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背景:近期研究提示姜黄素可能是一种抗纤维化制剂。 目的: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为靶细胞,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实验,于2006-10/2007-1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完成。 材料:瘢痕疙瘩患者的手术标本5份,患者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姜黄素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 方法: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待细胞融合后传代,取第3~6代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用于实验。将不同浓度姜黄素(5,10,20 μmol/L)分别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干预24~48 h,以空白组做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姜黄素作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姜黄素作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Ⅰ、Ⅲ型前胶原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 结果:①姜黄素作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48 h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减少,均低于对照组(P < 0.01)。②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姜黄素干预组Ⅰ、Ⅲ型前胶原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均降低(P < 0.01),并且Ⅰ型前胶原表达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成明显的量效关系。姜黄素20 μmol/L组Ⅲ型前胶原表达低于姜黄素10 μmol/L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姜黄素10 μmol/L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低于姜黄素5 μmol/L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 结论: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蛋白的分泌,减少瘢痕的增生。实验拟进一步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体外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6-03/06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Wistar大鼠10只;盐酸维拉帕米注射液为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产品。②实验过程及分组:制作大鼠双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术后2周取损伤处神经瘢痕,按组织块法培养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实验所用细胞为4~8代,分4组,其中3组培养基中维拉帕米药物浓度分别为10,50及100 μmol/L,1组为空白对照组。③实验评估: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的胶原含量和胞浆中的胶原含量。 结果:①四甲基偶氮唑盐法观察细胞增殖结果:钙通道阻滞剂对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 < 0.05)。②羟脯氨酸比色法测定胶原含量:钙通道阻滞剂可使分泌到细胞培养上清中的胶原含量明显减少,以100 μmol/L浓度组作用最为显著(P < 0.05);胞浆中的胶原含量增加,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以100μmol/L浓度组作用最为显著(P < 0.05)。 结论:钙通道阻滞剂可以抑制神经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分泌。  相似文献   

3.
背景:课题组前期实验表明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拓扑异构酶Ⅰ存在高表达,实验以此设想作为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的羟基喜树碱能否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对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选取羟基喜树碱2~1 000 μg/L共10个药物质量浓度梯度,分别选取给药后24,48和72 h时间点,采用MTT法检测羟基喜树碱对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结果与结论:低质量浓度(2~8 μg/L)下羟基喜树碱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质量浓度8~125 μg/L时出现平台期,质量浓度125~500 μg/L时抑制作用进一步增强,说明羟基喜树碱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药物作用质量浓度和成纤维细胞抑制率呈正相关(r=0.87,P < 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细胞抑制率无明显增加,药物作用24,48和72 h后,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233,176及103 μg/L。因此实验推论羟基喜树碱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国内外一些学者使用传统抗代谢药物5-氟尿嘧啶防止纤维化,在治疗瘢痕疙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对其药物作用机制以及临床药物应用的浓度尚无确切认定。实验拟进一步验证5-氟尿嘧啶对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以及半数抑制浓度。 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7在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及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6例瘢痕疙瘩(耳垂、大腿各1例、胸前、上臂各2例)均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手术病例,均无系统性疾病和激素、其他药物注射史,对用于实验的所取组织患者均知情同意。治疗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②实验方法:成纤维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待细胞融合后传代,实验所用细胞均为处于4~8代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将不同浓度5-氟尿嘧啶(0.1,0.2,0.4,0.8,1.6 g/L)分别对4~8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72 h。再选用接近IC50的5个浓度:0.2,0.3,0.4,0.5,0.6 g/L,作为余下实验浓度。③实验评估: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浓度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计算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法观察5-氟尿嘧啶干预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百分率;应用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结果:6例瘢痕疙瘩标本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成活良好,均用于实验,进入结果分析。①0.1,0.2,0.4,0.8,1.6 g/L 5-氟尿嘧啶干预72 h 后,细胞抑制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作图得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400±0.032)g/L。②0.2,0.3,0.4,0.5,0.6 g/L 5-氟尿嘧啶干预48 h 后,细胞凋亡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 < 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周期百分数比较,表现为G0/G1期停滞,S期减少,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③各浓度5-氟尿嘧啶干预48 h 后,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观察成纤维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凋亡。 