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理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在临床输血中十分常见,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发生机理有多种可能,但主要是由于输入的血液或者血液成分中含有白细胞,…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滤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临床输血的发热不良反应中,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高达15%-37%,这主要是由于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同种免疫反应及粒细胞同种免疫反应所致。因此,减少白细胞的输入,是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的关键。本文将国产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去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治疗中常伴有不良反应,尤其是输入含白细胞的血液常引发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性传染病等,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输血疗效,主要原因是由于反复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含有白细胞及白细胞分解的细胞因子的库存血液所致.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和普及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旨在减少和降低含有白细胞血液引发同种免疫和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为较客观地评估去除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我们对1999年以来石家庄地区部分医院使用去除白细胞血液产品前后一段时期,引发的输血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情况作了回顾性调查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输血和成分输血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认识到异体白细胞是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以前,血液及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输注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全血或血液成分,能引起多种不良输血反应。常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R)。输血后移植物抗宿病(GVHD)等输血反应。这主要是由于多次输入的供者白细  相似文献   

5.
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可有效地减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病毒及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血站型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去白细胞血液制品正在被临床逐渐接受,但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在我国尚无规范管理的办法,因此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作用和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血站型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应用,报告如下。1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现状1.1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及其应用前景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关注着输血后白细胞引起的各种反应,早在60年代,国外学者发现一次输入的血液中WBC<0.5×109,患者就不会有发热反应,因此该指标被认为是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阈值。要防止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减少输血反应和经输血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必须…  相似文献   

7.
推广成分输血,提高输血疗效,减少输血反应,是当今输血技术的一大进步。浓缩红细胞(Red Blood Cell Concentrate,RCC)和少白细胞红细胞(Leukocyte-Poor Red Blood Cell,LP-RBC)是目前血站供给临床使用较多的血液成分制剂。随着血液质量的提高,临床上细菌性发热反应和ABO血型不合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很少发生,约90%的输血反应系非溶血性、非细菌性输血反应,这些反应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因白细胞抗体的产生而造成输血失败。为此笔者对RCC和LPRBC制剂在临床使用时发生输血反应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两种血液成分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可有效地减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 ,可去除血液中 99 9%的白细胞 ,可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 ,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病毒及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临床不良症状,发生率在10.2%~41.0%,发生率的高低与输入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去除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输血可因输入同种异体血液及其制剂而导致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病毒的传播。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则可有效地减低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病毒的危险。成分血液因制备时采用白膜法,通常可去除全血中2/3的白细胞。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则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以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白细胞去除可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另外,白细胞去除对治疗心外科病人因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和器官再灌注损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和神经性疾病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产白细胞滤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血,易产生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且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本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输血与单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比较的方法,观察患输血过程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情况,并对用白细胞滤器过滤前后供血液的有关参数变化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吴立炯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387-387,358
<正>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输血反应又是困扰临床输血的一个不良现象,而由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为常见,特别是多次输血的患者,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体内更  相似文献   

13.
白细胞滤除输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白细胞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80份库存红细胞进行过滤前后血液学指标监测及3672单位血液过滤后临床应用观察。结果白细胞滤除率为99.7%,红细胞回收率为92.1%,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18%。结论白细胞过滤输血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发生率,达到提高输血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用白细胞滤器制备少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旭  张晋琳 《华西医学》1997,12(3):281-283
目的:探讨由白细胞滤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临床选择38例有多次输血史、近期连续发生两次及以上的非溶生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血液患者,再次输血时,使用经白细胞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观察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尿色等,并分别测定输血前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含量,每次输血前抽血测定白细胞抗体、淋巴细胞毒试验及配合试验。结果:输注过法制备  相似文献   

15.
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异体输血存在着诸多不良反应.如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主要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在10.2—41.0%。为了防治因输注白细胞后产生HLA抗体进而引起FNHTR的发生。本院已将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去白细胞输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与白细胞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输血和成分输血治疗的应用范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而日益扩大。临床输血反应通常分成三类: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及由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反应。随着血型检验与交叉配血技术的改进,因血型不合而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大为减少,使用了一次性封闭式塑料采血器材后血液污染也十分少见。但是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却常有发生。在省内也应引起广大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 1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 1.1 NHTR发生机理:主要是受血者一次或多次输入一个或多个供血者的血液,使全血或成分血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与受血者发生了同…  相似文献   

17.
过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过滤白细胞血液在临床输血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51名接受输血的病人进行观察,其中以241名输注采用一次性去除白细胞过滤器过滤白细胞血液的病人为观察组,210名输注非过滤白细胞血液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输血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0.4%,对照组为3.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过滤白细胞血液能够减少输血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8.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数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血,易产生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本文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输血与单用一次性管道输血器输血来  相似文献   

19.
输血反应的诊断与处理输血反应发生率:据美国病理学会1976年的报道,输血反应占输血总单位数的0.94%。溶血反应占输血反应中的0.74%,过敏反应占输血反应中的63.23%,细菌感染输血反应占输血反应中的1.08%。新近国内文献报道在2043例次输血中,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15.8%,单位血液成分反应发生率为7.4%。其中发热反应占64.7%,过敏反应占35.3%。与国外文献报道有明显差异。常见的输血反应有:  相似文献   

20.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年10月~2003年10月325名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主要出现在多次输血、多次妊娠等患者中。单纯白细胞比全血、血浆、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输血时的FNHTRs的发生率高(P<0.01)。结论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可有效降低FNHTRs的发生率。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