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老年人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无创性超声法检测 1 4 5例受试者血流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FMD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和硝酸甘油介导性肱动脉舒张 (NMD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结果 年龄 >60岁受试者FMD较≤ 60岁者明显降低 (5 65 %± 6 1 2 % ,3 33 %± 3 72 % ,P =0 0 0 7) ;冠心病者较非冠心病者FMD(2 98%± 3 65 % ,8 37%± 6 41 % ,P <0 0 0 1和NMD(1 6 61 %± 7 2 5% ,2 2 78%±8 82 % ,P <0 0 1 )均明显降低 ,>60岁冠心病患者FMD较≤ 60岁冠心病患者降低 (1 90 %± 2 1 9% ,4 1 7%± 4 49% ,P <0 0 1 )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MD与年龄 (t=- 3 92 6,P <0 0 0 1 )呈负相关 ;在单纯冠心病者仍显示FMD与年龄成负相关 (t=- 3 2 4 9,P =0 0 0 2 )。结论 老年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 ,年龄可直接损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即使在冠心病存在时亦然 ,加重冠心病患者受损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在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对比观察了银杏叶提取物和维生素E的作用。结果发现 ,大鼠高脂血症导致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和对氧磷酶活性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浓度显著升高。银杏叶提取物 [2 5mg (kg·d) ]或维生素E[10 0mg (kg·d) ]对高脂血症无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5 ) ,但显著保护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的血清浓度及对氧磷酶的活性 ,阻止了丙二醛的升高。在对照组、高脂组、银杏叶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 ,一氧化氮浓度(mmol L)分别为 5 .16± 1.3、3.35± 1.0 7、5 .0 5± 1.4 1和 4 .91± 1.6 5 (高脂组比对照组 ,P <0 .0 5 ;高脂组比银杏叶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 ,P <0 .0 5 ) ;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分别为 95 .1%± 19.8%、4 7.1%± 15 .0 %、81.8%± 9.3%和 76 .2 %± 11.3% (高脂组比对照组 ,P <0 .0 1;高脂组比银杏叶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 ,P <0 .0 1) ;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分别为 98.2 %± 3.6 %、5 6 .7%± 7.9%、85 .8%± 7.2 %和 83.6 %± 4 .9% (高脂组比对照组 ,P <0 .0 1;高脂比银杏叶提取物和维生素E组 ,P <0 .0 1) ;对氧磷酶活性 (kU L)分别为 :18.0 %± 7.2 %、7.9%± 3.7%、16 .5 %  相似文献   

3.
L-精氨酸对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L 精氨酸对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诊断仪 ,评估 40例心衰患者和 3 0例健康者 (正常对照组 )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并测定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 1(ET 1)浓度。 40例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2 0例 ,分别予以 2 0 %L 精氨酸注射液 10 0ml(L 精氨酸治疗组 )和 5 %葡萄糖注射液 10 0ml(安慰剂组 ) ,均在 60min内恒速静脉滴注。随即再次评估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同时复测血浆一氧化氮和ET 1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心衰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显著受损 (P <0 0 1) ,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血浆一氧化氮浓度下降 ,ET 1浓度上升 (P均 <0 0 1)。L 精氨酸治疗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P <0 0 5 ) ,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变化 (P >0 0 5 ) ,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升高 ,ET 1浓度下降 (P均 <0 0 5 )。而安慰剂组均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结论 :L 精氨酸能改善心衰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急性糖负荷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及急性期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选取 39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1例正常血压的对照者随机各分为 3组 (共 6组 ) ,禁食 12h后分别口服 75g葡萄糖 (糖负荷组 )、口服 75g葡萄糖同时服维生素C(维生素C组 )和口服 75g葡萄糖同时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和E组 )。在服糖前及服糖后 1、2、3h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检测相同时间点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并分别测定血清抗氧化产物。在三组受试者中 ,高血压病组的基础内皮功能均较正常组下降 ,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急性糖负荷明显损伤血管内皮功能 (9.4 8%± 3.33%比 13.0 9%±6 .78% ,P <0 .0 5 ) ,且高血压病患者较正常对照者更为显著 (9.4 8%± 3.33%比 14 .2 0 %± 6 .4 8% ,P <0 .0 5 )。抗氧化维生素对糖负荷所致的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呈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由此可见 ,急性高血糖能造成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 ,这种损害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尤为明显 ,并能由高浓度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逆转。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 ,对 2 8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2 8例正常对照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和非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检测 ,同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舒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6 .33%± 2 .5 9%比 13.14 %± 4 .2 4 % ,P <0 .0 0 1) ,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舒张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高血压病组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下降 (5 3.5 5± 2 3.5μmol/L比 83.2 6± 2 3.2 5 μmol/L ,86 .5 7± 2 6 .6 6kNU/L比 117.1± 33.6 4kNU/L ,P <0 .0 0 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C 0 .36 6 (P <0 .0 1)、$C0 .6 5 (P <0 .0 0 1)、$C 0 .6 72 (P <0 .0 0 1) ,与血清NO和SOD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838(P <0 .0 0 1)、0 .6 83(P <0 .0 0 1) ,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仅显示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与舒张压呈负相关 ,与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正相关。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并与血管内皮合成释放一氧化氮  相似文献   

6.
