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human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转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复苏并传代培养HK2细胞,应用10μg/LTGF-β1诱导HK2细胞向间充质的转分化,给予EGB干预。应用West-ern印记法检测HK2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NADPH氧化酶p67phox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表达,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EGB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E-cadherin下调(P<0.05)和α-SMA上调(P<0.05);EGB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p67phox表达增加(P<0.05),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SOD表达降低(P<0.05);同时,TGF-β1显著促进了MDA的产生(P<0.05),EGB可以部分抑制TGF-β1刺激的MDA浓度的升高(P<0.05)。结论:EGB显著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转分化,其机制可能是EGB抑制了TGF-β1诱导的p67phox上调并上调SOD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CD40和RANTE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分组如下:(1)正常对照组;(2)IFN-γ(50μg/ml)组;(3)TNF-α(10ng/ml)组;(4)IFN-γ(50μg/ml)+TNF—α(10ng/ml)组;(5)IFN-γ(50μg/ml)+TNF-α(10ng/ml)分别加1、3、5μmol/L15d-PGJ2组;(6)IFN-γ+TNF-α.刺激+15d-PGJ2(5μmol/L)+GW9662(PPARγ特异拮抗剂)1μmol/L组。GW9662和15d-PGJ2分别在IFN-γ和TNF-α刺激前3和2小时加入。分别采用RT-PCR、流式细胞仪(FACS)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CD40和RANTES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HK-2细胞中,CD40、RANTES有基础水平表达。IFN-γ能显著上调HK-2细胞CD40蛋白的表达;TNF-α单独刺激对CD40表达无显著影响,但能增强IFN-γ的刺激效应。IFN-γ+TNF-α显著增加HK-2细胞RANTES的表达和分泌。15d—PGJ2呈剂量依赖式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显著抑制IFN-γ+TNF-α.诱导的CIMO和RANTES的表达。加入PPARγ特异拈抗剂GW9662后,能够部分逆转15d-PGJ,对CIMO和RANTES表达的抑制效应,但并不能完全阻断其作用。结论:15d-PGJ2部分通过PPARγ介导的信号途径参与抑制IFN-γ+TNF-α.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CD40和RANTES的表达,从而在肾脏局部发挥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广驰  刘涛  董波  孟尹 《解剖学报》2018,49(2):185-190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I)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大鼠体内性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SI对BPH的防治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BPH模型组、低剂量[6 mg/(kg·d)]SI组、中剂量[12 mg/(kg·d)]SI组及高剂量[24 mg/(kg·d)]SI组,每组各20只。灌胃给药4周后麻醉处理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制备血清;完整摘取大鼠前列腺组织。称重测定前列腺组织湿质量,计算前列腺指数(P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水平;免疫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列腺组织Fas、Fas L、Bax、Bcl-2、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与NC组比,BPH组前列腺组织湿质量及PI均较明显增加(P<0.05);血清E2及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前列腺组织中Fas L、Bcl-2、EGF及EGFR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Fas和Bax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BPH组比,中、高剂量SI组前列腺组织湿质量及PI均明显减少(P<0.05);血清E2及T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前列腺组织中Fas L、Bcl-2、EGF及EGFR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Fas和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中剂量SI组各指标变化较低、高剂量组更显著(P<0.05)。结论 SI对BPH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中剂量SI作用效果更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下调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以及调控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肝癌细胞株对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两株转移程度不同的小鼠腹水型肝癌模型中,取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其在干扰素γ(IFN-γ)和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一氧化碳(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检测其活化后的杀伤能力.进一步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研究不同荷瘤小鼠腹水中IFN-γ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并用相应抗体封闭TGF-β1后,检测活化巨噬细胞产生NO能力及杀伤活性.结果 经IFN-γ和LPS活化后,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和TNF-α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巨噬细胞,杀伤能力下降.高转移性肝癌小鼠巨噬细胞分泌NO水平和杀伤能力均低于低转移性小鼠,但其分泌TNF-α量较高.此外,荷瘤小鼠腹水含较高水平IFN-γ与TGF-β1,不同转移程度荷瘤小鼠IFN-γ水平接近,但高转移性肝癌小鼠腹水含更多TGF-β1,而且TGF-β1的封闭可导致与肿瘤细胞共培养的巨噬细胞分泌NO的能力部分恢复.结论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分泌TGF-β1等抑制性因子下调巨噬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功能.