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根据临床实践对人工气道患者实施吸痰护理,探讨吸痰后可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方法通过临床护理对人工气道气管内吸痰患者进行评估、吸痰时与吸痰后出现病情变化。结果28例患者吸痰时和吸痰后卅现并发症的主要有气道损伤、低氧血症、感染、颅内压增高、心律失常。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选择质量好的、合适的吸痰管,合理使用呼吸道湿化液,为减少血液动力血的改变主张在吸痰前应使用呼吸机进行高容量通气或高浓度氧疗。  相似文献   

2.
<正>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作为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人工气道建立使会厌功能减弱或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正压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往往不能自主排痰,导致气道内分泌物潴留。安全、有效的吸痰不仅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而且可避免或减少肺泡塌陷、低氧血症、医源性感染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并发症。因此,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保持呼  相似文献   

3.
陈烨 《家庭医药》2021,(1):280-281
吸痰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工作之一,特别是对于人工气道、肺部感染而气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吸痰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护理,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本文主要探讨脑出血人工气道深部吸痰和浅部吸痰的区别以及优缺点,希望可以寻找到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吸痰方法,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使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浅层吸痰法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黏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9):125-126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不同吸痰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本院ICU行人工气道患者,根据建立人工气道的日期进行分组,单号建立为观察组,运用浅层吸痰法,双号建立为对照组,运用常规吸痰法。通过两组吸痰方法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吸痰操作时的患者状态及气道损伤情况。将两组患者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研究指标有显著差异;常规吸痰法造成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的例数较多,吸痰管插入长度较深,对气管产生的刺激较大,引起患者明显的烦躁及呛咳较多。两种吸痰方法在患者的刺激、气道损伤等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浅层吸痰法可以避免或降低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损伤,减少对患者的刺激,提高人工气道疗效,减低并发症,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质量,是建立了人工气道患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人性化的吸痰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简易呼吸器联合吸痰管吸痰对人工气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50例气管插管的机械通气患者,听诊出现双肺痰鸣音、肺部呼吸音的降低、呼吸频率的增快、潮气量的减低、氧饱和度的下降等,临床怀疑痰液阻塞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吸痰前两组均常规加强气道湿化和拍背排痰;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吸痰,观察组每次吸痰前均用简易呼吸器做快速捏放简易呼吸器,通气量按8 ml/kg体重计算,连续3~5次,以喉部明显听到痰鸣音为最佳,然后迅速再次应用吸痰管吸痰。对两组痰鸣音、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痰鸣音、呼吸频率、潮气量、氧饱和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道充分湿化的基础上,应用简易呼吸器联合吸痰管吸痰优于传统单纯吸痰管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冯梅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8):264-265
目的探讨在用呼吸机患者封闭式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8例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观察优势。结果封闭式吸痰节时、节力、省财,并可有效预防低氧血症及交叉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用呼吸机患者使用封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优于使用传统式吸痰管吸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制吸痰枕在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4例需要吸痰的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名,观察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吸痰,观察组采用应用自制吸痰枕辅助深部吸痰,比较两组单日平均吸痰次数、单次平均吸痰时间、气道粘膜出血例数等,其中对照组包含1例气管切开,观察组无气管切开。结果对照组单日平均吸痰次数为12次,气道粘膜出血例数为12例,观察组单日平均吸痰次数为4次,气道粘膜出血例数为3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单次平均吸痰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自制吸痰枕辅助深部吸痰可以明显缩短吸痰时间,减少吸痰次数,减少气道粘膜出血,有效改善患者氧合。  相似文献   

8.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昏迷及麻醉后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未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9.
侯俭 《河北医药》1994,16(4):250-251
呼吸道吸痰中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050011河北医产院附属第四医院侯俭使用人工呼吸机通气的患者,呼吸道护理尤为重要,应在气道吸痰中密切观察、预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呼吸道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气道粘膜出血、肺不张等肺部合并症。我院ICU通过对人工通气患者...  相似文献   