探讨舒降之、普罗布考、开搏通和祛淤消斑胶囊对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兔饲以1%胆固醇饲料12周,造成动脉粥祥硬化,分别给予以上药物,12周后超声技术测量腹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检测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等,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测量血管组织内皮素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基因表达。4种药物减轻乙酰胆碱血管收缩作用的效果依次为普罗布考、舒降之、祛痰消斑胶囊和开搏通;总胆固醇和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乙酰胆碱注射后动脉内径变化率均为中度负相关关系(r分别为-0.57、-0.47)。正常兔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正常组有微量表达,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升高分别达2.56倍、7.60倍和2.67倍,在自然消退组内皮素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继续轻度增高,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表达有轻度下降;与动脉粥祥硬化模型组比较,普罗布考和开搏通降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量达到显著性水平,普罗布考、开搏通和祛瘀消斑胶囊均显著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表达,各服药组内皮素1表达减弱。实验提示4种药物均可显著改善动脉粥祥硬化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其中以普罗布考效果最佳;而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表达的减少,过氧化脂质对内皮功能损害的减轻,是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改善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不同时期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不同时期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变化。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超,检测33 例对照组和 96 例糖代谢异常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EDF)。其中糖代谢异常者包括:糖耐量减低组30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 30 例和伴血管病变组36例。结果 与对照组(13. 08%±4 .90%)比较,糖耐量减低组已存在 EDF 降低(10 46%±4 54%), 糖尿病患者 EDF 则进一步降低(6 .25%±2 .95%),糖尿病血管病变组患者 EDF 最低[5. 17%±2 .11%;与无血管病变组(7 .59%±3 .29%)比较 t=3 .536, P<0 .01]。结论 在早期糖代谢紊乱即糖耐量减低和无血管病变临床证据的糖尿病患者,利用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检测,可早期发现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这种受损随糖代谢紊乱加重而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8.
雌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为了探讨雌激素抗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冠心病发病危险的机制 ,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法观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绝经后妇女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于治疗前后测量血清雌二醇、一氧化氮和血脂水平。结果发现 ,绝经后妇女较绝经前妇女血清雌二醇和一氧化氮下降 (P <0 .0 0 1)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较绝经前明显下降 (3.84 %± 2 .18%比 10 .0 5 %± 3.18% ,P <0 .0 0 1) ;短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后雌二醇和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极显著升高 (P <0 .0 0 1) ,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也显著改善 (9.16 %± 3.0 2 % ,P <0 .0 0 1) ,而雌激素替代治疗并未使血脂发生明显改善 (P >0 .0 5 )。相关分析发现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与雌二醇和一氧化氮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 0 .5 6 4和 0 .72 9,P <0 .0 0 1) ,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 (r为 - 0 .36 9,P <0 .0 5 )。结果提示短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明显改善绝经后妇女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功能障碍 ,且与血脂的改善无关 ,可能与雌激素的直接血管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释放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0名正常人 (对照组 )和 62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 ,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冠心病进行分组分析。采用高频超声方法测定反应性充血试验和口服硝酸甘油前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 ,以反映血管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以及静脉闭塞试验测定一氧化氮储备释放 ,同时利用超声方法检测颈总动脉内膜厚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糖尿病组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一氧化氮释放明显低下 (P<0 .0 5~ 0 .0 1) ,颈总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增厚 (P <0 .0 1)。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均较非合并冠心病患者明显低下。结论 高频超声检测方法能够较好地判断糖尿病患者血管舒张功能。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动脉硬化和因一氧化氮释放减少而出现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此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0例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和 30例正常男性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血流介导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舒张功能 ,并测定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结果  (1)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舒张较正常组明显减弱 (P <0 0 1) ,而两组对硝酸甘油的血管舒张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 ;一氧化氮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5 )。结论 高尿酸血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受损 ,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可能是高尿酸血症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期超重女性循环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招募绝经后期体重正常女性20例,绝经后期超重女性20例,体重正常男性20例和超重男性20例,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和KDR双标阳性循环EPC水平,ac-LDL及lectin荧光标记方法评估体外培养的EPC数量,MTT法和Transwell小室评估EPC的增殖能力和迁移能力,内皮功能通过FMD测量。结果四组人群循环EP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超重男性相比,绝经后期超重女性EPC功能及F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体重正常人群相比,超重人群FMD明显下降(P0.05),EPC的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循环EPC的迁移和增殖功能与FMD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45,P0.05;r=0.52,P0.05)。结论绝经后期超重女性FMD和循环EPC数量及功能没有得到保留,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2.
