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对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大鼠模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腺病毒-绿荧光蛋白(adenovirus-green fluorescent...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对脑创伤大鼠神经行为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Sprague Dawley (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脑创伤组(采用50 g重锤30 cm高度自由落体撞击制备大鼠运动皮质区脑损伤模型)和高压氧治疗组[脑创伤+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7d)],每组8只.术后13d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评分,观察动物运动和平衡功能缺损及改进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突触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脑创伤后出现不同程度抽搐、瘫痪和平衡功能缺失.NSS评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0.31±0.11)比较,脑创伤组NSS评分(4.11±0.5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3.07±0.45)较脑创伤组NSS评分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脑创伤组脑组织突触素阳性表达数量(71±10)较假手术组(50±11)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治疗组突触素阳性表达数量(89±13)较脑创伤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脑创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突触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4.
5.
脑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及海马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并探讨Feeney法创伤性脑损伤中大鼠神经功能及海马神经元的变化,以选择一种合理的大鼠脑损伤模型致伤方案,方法:用20g重棒分别从10,30,40g重棒从25cm的高度打击SD大鼠一侧脑皮层致伤,观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及海马神经元的变化。结果:200g.cm所致的损伤伤后无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海马结构的改变。600g.cm可造成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及伤侧海马神经元变性坏死;1000g.cm可引起伤后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伤侧海马结构被完全毁损,结论:Feeney法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中600g.cm打击方案是较为合理且又能致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神经功能及海马神经元改变的脑损伤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胎脑细胞悬液延迟移植于脑损伤的生长情况。 方法 46只SD大鼠采用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脑损伤模型。16只仅做单纯脑损伤,伤后14,20,30,40d处死大鼠做HE染色形态学观察;另30只做胎脑移植,于伤后14d做同种胎脑经机械分离的细胞悬液延迟移植,移植后1,5,14,30,75d处死大鼠做HE染色形态学观察。 结果 所有实验大鼠生长良好,无肢体偏瘫。胎脑细胞悬液浓度为4.48×107/ml,活细胞占85.3%,神经细胞占48.2%。伤后14d表现为陈旧性损伤,随时间推移,创伤灶被胶质细胞充填。移植后5d出现免疫细胞,14d胎脑细胞存活,宿主的毛细血管、胶质细胞增生,30d胎脑细胞发生分化,75d胎脑细胞与宿主相互融合。免疫细胞和小部分移植物碎片同时始终存在。 结论 大鼠脑损伤后行胎脑细胞悬液移植,移植物是可以存活并可能发挥功能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移植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12只糖尿病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n=6)和缺血后处理组(IPO组,n=6),I/R组和IPO组均行胰腺移植。另取12只健康SD大鼠为供体、6只糖尿病SD大鼠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检测各组再灌注前、后血糖;TUNEL法观察移植胰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 estern B lot检测移植胰腺组织Bax和B cl-2蛋白表达。结果 再灌注后IPO组较I/R组血糖低(P<0.01),移植胰组织中A I值低(P<0.01),IPO组再灌注后移植胰组织Bax蛋白低表达,B cl-2蛋白高表达。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少移植胰腺缺血再灌注后的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上调B 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8.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试验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83,自引:1,他引:83
