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湿邪的多少,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个阶段,用药治疗常取得较好的疗效。兹简介如下: 一、湿阻:湿热之邪犯人,初起多阻滞气  相似文献   

2.
1 识病因明机理神昏在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热病中均可见到,因其病因不一,治疗用药也应不同。临床上除了从发病时节上区分病因外,还应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从脉、舌、色、症及相关理化检查,正确区分其病因之寒、热、风、湿、痰、瘀、食、火,不能仅凭主观臆测。虽热病中不应有寒邪,但由于治疗用药不当,寒凉过度,易使病情中出现凉遏、寒凝、冰伏等现象,故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5)
不同病机形态的湿热病各具不同的特点,其治法和用药也各有差异。此文将常见的湿热病机形态归纳为湿热郁蒸、湿热郁阻、湿热蕴结、湿热蒙困、湿遏热伏、湿热痹阻、湿热成痿、湿热浸淫8种,并针对其症状特点、治法用药和代表方剂作了大致介绍。  相似文献   

4.
咳嗽为肺系病中常见症状之一,而抗生素在该病证中运用较为广泛。现从中医角度分析抗生素的寒热属性,认为抗生素属性多为寒凉;同时阐述寒、痰、湿、饮等阴邪为主所导致的咳嗽临床特点,结合抗生素的寒凉属性,并根据“寒者热之”的治则,认为阴邪致咳的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其影响主要表现为:寒凉易郁遏气机,致阴邪胶着难解;寒凉易损伤阳气,正气易损;寒凉易引邪入里,变生他病,故而临证时应灵活应用中医辨证理论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因过用寒凉之药清热泻火,使高热暂被压下,但病邪却隐伏体内的现象,称之为"冰伏".在妇科疾病的临诊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和引申"冰伏"的概念,对充分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确定疾病发生发展的辨证认识,发挥中药治疗上的个体化优势,指导用药,提高疗效,以及防患于未然,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认为"冰伏"应该包括几方面的含义:一是用药寒凉,气涩血凝,易致留瘀敛邪,出现邪热内困,变生坏病;二是寒凉太过,此腑之热未除,又伤彼脏之阳,顾此失彼;三是本虚标实,虽应急则治标,但过用寒凉,致本虚更甚,则病必不除.  相似文献   

6.
刘良  金瑶瑛  周心蓓  陈晴晴  段军 《河南中医》2022,(11):1653-1656
脓毒症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病机为正虚、邪伏、湿遏。正气虚弱,卫外不足,易于感染耐药菌,毒邪更损正气,气虚复感外邪,毒邪内陷,隐伏于内,失治误治伤正后,伏邪乃发。湿邪使正不识邪,阻邪外出。邪毒内陷,与湿相交,或热自内发,蒸动湿邪,湿热壅遏,难解难分;或寒湿相得,邪毒冰伏,阳失鼓动,邪郁不达,缠绵难愈,变证多端。治疗当以扶正、透邪、祛湿为法则,兼顾气血阴阳,方用芪归银方。偏热盛者,给予达原饮加减,病在少阳,加柴胡、青蒿等和解表里;病在太阳,加羌活、独活等疏达通络;病在阳明,加大黄、芒硝、葛根等升清泻浊;病在厥阴,加羚羊角、生牡蛎等平肝熄风;病在少阴,加淡豆豉、玄参等滋阴透邪。偏寒盛者,可用化湿败毒方、清肺排毒方、宣肺排毒方等,若寒胜伤阳,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鼓动元阳,散寒除湿。  相似文献   

7.
藿香,味辛,性微温,入脾、胃、肺经,功能解暑化湿,理气和中。笔者在临床上,不仅于暑湿感冒、湿阻中焦诸证所必用之,且在治疗里实热证的大队苦寒(寒凉)药中亦佐用之,具有增效克弊之功。兹略述体会如下:1 可宣通郁闭 《内经》曾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盖里热郁蒸,病在气分者,乃因热郁于里而无去路所致。故非有发泄开腠,则不足以透其邪。若一味苦寒,则可致邪气郁遏,恐有冰伏之虞。而藿香味辛性温,辛则能散,温则能通,故能透邪外出。今寒凉得辛通,则不至于冰遏病邪;辛宣得清凉,又能内清外透,功效增著。2 可顾护脾胃 盖里实热证之治疗,必用大队…  相似文献   

