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不同癌症患者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研究癌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26例未经治疗的癌症患者、286例非肿瘤患者、3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胆固醇水平测定,另外对128例低蛋白血症的癌症患者在纠正低蛋白治疗前后的总胆固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癌症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肿瘤组(P〈0.01).非肿瘤组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白蛋白肿瘤患者在蛋白纠正治疗后,胆固醇明显提高,接近正常人水平。结论: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癌细胞复制呈加速与失控状态.为了满足癌细胞合成细胞膜的需要.导致LDL代谢增加,使细胞大量从血液LDL颗粒内摄取胆固醇.致使血清胆固醇降低。血清总胆固水平与癌症之间呈负相关。癌症患者在纠正蛋白治疗后胆固醇水平明显提高.提示低胆固醇血症并非为内源性致癌因索。因此,血清胆固醇水平测定,可作为肿瘤诊断及预后观察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
曹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16-117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与血清胆固醇(CHO)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收集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50名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测定血清胆固醇水平。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CHO水平显著低,研究组有自杀行为者平均胆固醇水平比对照组明显低。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征,CHO水平有可能成为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肺癌与血清胆固醇水平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2,5(2):100-10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癌与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 1996~ 2 0 0 1年间老年肺癌住院患者 79例 ,对血清胆固醇水平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与肺部良性疾病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肺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肺部良性疾病组 (P <0 0 1)。老年肺癌组胆固醇浓度随着病情恶化逐渐降低 (P <0 0 1)。死亡前 1个月内 10 0 %低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平均值。结论 老年肺癌组患者血清胆固醇浓度比肺部良性疾病组显著降低 ,以死亡前 1个月内更为明显 ,这种变化可能对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4.
心肌梗塞(MI)是人类的主要死因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但妇女在绝经期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接近或超过男性.因此.必须积极防治.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1688例基线正常血压者,女性占58%,平均年龄55岁。采血检测检测基线血清醛固酮水平,继后人均随访4年,记录血压变化。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脑梗死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分为预后良好组(n=51)与预后不良组(n=49)。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PUF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及HDL-C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PUFA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及HDL-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血清PUFA评估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 预后不良组年龄、体重指数分别为(65.27±7.89)岁、(25.09±2.21) km/m2,均大于预后良好组[(58.21±8.29)岁、(23.15±2.01) k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水平分别为(4.48±0.71)、(1.49±0.29)、(2.69±0.62) mmo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选取120例CHD患者及106例对照者,CHD组又分为单支、双支、多支病变亚组,对120例CHD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non-HDL-C等指标进行检测,并与106例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血清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non—HDL—C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TBIL、HDL-C明显降低(P〈0.01),TC、TG、LDL—C、non-HDL—C明显增加(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HD患者血清TBIL水平与年龄、胆固醇、TG、HDL-C、LDL-C、non-HDL-C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nonHDLC与胆固醇、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HDL—C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可作为CHD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non—HDL-C增高与CHD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和血脂代谢异常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分布及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对sd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93例血脂代谢异常者分为A组(542例,TG〈1.70 mmol/L)和B组(151例,TG≥1.70 mmol/L),同时选取健康对照者181名。采用肝素-镁沉淀法检测血清sdLDL-C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分析各组各指标间的差异及血清TG水平对sdLDL-C的影响。结果 B组TC、aopB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A组(P〈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A组(P〈0.05)。健康对照组sdLDL-C水平呈偏态分布,以第95百分位数(0.62 mmol/L)作为正常参考阈值。血脂异常组sdLDL-C水平为0.46(0.34~0.64)m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22(0.16~0.38)mmol/L](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对sdLDL-C水平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为TG和LDL-C。17.6%的A组患者血清sdLDL-C水平高于正常参考阈值(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表明,TG识别sdLDL-C水平升高的Cut-off值为1.36 mmol/L。结论血清sdLDL-C水平受TG的影响最大,判断sdLDL-C水平是否升高的TG的界值应适当调低。 相似文献
