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阐明HFRS主要贮存宿主黑线姬鼠在越冬前后的鼠龄结构和带毒的动态。我们于1982年11月至1983年5月在安徽省颖上县陈桥区开展鼠类调查,结果如下:
一、从观察点捕获鼠6种1,299只,其中黑线姬鼠占41%,大仓鼠33%,褐家鼠11%;HFRS的带毒率褐家鼠为8.3%,黑线姬鼠5.4%。在大仓鼠及小家鼠中也检出HFRS的带毒鼠。
二、越冬后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大仓鼠、小家鼠的鼠龄有老化现象。黑线姬鼠带毒率随鼠龄增加而升高,从而提示早春灭鼠是降低出血热发病的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当地的流行特征、规律及影响预防控制效果因素分析。(方法)统计分析HFRS疫情资料。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宿主动物带毒率调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方法。(结果)沂南县1976年发生首例病人,至1995年共发病7740例,年平均发病率53.56/10,发病高峰达163.27/10万,病死率高达23.10%,1985年和1989年解剖鼠肺108只,黑线姬鼠带毒率为10%,带毒指数为21.90;褐家鼠带毒率为4.17%,带毒指数为9.08。(结论)沂南县HFRS疫区1984年前以姬鼠型为主,黑线姬鼠是主要传染源,1985年至今以家鼠型为主混合型疫区,褐家鼠是主要传染源。HFRS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多见。科学灭鼠能减轻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用兔抗A1株HFRS病毒免疫血清,以IFAT法对安徽省长江、淮河流域HFRS八个重点流行区的室内、室外6个优势鼠种及食虫目小鼩鼱共2,684只肺脏组织进行了HFRS病毒抗原检查。其中黑线姬鼠1,313只,阳性81只,阳性率6.17%;褐家鼠529只,阳性44只,阳性率8.32%;黄胸鼠201只,阳性2只,阳性率0.99%.有的疫区中黑线姬鼠的带毒率可达13.95%,褐家鼠的带毒率达15.73%,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我省HFRS流行区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000~2007年赣榆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宿主动物及自然人群抗体水平等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HFRS流行因素及流行特征的变化.方法 收集HFRS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特征,开展鼠密度、鼠带毒率、带病毒鼠指数及自然人群抗体水平监测.结果 2000~2007年赣榆县HFRS疫情稳步下降,2007年发病率较2000年下降78.13%;秋冬峰病例占全年病例的67.6%,春峰仅占13.8%,春峰与秋冬峰之比为1:4.9;春季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密度为1.5%),秋季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密度为1.8%),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句青均检测到带毒,春季褐家鼠、小家鼠带毒指数较高,分别0.0152、0.0068,秋季以黑线姬鼠、句青带毒指数较高,分别为0.0210、0.0083,宿主动物的种类、构成、带毒状况没有明显变化;自然人群平均抗体阳性率为14.5%,春、秋季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赣榆县2000~2007年HFRS疫情虽大幅度下降,但在江苏省仍属高发地区,秋冬峰显著高于春峰,符合姬鼠型为主混合疫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宝鸡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宿主动物监测情况,为宝鸡市HFRS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18年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采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酶联免疫法检测鼠血抗体,使用RT—PCR法进行汉坦病毒检测和基因分型;秩相关统计方法分析宿主动物监测数据与人间HFRS发病关系。结果2014—2018年共捕鼠1240只,属7种。总鼠密度为1.28%,野外鼠密度高于居民区鼠密度(χ^2=85.17,P<0.01),其中野外鼠种以黑线姬鼠和小家鼠为主,居民区以小家鼠为主。鼠血抗体阳性率为33.92%,鼠带毒率为1.84%。2014—2016年带毒宿主均为黑线姬鼠,2018年带毒宿主以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黄毛鼠为主。2018年汉坦病毒分型中6例为汉滩病毒型汉坦病毒,4例为大别山型汉坦病毒。鼠密度与人间HFRS发病呈正相关(r_s=0.900,P=0.037)。结论宝鸡市HFRS宿主主要为黑线姬鼠,疫区为以黑线姬鼠为主的混合型疫区,且出现大别山型基因型,应加大宿主动物监测,及早预测出血热发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用间接荧光技术从安徽省颖上县本病的地方性流行区所捕获的6种鼠中,査到4种鼠携带本病特异性抗原。其中黑线姬鼠534只,阳性鼠29只,带毒率为5.4%;褐家鼠132只,阳性鼠11只,带毒率为8.3%;小家鼠19只,阳性鼠1只,其带毒率为5.3%;大仓鼠433只,阳性鼠2只,其带毒率为0.5%,因此认为,在该农村型HFRS的流行区,其主要宿主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从而指出褐家鼠在引起农村型HFRS的流行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本文还用模式图,分析了该区各鼠种生活活动区间的关系,指出这些鼠种间的特定生态学联系,在本病的鼠间传播和病毒在自然界的循环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四川南充是高发区之一。