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近年来。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之势,但母婴病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并未进一步下降,剖宫产对围生儿来说,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产妇有术后并发症。现对我院近6年来剖宫产手术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相关性因素及如何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适当限制剖宫产。  相似文献   

2.
胡志芬  谷平果 《河北医药》1992,14(3):141-142
本文分析了500例臀位分娩的有关问题,初产妇281例,剖宫产204例,经产妇219例,剖宫产172例。围产儿体重越大剖宫产率亦递增,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剖宫产高于臀助产,而剖宫产与臀助产明显高于臀牵引,围产儿死亡均发生在阴道分娩中。本文对臀位剖宫产的指征和阴道分娩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加强臀位孕妇的产前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和时机,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指征10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鲜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93-1194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和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 回顾10年间剖宫产病例2706例,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各相关数据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在剖宫产指征变化中,难产因素、胎儿窘迫持续在第1、2位,社会因素占第3位,并显示逐年升高;(3)围生儿病死率逐年趋于稳定。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是可以控制的,围生儿病死率也可以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经产妇剖宫产指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蕾 《江苏医药》2006,32(6):591-591
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并未带来相应的围生儿窒息率、病死率的下降,而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引起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近远期并发症,且对日后可能发生的再次妊娠分娩、再次妇科手术有不良影响。现选择我院妇产科1994年、2004年全年住院分娩的经产妇病例,就其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差异,探讨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引起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远期并发症。而且并不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故应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现就我院1076例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10年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 1994年~ 2 0 0 3年剖宫产率及其指征的变化 ,以及对围生儿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 1994年~ 2 0 0 3年在我院分娩的 2 880 9例 ,其中剖宫产 115 6 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4年~ 2 0 0 1年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 0 0 2年~ 2 0 0 3年稍有下降。难产一直位居剖宫产指征首位。 1994年~ 1998年瘢痕子宫位居第二 ,近 5a有下降趋势 ,而胎儿窘迫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因素逐年升高 ,至 2 0 0 1年已跃居第二位。臀位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围生儿病死率 1994年~ 1998年为 15 .71‰ ,1999年~ 2 0 0 3年为 14 .5 8‰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 ,但随剖宫产的进一步升高 ,围生儿病死率并未随之下降 ,加强孕产期保健及对产妇和家属的宣教工作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率升高到一定范围,可最大程度地降低高危围生儿病死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生儿死亡率并不随之下降,徒增产妇的手术近、远期风险。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从我院近4年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等因素分析,探讨各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1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4年来住院分娩病例14854例,其中剖宫产4223例,对所有病例及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探讨高剖宫产率的原因。2结果4年来我院共住院分娩14584例,剖宫产4223例。每年的剖宫产率依次为25·…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剖宫产率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0年~2009年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围生儿病死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新生儿窒息率下降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围生儿病死率趋于稳定.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和妊娠并发症占剖宫产指征的50%左右.结论 剖宫产率的升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剖宫产率的上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生儿病死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继续上升,围生儿病死率并未继续下降,严格且不失时机地掌握剖宫产指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荣丽杰 《河北医药》2000,22(4):277-278
恰当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是衡量产科质量及其对患者有高度责任心的标志 ,既要考虑剖腹、剖宫给患者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又要考虑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安全 ,不能轻率的行剖宫产术 ,进行不必要的和过多的干预 ,也不能失去挽救母婴的时机。现对我院 192例剖宫产指征做回顾性分析。1 资料来源及剖宫产率本文 192例剖宫产资料为 1995年 4月~ 1998年 4月在我院的剖宫产病例 ,同期住院分娩 533例 ,剖宫产率为 36 %。2 剖宫产母婴情况192例剖宫产中 ,产妇无 1例死亡 ,剖宫产儿 191例 ,围生儿死亡 1例。其剖宫产指征 :宫内死胎、子宫破裂。剖宫产之…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围生医学和抗生素的发展,麻醉、输血和剖宫产技术的进步,剖宫产的安全性显著提高,根据其应用指征合理选择剖宫产,不仅可降低高危孕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而且保留了产妇的再生育能力。然而,剖宫产毕竟是非正常分娩方式,可能会有大出血、麻醉意外、术后伤口感染,甚至易产生血栓致死亡。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剖宫产率普遍上升,中国剖宫产率的升高更为突出。本文对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于我院足月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变化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13年住院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上升(P<0.001);围生儿死亡率先有下降(P<0.001),后又略有回升,但并未随剖宫产率升高而升高(P>0.05),早期新生儿死亡率逐年下降(P<0.001);新生儿窒息率亦呈下降趋势,尤其近5年明显(P<0.001).在剖宫产指征中,由原来传统的头盆因素居首位,改为胎儿因素居首位.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围生儿死亡率,但进一步升高不能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2.
