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连用14 d。于治疗前、治疗后4 d和7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并观察两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的变化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4 d后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的恢复良好率(55.5%)显著高于对照组(27.8%)(P<0.05)。在治疗后4d和7d,治疗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和S-100β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纳洛酮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的疗效.方法 对所收治4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常规对照组各22例,对两组患者同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运动语言功能、综合生活质量计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纳洛酮组患者的GCS评分及GOS评分在治疗和随访期间均较对照组提高,伤后2月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及时手术及常规治疗的前提下应尽早使用纳洛酮促进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含量及动态变化,对颅脑损伤的诊断分型、评估伤情和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18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观察组)及50名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血清NSE水平进行检测.分别于颅脑损伤后1、3、7、10sd NSE水平进行动态检测和观察.结果:观察组颅脑损伤后1 d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显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虽经积极救治,血清NSE水平均持续高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P〈0.01).结论:检测患者颅脑损伤后血清NSE水平可以直接反映脑细胞损害程度,是一项较为敏感的生化指标,特别是动态检测血清NSE水平对判断颅脑损伤后伤情评估、疗效观察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早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训练组52例;常规护理组48例。对其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治疗后6月进行格拉斯哥结果指数(GOS)分级,并对二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GCS评分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GCS评分平均提高了(3.97±1.76)分,对照组GCS评分平均提高了(2.91±1.84)分,二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良好率(GOSⅣ级和Ⅴ级)较对照组高32%,病死率、植物生存率较对照组下降30%,两组比较,实验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早期康复训练组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钾镁(PMA)在弥漫性轴突损伤(DAI)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符合DAI诊断标准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PMA组,PMA组在常规组给予吸氧、脱水、器官功能支持、营养神经及预防并发症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PMA治疗.于入院时、治疗后3 d、7 d、14 d分别检测血清NSE和MBP的浓度变化,并于入院时及入院1周和2周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个月后进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以观察远期治疗效果.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DAI患者血清NES和MBP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治疗后7 d、14 d PMA组血清NSE和MBP浓度分别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MA组在入院时GCS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院1周和2周的GCS及治疗3个月后的GOS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A能降低DAI患者血清NSE、MBP含量,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SE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d、3d、5d、7d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0d后GCS评分,并统计两组苏醒患者例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较治疗前下降,平均GC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但针刺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d后,针刺组苏醒率高于对照组(针刺组83.33%对照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4.02,P0.05)。结论针刺可有效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改善GCS评分,提高苏醒率,具有脑保护及促苏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体酮(PG)联合维生素D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价值。方法将9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G联合维生素D治疗组(34例),单用PG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3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和病死率、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预后良好率的差异。结果患者治疗2周的GCS评分PG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病死率、感染率、伤后3个月GOS评分、伤后3个月预后良好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G+维生素D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患者伤后2周GCS评分、伤后3个月GOS评分和预后良好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率和总体病死率与其他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极重度颅脑损伤(GCS评分3~5分)患者中,与对照组相比,两者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G联合维生素D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可以降低颅脑外伤患者伤后的病死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进行高压氧治疗,分为对照组和高压氧组。对照组58例,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高压氧组9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情况和治疗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结果高压氧组GCS、GO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文青  郑鹏  徐坡 《基层医学论坛》2014,(35):4753-4755
