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并评价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本组研究中的全部300例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共195例,占65%;对照组共105例,占35%。观察组195例受试对象给予500mg/d的可溶性阿司匹林,根据实际情况可加用肠溶性阿司匹林30mg/d。对照组105例受试对象给予安慰剂。结果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观察组全部195例受试对象中,心脑血管疾病共出现19例次/年(3.25%);对照组共105例受试对象中,心脑血管疾病出现16例次/年(5.0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受试对象心脑血管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下降约20%,出现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下降约37%,心脑血管死亡率下降约6%。在观察组的受试对象中同时患有糖尿病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下降约4%。结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理想的预防作用,为了有效降低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的患者早期死亡,目前主要提倡做好预防措施,正确并合理地服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中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1]。  相似文献   

3.
目的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方法对广州某社区医院的拜阿司匹林心脑血管临床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大部分心脑血管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认知程度不深,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结论针对这些现象,结合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患者应该如何应用选择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治疗,为合理安全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贾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5):236-238
1897年,德国药剂师费利克斯·霍夫曼化学合成了一种性质稳定的化合物乙酰水杨酸,标志着阿司匹林的诞生。现在,阿司匹林已经是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线用药。本文从循证医学角度,阐明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地位,以及其带来的风险,提示临床医生进一步合理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9月~2009年6月所有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选取3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2例,其中对照组做常规治疗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司匹林,1年后对两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在加用阿司匹林后,因冠心病死亡和心肌梗死的患者较对照组分别减少13.9%和14.3%。结论: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时,可服用阿司匹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老药新用的经典例子。它除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外新发,20世纪70年代发现阿司匹林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近些年来,大量的循证医学证实,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中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文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在各种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吴伯镛 《中国药业》2001,10(2):57-57
就阿司匹林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合理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明,在心血管高危患者中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长期治疗能够使严重心血管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降低约1/9,其中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减低1/3,非致死性卒中的危险减低1/4,血管事件病死率减低1/6,在无动脉硬化性心脑病史的患者中,阿司匹林治疗能够使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下降15%,心肌梗死和冠心病死亡的危险性总体降低23%,其中有血管病史的患者降低31%,有糖尿病史的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西比林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患有心脑血管性疾病的5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的同时,还使用阿司匹林的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只进行正常、传统的治疗。结果使用统计学方法的对比,得出了观察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患者不论是在副作用,还是治疗效果上都要比对照组的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患者要好的很多。结论合理的将阿司匹林应用在治疗心脑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中,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司匹林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小剂量阿斯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Cox-1,阻止血栓素A2(TXA2)的生成,从而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用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病)的发生,目前临床上阿司匹林已成为国内外相关指南推荐的惟一心血管一级预防抗血小板用药[1].  相似文献   

12.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一级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4):3761-3762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目前临床效价比最高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环氧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方面初步达成多项共识,但在一级预防中还存在争议,其实一级预防远比二级预防显得重要,挽救的患者也更多,因为这部分患者基数很大。本文就阿司匹林在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英  俞琦 《医药导报》1994,13(1):42-43
阿司匹林是一种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的经典药。1971年发现阿司匹林(ASA)对前列腺素(PG)合成具有抑制作用,至今已被广泛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的血栓性疾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辅助疗效。1 临床应用 1.1 心肌梗塞 国外对473例服用ASA平均10年的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进行调查,发现其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脏病猝死及脑梗塞的发病率较低。另发现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数小时应用ASA可防止TxA_2生成增加,使再发心梗率、中和血管病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一种多发性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尤其是老年患者,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了减少这样的现象,应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本文主要从加强预防措施、合理膳食、减少外部刺激及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5.
参麦注射液在非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龙胜  李娜 《中国药师》2000,3(5):296-297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和麦冬组成,是根据明代秦景明的“参冬饮”名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经剂型改革而成的中药注射剂。它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卒中、休克、心肌梗死、心肌炎、冠心病等,且疗效较好,于1992年被列为急诊科必备药之一。参麦注射液在非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也较广泛,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分析,根据其服药依从性将患者分为依从性好、依从性差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对影响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影响阿司匹林服药依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认知度、药物不良反应、文化水平、家属监督等.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的依从性不容乐观,主要受到年龄、阿司匹林治疗效果认知度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其影响因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中的比较。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10年7月来本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的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和心绞痛发作史以及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史患者共698人,把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8人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照组330人服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结果治疗组在降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发病风险中的复发率为2.44%,而对照组为2.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一人颅内出血,治疗组有3人消化道出血,对照组2人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但药品费用的支出氯吡格雷片为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几十甚至几百倍。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在降低心脑血管系统发病风险中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无显著性差异,但药物经济学方面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采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预防措施。方法 103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1例患者采用运动、饮食、药物、心理等综合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使用药物的常规治疗,对比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44%,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综合合理的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血压指标,并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规范剂量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6-12月于我院门诊和社区规律服用阿司匹林40~150 mg/d、满2周以上的患者456例,其中服用阿司匹林≥75 mg/d者定义为规范剂量组275例,<75 mg/d者定义为不规范剂量组181例,对两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规范剂量组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11±3)%、(70±11)%,不规范剂量组分别为(22±6)%、(73±9)%,两组患者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规范剂量组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异常率分别为12.73%、52.00%,不规范剂量组分别为25.41%、64.64%,两组患者AA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异常率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超重、吸烟是不规范剂量组发生血小板聚集异常的危险因素,吸烟是规范剂量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应规范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以达到满意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结果,从而减少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导致的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阿司匹林用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BSCO、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有关阿司匹林与常规治疗/安慰剂对照用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采用RevMan 5.0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项RCT,共130 786例患者,其中阿司匹林组65 296例,对照组65 4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总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阿司匹林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89, 95%CI:0.82~0.97,P=0.006),而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RR=1.26,95%CI:1.14~1.39,P <0.0001)。结论阿司匹林用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效果可靠,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深入各风险人群、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及随访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