结论:5-氟尿嘧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低浓度、短周期注射5-氟尿嘧啶可能是治疗瘢痕疙瘩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背景:研究发现红花对体外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与活体研究尚未进一步展开。 目的:观察红花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设计、时间、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1/2008-03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及研究所完成。 材料:新西兰大白兔27只,雌雄不限;50%红花注射液由山西太原华卫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4020008。 方法:兔耳腹侧建立增生性瘢痕模型,每耳2块。分为5组。术后第45天开始对增生性瘢痕行注射治疗。①正常皮肤组:为自身兔耳腹侧皮肤。②阳性对照组:右耳外侧增生性瘢痕,不予以任何处理。③生理盐水组右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生理盐水。④低浓度红花组:左耳内侧增生性瘢痕,注射125 g/L红花液。⑤高浓度红花组:左耳外侧增生性瘢痕,注射500 g/L红花液。1次/周,连续注射4次。注射后第2,4,6周分别切取8只兔耳增生性瘢痕及皮肤待查。 主要观察指标:瘢痕厚度,硬度;Mallory染色检测成纤维细胞密度胶原纤维排列及致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每块组织Ⅰ、Ⅲ型胶原面密度,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 结果:注射后第4,6周,各组增生性瘢痕色泽均逐渐变浅,厚度及硬度均逐渐变小,尤以高浓度组明显,差异与其他增生性瘢痕组比较存在显著性意义(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浓度红花组成纤维细胞密度较其他增生性瘢痕组低(P < 0.05)。注射后第4,6周,高、低浓度红花组I型胶原面密度值较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低(P < 0.05),且高浓度红花组低于低浓度红花组(P < 0.05);各增生性瘢痕组Ⅰ/Ⅲ型胶原比值在注射后第2,4,6周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段,高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为所有增生性瘢痕组中最低(P < 0.05),低浓度红花组Ⅰ/Ⅲ型胶原比值与阳性对照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高浓度红花液能促进兔耳增生性瘢痕的软化,组织顺应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背景:组织细胞、炎细胞可能在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有影响。 目的:观察胚肺成纤维细胞与肺癌GLC-82细胞在胶原三维立体培养条件下,相互作用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2,9表达的影响。 方法:采用三维胶原立体培养模型,按比例混合胶原,4倍DMEM和灭菌水,1倍DMEM的液体胶原,其中胶原终浓度为0.75 g/mL。将GLC-82细胞、胚肺成纤维细胞分别单独培养及GLC-82细胞和胚肺成纤维细胞按5∶1混合培养,待胶原固化后加入1倍DMEM培养基,48 h后收集上清液。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水平,明胶酶谱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胚肺成纤维细胞与肺癌GLC-82细胞混合培养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分泌量大于单独培养组(P < 0.05)。结果提示,三维立体培养条件下,胚肺成纤维细胞与肺癌GLC-82细胞相互作用能通过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1,2,9的表达和活化,促进肺癌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背景:烧伤创面外用药五黄油具有抑菌作用,能促进创面愈合;但在抑制瘢痕形成等方面疗效不确切。 目的:观察改良五黄油不同药物浓度和药物作用时间对人成纤维细胞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6-04/2007-01 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 材料:包皮来自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江西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年龄在2~12岁。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五黄油、改良五黄油复方制剂工作液(水溶性)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 方法: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300 g/L改良五黄油工作液;对照组加入300 g/L五黄油工作液。两组分别用无血清培养液配制成为6个质量浓度:0 g/L(空白对照组),100,150,200,250,300 g/L。 主要观察指标:于2,3,4,5,6 d,以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情况;于2,4,6,8,10 d观察细胞生长抑制率。 结果:以0~300 g/L质量浓度药物作用人成纤维细胞,其增殖抑制程度与改良五黄油的浓度存在正相关性;其抑制程度与培养时间无相关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改良五黄油质量浓度在300 g/L时,8~10 d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更强,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在一定的体外作用时间范围内,改良五黄油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抑制增殖的能力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与五黄油相比较,300 g/L改良五黄油对体外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抑制,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背景:c-Ski既可促进组织修复,又能降低瘢痕形成,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基因治疗药物。 目的:构建人ski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促成纤维细胞增殖效果进行验证。 方法:RT-PCR法从人包皮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总RNA中扩增出人ski基因,连同真核表达启动子CMV克隆到pUC118载体上,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到培养的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中。 结果与结论: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表达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 blot显示Ski蛋白在转染细胞中成功表达,且可显著提高转染细胞的增殖效应,说明以pUC118为骨架的重组ski表达质粒具有促进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皮肤成纤维细胞注射移植为颜面部皱纹及微小凹陷等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然而成纤维细胞的获取及体外快速扩增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以至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两者协同作用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种入96孔板,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作用于细胞,分别作用3,6,9 d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同法设4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1最佳效应浓度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最佳效应浓度组、两者最佳效应浓度联用组,作用3,6,9 d采用MTT法检测增殖情况。 结果与结论:作用6 d和9 d,10.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50.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促细胞增殖效应(P < 0.05),此即为各生长因子最佳效应浓度。作用6 d和9 d,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各浓度实验组与相应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10.