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胆道梗阻性黄疸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方法及治疗效果,如何提高穿刺置管技术,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对4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彩超引导经皮穿刺引流术。结果 46例PTCD基本引导成功,成功率达97%,黄疸逐渐消退,全身症状改善。结论 PTCD是一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穿刺方法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可移动性操作,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明显,能很快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改善梗黄,缓解症状显著,值得各级医院,特别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对恶性梗阻性黄疸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对患者治疗前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超声引导在经皮肝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穿刺,成功率为100%.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经治疗,其总胆红素[(249±135)μmol/L]、直接胆红素[(72±26)μmol/L]等相关生化指标同治疗前[(429±213)μmol/L、(151 ±81)μmol/L]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监控下实施穿刺,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改善黄疸相关临床症状和生化指标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X线引导经皮穿刺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在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5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单纯X线引导组(A组)和联合导向组(B组),A组57例,B组48例,比较两组的平均穿刺次数、胆道出血率、对比剂用量、平均曝光时间及平均手术时间。结果联合导向组的平均穿刺次数、对比剂用量及胆道出血率少于单纯X线组,且平均曝光时间和平均手术时间亦短于单纯X线组(P<0.01)。结论超声定位联合X线引导下行PTCD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后植入胆管金属支架姑息性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的65岁以上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行超声引导下PTCD,再在DSA下经PTCD窦道植入胆管金属支架,将外引流转变为内引流,回顾其支架通畅、胆红素下降、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 40例患者术前血清总胆红素为(421.6±145.1)μmol/L,术后1周与1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分别下降到(183.6±33.4)μmol/L与(144.2±41.5)μmol/L;碱性磷酸酶与丙氨酸转氨酶下降明显。出现并发症12例。生存3~6个月11例,生存超过12个月29例。结论 PTCD联合胆管金属支架置入是一种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老年患者具有安全、有效、简便、可重复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在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19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结果PTCD术1次成功18例,2次成功1例,总成功率100%,未出现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PTCD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吴钺  李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788-1790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肝穿置管引流术治疗肝脓肿的疗效.方法:对临床、检验和影像确诊的18例肝脓肿患者均行CT引导经皮穿刺肝脓肿置管并给予冲洗,同时给予静脉抗炎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1次穿刺引流成功,放置引流管并冲洗,平均引流置管时间为18.4天.治愈率100%,无明显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微创、安全、有效,是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在肝胆外科的临床应用范围、效果及实用性。方法在超声引导下根据不同的临床要求采用不同穿刺部位、微创的方式解决相关的临床问题。结果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技术可有效治疗各种囊性积液、重症胆囊炎、晚期肝外胆道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不同原因所致胆管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胆囊窝积液等。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技术是一项有效、微创、价廉、操作简单的引流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e drainage,UG-PTCD )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梗阻性黄疽患者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UG-PTCD治疗,术后记录其穿刺结果及并发症,对手术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患者有39例一次穿刺成功,余2例二次穿刺后成功;36次于右肝内胆管穿刺成功,7次于左肝内胆管穿刺成功。术后有1例患者发生胆管出血,1例患者发生败血症。结论UG—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效果较好,一次穿刺成功概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技术应用及临床价值,旨在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患胆道结石、胆囊癌、胆管癌、肝转移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137例患者在彩超引导下行PTCD,置管147根,合适胆管选择左肝高于右肝。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98.58%,2次成功率100%。引流管放置时间3~186d,发生并发症6例,占4.4%。结论彩超引导下PTCD是目前最为简便、安全、实用的胆道减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后的免疫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10月来本院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且进一步行PTCD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30例,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5、10 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差异。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无明显不良反应;PTCD术后,两组患者的免疫力均呈不同程度恢复,肠内营养组治疗后5、10 d,免疫指标(CD4+、CD8+、CD4+/CD8+、IgA、IgG、IgM)恢复程度明显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术后,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6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4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经皮肝穿刺不同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在恶性阻塞性黄疸(MBOJ)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3~2009-07收治的118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方式分为三组。A组:经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xPTCD)放置可膨胀性胆道金属内支架(EMS)组27例。B组: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术(uPTCD)组75例。C组:xPTCD、uPTCD及ERCP下行胆道塑料内支架引流术(ERBD)或胆道金属支架置入内引流术(EMBE)组16例。结果三组之间的疗效及术后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及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PTCD、ERBD/EMBE是手术不能根治的MBOJ较为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uPTCD法并发症较少,在实时、方便、经济、易防护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胆道引流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佩忠 《中国基层医药》2002,9(12):1080-1081
目的 探寻术前胆道内外引流对恶性梗阻性黄疸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本院1990年1月至2001年1月共1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例,其中行胆道内引流组35例,外引流组37例及未引流组40例,病理类型包括胆管癌49例,胰腺癌34例,壶腹癌29例,均行手术治疗,分析三组的死亡率,并发症,伤口感染,腹腔感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三组间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胆道外引流组伤口感染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胆道引流组腹腔感染发生率高于未引流组;胆道引流组的住院日明显长于未引流组。结论 术前胆道引流并不能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李红波  丁佑铭  汪斌 《中国医药》2012,7(2):188-189
目的 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对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45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肝治疗,研究组2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腺苷蛋氨酸1000 mg/d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14 d后,研究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ALT、AST、谷氨酰转移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较对照组改善[研究组分别为(46.3±20.7)、(67.6 ±23.0)、(111.0 ± 62.3)U/L,(33.0 ±24.9)、(19.3±10.7)μmol/L,(166.4 ±44.2)U/L,对照组分别为(107.4±72.4)、(101.6±56.6)、(249.2±104.2)U/L,(137.3 ±70.9)、(54.8±26.0) μmol/L,(331.6 ±99.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引流术后应用腺苷蛋氨酸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加快胆红素的排泄和肝脏酶谱的改善,促进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脾破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31例脾破裂病人采用了包括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内的多种非手术治疗措施.结果 31例病人全部治愈,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0.3%.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4~7d,除局部穿刺点短期的疼痛外,均无明显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在脾破裂治疗中,选择性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方法,它的成功应用为非手术治疗脾破裂提供了有利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