为了探索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生态,我们于1987年6月至1988年5月在南充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共捕鼠7种1677只,其总密度为12.15%(1677/13798)。其中野外捕获781只,密度为15.62%;室外362只,密度为9.95%;室内534只,密度为10.35%。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分别占66.91%和26.50%;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77.15%。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查1477只,有5种鼠携带HFRS病毒,42只鼠带毒,带毒率为2.84%。以黑线姬鼠带毒率为最高6.76%;次为褐家鼠2.42%;四川短尾鼩为1.76%。由此可见该流行区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四川短尾鼩。这些鼠种的带毒在自然界中起到储存病原体的重要作用。因此,控制疫区的鼠害对减弱HFRS病毒的传播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临沂市河东区肾综合征出血热防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摸清临沂市河东区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人间及兽间疫情 ,以便有效控制HFRS流行。方法 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IFAT)检查病人及健康人群HFRS特异抗体 ;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 ;以IFAT检测鼠肺汉坦病毒抗原 ;采用灭鼠、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等措施控制HFRS流行。结果  1973~ 2 0 0 2年共发生HFRS 2 112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4 .2 9/10万 ,死亡 91例 ,病死率为 4.3 1%。 1973~ 1984年河东区为姬鼠型HFRS疫区 ,1985年起 ,出现家鼠型HFRS流行。本区有鼠类 2目 6种 ,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 (77.2 9% ) ,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5 0 .64 % ) ,带病毒率分别为 4.5 6%和 4.12 %。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 ,随着疫区时间的推移而增高。结论 临沂市河东区由姬鼠型HFRS疫区演变为以家鼠型为主的混合型HFRS疫区 ,开展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能有效控制HFRS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安义县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安义县2009年HFRS疫情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安义县HFRS发病率5.47/10万,无死亡病例。病人以青壮年农民为主。捕获鼠类7种240只,其中居民区鼠密度为7.99%,以小家鼠、黄胸鼠为优势鼠种;野外鼠密度为7.61%,野外鼠以黑线姬鼠、黄毛鼠为优势鼠种。鼠带毒率为0.83%,均检自野外鼠黑线姬鼠,鼠血总抗体阳性率为4.58%。结论安义县HFRS发病上升较快,加强疫情监测,大力开展灭鼠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控制HFRS的发病率回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疫区主要宿主动物及疫区性质,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毒抗原和抗体,小型宿主动物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结果:宿主动物野外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Aa)为优势种,其密度和带毒率均最高;住宅区以褐家鼠(Ratlus norvegicus ,Rn)为优势种,褐家鼠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带毒率较高,之后未检出HFRS病毒抗原。结论:贵州省遵义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是以黑线姬鼠为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疫区性质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其余年代均为典型的姬鼠型。  相似文献   

11.
从长安县疫区捕获的984只黑线姬鼠中,IFAT检查为阳性鼠有106只,阳性率10.77%,其它鼠种均为阴性,提示长安县HFRS病毒贮存宿主为黑线姬鼠。黑线姬鼠带毒率高峰在8月份,离HFRS发病高峰11月相距三个月之久,其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对11只IFAT检测为阳性鼠的多种脏器检查,肝、肾、肾上腺。涎腺及淋巴结亦不同程度的存在病毒抗原。用阳性鼠肺制成的抗原片检查HFRS病人及非疫区正常人血清,证实本次检测的阳性鼠肺具有HFRS病毒抗原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2.