肿瘤的转移程度可能与其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的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刺激单核巨噬细胞活化的分子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毒素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LPS结合蛋白、单核巨噬细胞表面LPS受体表达、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核因子NF-κB能诱导包括MΦ在内的多种免疫功能细胞对细胞因子及免疫受体分子等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尤其是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高,危害大,就诊时多数已属中晚期,及早诊断尤为重要.甲胎蛋白(AFP)用于诊断PHC的价值已得到肯定,但仍有20% ~40%的PHC患者AFP阴性或水平较低.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C-1含量,探索其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洛伐他汀对高糖环境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刺激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ECM)蓄积的作用。经体外培养人肾脏近端小管上皮细胞(HKC),分别用LDL和/或高糖刺激HKC细胞,并与洛伐他汀共孵育。采用^3H-脯氨酸参入法测定总胶原合成,ELISA方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V型胶原和板层素浓度,RT-PCR技术观察HKC细胞中IV型胶原及纤维连接蛋白(FIV)mRNA表达。结果表明高糖和LDL均可增加HKC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V型胶原和板层素水平,并能上调IV型胶原和FN mRNA的表达,洛伐他汀可以部分或全部逆转高糖和LDL的作用。说明高糖和LDL均可促使HKC细胞合成细胞外基质,洛伐他汀可以逆转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型转化的作用及IGF-Ⅰ和TGF-β1之间有无协同作用.方法分为4组(1)无血清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TGF-β1(8μg/L);(3)IGF-Ⅰ(1、10、50和250 μg/L)组;(4)IGF-Ⅰ(50μg/L)+TGF-β1(8μg/L)和IGF-Ⅰ(250μg/L)+TGF-β1(8 μg/L)联合作用组.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HKC胞质中抗原角蛋白、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α-SMA的表达,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和Ⅰ型胶原的浓度.结果 IGF-Ⅰ(50、250μg/L)能诱导HKC细胞表达波形蛋白、α-SMA,失去角蛋白和钙黏蛋白的表达;使α-SMA阳性的HKC细胞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联合作用组α-SMA阳性的细胞数明显高于IGF-1或TGF-β1单用组,但无协同作用;IGF-Ⅰ(10、50、250μg/L)组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Ⅰ型胶原的浓度明显升高,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IGF-Ⅰ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IGF-Ⅰ和TGF-β1对诱导HKC转化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NF -κB“decoy”寡核苷酸 (ODNs)对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的TNF -α和IL - 6表达的影响 ,探讨F -κB“decoy”寡核苷酸防治LPS诱导急性炎性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接种于 6孔板中 ,4× 10 5个细胞/孔 ,37℃、5 %CO2 培养过夜 ,待细胞汇合至 80 % ,用无血清、无抗生素 16 4 0培养液洗涤细胞两次后随机分为 4组。内毒素刺激组 :用含 1mg/LLPS的培养液刺激 ,不加治疗 ;NODN治疗组 :用含 1mg/LLPS的培养液刺激 3h ,然后用脂质体介导 1μmol/L(终浓度 )NF -κB“decoy”ODNs治疗 ;SO…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对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C)表型转化的作用及IGF-I和TGF-β1之间有无协同作用。方法分为4组:(1)无血清对照组;(2)阳性对照组TGF-β1(8μg/L);(3)IGF-I(1、10、50和250μg/L)组;(4)IGF-I(50μg/L) TGF-β1(8μg/L)和IGF-I(250μg/L) TGF-β1(8μg/L)联合作用组。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HKC胞质中抗原角蛋白、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和α-SMA的表达,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和型胶原的浓度。结果IGF-I(50、250μg/L)能诱导HKC细胞表达波形蛋白、α-SMA,失去角蛋白和钙黏蛋白的表达;使α-SMA阳性的HKC细胞数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联合作用组α-SMA阳性的细胞数明显高于IGF-1或TGF-β1单用组,但无协同作用;IGF-I(10、50、250μg/L)组培养上清液纤连蛋白、I型胶原的浓度明显升高,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IGF-I能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IGF-I和TGFβ1对诱导HKC转化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中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和研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表型转化的现象及其形态特点。方法 结扎大鼠一侧肾静脉,制作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连续饲养25d。每5d杀检5只,对肾脏重点检查,未结扎肾静脉的对侧肾作为对照,采用光镜、透射电镜、偏振光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sP)法]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型转化情况。结果肾静脉结扎侧肾逐渐出现肾小管萎缩,肾间质淋巴、单核细胞浸润和纤维化等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典型病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随着病变的发展,损伤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角蛋白表达逐渐减弱,而a平滑肌肌动蛋白、波形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逐渐增强,肾间质中也出现角蛋白阳性的间质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减少,内质网和微丝增多,并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突破基底膜游离到肾间质中。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观察显示早期肾间质中Ⅲ型胶原增生为主,后期以Ⅰ型胶原为主。结论 在大鼠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肾小管上皮细胞可转化为间质成纤维细胞,是成纤维细胞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按是否用CTGF处理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直接免疫荧光法、间接免疫化学检测培养72 h后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ERK2)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 在72 h检测E-cadherin、波形蛋白和ERK2的表达;Boyden小室在1、3、5 d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1)实验组上皮细胞表型标志蛋白E-cadherin随着时间的延长而表达递减,波形蛋白表达渐增,ERK2表达上调;(2)在第1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迁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实验组迁移至滤膜下面细胞多于对照组,第5天实验组细胞迁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5.0±1.1):(14.0±1.2),P<0.05].