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慢性心房纤颤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本文前瞻性研究1699例60岁以上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以检出预示发生慢性心  相似文献   

3.
综述近年来经食道超声心劝图(TEE)指引房颤复律的研究进展。由于发现了复律本身可引起心房“顿抑”而产生新的心房血栓的机制,使研究有重大突破。与传统复律方法的优、缺点比较,多数学者认为本方法为优,主要优点是:若TEE未查到左房(耳)血栓,则复律前无需3~4周的常规抗净,那可早期复律,复律时及复律后仍予抗凝4周,栓塞、出血等并发症极少。少数人持凶。为此全球65个临床中心正对3000病人进行随机、对照度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f波的振幅与左房大小.房颤病因的相关性尚无定论.有人认为f波振幅与左心房大小密切相关。然而也有人认为f波振幅、左房大小.房颤病因间毫无相关.为此.我们对47例有超声心动图的心房纤颤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治疗和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有意义的指标检测125例非风心病PAF患者发作间歇期的左心功能,并于急性发作期用西地兰治疗。发现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者,西地兰复律效果良好;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者,效果较差。由此提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发作间歇期左心功能,对指导急性发作期复律药物选择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心房纤颤患者左室充盈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研究特发性房颤(AF)、冠心病AF及二尖瓣狭窄(MS)并AF患者心动周期长度与左室充盈量的关系。结果表明,MS并AF心动周期与左室充盈量的相关性明显优于冠心病AF及特发性AF;初始充盈时间稳定且完成充盈时间很长。提示MS并AF的左室充盈强烈地依赖于心动周期的长度,心率代偿能力非常有限;冠心病AF的充盈速率和心率代偿能力较特发性AF稍差。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治疗和预防阵发性心房纤颤(PAF),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有意义的指标检测125例非风心病PAF患者发作间歇期的左心功能,并于急性发作期用西地兰治疗。发现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者,西地兰复律效果良好;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为主者,效果较差。由此提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发作间歇期左心功能,对指导急件发作期复律药物选择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超声心动图在心房纤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5%。房颤造成心排血量下降,心房内血流淤滞,血栓栓塞风险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房颤的诊治方法也不断改进。由于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脏结构及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目前房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指导作用。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一些房颤患的病因并进行风险分级,经食管超声可以探查心内血栓并指导房颤转复治疗。近来出现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如心腔内超声,可以实时监测和指导射频消融、左心耳闭合等房颤介人治疗。下面就超声心动图在房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二尖瓣狭窄与心房纤颤:血流动力学与超声心动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病程与心房纤颤之间的关系,利用心导管技术结合超声心动图测量80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平均肺动脉压、左房压、右房压、跨瓣压、左右心室收缩压和舒张压、左室内径、左房内径、瓣口面积。结果表明: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大于窦性心律患者(P<0.0001),也大于阵发性房颤患者(P<0.05),持续性房颤患者左右室舒张压和病程也明显大于窦性心律者。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一步证明,房颤与左房内径大小及病程长短有关。本文对心房纤颤发生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房纤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超声显像法评价风湿性心脏病 (风心 )合并心房纤颤 (房颤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 2 0例风湿性房颤患者、17例风心窦性心律患者及 15例健康正常对照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 ,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 (NO)浓度。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房颤组反应性充血引起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 (FMD)明显下降 ( 8.75± 4.79vs 12 .92± 4.5 8,P <0 .0 1) ,风心窦性心律组FMD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房颤组、窦性心律组及正常组三组间硝酸甘油诱导的内径变化率 (GNT -MD)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房颤组血浆NO浓度较正常对照组 ( 63 .3 8± 9.0 6vs 83 .87± 10 .3 3 ,P <0 .0 1)及窦律组 ( 63 .3 8± 9.0 6vs 69.94± 9.43 ,P <0 .0 5 )显著降低。③房颤组FMD与LA容积呈负性相关 (r =-0 .49,P <0 .0 1) ,与血NO水平呈正相关系 (r =0 .60 ,P <0 .0 1)。结论 风心并发房颤时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 ,FMD与患者左房构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非风湿性心房纤颤患者左心耳及左房功能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非风湿性心房纤颤患者的左心耳及左房功能改变的特点。方法: 分析了27 例患者左心耳和左房的超声表现。结果: 左心耳血流频谱可为两种: 清晰型 (峰速≥25cm /s) 占 40.8% (11/27), 模糊型 (峰速< 25cm /s) 占59.2% (16/27)。与清晰型相比, 频谱模糊型患者的左心耳充盈血流峰速、排血峰速及左心耳面积变化率显著减小, 左心耳内径及面积增大, 自发性超声对比 (SEC) 现象检出率显著增高 (P< 0.05), 且4 例患者发现血栓。而两型间的左房功能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功能改变有其特点, 超声了解之有助临床预测血栓形成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孙旻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313-4314