黑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性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8月在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老疫区黑龙江省的黑河市所辖的爱辉区(罕达气、锦河农场)、逊克县(干岔子乡)、嫩江县(山河农场)和孙吴县(北孙吴村)的林区和田野进行疫源地性质调查。通过现场调查和血清学检测,查明了汉坦病毒宿主动物结果的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占夹捕动物种类构成的5102%(426/835);捕获动物总密度高达1857%(835/4496),其中黑线姬鼠密度948%(426/4496);捕获动物的汉坦病毒总感染率为538%(51/948),其中小兽感染率为502%(45/897),鸟类感染率为1176%(6/51),抗汉坦病毒抗体阳性鸟类有5种:即东北云雀、北日雀、眉白长爪脊鸟令鸟、柳莺和野驹;黑线姬鼠感染率为854%(41/480),占感染动物总数的8039%(41/51)。结论:黑河市境域,半个多世纪以来,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的性质,基本上没有改变,依然是姬鼠肾综合征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3.
贵州省1984~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阐明贵州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不同类型疫源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监测的技术方法,在不同类型疫源地连续进行多年监测。结果 在定点监测中,姬鼠型疫源地遵义县黑线姬鼠平均带病毒率为3.39%、褐家鼠为1.61%,家鼠型疫源地石阡县褐家鼠平均带病毒率为3.19%、黑线姬鼠不带病毒,显示姬鼠、家鼠型两类疫源地相对稳定。但开阳县落旺河桥两岸即东岸姬鼠型和西岸家鼠型疫源地类型在缓慢变化,1983~1984年间西岸的黑线姬鼠未检出HFRS病毒抗原(0/99),1995~1998年间的黑线姬鼠感染率为13.85%(抗原1/65,抗体8/65)。结论 姬鼠、家鼠型两类疫源地在相对稳定中出现缓慢变化,相邻的姬鼠、家鼠型疫源地相互渗透形成疫源地重叠而成为混合型疫源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在南充市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历年HFRS疫情,开展动物密度、种群、带病毒率及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5年来南充市HFRS平均发病率为4·30/10万,死亡率为0·18/10万,病死率为4·09%。发病率最高是三区(7·83/10万)、蓬安(6·52/10万)和营山(4·02/10万),发病呈现5-7月和10月至翌年1月2个高峰;年龄以16~55岁组为多(85·70%);职业以农民为高(78·50%),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3·31%;宿主动物以黑线姬鼠与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鼠肺HFRS抗原阳性率为5·20%,鼠带病毒率以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为高,黑线姬鼠与褐家鼠,褐家鼠与四川短尾带病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充市是以姬鼠型为主的混合HFRS疫区,发病呈高度散发和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是黑线姬鼠与褐家鼠,HFRS发病与鼠类总密度和居住区内褐家鼠密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黑线姬鼠(姬鼠型)和褐家鼠(家鼠型)。在疫区,鼠密度与发病率密切相关,因此,监测鼠密度对预测疫情具有重要意义。防控的主要方法是防鼠和灭鼠。灭鼠应使用灭鼠药,大面积同时进行。只有当鼠密度明显下降后,才能有效控制HFRS流行。必要时,可接种HFRS疫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地区农田鼠逐月数量变动,分布以及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鼠夹法。结果:农田鼠密度为2.31%,以黑线姬鼠,大麝鼯为绝对优势种,全年出现5-7月数量高峰,与HFRS发病高峰6-8相吻合,黑线姬鼠,大麝鼯在室外分布广泛,但以河边沟渠,宅周,稻田为主,环境零乱,垃圾众多会影响鼠形动物密度,结论:控制野鼠性HFRS,应强化室外农田灭鼠,适宜时间为5月和冬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四川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规律和特征。影响因素,为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疫情资料来源于疫情报告系统,现场调查方法参照有关部门标准,血清学检测采用常规免疫荧光法^[1]。结果 1984-2000年,四川省共报病26442例,死亡910例,发病率逐年下降,除新疫区盐源县外,近几年全省控制在1/10万左右,季节高峰消失,呈高度散发状态,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在1.5%左右,且与年度和地区发病高低无明显联系。患者血清学诊断符合率为78.42%,总鼠密度在12%左右,室外略高于室内,室内外主要宿主动物分别为褐家鼠,黑线姬鼠,总鼠带病率为3.0%,其中黑线姬鼠最高(6.43%)。结论 四川省是HFRS的混合型疫区,其人群分布和流行特征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监测为防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