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宏军,首都医科火学北京佑安医院影像科主任,艾滋病、肝病临床影像学研究实验室负责人,传染病影像学临床应用基础研究课题组组长。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忙着筹备将于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艾滋病临床影像学研讨会暨培训班。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因此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也应遵循一般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疫情的调查和处理正是控制传染病三大措施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我国于1986年将艾滋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报告,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有句话说"男人要永远感谢在他二十多岁时曾经陪在他身边的女人,因为二十多岁的男人处在一生中的最低点,没钱没事业.而二十多岁的女人却是她最灿烂的时候."多次细细琢磨这句话,多次认同.  相似文献   

4.
《山东卫生》2004,(2):24-24
目前世界上已有180多中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或流行这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地区流行十分严重。截止2001年底.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病人已超过6000万,其中已死亡的艾滋病人已达2480万。今年,全球又有530万人被艾滋病毒感染,这使全球艾滋病感染的总人数达到了3610万,而2001年.  相似文献   

5.
12月1日,又一个“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个相当一部分人还不知晓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与之有关的一句话。去年的12月,一位亲友去山西出差,到临汾市传染病医院探望了住在那里的10多名艾滋病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回来后,亲友伤感地向我提起,这家医院有一个5岁的小男孩苗苗,因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苗苗的母亲和姐姐因艾滋病已过早去世,他也因为出现艾滋病的相关症状而住进了医院。在对邻里和众亲属严格保密下,爷爷与之相依为命。小苗苗全然不知道自己的病,他的小生命最多只有3年时间了。苗苗活泼可爱,不断和看望他的大人们逗乐,每当咧嘴一笑时,总…  相似文献   

6.
艾滋病是全世界卫生机构极为重要的一大流行性传染病。为了控制艾滋病,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至关。本文就这一方面的新进展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7.
2001年初,重庆市传染病医院提出建立“重庆市艾滋病关爱之家”,关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这组特殊人群,这在控制艾滋病流行环节中有着重要意义。2001年底,重庆市卫生局为此拨出专项资金资助,“重庆市艾滋病关爱之家”(下称“关爱之家”)研究项目启动。现将启动一年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记者从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项目责任专家组组长吴尊友研究员处获悉,"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及时地应用在艾滋病防治实践中,为我国基本杜绝艾滋病经血传播、减少经性传播、减少艾滋病死亡奠定了科技支撑。吴尊友研究员同时担任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由于他在中国艾滋病防治方面的杰出贡献,2005年被授予国际诺莱斯敦(Rolleston)大奖,并荣  相似文献   

9.
周声华 《长寿》2005,(1):25-25
本文标题的这句话,是英国“二战”时的首相丘吉尔说的,他说这话时已是90岁高龄了。果然,第二年,他进入的那家酒店“打烊”了,他就走了。  相似文献   

10.
宁君 《现代保健》2010,(6):156-156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艾滋病累及多系统器官,心脏亦常被累及。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所收治的艾滋病患者143例,其中63例出现心脏损害,发生率44.1%。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于机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而发生的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该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我国现有的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累计人数以达100多万人,哈尔滨市自1993年5月发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2004年12月已达61例,占黑龙江省发病总数的33.52%。由于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免疫措施,  相似文献   

12.
清澜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772-772
1 SARS和禽流感列入乙类 ,但按甲类传染病对待 乙类传染病经卫生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 ,可以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SARS、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然只被纳入乙类 ,但由于其传染性强、危害大 ,因此法律特别授权 ,这三种乙类传染病可以直接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 艾滋病虽降级管理 ,但仍受到“重点关照” 新传染病防治法虽然将原来艾滋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改为按照一般乙类传染病管理 ,但由于目前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形势严峻 ,正处于防治的关键时期 ,因此法律授权国务院制定…  相似文献   

13.
患上艾滋病就意味着死亡,这几乎是人们关于艾滋病的一种常识。但是近几年来,艾滋病的治疗在技术上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科学家早已不把艾滋病看成是“不治之症”了,艾滋病的治疗几乎达到像糖尿病、高血压治疗一样的水平,即虽然无法根除病毒,但只要坚持正规治疗,患者可以长期生存。总之,在现代医学条件下,艾滋病已经是一种可治的和可以预防的慢性传染病了,对于艾滋病我们必须科学预防、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14.
对南海市1967~1996年急性传染病发病动态及流行规律的分析表明:三十年来,急性传染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与计划免疫相关的疾病发病率下降趋势显著,其地传染病平稳下降。急性传染病病谱也出现变化,由12种增至18种,新增病种有霍乱、登革热、斑疹伤寒、淋病、梅毒、艾滋病。呼吸道传染病由首位退至末位,肠道传染病由第二位跃居第一位。性病、艾滋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今后在继续抓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肠道传染病(尤其是做好病毒性肝炎和霍乱)以及性病、艾滋病的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以社区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治疗和护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人类将面临许多难题,而艾滋病的流行蔓延也是其中之一。到2003年底,全球已经有HIV感染者6000多万人,死亡的艾滋病例已经达到2200万,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天约有16000人新感染HIV,其流行速度之快,规模之大、患病人数之多,死亡率之高,造成的对人类生命与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之大均已经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艾滋病等新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特别引人瞩目。①新发现的传染病种类之多令人惊异,20多年来新发现的传染病已30多种,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新传染病被发现。②新传染病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艾滋病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莱姆病遍及五大洲几十个国家,在美国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健营养》2008,(10):15-15
卫生部公布2007年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与2006年相比,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中的艾滋病,丙肝和梅毒的报告发病数增幅较大。其中,艾滋病病例数较上年上升45.04%。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曙光     
艾滋病是波及全球、威胁全人类的严重传染病。这种疯狂复制的病毒已击中了占人类60亿人口总数1%的庞大人群。我国现有HIV感染者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世界第14位,其中艾滋病病人8万多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疾病谱发生变化,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等传染病迅速增多,医务人员面临着严峻职业暴露的危险,尤其产科,因接生这一环节,护理人员接触羊水、血液,多是高危接触,所以,必须讲卫生.注意防护,注意健康,制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福州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门诊部在传染病监测体检中发现一例涉外婚姻的出境定居人员HIV-1抗体阳性,并经福建省艾滋病监测中心确认为HIV-1型感染。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性传播感染可能性大,这一监测说明艾滋病已在国内传播。提示我国现有的艾滋病监测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对国内公民加强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及对境外人员艾滋病传染监测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由此建议应进一步完善艾滋病监测工作,防止艾滋病的传入传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