8.
对外感发热中的身热不扬、发热夜甚、夜热早凉、低热4种发热类型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进行辨析。身热不扬常见于湿热病,其病机是热蕴湿中,湿遏热伏,治法为清宣湿热。发热夜甚是温热病热入营阴证的发热特点,病机为热盛营伤,治宜透热转气、清营养阴。夜热早凉常见于温热病后期,热邪深伏阴分,病机为热伏血络,治法为养阴透络。低热为温热病后期邪热耗伤真阴所致,病机为热邪深入下焦,导致真阴耗损、虚热内生,治法为滋阴清热。  相似文献   

9.
蔡英剑  邱明友 《陕西中医》2003,24(3):280-282
湿为六淫之一 ,感人从皮毛而入先犯太阳 ,为阴邪易伤阳气 ,此为外所致 ;其在内多因脾运失司 ,水湿不运 ,或湿困脾胃致水湿内停蕴致其他脏腑病变 ,日久化热形成湿热。其为病经久缠绵难愈。与风、寒、暑形成风湿、寒湿、暑湿等病症 ,与脏腑为病形成湿困脾胃 ,寒湿困脾 ,脾虚湿阻  相似文献   

10.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寒凝型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而生内寒,寒阻运化而致气血失和,进一步萌生痰湿或瘀血。针对寒凝型胸痹,李老提出"寒凝散之"的治疗原则,通过"外散""内温"二法使"寒凝"得以温化外散,使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文章总结了李老治疗寒凝型胸痹的常用中药药对:如温化散行之辛温药对:桂枝与麻黄、附子与细辛;清久寒郁遏体内而化之热,少佐辛寒药对:豆豉与栀子、石膏与知母;补益扶阳散寒之辛甘药对:人参与干姜、桂枝与甘草;调畅气机,化瘀祛寒之辛苦药对:生姜与枳实、干姜与黄连;走窜力强,驱寒止痛之辛香药对:沉香与丁香、乳香与没药等。  相似文献   

11.
朱梅  许昕 《北京中医》2004,23(5):273-275
因过用寒凉之药清热泻火 ,使高热暂被压下 ,但病邪却隐伏体内的现象 ,称之为“冰伏”。在妇科疾病的临诊过程中 ,进一步强化和引申“冰伏”的概念 ,对充分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确定疾病发生发展的辨证认识 ,发挥中药治疗上的个体化优势 ,指导用药 ,提高疗效 ,以及防患于未然 ,均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认为“冰伏”应该包括几方面的含义 :一是用药寒凉 ,气涩血凝 ,易致留瘀敛邪 ,出现邪热内困 ,变生坏病 ;二是寒凉太过 ,此腑之热未除 ,又伤彼脏之阳 ,顾此失彼 ;三是本虚标实 ,虽应急则治标 ,但过用寒凉 ,致本虚更甚 ,则病必不除。  相似文献   

12.
高烁烁  胡小英  许华 《新中医》2014,46(5):33-35
许华教授认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中医学湿温范畴,邪阻气机、湿遏热伏、邪漫三焦、邪盛毒瘀是该病病机特点。本病治疗以清热、解毒、化湿为要法,谨守病机,注重化湿,宣畅三焦,透邪达外,清热凉血,软坚散结,视湿热之轻重、病位之浅深、正邪之盛衰辨治。  相似文献   

13.
<正> 辨证要点一、明确要领:本病虽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但有其特有的症状可资识别.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薛氏自称"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也."湿热病因何能出现上述症状,而这症状又为何作为辨证的提纲?薛氏说:"始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  相似文献   