熊英  仇爱武 《云南医药》2006,27(4):363-365
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剖宫产的选择常使广大产科医师陷入两难境地。剖宫产率的升高并未带来相应围生儿病死率的下降,而剖宫产较阴道分娩更易引起出血、感染、脏器粘连等远期并发症,且对日后可能发生的再次妊娠分娩,再次妇科手术也有不良的影响,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通过分析最近5年剖宫产指征,寻找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找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及剖宫产手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剖宫产的安全性大为提高,剖宫产率随之逐年上升,尤其以社会因素为指征剖宫产[1]的比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比例已经占所有剖宫产的30%~50%,有些地区甚至超过60%[2].虽然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和异常分娩及挽救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但当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母婴并发症及产妇死亡的相对危险性反而回升,住院费用大幅度增加.故寻找有效的产前宣教方法,加强产前宣教,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人数,也就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人们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显著升高,达45%左右[1],剖宫产指征也有相应的变化.剖宫产率上升使母婴近、远期病率上升,而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却不能再相应下降,反而有所升高[2],因而恰当掌握剖宫产指征至关重要.本文就我院近10余年680例剖宫产及手术指征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剖宫产术及麻醉技术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剖宫产指征已明显放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剖宫产率可以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但是,剖宫产术中产妇要承受各种意外风险,如麻醉、出血、感染、羊水栓塞等.有临床研究表明,产后并发症如盆腔脏器粘连、切口延期愈合、月经紊乱、异位妊娠等的发生率远高于自然分娩.我国高剖宫产率问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关注,国内专家也呼吁应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本文就晋江市医院近几年的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变化以及围生儿死亡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寻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6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情况的临床资料.结果 69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中分娩方式选择阴道试产41例,阴道试产率59.4%,阴道成功分娩26例,成功率63.4%,结果阴道分娩率37.7%;剖宫产43例,剖宫产率62.3%.本组剖宫产、阴道分娩均未出现母婴不良状况.结论 应严格把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有剖宫产指征就再次选择剖宫产;瘢痕子宫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果瘢痕子宫再妊娠没有明显剖宫产手术指征,可给予孕妇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过期妊娠的产科处理方式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2例过期妊娠的产科处理方式及围生儿预后。结果过期妊娠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同期足月妊娠的剖宫产率(P<0.05);经阴道分娩需要手术助产的概率过期妊娠显著大于足月妊娠(P<0.05);过期妊娠新生儿的窒息率显著高于足月妊娠和早产组(P<0.05);过期妊娠中剖宫产新生儿的窒息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P<0.05)。结论过期妊娠放宽剖宫产指征,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产科门诊加强孕期宣教,对延期妊娠及时处理,可降低过期妊娠的发生率、手术助产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我院妇产科近年剖宫产手术指征掌握的情况及剖宫产构成比,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调1999-04~2002-10剖宫产者915例及同期产时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剖宫产率为19%,主要剖宫产指征为:妊娠并发症、胎心监护异常、臀位及头位异常、巨大儿、产程进展异常。新生儿轻度窒息发生率阴道产为5.0%,剖宫产为2.4%,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窒息阴道产与剖宫产均为0.3%;围生儿死亡率阴道产为0.3%,剖宫产为0.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合理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确能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因此,医务人员应科学地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和时机,避免不合理的剖宫产手术率扩大。  相似文献   

19.
华明亚 《江苏医药》1997,23(11):816-816
双胎妊娠孕产期并发症多,围产儿死亡率高。现对1994年1月~1996年7月分娩的39例双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产科质量。临床资料本组39例中合并中度以上妊高征23例;中度以上贫血16例;发生胎膜早破及早产24例;产后出血7例。与同期单胎妊娠相比较,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增高。分娩方式:本组39例中9例剖宫产,剖宫产率23%,比同期单胎剖宫产率18.5%高。其手术指征分别为:先兆子痛3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臀先露2例;孕足月选择性剖宫产2例。阴道分娩的30例中,头先露20例,臀先露10例,其中有6例是因孕周较小,胎儿出生后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20.
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取决于胎儿、产道、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经阴道分娩符合母儿生理,应尽量创造条件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难产和某些高危妊娠、挽救围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笔者遵循此原则开展了阴道分娩镇痛研究,使产妇得到了充分的试产,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科学选择分娩方式,使剖宫产率〈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