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占峰  韩毅 《天津医药》2019,47(12):1230-1234
摘要:目的 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老年房颤患者血清内源性孤啡肽(N/OFQ)、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将阵发性房颤组分为PAAFⅠ亚组(≤75岁)32例和PAAFⅡ亚组(>75岁)31例,持续性房颤组分为PEAFⅠ亚组(≤75岁)27例和PEAFⅡ亚组(>75岁)32例,非房颤窦性心律患者47例(对照组)。检测各组N/OFQ、CRP水平,左心房内径(LAD)、射血分数(LVEF),空腹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并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 房颤组与对照组比较,持续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N/OFQ、CRP水平、LAD、LVEF、TG、LDL-C、HDL-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PAAFⅡ亚组与PAAFⅠ亚组比较,PEAFⅡ亚组与PEAFⅠ亚组比较,N/OFQ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 logistic回归显示N/OFQ(OR=2.911,P<0.05)、CRP(OR=4.636,P<0.05)、LAD(OR=1.369,P<0.05)是房颤的危险因素;LVEF(OR=0.489,P<0.05)是房颤的保护因素。4 房颤患者N/OFQ、CRP水平与LAD值正相关,与TG、LDL-C、HDL-C值负相关;N/OFQ、CRP水平正相关;房颤患者年龄与N/OFQ水平正相关,而与CRP水平无显著相关;房颤患者LVEF值与N/OFQ水平负相关,而与CRP水平无显著相关。5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OFQ预测房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917~0.982,P<0.01),CRP预测房颤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75~0.935,P<0.01)。结论 N/OFQ、CRP与老年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N/OFQ用于评估全膝关节置换术前高龄房颤患者的心功能时,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
张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6):738-739
目的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45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期和转复期血浆BNP水平,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心脏超声测定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房颤组发作期和转复期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P〈0.05),且发作期明显高于转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5);房颤组发作期和转复期LVEF、LA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高浓度血浆BNP水平可能促进了房颤的发作,且两者与心房重构和心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吴春风  廖德祥  胡柯 《安徽医药》2012,16(3):331-333
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术前后血浆脑钠肽(BNP)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AngⅡ)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48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浆BNP及AngⅡ水平,测定48例持续性房颤且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导管消融术前及术后120 d的血浆BNP和AngⅡ水平。结果导管消融后4个月,8例(17%)患者复发房颤。消融术前,房颤组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消融后4个月房颤组血浆BNP及AngⅡ水平与术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前血浆BNP及AngⅡ升高,消融术后均下降。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丽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1456-1457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2型糖尿病(DM)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 78例DM患者分为单纯DM组(37例)和DM+CHF组(41例);检测78例DM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BNP水平.结果 心功能Ⅱ级组、Ⅲ~Ⅳ级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P〈0.05).Ⅲ~Ⅳ级显高于Ⅱ级组(P〈0.05);Ⅱ级组、Ⅲ~Ⅳ级组LVEF明显低于单纯DM组和对照组(P〈0.05),Ⅲ~Ⅳ级组明显低于Ⅱ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713,P〈0.05).结论BNP是评估DM合并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相关性,为高血压并发心脏功能异常的防治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将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分为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32例)和EH并发心力衰竭组(40例),另选取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BNP水平,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超声心动图指标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对比3组BNP和LAD、LVEDD及LVEF水平。探讨BNP与LAD、LVEF和LVEDD的相关性。结果 EH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EH未并发心力衰竭组的BNP、LAD和LVE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BNP水平与LAD、LVEDD呈正相关(γ=0.768,0.817,P<0.01),与LVEF呈负相关(-0.823,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与LAD,LVEF,LVEDD三种心功能指标呈显著相关性,联合BNP水平及相关心功能指标检测用于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具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房颤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将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降压药物治疗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坎地沙坦,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LAD、LVEDD、LVEF、房颤发作情况。结果至随访结束,在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中,对照组房颤复发17例,占81.0%,治疗组房颤复发22例,占95.7%,两组之间没有差别(χ2=1.122,P〉0.05)。未长期应用胺碘酮的患者,对照组、治疗组在7~12个月时房颤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t=2.823,P〈0.01;t=2.655,P〈0.05),两组之间没有差异(t=0.594,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组的LAD、LVEDD均降低、LVEF增加(t=2.421~3.814,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的LAD、LVEDD、LVEF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F=0.029~3.644,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均可减少阵发性房颤并高血压患者房颤的复发,降低LAD、LVEDD,升高LVEF,两者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在高血压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95例高血压患者按有无房颤分为两组,采用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Pmax、Pmin和Pd,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间Pmax、Pmin、Pd、LAD和LVEF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max和Pd明显增大(P〈0.05),两组间Pmin、LAD和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ax〉110ms+Pd≥40ms预测房颤的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有所下降,但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上升。