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七个城市的社区人群和定群研究样本进行干预前后脑卒中死亡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干预与非干预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干预社区人群(A)脑卒中死亡率在1990年比1986年明显下降,而对照非干预人群(B)基本上无变化;②定群样本中干预组与对照组,包括各亚组之间的对比,前者脑卒中死亡率的下降明显大于后者,且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按男女性别分,无论是干预社区人群(A)或对照社区人群(B)以内,男性与女性间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干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论男性或女性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是减少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方法,目前,针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所采取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笔者就国内外不同社区人群脑卒中干预措施、经验以及干预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刘彩霞 《职业与健康》2014,(18):2639-2641
目的了解怀柔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8月对怀柔区筛查出的318名45-79岁含有3项以上危险因素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社区医生制定的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2013年每3个月随访1次,填写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管理卡,分析干预效果。结果个体化随访管理后,平均血压值呈下降趋势,平均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分别下降3.2、2.4 mm Hg;高血压控制率从56.0%提高到74.5%,干预前后高血压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39,P〈0.05);医生进行健康教育率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8,χ2=9.365,P〈0.05);高危个体自我危险因素评价及采取的非药物治疗措施无变化。结论在社区中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个体化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或延缓脑卒中的发病,在实际工作中应强化健康教育工作,促进高危个体建立良好行为,运用非药物治疗的措施降低或延缓脑卒中发病。  相似文献   

4.
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三高、三低”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高血压病本身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给社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二年的社区高血压人群综合干预研究,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基层防保组织比较健全,社区管理比较完善的社区,城镇以当湖街道的如意小区为干预社区,凤凰小区为对照社区;农村以林埭镇新庄村为干预村,徐家埭村为对照村。经调查干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及人口学特征相似,无显著性差异。基线调查共抽查到15周岁…  相似文献   

5.
不同危险因素人群的社区脑卒中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社区脑卒中干预在不同危险因素人群中的效果。方法1987年在北京和长沙两城市各选择2个不相邻、框架人口约为1万的自然人群,分别作为干预和对照社区,从2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中分别选取2700名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居民作为队列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基线调查,两城市共入选干预队列5319人,对照队列5506人。在干预队列,对筛查出的高危对象进行社区干预,对照队列的人群则顺其原有医疗不予干预。干预时间为12年。结果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的危险比对照队列低22%(HR=0.78,95%CI:0.66~0.92)。无论居民是否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干预队列脑卒中发病率都低于对照队列,无论教育水平如何、是否肥胖或超重,脑卒中发病率均有明显降低,但是在男性、吸烟和饮酒者中脑卒中发病率在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队列脑卒中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队列(HR=0.27,95%CI:0.17~0.42)。脑卒中死亡率在不同危险因素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经过长期的社区干预,不仅可以降低高危人群脑卒中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无危险因素的社区居民也受益。但是男性、吸烟和饮酒者的干预还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1999~2001年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区监测人群中脑卒中发病现状及变化趋势,探索降低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利用上海市1999-2001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监测网络系统收集的脑卒中新发病例登记报告及汇总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监测人群脑卒中发病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上海市1999-2001年120万监测人群,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为154.84/10万(标化发病率为77.00/10万),市区和郊区脑卒中3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74.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75.88/10万)和133.77/10万(标化发病率为84.71/10万),3年来全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市区下降较明显,而郊区略有上升,无论市区和郊区均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脑卒中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35岁以上各年龄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几何级数啬 ,60岁以上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8.79%。结论 3年来上海市监测人群脑卒中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可能与上海市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点社殴开展以控制高血压为主的社区人群综合性干预措施有关。建议以点带面加强全市社区人群脑卒中的防治工作。尤其要加强郊区人群的脑卒中防治工作,并以60岁以上人群为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目名称 :中国多省市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研究止时间 :1984年至今 (国家“七五”医学科技资助项目时间为 1986~ 1990年 )项目获奖 :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 ,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 ,是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二十年来 ,我国在脑卒中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以其中的一些主要研究结果为基础 ,试图对脑卒中在中国人群中的危害程度、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做一简要陈述。1.脑卒中在中国人群死亡中的死因顺位及构成比 :根据近几年卫生部对全国 3 6个城市…  相似文献   