目的:开展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探讨其对脊髓损伤晚期患者是否有帮助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取胚胎溴球,消化成单个溴鞘细胞后,培养2-3周,然后将其移植到脊髓损伤部位的上下处。共治疗23例伤后时间为0.5-8.5年的脊髓损伤患者,其中19例为完全性脊髓损害,4例为不完全性脊髓损害。结果:嗅鞘细胞移植后2周-2个月时随访,23例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改善,且呈继续改善趋势。结论:嗅鞘细胞移植能帮助脊髓损伤晚期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嗅鞘细胞促使脊髓挫裂伤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研究嗅鞘细胞在脊髓挫裂损伤后不同时期植入能是否帮助轴突再生、穿过瘢痕和神经功能恢复。方法:用NYU打击器制造Log Evans Hooded大鼠的脊髓挫裂损伤模型,在伤后即刻和二周后植入嗅鞘细胞,采用BBB方法做行为学观察三个月,经运动皮层注入神经示踪剂(BDA)后行组织化学研究。结果:部分大鼠鞘细胞植入后比对照组的神经功能恢复好,组织学发现这些神经功能恢复好(BBB分数>10)的大鼠,再生神经轴突能穿过损伤瘢痕区到达损伤下段。结论:嗅鞘细胞在脊髓挫裂损伤后即刻和二周后植入均能帮助轴突再生、穿过瘢痕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对伤后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的影响. 方法 从孕12~ 14 d胚胎大鼠海马组织中分离NSCs,采用无血清培养法,进行体外培养、扩增和鉴定.大鼠分别于轻型、中型TBI后3d行胚胎NSCs双侧海马区移植;细胞移植14 d后行组织学和TUNEL检测,并对BrdU、NSE、GFAP、GalC、NGF、BDNF蛋白行免疫组化检测. 结果 移植治疗后14 d,轻型TBI组双侧海马区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中型TBI组.移植胚胎NSCs脑内分化以GFAP阳性胶质细胞为主.轻、中型TBI后NGF和BDNF蛋白阳性表达增加,其中以轻型TBI组表达最为显著. 结论 轻型和中型TBI对NSCs移植的影响与伤后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因素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干扰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前体(proBDNF)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SD大鼠T10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动物分为抗体封闭组和人工脑脊液对照组.抗体封闭组应用椎管内释放proBDNF抗体以封闭脊髓内proBDNF,采用免疫组化评价proBDNF抗体封闭的效果,行为学BBB评分研究proBDNF鞘内封闭对脊髓全横断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全横断大鼠椎管内注入脑脊液的对照组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运动功能改进,而proBDNF抗体鞘内封闭不仅有效减少脊髓内proBDNF,而且明显改善大鼠行为功能.proBDNF抗体封闭组行为学BBB评分较人工脑脊液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 通过proBDNF抗体鞘内封闭减少脊髓内proBDNF能有效促进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行为功能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脑挫伤大鼠神经行为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挫伤组(采用50 9重锤自30 cm处自由落体撞击制备大鼠运动皮质区脑损伤模型)和脑挫伤并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连续7 d),每组10只大鼠。术后7d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观察动物运动和平衡功能缺损和改进情况。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脑挫伤后出现不同程度抽搐、瘫痪、平衡功能缺失。脑挫伤组NSS评分为(5.6±1.1)分,较假手术组的(0.3±0.1)分明显升高(P<0.05);高压氧治疗组NSS功能评分为(3.7±0.7)分,较脑挫伤组明显减少(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脑挫伤组VEGF阳性神经元数为(15±3)个,较假手术组(27±2)个明显减少(P<0.05);高压氧治疗组VEGF阳性神经元数为(2l±2)个,较脑挫伤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脑挫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VEGF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食蟹猴自体骨髓源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到皮层创伤灶内的存活、生长情况。方法取骨髓分离、纯化骨髓基质细胞,培养诱导成NSCs,Nestin染色阳性说明具备NSCs特征。再加入细胞标记物BrdU进行共培养7d待移植之用。移植前将BrdU标记的NSCs收集、离心,制成干细胞悬液。食蟹猴分即时移植和延迟移植组,用微量注射针将NSCs悬液注入到猴脑皮质损伤灶及创面周边脑皮层,移植后1,3,6个月各灌杀2只食蟹猴,做移植区组织切片染色检查。结果即时移植组和延迟移植组都可观察到脑皮层创伤灶内有BrdU标记阳性细胞,而假移植组织切片中则未见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1,3,6个月染色可见移植细胞早期呈簇状分布,移植后6个月在移植区邻近的脑白质内也可观察到有BrdU阳性细胞,正电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显示移植NSCs后创伤区域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有所恢复。结论移植的骨髓源性NSCs在脑内有存活,并向邻近区域迁移,有助于创伤脑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orrow stromal cells,BMSCs)移植对脑挫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脑挫伤组(采用自由落体砸伤制备大鼠运动皮质区脑损伤模型)和BMSCs移植组(将培养纯化的BMSCs移植入损伤位点周围),每组8只大鼠。