10.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6)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用于早期评价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判断的意义。方法:61例脓毒症患者入选,根据其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27例,存活组34例。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测定患者入住急诊ICU后1 h内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采用SPSS17.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血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25,P0.05)。结论: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水平有助于早期评价脓毒性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重或肥胖老年人血清瘦素(leptin,LP)与血脂的关系,探讨LP对血脂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老年人75例(超重或肥胖组47例,非超重或肥胖组28例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LP,同时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血清LP与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超重或肥胖老年人血清L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超重或肥胖老年人血TG、LDL-C、TC水平较对照组高;血LP水平与BMI成正相关,而且血清LP水平与血TG、LDL-C水平成正相关,分别是P<0.01和P<0.05。结论:超重或肥胖老年人血清LP与BMI、TG、LDL-C呈正相关,与TC、HDL-C无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有几项研究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低(<180~200毫克/分升)的人,发生癌症尤其是结肠癌的危险性增加。由于临床上广泛摧荐在饮食和药物方面采取措施来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用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故上述的研究结果在公共卫生方面就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弄清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癌症的关系,作者收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1)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为糖尿病前期危险因素研究及其防治提供新的线索。方法按2009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疗指南关于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从门诊体检人群中筛选糖尿病前期人群325例,另筛选健康人203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人体参数和测量生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危险因素,按血清25(OH)D四分位值分层,分别计算糖尿病前期患病优势比OR值及95%置信区间。结果武汉地区27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18.3%;糖尿病前期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4.4±12.3)nmol/L VS(43.5±18.4)nmol/L,P0.01];血清低水平25(OH)D组TG、HbAlc、HOMA-IR均高于高水平25(OH)D组(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25(OH)D浓度与BMI、收缩压、FPG、HbA1c、TG、TC、HOMA-IR呈负相关(P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25(OH)D与糖尿病前期呈负相关[β=-0.31,OR=1.42,P=0.03],低水平25(OH)D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调整年龄、BMI、HOMA-IR等影响因素后,当血清25(OH)D水平达低于23.5nmol/L时,糖尿病前期患病风险显著提高[OR=1.46,95%CI(1.15-1.86),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糖尿病前期发病呈明显负相关,低水平25-羟维生素D是糖尿病前期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5.
对252例老年人进行了血清总胆固醇(CH)、甘油三醇(TG)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观察脂肪肝的有无以及程度,探讨脂肪肝与血脂的关系,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入选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25(OH)D的水平,根据水平分为A组维生素D充足(≥75 nmol/L)、B组不足(50.0~74.9 nmol/L)、C组缺乏(≤49.9 nmol/L).并于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的Barthel指数(BI),根据NIHSS差值判定预后.结果 A、B、C 3组间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NIHSS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NIHSS及BI评分明显高于B组、C组.血清25(OH)D水平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的NIHSS评分呈负相关,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2周后BI评分呈正相关.A组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明显高于B组、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无变化、恶化例数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5(OH)D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危险预测因子,是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磷水平与30d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该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30d死亡事件,分为死亡组(n=30)和存活组(n=50)。比较血清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CPIS)评分,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评分),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以及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水平差异。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磷水平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血清磷、APACHEⅡ评分和CURB-65评分的预测30d死亡事件的AUC分别为0.732、0.664和0.682。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磷水平与30d死亡事件呈负相关(r=-0.566,P0.05)、CURB-65评分(r=-0.392,P0.05)和PSI评分(r=-0.235,P0.05)呈负相关。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血清磷小于0.030 mmol/L(OR=1.56)和CURB-65评分大于3.9(OR=1.15)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入院时血清磷水平与30d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是高血压患者。对两组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并以影像学检测评价其心力衰竭程度,针对两组检测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4.00%,明显高于对照组(16.00%);观察组患者HDLC的指标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指数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越高,血清HDL-C的水平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具有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698796人的7年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性的关系,探讨胆固醇的最佳范围。方法:随访了1992—01/1993-12在韩国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年龄40岁及以上的共698796人,随访期为7年;利用COX分析计算不同胆固醇水平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死亡相对危险性。结果: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全部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危险性呈“U”型关系,当胆固醇低于4.0mmol/L以及高于6.0mmol/L时,死亡的危险性均升高。血清胆固醇与恶性肿瘤呈负相关关系,血清胆固醇越高,死于恶性肿瘤的危险性越低。结论:血清胆固醇过低时死于心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均较高,胆固醇含量较高时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升高,胆固醇介于4.5—5.5mmol/L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人群2001~2008年八年中,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深圳地区人群2001~2008年间胆固醇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①深圳地区人群2001~2008年间血清胆固醇水平呈逐年增高趋势.②胆固醇含量水平均随年度变化有较明显增加,不但表现在高百分位含量水平的不断增加,在低百分位含量水平也有明显增加.③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从2001年的16.8%增加到2008年的25.2%,八年间增加了8.4%.结论 八年来深圳地区人群TC水平及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均呈持续增加趋势,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比例增加的同时,正常人群的胆固醇水平也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