目的监测每搏输出量变异度(SVV)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容量治疗的反应,观察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5分,ICU住院时间≥3 d,3分≤GCS≤8分,需机械通气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扩容后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达10%目标导向治疗组(即试验组),另一组监测扩容后中心静脉压(CVP)达8~12 mm Hg(即对照组)。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随访记录患者受伤后3个月~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比较2组患者NSE水平及预后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中的NSE水平低,预后较好,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容后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达10%目标导向治疗,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NSE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通顶合剂雾化吸入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致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将3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通顶合剂雾化吸入治疗。于入院时、治疗后第3、7、14天进行Glasgow昏迷指数评分(GCS)、检测血清IL-6、NSE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有所改善,IL-6、NSE数值均有下降,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院内制剂通顶合剂雾化吸入,能有效改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障碍,并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L-6、NSE含量,促进脑损伤修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血清血管内皮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r-HuEP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VEGF、NSE、S100B蛋白(S-100B)水平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变化,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患者脑血流,统计脑血管痉挛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两组NSE、VEGF、S-100B水平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血流速率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两组GCS、GOS评分均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采用r-HuEPO干预,可下调NSE、VEGF、S-100β蛋白表达,减轻脑血管损伤程度,降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和对患者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的影响。方法将8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41例,治疗组除予常规治疗外再予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及伤后6个月GO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对照组总有效率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均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并可明显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水平,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检测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ies,TBI)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的浓度及动态变化,探讨其在TBI患者早期诊断、分型、病情变化及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市延庆区医院收治的TBI患者106例为病例组,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根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诊断的损伤类型将其分为硬膜下血肿组、硬膜外血肿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简称血肿出血肿组)、脑挫裂伤组、弥漫性轴索损伤组及未见明显异常组;通过3个月的回访,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同时选取本院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病例组第1、3、5天血清NSE的浓度,分析血清NSE浓度与外伤性脑损伤及其主要临床特征的关系;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血清NSE浓度作为患者预后评估标准的诊断效能。结果 TBI各组患者血清NS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NSE的浓度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中度组动态水平呈下降趋势,而重度组是先升高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在CT诊断的损伤类型分组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且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NSE动态浓度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患者入院时血清NSE浓度与其GCS、GOS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评价显示,对TBI患者伤后3个月预后的预测效果以第3天血清NSE浓度最佳,此时预测结果与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漏诊率较高(30%)。结论 血清NSE作为一种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客观、可靠的生物标志物,在TBI的诊断分型和病情进展以及预后评估方面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漏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CSF)中髓鞘碱蛋白(MB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4例急性颅脑损伤组患者CSF中MBP。结果:CSF中MBP在急性颅脑损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ADCI患者明显高于ALCI患者(P<0.01);ADCI患者入院时GCS明显低于ALCI患者,而GOS明显差于ALCI患者(P<0.01);MBP与GCS和GOS均呈明显负相关(r=-0.612,r=-0.598,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CSF中MBP升高,测定CSF中MBP有助于估计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ADCI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急性弥漫性颅脑损伤与局灶性颅脑损伤在脑组织破坏以及其他脏器反应上的差别。方法 收集非炎器性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CSF髓鞘碱蛋白(MBP)检测、肝、肾功能检查,血糖、电解质测定,血气分析,并进行临床GCS评分和伤后6个月GOS评定。结果 弥漫性颅脑损伤组CSF MBP,血糖明显高于局灶组,而GOS评分、血氧分压明显低于局灶组。结论 不同预后患者入院时CSF MBP水平显著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采用依达拉奉加常规治疗(50例)和常规治疗(50例),比较6个月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远期神经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结论依达拉奉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低温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病人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4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24例作常温治疗,24例作亚低温治疗)作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治疗前后GCS评分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评价其疗效及预后。结果:常温及亚低温治疗4~10天后两组病人的GCS评分对比及治疗6个月时的GOS评分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亚低温治疗组的疗效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浆B型利钠肽(BNP)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衢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0年10月接诊的186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53例)、中型组(83例)和重型组(50例)。观察各组血浆BNP水平的变化,比较3组血浆BNP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浆BNP对脑心综合征的预测效能。结果颅脑损伤患者损伤后第1、3、7天的BNP水平分别为(74.75±21.54)ng/L、(123.89±51.47)ng/L、(93.00±31.28)ng/L;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患者损伤后第1天,血浆BNP水平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损伤越严重,损伤后第3天的GCS评分越低,血浆BNP、NSE、MBP和GFAP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颅脑损伤后第3天血浆BNP、NSE、MBP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