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闾长安 《当代医学》2007,(10):64-6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类型.OSAS以睡眠时出现严重打鼾,阵发性呼吸暂停为特征.主要病因为各种因素引起的上气道狭窄,笔者讨论了OSAS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和睡眠状态下的多层螺旋CT的扫描方法,比较两者的狭窄部位及狭窄程度,客观评价多层螺旋CT在检查OSAS患者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经药物诱导方法,在睡眠状态下行上气道多层螺旋CT的可行性,研究多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阻塞部位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多导睡眠图监测(PSG)确诊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114例,先行清醒状态下吸气末上气道CT扫描;后对其中109例患者经静脉缓慢注射咪唑安定,待患者在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时,行上气道相应部位CT扫描;比较并测量两种状态下上气道狭窄水平的截面积及气道最小直径,并运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直观显示上气道形态.结果:①本组109例OSAS 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100%.②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时62例患者软腭后气道完全闭塞,其中 26例伴有舌后气道闭塞,27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较睡眠前狭窄,9例睡眠前后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40例患者软腭后气道较睡眠前狭窄,其中20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较睡眠前狭窄,10例伴有舌后气道睡眠后完全闭塞,10例睡眠前后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7例患者睡眠前后CT扫描软腭后气道及舌后气道无明显改变.③软腭后气道平均最小截面积清醒相 (72.60±45.15)mm~2,睡眠相(8.26±18.16)mm~2(P<0.01);舌后气道平均最小截面积清醒相(133.21±120.36)mm~2,睡眠相(16.73±30.21)mm~2(P<0.01).软腭后气道平均最小直径清醒相(6.91±2.23)mm,睡眠相(1.18±2.14)mm(P<0.01);舌后气道平均最小直径清醒相(8.68±4.32)mm,睡眠相(1.68±2.22)mm(P<0.01).结论:①运用药物诱导方法的睡眠状态下,对OSAS患者进行CT检查是安全可靠的.②多层螺旋CT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真实再现OSAS患者睡眠状态下呼吸暂停发生时上气道的形态,对临床准确定位上气道狭窄或阻塞的部位和范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在清醒及睡眠期不同呼吸时相的上气道阻塞情况,并探讨该方法在OSAS患者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OSAS患者,在呼气末二氧化碳仪的监控下,对其清醒及睡眠呼吸暂停期的上气道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18例同龄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OSAS患者上气道截面积较正常者狭小,并以腭咽及舌咽平面为主.此差别在睡眠呼吸暂停期表现得比清醒期更为显著,尤以舌咽部明显.所有患者在腭咽平面都存在阻塞性病变,其中65%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舌咽平面的阻塞性病变.结论该方法能反映OSAS患者上气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阻塞情况,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位诊断信息,对OSAS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疗效的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气道阻塞CT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在清醒及睡眠期不同呼吸时相的上气道阻塞情况,并探讨该方法在OSAS患者术前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OSAS患者,在呼气末二氧化碳仪的监控下,对其清醒及睡眠呼吸暂停期的上气道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18例同龄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OSAS患者上气道截面积较正常者狭小,并以腭咽及舌咽平面为主。此差别在睡眠呼吸暂停期表现得比清醒期更为显著,尤以舌咽部明显。所有患者在腭咽平面都存在阻塞性病变,其中65%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舌咽平面的阻塞性病变。结论 该方法能反映OSAS患者上气道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阻塞情况,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定位诊断信息,对OSAS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疗效的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应用多层螺旋CT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咽壁软组织和上气道狭窄情况。方法选取该院92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9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全部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检查,统计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咽壁软组织和上气道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舌后区、腭后区及喉咽部的气道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狭窄(P<0.05);观察组患者的咽壁软组织较厚,软腭的长度和宽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及气道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有效地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咽壁软组织和上气道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128层螺旋CT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HS) 患者扫描, 进行咽后壁及上气道狭窄的评价.方法 分别选取4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 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均进行颈部CT扫描并测量分析, 比较2组受试者上气道各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OSAHS患者软腭后区、舌后区气道矢状径和横径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 而咽侧壁和后壁厚度大于对照组 (P<0.05) , 软腭长度和厚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狭窄情况, 有助于临床诊治及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睡眠期反复发生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出现鼾声和呼吸暂停,并导致白天过度睡意,在每夜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每次10秒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主要表现为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引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现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继发高血压疾病的一些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多排螺旋CT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毅  贺锋  殷潇  周江枫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9):3361-336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上气道阻塞的定位作用。方法11例OS-AS患者在睡眠前后分别进行CT扫描,然后进行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进行观察。结果CT能明确显示阻塞部位并较其他方法有其优越性。结论多排螺旋CT用于OSAS患者阻塞部位的定位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S)是因睡眠时反复发作的咽腔狭窄和塌陷所致,表现为打鼾,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破碎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1,2].OSA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对OSAS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及其特点和规律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了OSAS患者的昼夜血压变异性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0 引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是常见的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常累及多个脏器.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SAS发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约52%合并有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1]. 但长期的OSAS对甲状腺功能状态是否存在影响,研究尚少. 我们通过对OSAS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测试,以观察OSAS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颌下经皮电刺激对OSAS舌后咽狭窄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颌下经皮电刺激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舌后咽狭窄平面的影响.方法:应用颌下电刺激对9例符合多导睡眠图诊断及纤维喉镜下做Muller's动作判定为舌后咽狭窄的OSAS患者,在不同睡眠夜进行电刺激及未刺激治疗效果对照研究.结果:舌后咽平面狭窄或阻塞,所测呼吸暂停指数明显下降(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标显著提高(P<0.005),临床症状改善;影响睡眠的指标无升高.结论:颌下电刺激对OSAS有效,这可能是因刺激颏舌肌使舌体向前运动扩大了舌后咽的结果.电刺激本身未影响睡眠.  相似文献   

12.