结论:Pd是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预测因子,与Pmax联合应用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变化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入某院诊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6例,随机分组,其中52例为持续性房颤组,52例为阵发性房颤组,52例高血压无合并房颤患者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动态心电图检测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结果:持续性房颤组中LAD、LVEF、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和对照组,而阵发性房颤组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房颤患者会出现左心房内径增大、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趋势,表明左心房内径变化对心房颤动产生影响,且左心房内径变化与房颤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陈晓文 《江苏医药》2013,39(16):1931-1932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AF)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F患者46例,分为阵发性AF(A组,15例)和持续性AF(B组,31例);选取年龄相匹配的体检正常的中老年健康者30例为对照(C组).检测复律前后血浆BNP变化.超声测定左心室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 A组心脏复律前和B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C组[(224.31±34.82) ng/ml和(253.19±37.51) ng/mlvs.(54.38±6.73) ng/ml](P<0.05);A组复律后血浆BNP为(57.94±7.52) ng/ml,明显低于复律前(P<0.05);A、B组LAD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AF患者血浆BNP明显升高.血浆BNP升高时不仅要考虑到心室疾病,同时也要考虑到有无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意义。方法对168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房颤组)、84例窦性心律冠心病患者(窦律组)及80例无冠心病和房颤的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Hcy水平测定,并进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和窦律组血清hs-CRP、Hcy水平、IMT及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升高;且房颤组明显高于窦律组,与阵发性房颤患者比较,永久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IMT及斑块Crouse积分均明显升高,永久性房颤组高于持续性房颤组;房颤组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与房颤发生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存在着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且随着房颤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11.
陈曦  任超  孙涛  赵美  王海燕 《中国药师》2022,(9):1584-1588
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对瓣膜手术同期行MAZEⅣ术后患者神经分泌因子水平、心脏功能及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148例瓣膜病合并房颤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均于瓣膜手术同期行MAZEⅣ术治疗。术后,对照组常规服用胺碘酮和华法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比较两组房颤围手术期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及术后3月内早期复发率;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内径(RAD)、左室舒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T(cTnI)、肌红蛋白(Myo)]、神经分泌因子[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内皮素(E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当日、术后1周及出院时转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1,3,6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内早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神经分泌因子等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ADR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提高瓣膜手术同期行MAZEⅣ术患者转复率及窦性心律维持率,并能改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调节神经分泌因子水平,降低早期房颤复发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林营  钟振和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24-1926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AF)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左心房内径(LAD)的关系.方法 选择AF患者53例,窦性心律(SR)者32例.各AF亚组的D-dimer、CRP及LAD相互比较,并分别与SR组比较.结果 AF组的D-dimer、CRP、LAD水平高于SR组;持续性和永久性AF组的D-dimer、CRP水平高于SR组、阵发性AF组;持续性AF组的LAD大于SR组;永久性AF组LAD亦高于阵发性AF组、SR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组的D-dimer、CRP与LAD之间均存在直线相关性(r=0.376、0.33,P<0.05).结论 CRP的升高与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有关;LAD与高凝状态、炎性反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陈雄华 《海峡药学》2016,(3):109-1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再给予常规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1日10mg,1日1次,观察组再给予瑞舒伐他汀强化疗法治疗,1日20mg,1日1次,两组均观察6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测定左心房前后径( LA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空腹抽血检测血清 BNP、hs-CRP、TNF-a、IL-6水平变化情况,记录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左心房前后径(LA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BNP、hs-CRP、TNF-a、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BNP、hs-CRP、TNF-a、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窦性心律维持率及栓塞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3.18%(41/44)比79.55%(35/44),68.18%(30/44)比43.18%(19/44),2.27%(1/44)比18.18%(8/4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疗法能够有效调节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及BNP水平,有效改善左心房重构及左心房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苏力  翟瑜  平芬  赵景春 《河北医药》2005,27(9):645-64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素(BNP)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健康对照组20例,单纯OSAHS组18例,OSAHS合并高血压组22例,60例患者均用Alice3多导睡眠监测仪或Startdust便携式睡眠监测仪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及测量早晨空腹平静状态下血压.