14.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779-781
探讨谦斋关于脾胃理论的学术思想 ,结论 :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 ,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 ;结合脾胃病的划分原则 ,提出辨主脏的思维方法 ;将中气虚病理演变分为 4个阶段 ,确立脾血虚的辨证地位 ;阐明气虚发热的机理是血分亦虚 ,多兼外邪 ;内湿以脾胃并重 ,将湿阻辨证分 3个层次 ;中气滞是作用不及 ,胃肠气滞是作用太过 ;对气虚发热定性为寒的反思 ,气虚应为凉、阳虚则为寒 ;甘温除大热的“大热” ,既可指高热 ,又可指久热 ;阴火为脾虚下流肝肾之湿 ,闭塞其下郁遏阳气化火上逆。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肝病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洋  徐列明 《四川中医》2007,25(2):42-44
本文对《伤寒论》六经中涉及到中医肝经病变的条文进行了分析,归纳提出《伤寒论》肝病的辨证类型主要有邪郁少阳,枢机不利;枢机不利,决渎失职;肝失条达,气郁致厥;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少阳相火上炎,心神被劫;阴液不足,筋脉拘急;湿热郁遏,熏蒸肝胆;肝热湿阻,下迫大肠;中焦虚寒,气血不足;脾阳不振,寒湿中阻;血虚寒凝,肢冷厥逆;气机逆乱,寒热错杂12种证型。其辨证特点有重在条理经气,疏泻邪气;辨明邪性,因性用药;多经合病,治有先后。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内科常见病,以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为特点,且易复发、迁延难愈.中医将其归于"头风"头痛"厥头痛"等范畴.偏头痛病因病机复杂,有外感与内伤之分,多因肝、肾、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或风、寒、湿外邪入侵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甚至气机逆乱,痰湿内蕴,瘀血阻络,寒凝气滞,脑脉失养,气机不畅而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7.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载于叶氏《外感温热篇》,言简意深,兹浅释如下:陈光淞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语专属湿温。”湿温者,或由湿热病邪从口鼻入,直走中道而致,或如薛生白所言,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成。湿有形,属阴,其性粘滞重浊;热无形,属阳,乃熏蒸之气。两邪相合,如王孟英云:“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所以,湿热侵袭入体,最易阻滞气机,困遏阳气而出现胸脘痞闷、腹胀、面色淡黄、渴而不饮、小便不利等证。因为湿热病邪是湿温之病因,阳气被阻为湿温  相似文献   

18.
<正> 黄疸一证,阳黄居多、阴黄较少,阳黄为主证,阴黄为变证,其病本于湿。若湿从热化则发为阳黄;若湿从寒化则发为阴黄。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易遏阳气,最易伤脾,脾阳为湿所阻,中阳不得宜畅,致郁生湿,湿邪不得宣化,郁而生热,热气不能宣畅则生湿。故有“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愈炽。”之说。鉴之于此,在阳黄的治疗中稍佐温热药蒙动阳气以制湿,防止变证颇有裨益。阳黄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蕴湿生热;或暴怒气郁,七情所伤,横逆犯脾,湿热蕴蓄,胆汁溢于肌肤而致。但阳黄不仅  相似文献   

19.
<正>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1]。少腹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所创,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寒凝血瘀证少腹诸症。导师康志媛教授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时,主要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收效良多。病因病机痛经主要病因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实者可有气滞血瘀、寒凝血瘀、湿热瘀阻而致胞宫气血不通而痛,虚者有气血虚弱、肾气亏损致胞宫失于濡养而痛。  相似文献   

20.
湿温系感受湿热之邪而为患,因其湿遏热伏,热蒸湿动,互相裹结,故而胶着难去,形成发病较慢,病情缠绵,不易速愈的特点。诚如吴鞠通说:“湿为阴邪,自长夏而来,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而解,温热之一凉即退,故难速已。”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一般多从祛湿与清热两个方面入手,权衡湿热偏胜而变化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