结论 在体外,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由CTGF刺激表现出向间充质细胞转化的特性,并且ERK2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了对这一过程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小鼠(UUO)肾脏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中的作用。方法将10周龄健康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n=20)和UUO组(n=40),分别于术后1、3、7、14d处死小鼠。采用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的方法观察ILK、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Westernblot半定量分析梗阻侧肾组织ILK的蛋白水平;用即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K、E-cadherin和α-SMA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ILK在假手术组只有微量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UUO术后1d ILK蛋白表达显著增多(t=16.5,P<0.01),7d达高峰。术后3d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间质α-SMA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t=21.0,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E-cadherin明显减少(t=5.6,P<0.01)。根据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术后1~7d,ILK蛋白表达与α-SM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8,P<0.01),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0.87,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ILK蛋白表达于术后1d明显增加,7d达高峰,14d表达不再增加(P>0.05)。RT-PCR结果显示术后1d ILK mRNA表达增多(t=141.6,P<0.01),E-cadherin mRNA表达于术后3d显著减少(P<0.01),α-SMA mRNA表达于术后3d开始增多(P<0.01)。结论UUO模型早期整合素连接激酶表达增高,可能通过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而参与肾脏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ICAM-1反义寡核苷酸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AM1反义寡核苷酸对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ICAM1的影响,为利用ICAM1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肾小管间质病变奠定基础。方法:小鼠ICAM1反义寡核苷酸及其对照物参照文献合成并行全硫代磷酸化修饰。部分ICAM1反义寡核苷酸在其5′端作FITC荧光标记。将ICAM1反义寡核苷酸单独或脂质体转染试剂DOTAP混合后转染至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之中,转染成功后加入IL1β诱导细胞产生ICAM1。采用对照寡核苷酸及不含寡核苷酸的细胞转染液作为实验对照及空白对照。利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ICAM1表达变化并提取细胞总RNA行逆转录PCR及Northern杂交观察ICAM1mRNA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两个不同浓度的ICAM1反义寡核苷酸均可明显阻断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CAM1及ICAM1mRNA的表达;对照的寡核苷酸不能减少IL1β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CAM1及ICAM1mRNA的表达。结论:小鼠ICAM1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IL1β诱导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ICAM1及ICAM1mRNA的表达,提示ICAM1的反义寡核苷酸有可能应用于肾小管间质病变的实验治疗之中。  相似文献   

15.
背景:干细胞移植用于治疗急性肾损伤的有效性已经被多个研究证实,但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修复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孵育后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对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实验分为4组。2.5 μmol/L顺铂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 24 h,建立肾小管细胞损伤模型(顺铂损伤组);将脂肪源性干细胞与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脂肪源性干细胞+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组);利用Transwell小室将20 mg/L黄芪甲苷孵育脂肪源性干细胞48 h后与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共培养(黄芪甲苷孵育脂肪源性干细胞+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组);以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做对照(正常对照组)。 结果与结论: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组相比,AV/PI和TUNEL结果均显示脂肪源性干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组和20 mg/L 黄芪甲苷脂肪源性干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凋亡的比例和数量明显减少;ELISA结果表明20 mg/L黄芪甲苷脂肪源性干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显著提高(P < 0.05);Western blot进一步显示20 mg/L 黄芪甲苷脂肪源性干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组caspase-3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Bcl-2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 < 0.05)。表明黄芪甲苷孵育的人脂肪源性干细胞对顺铂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恢复,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泌,抑制caspase-3表达、上调Bcl-2水平有关。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6.