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与50.0 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联合作用9 d可显著促进细胞增殖,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均可体外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最佳效应浓度联用促增殖效果优于各自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以往创面愈合研究中,多注意周围正常组织或血液中成纤维细胞的迁入对伤口治愈作用。实验拟验证成纤维细胞热损伤后形态学的变化,为研究“深Ⅱ度烧伤创面自体薄皮覆盖变性真皮”新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6-04/2007-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取门诊手术后废弃的小儿包皮,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实验分2组,正常组细胞置于37 ℃ 水浴30 s,实验组细胞采用不同温度(50,51,52,53 ℃)及不同时间(30,60,90,180 s)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细胞生存率;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时间(3 h,1,2,3,4,5,7 d)成纤维细胞损伤后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技术对烫伤细胞周期进行检测。 结果:不同温度以及同一温度不同时间条件下,各实验组成纤维细胞的生存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与正常组相比,52 ℃ 30 s成纤维细胞的生存率50%,差异显著(P < 0.05)。透射电镜观察热损伤后成纤维细胞变圆钝,体积增大,表面有较多突起,胞浆中有大量的异常疏松透亮区。热损伤后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有明显改变,7 d 恢复正常。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成纤维细胞的S期是其热损伤的敏感期,与正常组比,实验组成纤维细胞S期凋亡明显增多(P < 0.01)。 结论:热损伤后变性的成纤维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形态学及细胞周期发生显著改变,7 d 形态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Renal transplant rej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platelet activation in vivo which may lead to partially alpha- and delta-granule-depleted platelets that continue to circulate. These "exhausted" platelets are hemostatically defective. To quantitate the extent of platelet granule depletion follow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we determined intraplatelet levels of beta-thromboglobulin (beta TG), platelet factor 4 (PF4), and serotonin (5-hydroxytryptamine, 5-HT) ex vivo in Triton X-100-treated platelet lysates. To explore biochemical alterations of partially depleted platelets, we studied platelet thromboxane A2 (TXA2) synthesis in citrated platelet-rich plasma (PRP) upon stimulation with thrombin or collagen in 45 recipients of renal allografts and 10 healthy volunteer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ubjects with acute and chronic allograft rejection (N = 15), those with compensated renal failure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but without evidence of allograft rejection (N = 15), and those with functioning renal transplant (N = 15). The mean intraplatelet content of beta TG (38.6 +/- 4.2 micrograms/10(9) platelets), PF4 (11.8 +/- 1.8 micrograms/10(9) platelets), and 5-HT (274 +/- 31 ng/10(9) platele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or chronic renal allograft rej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other recipients of kidney transplants or healthy volunteers (beta TG: 59.9 +/- 4.7 micrograms/10(9) platelets; PF4: 20.4 +/- 2.3 micrograms/10(9) platelets; 5-HT: 461 +/- 48 ng/10(9) platelets; p less than 0.005 in all case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最新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与皮肤纤维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有关,然而有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作用鲜见报道。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它们在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6-08/ 2007-11在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 对象:取住院患者增生性瘢痕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9~47岁,将增生性瘢痕标本分为两组,每组各9例。正常皮肤7例,取自增生性瘢痕切除患者的正常皮肤。所有取材部位未经任何治疗,标本经无菌取材后分成2份,其中一份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后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另一份用于成纤维细胞培养。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观察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的表达,并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2种受体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主要观察指标:2种受体在增生性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在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中的作用。 结果:①在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可见1型受体和2型受体表达,阳性染色信号较强。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测定法显示在培养的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有1型受体和2型受体,受体密度分别为(10.69±2.15),(4.9±1.05) fmol/106个细胞。②在培养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1型受体阻断剂Valsartan明显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这种促进作用,2型受体拮抗剂PD123319明显增强血管紧张素Ⅱ的这种作用。 结论:在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表达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2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通过激活2种受体对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合成产生相反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和受体表达比例的变化可能影响瘢痕的形成和成熟。  相似文献   

13.
