及其制品。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主要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一位。每年7、8、9月份为高发,但以有机磷农药污染蔬菜造成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有所上升。结论:江阴市食物中毒好发在夏、秋季节,大多集中在集体食堂,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各级卫生部门应加大对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控制中毒发生,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减少误食有毒化学物中毒而死亡的病例。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掌握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对食物中毒的防治,减少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对广州市黄埔区2001~2005年期间食物中毒的报告,检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原因及发生特点,研究预防控制措施,为以后食物中毒的防治提供对策,为有关部门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1990~2000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通过对1990-2000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指中毒人数≥10人的食物中毒)的分析,揭示其分布、原因及变化趋势,为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各区、县卫生监督部门上报的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90-2000年上海市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共发生集体性食物中毒356起、平均每年32.3起,中毒人数13925人、平均每年1265.9人,68.8%为细菌性食物中毒,23.9%为化学性食物中毒、7.3%为其他食物中毒。63.7%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性引起,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1位,84.7%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有机磷农药污染蔬菜引起,占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第1位。近年来盐酸克伦特罗残留肉品成为造成化学性食物中毒又一主要原因。结论:为预防集体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应加强食品卫生监测,应用食品安全的危险分析手段,在食品行业推广HACCP(关键控制点危害因素分析)的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食物中毒是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公害病。掌握食物中毒发生高峰时间的分布特征,对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笔者对宜昌市36年来208起食物中毒案例发生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一起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肛拭粪便样本、剩菜中均检出蜡样芽孢杆菌。结论这是一起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1999~2006年有毒动植物中毒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现状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海南省1999~2006年发生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海南省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故有逐年消长趋势(1999~2002年占总食物中毒起数的24.1%,2004年占13%,2005年占41.7%,2006年占40%),有毒动物食物中毒的病死率达22.9%(19/83)发病的主要场所为家庭;有毒植物食物中毒的发病率达91.4%(268/293),发病的主要场所为学校周边山路,主要发病人群为小学生。结论 配合图谱鉴别宣传和饮食观念教育,建立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预警系统,针对可能发生的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提前进行预报,建立预防食物中毒的警示制度,是控制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2002~2004年集体性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萍  罗令涛  黄坚 《中国热带医学》2005,5(4):861-862,857
目的 为给深圳市的食物中毒预防工作提供借鉴,对深圳市2002~2004年的食物中毒情况进行了分析。方法 对深圳市及各区卫生监督部门上报的集体性食物中毒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学、流行病学分析。结果3年中深圳市共发生食物中毒94起,平均每年31.3起,1666人中毒,平均每年555人。2003年有1人死亡。中毒主要发生季节为每年第二、第三季度。宝安和南山为高发区域,共占53.2%,集体食堂引起的食物中毒起数和发病人数最多。分别为71起1429人。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60,6%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中40.3%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第一位。结论 深圳市食物中毒的好发季节都在夏、秋季节,大多集中在集体食堂,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预防食物中毒今后的工作重点首先应是加强集体食堂卫生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牟成惠  陈淑云 《中国热带医学》2007,7(7):1231-1231,1241
沙门菌是国内最主要的食物中毒致病菌,并且存在部分无症状带菌者,是食物中毒的隐患。因此,加强饮食服务人员健康体检非常重要。广州市某酒店服务人员在去年八月份的健康体检中,查出13人携带沙门菌,经鉴定有四个血清型,并对这13株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郑勇  袁维斌 《中原医刊》2011,(14):F0003-F0003
信阳市平桥区邢集镇某中学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之后,信阳市平桥区疾病控制中心采取了流行病学和卫生学的方法,对该事件进行了调查,并开展了病原学实验室检测。结果认定这是一起诱导陛食物中毒事件。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掌握相关预防知识、发生中毒事件时正确引导是预防控制此类事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2001~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近年来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特点,为制定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对深圳市2001—2004年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致病菌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近几年来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结论根据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特点,尽可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为及时有效处理食物中毒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0.
食物中毒是一类经常发生的、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中毒性疾病,全面正确地了解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及其中毒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是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防止和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方法。为了进一步做好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现将邯郸市2004年食物中毒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