10.
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在气管切开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病人的急救手术。气管内吸痰是已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病人必须进行的一项护理操作。密闭式吸痰是操作者不直接接触吸痰管,气道与外界不相通,吸痰管被包在透明而柔软、结实的保护套中的一种吸痰方式。它与开放式吸痰方式截然不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10月-2005年12月,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气管切开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8-78岁。气管切开时间最长120d,最短7d。其中昏迷22例,神志清楚28例。  相似文献   

11.
于俊颖  李向娟  高艳娣 《河北医药》2011,33(9):1393-1395
气道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率,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肺泡适当通气、氧合作用及气体交换功能的关键,而排痰是气道管理中最基本、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1]。有效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吸痰管作为吸痰中最重要的一个工具,其正确选择是有效吸痰的保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探讨和研究,如不同吸痰方式用吸痰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外科术后患者在ICU更适合应用的吸痰方式。方法选取136例心外科术后入住ICU的患者,随机分为密闭组和开放组,分别采用两种吸痰方式,比较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密闭组患者吸痰前后血氧饱和度稳定,气道黏膜损伤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5.849,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χ~2=7.809,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血氧饱和度维持稳态水平,降低气道黏膜损伤率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相比开放式吸痰装置更适合在心外科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吸痰是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或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昏迷及麻醉后患者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未完全恢复,而不能将痰液咳出,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肺不张,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ICU患者进行人工气道吸痰的最佳护理实践方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ICU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人工气道吸痰方式进行吸痰,作为对照组;剩下的50例患者在传统人工气道吸痰的方式上进行改进,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出现并发症的人数,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α=0.05。结果观察组患者中,38例患者有效,8例患者显效,4例患者无效;对照组患者中,25例患者有效,11例患者显效,14例患者无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人工气道吸痰方式进行优化,可有效的提高ICU患者吸痰的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年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及经口、鼻咽通气管吸痰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采取吸痰前、后给予加大氧流量的处理,并改进吸痰的吸引方法,可防止或减轻因吸痰降低血氧饱和度(SaO2)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现将对我科15例气管插管及经口、鼻咽通气管危重吸痰的患者的护理技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密闭吸痰与传统吸痰方式吸痰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对37例开放气道患者采用密闭式吸痰法进行吸痰操作。结果 37例使用密闭式吸痰的开放气道患者中发生气道黏膜损伤者4例,未发生低氧血症、感染等并发症,对颅内压影响较小。结论密闭式吸痰能预防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对颅内压影响较小,操作过程方便,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防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7.
老年危重患者气管插管及经口、鼻咽通气管吸痰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率。采取吸痰前、后给予加大氧流量的处理  相似文献   

18.
吸痰是清理呼吸道痰液、维持气道通畅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呼吸衰竭极其重要的治疗措施是在解痉、平喘、抗感染、兴奋呼吸、改善通气的治疗基础上有效排痰,主要为多饮水、胸部叩击、雾化吸入、指导有效咳嗽、排痰,但因呼吸肌疲劳和痰液粘稠原因痰液难以咳出。采用传统经口鼻吸痰法在临床上存在着对患者吸痰不切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适时吸痰可减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求适时吸痰减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依据听诊确定痰液位置及性状,根据体位变化前后、血氧饱和度检测值、咳嗽症状和气道压力变化等选择恰当方法进行适时吸痰。结果适时吸痰方法以听诊为依据,在确定痰液位置前提下,对大气管内痰液及时吸出。因此,掌握判断好吸痰的技巧和时间是基础,预防肺部感染及维持正常通气氧合,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结论适时吸痰是维持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手段,正确掌握使用适时吸痰的护理方法,可大大减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非人工气道条件下气管内吸痰插管长度与吸痰效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内吸痰通常是在人工气道条件下进行的,能有效地清理气管内的痰液。传统吸痰则是将吸痰导管插至咽喉部,不能有效地清理气管内的痰液。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非人工气道条件下,也能进行气管内吸痰。对此,我们于2004年9月开始在传统吸痰的基础上对插管长度进行了改进,并对两种插管长度的吸痰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