术后对动物进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NSS);14 d后取脑组织观察移植细胞在体内存活、迁移情况;用RT - PCR技术检测宿主脑组织内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脑挫伤组NSS为(12±3)分,较BMSCs移植组NSS(7±1)分明显升高(P<0.05)。移植的BMSCs能在宿主脑内存活并迁移;RT - PCR显示BMSCs移植组凋亡基因Bax表达(0.9±0.1)较脑挫伤组(1.1±0.2)明显减少(P<0.05)。结论 BMSCs移植能有效促进脑挫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之间相瓦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50只采用成组设计方法分成假手术组、创伤组、7-硝基吲唑(7-NI)治疗组、氨基胍(AG)治疗组、AG和7-NI联合治疗组共5组,用Marmarou方法造成大鼠TBI,伤后1,3,6,12 h、1,3,7,14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I区nNOS和iN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nNOS表达在伤后6 h均达高峰,各组高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伤后12 h 7-NI治疗组与创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高于创伤组(P<0.05).各组iNOS表达在伤后3 d达高峰,各治疗组高峰值均低于创伤组(P<0.05).结论 大鼠TBI后nNOS和iNOS之间通过NO的反馈机制相互影响,nNOS活性的增强是iNOS表达的始动因子之一,iNOS活性增强可以下调nNOS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创伤性脑损伤亚低温治疗期间实施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亚低温环境中实施干细胞移植的可行性,为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ies,TBI)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期间实施干细胞移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温度敏感型猿猴病毒40大T抗原(tsSV40LT)建立温度敏感型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系(tsUCMSOs),观察其在亚低温(33℃)和正常体温(37℃)下细胞形态、核增殖指数(PIx)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建立小鼠TBI亚低温治疗模型,在创伤灶周围半损伤带移植tsUCMSCs,检测其存活率、增殖和凋亡指数,并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结果 tsUCMSCs在33℃培养时,胞体呈长梭形,折光性强,增殖指数和端粒酶活性均较高,但在37℃时胞体扁平,折光性差,细胞老化明显,增值指数和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降低.移植于创伤灶周围半损伤带的tsUCMSCs较对照组(非温度敏感型UCMSCs移植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P<0.05),细胞核增殖抗原高表达,凋亡细胞少见,小鼠神经功能明显好转(P<0.05).结论 tsUCMSCs的建立使TBI亚低温治疗期间实施干细胞移植成为可能,为未来脑创伤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亚低温对大鼠脑损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早期应用亚低温治疗对脑组织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改良模型,设定对照组、颅脑外伤模型组及亚低温组,每组再根据伤后不同生存时间随分为3个亚组。取伤灶脑组织检测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亚低温组各时间点伤灶区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相应时间点(P<0.01)。亚低温组各时间点MPO活性均明显低于颅脑外伤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1)。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明显减少伤灶区白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后脑组织炎性反应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9.
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液压打击脑损伤(FPI)模型,对海马CA1区锥体细胞进行细胞内记录,观察神经元输入-输出关系、双脉冲易化、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s)等电生理指标。结果FPI损伤同侧组输入-输出关系曲线的斜率比对照组增加(P〈0.05);牡丹荷包碱存在时,20V刺激诱发的FPI损伤同侧的锥体神经元放电数量高于对侧和对照组(P〈0.05);刺激间期为60ms时,损伤对侧组双刺激易化的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刺激间期为70ms时,损伤同侧组双刺激易化的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FPI损伤双侧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间期比对照组减小(P〈0.01),而其幅值无显著改变。结论液压脑损伤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产生了高兴奋性,这可能是因为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易化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