低温射频等离子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静  张月敏 《广西医学》2006,28(2):291-29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临床上常见并有一定潜在危险的致死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表现为睡眠中出现反复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1],可造成多器官功能的损害,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传统的手术方法是气管切开、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及扁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瑞平 《广西医学》2002,24(10):1590-159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一种睡眠疾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在总人口的发病率男性为4%,女性为 2 %( 1) 。患者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阻塞 ,呼吸时上呼吸道阻力增加 ,使呼吸气流减少或暂停而引起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血症 ,可出现多器官系统的损害 ( 2 )。在 2型糖尿病(2 TDM)患者中 OSAS的发病率非常高 ,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 2 TDM人群 OSAS的发病情况、OSAS对糖代谢、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治疗作一综述。1 定义及分型1 .1 定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相似文献   

14.
CT扫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术前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4月间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PPP)的 6 7例男性OSAS患者作为研究组 ,术前在清醒状态下平静呼吸时行螺旋CT扫描 ,取悬雍垂根部平面 (S1)、会厌上游离缘舌根后平面 (S2 )的面积作观察指标 ,并与 5 1例非OSAS患者 (对照组 )作比较 ,分析手术疗效与S1 、S2 平面面积的关系。 结果 OSAS患者S1 =14 4± 5 2mm2 ,S2 =2 2 3± 4 7mm2 ;非OSAS患者S1 =192± 5 7mm2 ,S2 =2 71± 5 3mm2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提示OSAS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即有咽腔平面的狭窄 ;S1 面积较小者UPPP的疗效较好。 结论 咽部水平位螺旋CT扫描测量悬雍垂根部平面及会厌上游离缘舌根后平面的面积有助于OSAS阻塞部位的诊断 ,对手术方法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apnea syndrome,OSAS)是因患者气道狭窄造成呼吸道阻塞,睡眠时呼吸控制失调、呼吸节律不规整、呼吸暂停等,它可引起临床心血管病症状,本病例即为0SAS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6.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睡眠呼吸疾病中最主要、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其中以阻塞型最为常见。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的病理生理主要机制为睡眠中反复发生的上气道阻塞导致睡眠中间断反复出现的低氧血症和睡眠结构的破坏,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并发症,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障碍,而抑郁症是OSAS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调查显示约56%的OSAS患者存在抑郁,并且患者抑郁的程度与OSAS的严重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近年来OSAS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而OSAS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甘红 《浙江医学》2006,28(2):116-1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指睡眠时出现上气道反复阻塞,并伴有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表现,阻塞的部位通常在咽部及上气道。由于呼吸暂停而导致的血氧饱和度降低和睡眠失调及日间极度嗜睡、神经心理障碍和感知能力下降等病理状态,给OSAS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ilensor阻鼾器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确认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佩带阻鼾器治疗,并在佩带前后用CT扫描观察患者上气道截面积的变化,同时采用夜间多导睡眠仪监测低通气指数(HI)、呼吸暂停指数(AI)和呼吸紊乱指数(AHI),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对象上气道截面积均有增大,最小值从0.82cm2增加到1.70cm2;口咽上部截面积平均值由1.04cm2增加到1.93cm2;夜间多导睡眠仪图显示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lensor阻鼾器可使咽喉的空间扩大,空气流动的速度减慢,对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是指在7小时夜间睡眠中反复呼吸暂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超过5次以上,每次呼吸暂停持续10秒以上状态.它是在睡眠时以上气道反复阻塞为特征,多发生在咽部的阻塞.SAS分为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阻塞型SAS(OSAS)以睡眠时上气道反复阻塞为特征,其阻塞部位多发生于口咽部,该类患者是正畸矫治器治疗的主要对象[1].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表现为睡眠时打鼾,鼾声与呼吸暂停交替发生,由于缺氧、反复憋醒而中断睡眠.通过口腔矫治器前移下颌,增大上气道前壁,从而改善呼吸功能,其疗效已经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枫  苏少应 《医学争鸣》2009,30(8):723-72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42例;采用多层螺旋CT评估上气道阻塞部位;针对不同平面的阻塞分别采用鼻中隔矫正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以及用于鼻窦炎鼻息肉所致的鼻内镜手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及舌根舌体减容手术.结果:手术后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指数(AHI)、呼吸暂停指数(AI)、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长低通气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均比手术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气道狭窄和局部软组织塌陷性增强是导致OSAHS发生的主要原因,多平面联合手术是治疗OSAHS的有效方法,有助于降低OSAHS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