血浆BNP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结果 单纯OSAHS及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血浆BNP水平与单纯OSAHS、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睡眠呼吸暂停(AHI)呈正相关(r=0.621,P<0.01;r=0.457,P<0.05),与SaO2<90%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呈正相关(r=0.517,P<0.05;r=0.612,P<0.01).结论 BNP参与了OSAHS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浆BNP水平升高可能对OSAHS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BNP水平对OSAHS病情的评估及指导治疗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利钠多肽对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纤颤(房颤)和左室肥厚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3组:A组为高血压并发持续性房颤40例,B组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30例,C组为高血压不伴房颤患者40例,检查3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N端B型利钠多肽(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降压药物治疗1年后将110例患者列入D组即左室肥厚消退组62例和E组即未消退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左房大小、房颤发生率和服药差异等.结果 A组与B组、C组患者的年龄、Nt-pro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MI)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的发生与Nt-ProBNP水平、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LVMMI、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及年龄均呈正相关.D组与E组的Nt-ProBNP、LAD、LVEDD、IVST及阵发性房颤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患者的ACEI和ARB的使用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左房扩大是房颤的危险因素;降压治疗可使左室肥厚消退和左房缩小从而减少房颤的发生;Nt-proBNP水平与左室肥厚、房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韩瑞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4):3340-334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36例STEMI患者分为三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比较三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指数(CI)、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室壁运动积分(WMS)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4周后LVEF、CI和W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Ⅲ组的LVEF、CI和WMS均高于Ⅰ组(均P<0.05),Ⅲ组BNP水平较Ⅰ、Ⅱ组均有所下降(均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STEMI患者心功能,降低BNP水平,40 mg/d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郝振 《黑龙江医药》2011,24(4):619-620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只应用常规治疗(硝酸酯类、控制心室率药物、抗凝药物),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比较治疗后6个月内两组患者阵发性房颤发作频率及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0%和52.4%,均大于5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8例(1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例(32.6%,P〈0.05);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2例(10.0%),明显低于对照组6例(13.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治疗老年冠心病阵发性房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变化与心房纤颤(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216例EH患者,分为两组,68例合并房颤为观察组,148例无合并房颤为对照组,测定患者左房内径(LAD)、射血分数(EF)值。结果观察组平均LA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房颤病程越长,LAD越大。结论 EH患者LAD与心房纤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陆铭  蔡振荣 《河北医药》2012,34(1):36-37
目的 评价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缓慢性心律失常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为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心室电极位于右心室心尖部;按照心室累积起搏比( Cum% VP)分为2组,A组Cum% VP< 50%(40例),B组Cum% VP≥50%(46例),通过询问患者自觉症状,行运动耐量及脑钠肽(BNP)水平检测,术前及术后24个月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起搏器植入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浆BNP水平及6 min步行试验距离.结果 术后24个月,2组LAD增大、BNP升高(P<0.05或<0.01)、术后B组LVEF降低(P<0.01),6 min步行距离降低(P<0.05).与A组术后比较,LAD显著增大,LVEF降低,B组BNP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6 min步行距离少于A组(P<0.05).结论 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情况下,随着Cum% VP的增加,心功能恶化程度增大,血浆BNP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反应对心房颤动的影响。方法比较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同对照组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各房颤组血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hs-CRP比阵发性房颤亚组高(P〈0.05),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亚组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房颤组与对照组相比房颤患者hs-CRP增高,且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均高于阵发性房颤,表明炎症反应在房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