内皮细胞微粒是内皮细胞在活化或凋亡时释放的一种直径约0.1~1μm的微粒。目前的研究证实内皮细胞微粒是内皮功能障碍的一种关键标志,早期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是防治内皮功能障碍的关键途径,本文就针对以内皮细胞微粒为治疗靶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舒缩功能障碍等损害过程中是否有肾素(前体)受体((P)RR)的过度激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15、30 mmol/L)干预细胞24 h、48 h后收取细胞,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P)RR以及反映血管舒缩功能的生物标记物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siRNA的方法抑制(P)RR的表达后,观察葡萄糖对内皮细胞上述作用的改变,进一步分析其机制。结果 高糖显著上调内皮细胞(P)RR的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上调内皮素1(ET-1)的表达,抑制一氧化氮(NO)的合成。(P)RR-siRNA虽能抑制高糖引起的ET-1 mRNA表达增高,但不抑制其蛋白表达。(P)RR-siRNA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NO降低。高糖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增加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合成,(P)RR-siRNA能显著抑制高糖对eNOS和ADMA的影响。结论 高糖能够激活内皮细胞(P)RR的表达;(P)RR可能通过ADMA/eNOS通路介导了高糖诱发的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冻存后内皮生长晕细胞复苏率及其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内皮生长晕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染色法鉴定内皮细胞特性。分别采用不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含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冻存液对内皮生长晕细胞进行冻存,分为正常组、对照组、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24 h后复苏并观察细胞的复苏率及其增殖、迁移能力。结果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可提高冻存复苏后内皮生长晕细胞的复苏率。24 h内两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较正常组减弱(P<0.01),但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显示对内皮生长晕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保护作用。48 h后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细胞迁移能力较正常组增强(P<0.01),增殖能力接近正常组(P>0.05),但对照组在观察期间内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较正常组与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减弱(P<0.01)。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提高冻存后内皮生长晕细胞的复苏率以及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内皮保护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氧化应激可能是内皮功能障碍的共同发病机制,该学说的提出使抗氧化内皮保护策略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与传统的抗氧化剂不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凝等多效性作用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以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能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的中药近年来受到关注;另外一些新型抗氧化剂如α-硫辛酸等的内皮保护作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内皮细胞是重要代谢和内分泌器官,在调节血管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的发生发展与内皮损伤密切相关。然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大量研究表明,内皮细胞损伤机制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内皮祖细胞在修复损伤内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种化学药物和中药,通过减少诱发因素、抑制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延缓内皮细胞衰老等途径发挥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I(prostaglandin EI,PGEI)对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表达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实验对象,检测不同浓度PGEI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中NO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eNOS活性的改变。结果(1)随着PGEI浓度的升高,eNOS的活性和NO的含量均逐渐增加(P<0.05);(2)短时间PGEI的干预对eNOS和NO的影响均不明显,24h后细胞中eNOS活性明显升高(P<0.05),NO的含量自12h起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3)用不同PGEI浓度预处理,使TNF-α对eNOS活动的抑制作用减弱。结论PGEI可能通过诱导eNOS的表达,促进NO的释放,且可以重新激活被TNF-α抑制的eNOS活性。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To assess the role of the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gene variant as a risk factor for atherosclerosis we sough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Glu298Asp polymorphism of the eNOS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changes in the endothelium in healthy volunteers. Methods—Endothelial function was assessed in 68 normal volunteers (ages 18–44 years) by bilateral forearm venous occlusion plethysmography with intraarterial infusions of increasing doses of acetylcholine for endothelial-dependent vasodilation and, with sodium nitroprusside and verapamil for endothelial-independent vasodilation. Blood was genotyp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BanII digestion. Results—Asp homozygotes (TT) had a decreased vasodilatory response to acetylcholine [forearm blood flow (FBF) ratio between infused and control arm, 2.82 ± 1.10] when compared to GG variant (FBF ratio to acetylcholine, 3.97 ± 1.90, p= 0.04)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GT variant (FBF ratio to acetylcholine, 3.79 ± 2.28, p= 0.07). There was no effect of eNOS genotype on the response to the endothelial-independent vasodilators—sodium nitroprusside and verapamil. Conclusions—Our data show that carriage of the Asp298 variant of the eNOS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a blunted endothelial-dependent vasodila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a genetically determined modulation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 phenotype of early atherosclerosis in human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前期工作发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第4内含子的27碱基重复子产生相应27-nt miRNA,并对eNOS的转录和表达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该内含子源性27-nt miRNA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调节的分子机制及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相关转录因子AP1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皮细胞中eNOS和AP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用Western Blot检测27-nt miRNA表达相关情况及细胞核转录因子eNOS表达情况。结果 27-nt miRNA对HUVEC增殖具有强烈抑制作用 (P<0.05);27-nt miRNA对HUVEC迁移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27-nt miRNA显著降低eNOS和AP1蛋白表达(P<0.05);27-nt miRNA通过负调控AP1降低eNOS蛋白表达(P<0.05)。结论 27-nt miRNA显著抑制eNOS和AP1蛋白表达,AP1在27-nt miRNA对eNOS表达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皮微粒是从激活或损伤的内皮细胞上脱落的微小囊泡,是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方式,在炎症反应、凝血反应和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内皮功能障碍和血管健康的生物标志物,并且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但目前对内皮微粒分子机制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其临床研究及检测方法上存在局限性,无法人为调控内皮微粒的释放,这给以内皮微粒为疾病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