8.
9.
社区人群肥胖干预基线调查及社区干预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肥胖作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肥胖进行干预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的综合措施之一,是社区开展慢性病预防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了解社区人群肥胖防治情况,探索社区肥胖干预模式,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笔者在安阳市安钢社区开展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社区高血压人群系统管理三年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上海市长宁区从1995年开始在监测点新华街道进行了高血压普查,并对检出的高血压人群进行了综合干预。在降低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1.1 对象(1995年) 凡1960年以前出生的35岁以上(包括1960年),户口在新华街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研究旨在以社区人群为基础开展脑卒中一级预防、降低与控制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的效果.由全国脑卒中发病率较高的七个城市为试验点,各地选择两个社区的自然人口分别为干预试验社区(A)和对照试验社区(B),另又自每个社区人群随机抽样35岁以上居民2500人作基线危险因素调查进入队列(CA与CB)随访.本文就组织方法,特别是基本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本试验初步结果看,(另文总结)本试验方法实际可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七城市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试验——发病率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本文根据本研究基本设计模式,对干预后七城市总样本人群115065人及队列人群36919人进行脑卒中发病率的纵向监测(1986~1990年)和比较,同时对干预与对照两组人群之间的脑卒中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1990年底干预组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比基线调查时发病率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②干预组与对照组、包括队列人群各亚组之间的对比,干预组脑卒中发病率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报告了1991~1993年在中国大连、沈阳、四平、长春、朝阳、北京、上海、石家庄8个城市进行的中风危险因素干预试验,观察对40岁以上中风高危人群血压和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干预后人群血压、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值比基线明显下降。提示在人群中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对预防中风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随访干预和对照队列(≥35岁)人群,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水平变化及干预措施的延续性效果。方法对10年前两组队列人群进行横断面追踪调查。结果随访干预人群为2244人,占83%;对照人群为2064人,占74%。对照队列易诱发脑卒中相关疾病心脏病、脑缺血发作(TIA)明显高于干预组。危险因素水平血压均值(干预组132/78mmHg,对照组134/84mmHg)、体质指数增加、食盐摄入量增加、纤维素摄入量不足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卫生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延续性效果明显。干预和对照组死亡人数分别为298人和359人,累积死亡率为11.1%和13.0%,对照组高于干预组。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持续性效果明显,但要降低脑卒中死亡率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街区选择两组35岁以上血压≥18.67/12.00kPa 人群进行干预高血压人群的前瞻性研究。对干预组(1996人年)进行随访观察并采取干预措施,对照组(2283人年)不给特别的干预与保健措施,观察两组脑卒中及其它死因的死亡情况。结果干预组脑卒中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47 y,P<0.05)全死因死亡与冠心病死亡虽然干预组也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显著性,而除去脑卒中、冠心病之外的其它死因死亡率两组基本一致(RR=1.01)。两组脑卒中死亡率的差异按年龄、收缩压水平分层分析,以及以 Cox 回归模型调整几个因素的影响后,仍有统计学显著性。结果表明,在人群中干预高血压人群明显降低脑卒中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155例干预过程中发生卒中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干预过程中未能有效防止卒中发病的原因,为提高预防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择上海市南汇区6镇卒中高危人群筛检及综合干预过程中新发生的卒中155例为病例组,以1:2的比例在参加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erebral vascular hemodynamic indexes,CVHI)筛检并干预但未发生卒中的人群中按年龄、性别、CVHI总积分异常的比例随机选取310例为对照组,计算各危险因素、高血压治疗、服重点干预药“脑安胶囊”等因素的优势比(OR),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心脏病、重点干预药与卒中发病具有显著意义的统计学联系,其OR值分别为1.92(1.21~3.50),1.81(1.00~3.30)和0.63(0.41~0.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被筛选进入方程的因素分别是高血压病史和服重点干预药,控制高血压治疗因素后,被筛选进入方程的因素只有服重点干预药。结论 综合干预过程中,发生卒中的主要原因是有高血压病史和没有按规定服用重点干预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管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州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388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194例)和对照组(n=194例)。实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采用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和生存质量测定简表(QOL)分别在入选时、管理3个月后和管理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共失访8人,失访率为2.1%。入组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一般临床特征、FCA评分、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西医结合规范化管理3个月后和管理6个月后,两组FCA、QO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实验组管理3个月后相比入选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6个月后与管理3个月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管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提高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了解抑郁干预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况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为优化社区随访管理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类社区试验研究的方法,将干预社区筛选出来的抑郁患者54人(干预组),在接受恶性肿瘤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为期6个月的心理支持和放松干预、认知和行为干预、社会支持等抑郁干预;将对照社区筛选出的抑郁患者54人(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干预前后对两组分别以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13)和生活质量自评量表(FACT—G)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干预组抑郁评分、抑郁状况、抑郁程度均较干预前及其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别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生理状况(PWB)、社会及家庭状况(SWB)、情感状况(EWB)和功能状况(FWB)各领域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干预后均有明显提高,差别有显著性(P〈0.05),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肿瘤患者心理支持和抑郁干预,对改善其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北京部分地区15年脑卒中事件变化趋势—WHO—SINO—MONICA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在北京地区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北京地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WHO MONICA方案)诊断标准,通过三级监测网对人群脑卒中发病进行登记监测。结果 ①北京人群15年间(1984-1988年)脑卒中标化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9.0%/年,P=0.039)。男性为(+11.4%/年,P=0.027),女性为(+8.2%/年),但无显著性差异;人群脑卒中首次发作标化发病率也呈上升的趋势(+9.1%/年,P=0.023),男性较女性上升更明显。②人群脑卒中标化死亡呈显著下降的趋势(-6.6%/年,P=0.042)。城市人群较农村人群下降明显。③人群脑卒中病死率下降趋势明显(-16.7%/年,P=0.014)。女性较男性更明显。结论 人群脑卒中发病率15年来呈显著上升的趋势,主要是首次发生率的增加,并且与高血压患病率相平等,人群高血压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社区已出院的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治疗及门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社区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各调查评定1次,比较两组的效果,并进行t检验。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通过8周的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