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并对此术式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后腹腔镜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资料,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0 61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46 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4±12 h,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7 2.5 d,术中术后未发现明显并发症.随访1~12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加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行输尿管癌根治术是新型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与传统开放手术和其它术式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3.
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我们实施后腹腔镜联合下腹部斜行小切口肾输尿管及膀胱袖套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55.3±12.4)岁,左肾盂尿路上皮癌10例,右肾盂尿路上皮癌13例,左输尿管尿路上皮癌6例,右输尿管尿路上皮癌7例.21例以肉眼血尿主要症状,7例以腰痛为主要症状,8例肉眼血尿伴腰痛,13例合并患侧肾积水.手术前行B超、IVP、CT、逆行造影、尿脱落细胞学以及输尿管镜检查,确诊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并排除膀胱肿瘤.CT 示肿瘤直径0.9 cm×1.2 cm~4.0 cm×5.5 cm.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指南》2016,(3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联合3种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切除方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收集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患者84例,分别采用以下3种不同术式进行: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下腹部Gibson切口膀胱袖状切除术+下腹部切口取肾,共39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袖状电切+腰部切口取肾,共35例;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袖状环切+腰部切口取肾,共10例。术后定期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5分钟,平均出血量73.9 m L,平均引流管留置时间2.5 d,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5.6 d,平均住院时间8.4 d,所有患者术后均安返病房,术后均无高热、失血性休克、漏尿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尿路上皮癌,其中高级别51例,低级别33例,输尿管末端癌细胞浸润3例。术后78例患者接受随访,平均随访24.9个月,2年疾病特异生存率100%,5例患者术后半年内发现新生膀胱肿瘤,并行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患者突发脑血管病,其中1例死亡,3例输尿管癌末端癌细胞浸润患者术后半年出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给予局部放疗+全身化疗。余患者在随访期无肿瘤复发。无切口种植。结论后腹腔镜联合3种不同输尿管膀胱壁内段切除术式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可靠,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易行,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一期治疗肾盂、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囊肿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6月—2012年6月10例后腹腔镜一期行肾盂、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和肾囊肿去顶术临床资料。10例中肾盂结石合并肾囊肿3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囊肿7例。结果 10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55~160 min,平均80 min,出血量5~50 mL,平均1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4~13)d。术后复查KUB及B超无囊肿及结石残留。结论后腹腔镜下治疗肾盂、输尿管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囊肿,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2003年8月以来,我们对2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患实施了经尿道汽化电切输尿管末端加腰部小切口腹腔镜辅助下肾输尿全切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雷永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
目的:观察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肾盂输尿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4例,A组实施传统开放式手术,B组实施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将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均未发现转移、复发病例。 B组出血量少于A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出现术后并发症3例(9.09%),包括出血1例,感染2例,B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道电切术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肿瘤疗效较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36例,采用传统肾输尿管并膀胱袖状根治性切除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36例,采用腹腔镜肾输尿管并膀胱袖状根治性切除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止痛药的应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之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肾输尿管根治性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安全性,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 施行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5例.其中,肾盂结石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66例,中段结石3例.结石直径1.2~3.5 cm.20例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失败,2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失败.结果 7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45~180 min.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术后恢复顺利,术后住院3~8 d.术后4~8周拔除患侧输尿管内双J管.结论 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膜后腹腔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例32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可以进行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这样缩短疗程,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比较B超定位穿刺注入无水酒精与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71例肾囊肿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效果,分别采用B超定位穿刺注入无水酒精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结果 随诊6月,复查B超,B超定位穿刺注入无水酒精组治愈率为88.6%( 39/44),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组治愈率为92.6%( 25/27),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18,P=0.894).结论 B超定位穿刺注入无水酒精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的疗效相似,但B超定位穿刺注入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操作简单,价格相对较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肾癌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肾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和观察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存活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56.3±42.1) min和(151.3 ±40.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32.6 ± 32.3) ml和(6.5±1.7)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9.3±4.9)h,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8%(P<0.05);两组患者术后存活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疗效确切,具有微创、痛苦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腹腔镜、后腹腔镜与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经腹腔镜、20例经后腹腔镜和35例开放性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天数等的差别。结果后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手术全部成功,腹腔镜组有1例因为结石上移入肾内而改为开放手术。三组手术时间和引流管放置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后腹腔镜组及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P<0.01),其中后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还显著低于及腹腔镜组(P<0.05),但两组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及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而又安全有效的特点,其中后腹腔镜相对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行输尿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输尿管疾病患者采用经后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其中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结石术16例,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4例。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量20~80ml,平均43ml;术后肛门恢复排气18~36h,平均25h;吻合口或切口无漏尿,术后住院时间4~11d,平均7d。所有患者随访2~6个月,静脉肾盂造影(IVU)或B超均提示肾积水明显改善,无输尿管狭窄。结论:经后腹腔镜输尿管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胃肠道干扰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该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并分组,开腹手术组(A组)30例;腹腔镜手术组(B组)60例,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CA125明显降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13.81,P0.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比开腹要更加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后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后腹腔镜手术中转开放手术的原因。方法对195例后腹腔镜手术中17例转开放手术的原因及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术中转开放手术,包括肾上肿瘤切除6例,肾囊肿4例,肾切除4例,肾癌根治性切除3例。结论严格掌握后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熟练后腹腔镜操作技巧,是提高后腹腔镜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应用后腹腔镜技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效果.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22例(后腹腔镜组),开放手术21例(开放手术组),两组分别就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等进行比较.结果 后腹腔镜组手术出血量(32.0±10.0)ml、术后排气时间(31.0±5.7)h、平均住院时间(7.0±1.6)d,均明显少于开放手术组的(70.0±11.9)ml、(52.0±6.9)h、(14.0±1.4)d;手术时间(113.0±7.6)min,长于开放手术组的(72.0±6.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06,8.14,11.37,11.36,均P<0.05).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途径直接,不会对腹腔内脏器造成干扰和污染,且损伤小、痛苦少、康复快、住院时间短.随着熟练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相关操作器械的更新,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可以替代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