14.
背景:近年来发现己酮可可碱有广泛的抗纤维化作用,但己酮可可碱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却少见报道,且其最大抑制剂量尚无定论。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并筛选己酮可可碱的最大抑制浓度。 方法:以人瘢痕疙瘩组织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传至第5~8代后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质量浓度为0.1,0.25,0.5,1.0,2.0,3.0 g/L的己酮可可碱,利用MTT比色法检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抑制率较高(P < 0.05),质量浓度在0.1~2.0 g/L范围内呈明显的量效、时效关系,96 h处于较高水平。实验组最大抑制率为53.37%,最大抑制质量浓度为2.0 g/L。结果表明己酮可可碱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适抑制质量浓度为2.0 g/L,发挥抑制作用最强的时间为给药后96 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137调控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性生长能力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PCR分析miR-137在不同品系胶质瘤细胞及不同级别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脂质体介导miR-137模拟物转染胶质瘤细胞,实时PCR检测转染后miR-137的表达;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生长和增殖的生物学特征变化;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动物实验评价体内条件下肿瘤生长能力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细胞Ki-67、MMP9表达水平。结果实时PCR分析显示:miR-137在胶质瘤中低表达。miR-137模拟物转染LN229和U87细胞后,实时PCR显示:miR-137表达上调;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生长受抑,出现G0/G1期阻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证实: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下降;进一步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增殖侵袭相关蛋白Ki-67、MMP9表达降低;动物实验反映:肿瘤细胞生长受抑制。结论 miR-137高表达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提示miR-137可作为基因治疗脑胶质瘤的候选靶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中起重要作用。当血管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局部水平上调激活下游多种信号途径,其对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参与新生内膜增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体外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成纤维细胞,分别以0,3,5,10,15 μg/L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成纤维细胞0,2,12,24,48,72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 Chamber测试细胞迁移。 结果与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1能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随着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作用时间的增加,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P < 0.05),其中10 μg/L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48 h增殖较对照组增强最为明显(P < 0.01)。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后迁移的细胞数目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acetaminophen and the structural analogues 2,6-dimethylacetaminophen, 3,5-dimethylacetaminophen, and N-acetyl-p-benzoquinone imine on human platelet aggregation, 14C-serotonin secretion, and thromboxane B2 synthesis. Preincubation with 1 mM acetaminophen for 2 min completely inhibited arachidonic acid- and collagen-stimulated platelet aggregation. Thromboxane B2 production and 14C-serotonin secretion by arachidonic acid-stimulated platelets also were completely inhibited. Preincubation of platelets with 1 mM 3,5-dimethylacetaminophen inhibited collagen and arachidonic acid-induced aggregation and arachidonic acid-stimulated thromboxane B2 synthesis, while treatment with 2,6-dimethylacetaminophen did not inhibit aggregation and blocked thromboxane B2 formation to a much lesser degree. Preincubation with 1 mM N-acetyl-p-benzoquinone imine inhibited arachidonic acid-induced aggregation and 14C-serotonin secretion but had no effect on arachidonic acid-induced thromboxane B2 formation and collagen-induced platelet aggrega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capacity of rat brain to synthesize angiotensinogen (renin substrate) was examined in vitro using brain slices (300 micrometers thick) incubated in minimum essential medium (Eagles) at pH 7.4 and 37 degrees C for 2 h. The concentration of angiotensinogen (measured as equivalents of angiotensin I;AI) increased from 5.2 +/- 1.1 ng AI/g of incubated tissue to 40 +/- 4 ng AI/g at 2 h. In the presence of cycloheximide (10 micrograms/ml) or vinblastine sulfate (10 micrograms/ml) the values at the 2 h interval were 24.5 +/- 3.5 ng AI/g and 10.5 +/- 3.5 ng AI/g respectively. The angiotensinogen released by brain slices was pooled and some of it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examined and compared to those of angiotensinogen from plasma and saline-perfused brains. Chromatography on Sephacryl S-200 showed brain and plasma angiotensinogen to be similar in size (mol. wt. approximately 59,000) but large differences in binding activity to Concanavalin A were found. Only 31% of plasma angiotensinogen bound to the affinity medium compared to 63% for the pooled incubation medium. It was concluded that de novo synthesis of angiotensinogen occurs in the rat brain and that the brain protein may differ in its glycoside composition from hepatic angiotensinog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