反义RNA对培养的肾小管上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反义RNA对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骨调素表达的影响。方法:脂质体介导将表达OPN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重组载体转染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细胞,建立稳定表达OPN反义RNA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克隆,以转染了表达OPN顺义RNA和空白逆转录病毒载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克隆为对照,以表皮生长因子(EGF)为刺激剂,通过核酸酶保护分析(RPA),WesternBlot,ELISA和OPN生物活性分析检测上述克隆细胞的OPN表达。结果:OPN反义RNA仅被反义克隆细胞表达,反义克隆、顺义克隆和空白克隆细胞均有OPNmRNA的表达,EGF能增加它们OPNmRNA的表达水平,但不增加反义RNA或顺义RNA的表达水平;加或不加EGF的反义克隆细胞和不加EGF的空白克隆细胞无OPN蛋白的表达,加或不加EGF的顺义克隆细胞和加EGF的空白克隆细胞有OPN蛋白的表达。结论:OPN反义RNA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OPNmRNA的翻译而抑制OPN蛋白的表达,但不抑制OPNm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17.
The normal shape and functions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keeping renal function. Under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transform to myofibroblast or immunocytes. The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cts in the progresses of many kidney diseases, such as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lupus nephriti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types of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its roles in kidney diseas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阻抑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对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过程的影响。方法: 利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建立肾小管上皮HK-2细胞EMT的模型,应用RNAi技术沉默HK-2细胞的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基因表达,光镜下观察FUT8 基因沉默后细胞形态变化,免疫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测定细胞表型标记物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 结果: TGF-β1孵育48 h后,HK-2细胞失去原有的上皮细胞形态,呈现纤维细胞形态,纤维细胞表型标记蛋白α-SMA、FSP-1及N-cadherin表达明显升高,而上皮细胞表型标记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降,同时伴有 FUT8 基因表达上调,细胞凋亡增加,而提前转染FUT8 siRNA能明显减弱上述这些反应。结论: FUT8催化的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参与HK-2细胞的EMT过程;阻断核心岩藻糖基化修饰,能有效阻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跨膜转运蛋白21(TMP21)对γ分泌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将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缺陷型KO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KO)]分为转染组(T)和对照组(C),转染组转染载有TMP21小分子干扰RNA(siRNA)的质粒,对照组转染空质粒。每组均制备包含细胞全膜蛋白的样品(T1、C1),经CHAPSO进一步溶解后超速离心制备所得纯化全膜蛋白样品(T2、C2),用γ分泌酶组分早老蛋白1(PS-1)特异性抗体免疫沉降C2或T2后获得的γ分泌酶样品(IPT2、IPC2)。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类样品中γ分泌酶重要组分TMP21、PS-1和Nicastrin(NCT)蛋白表达量;应用ELISA法检测β淀粉样肽40和β&#61472;淀粉样肽42的生成总量。 结果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TMP21蛋白表达量在转染组样品IPT2中为(5294±247)ng/ml,在对照组样品IPC2中为(19110±579)n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样品中PS-1与NCT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TMP21可与PS-1共沉降。ELISA法检测显示,转染组样品IPT2与饱和浓度底物C99反应生成的β淀粉样肽40和β淀粉样肽42总量为(348±18)pg/ml,对照组样品IPC2为与饱和浓度底物C99反应生成的β淀粉样肽40和β淀粉样肽42总量为(342±18)pg/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TMP21可能为γ分泌酶的组分之一。在TMP21蛋白低表达状态下γ分泌酶活性升高,提示TMP21为γ分泌酶的负调控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更新、再生有无来源于骨髓干细胞。方法:建立性别不匹配大鼠间的骨髓移植和肾脏移植模型,通过激光切割技术,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切割下来,提取其基因组DNA,用针对大鼠Y染色体上性别决定基因(Sry基因)的引物进行PCR反应,以观察提取的DNA中有无Sry基因。结果:据PCR反应结果,在2种模型所取标本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大部分可见Sry基因的存在。结论:骨髓干细胞可能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再生的一个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