我院1998-06~2005-08住院心房纤颤患者246例,筛选出60岁以上18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均由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心房纤颤。男124例,年龄60~83(平均69.7)岁,女63例,年龄60~81(平均67.5)岁,心房纤颤病程2个月~31a。1.2基础疾病冠心病107例,高血压病2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19例,风心病12例,肺心病6例,甲亢4例,心肌病3例,病窦综合征3例;无基础疾病9例。1.3临床表现心悸187例、胸闷68例、气急43例、乏力47例、头晕12例、心功不全3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中心功不全27例。心电图:持续性房颤124例占66.3%,阵发性房颤63例占33.7%,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射频消融术对患者左心房功能中远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2月以来于我科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共20例,均于术前和术后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分别测定患者舒张末期左房容积、左房压和左心房射血力,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患者舒张末期左房容积显著减小(P<0.05),左房压无显著变化(P>0.05),而左心房射血力显著增加(P<0.05)。结论心房纤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心房纤颤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义 《临床荟萃》1992,7(9):385-388
心房纤颤(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本文将介绍其诊断和治疗的现状及最新进展。 一、流行病学 AF的发病率很高,在美国大概有1,500,000以上的人患AF;它在年轻人中也比较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脏疾患的出现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美国飞行员的一组调查资料表明40岁以下的人群中发病率为0.004%。Framingham的资料表明人群总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琴  刘焕金 《临床荟萃》1999,14(7):331-332
心房颤动(Auriculer fibrillation,Af)是一种与心房扑动在发病基础上密切相关的快速的房性异位心律,是临床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在正常人中发病率25~35岁为0.05%,69岁以上为5%,男性多于女性,少数可有家族性,与10号染色体异常有关。 1 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 1909年有人在常规心电图上发现房颤波,经过20年的探讨,至1929年发现房颤是内在多发性子波的折返。研究发现,心房扑动的主导激动环作为“母环”,而在其激动向心房其他部位扩散传导时,又因心房肌的多处传导性不匀齐,即形成很多大小不等、速度不同的折返性“子环”,当子环少时仍近似扑动,临床上称为“租糙性心房颤动”或“扑动-颤动”性心房律,但当子环多而子环又极为零乱不齐时,便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纤细或典型的心房颤动。心房越大,子环折返环越多。越易发生房颤,折返环越小,越不易终止。折返环周长为组织传导速度乘以不应期,即组织波长。而组织波长减小与组织纤维化、炎症、缺血、老龄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杨绍容  杜林 《华西医学》2006,21(2):349-350
目的探讨心房纤颤和脑梗塞发生的关系。方法将487例脑梗塞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心房纤颤组和非心房纤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7例脑梗塞患者中,心房纤颤组64例,非心房纤颤组423例。心房纤颤组意识障碍发生率73.4%,运动障碍发生率91.1%,P<0.01,均显著高于非心房纤颤组。心房纤颤组反应性高血糖、上消化道出血及死亡率也均高于非心房纤颤组,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失语、偏盲在两组没有差异。结论心房纤颤是脑梗塞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脑梗塞合并心房纤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心房纤颤25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义通 《临床荟萃》1995,10(14):640-641
心房纤颤(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尤其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本文对256例房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旨在探讨房颤的病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心房纤颤的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纤颤(AF)是具有潜在危害的常见心律失常,往往因心室率加快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或因左房血栓形成致脑卒中及体动脉栓塞。绝大多数房颤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近年来随着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EE)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关左房血栓形成的机制,抗凝治疗在栓塞防治...  相似文献   

20.
心房纤颤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房纤颤 (Af)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治疗方法多样 ,本文就恢复Af的窦性心律、预防复发、控制心室率、改善心房重构、抗血栓等药物综合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