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彪  陆慧 《脊柱外科杂志》2019,17(6):400-403,408
目的 比较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A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分别接受ALIF(31例)和PLIF(34例)治疗的退行性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症状无缓解例数、恢复工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和术后6周、3个月、1年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S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融合率。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年。A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症状无缓解例数低于PLIF组,恢复工作时间长于PLIF组,术后6周、3个月、1年腰痛VAS评分和ODI改善较PLIF组显著,术后6周、3个月下肢痛VAS评分改善较PLIF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下肢痛VAS评分、术后融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例患者(ALIF组1例、PLIF组2例)出现切口愈合不佳,经换药后好转。PLIF组1例硬膜撕裂于术中修补,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1例持续存在神经根刺激症状,经复查可能为1枚椎弓根螺钉位置偏内所致,经非手术治疗3个月症状缓解。ALIF组1例发生难治性呃逆,术后15 d缓解。2组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ALIF在改善症状方面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更小。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方法及采用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标准为:(1)腰部及下肢疼痛的部位与神经根定位不符;(2)症状反复发作,病程在半年以上;(3)MRI病变椎间盘T2加权像低信号;(4)椎间盘造影阳性,相邻节段为阴性对照;(5)关节突关节封闭除外关节突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43.6岁。L4-5 14例,L5S1 16例,L4-5和L5S1双间隙5例。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后行人工椎间盘置换13例16个椎间盘,椎间cage融合22例24个椎间盘。术后3-7天下地活动。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降至术后18分,随访6个月时6.5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21.5分。降至随访6个月时3分。椎间隙高度从术前平均9.5mm增加至术后13.5mm。手术时间70-120min,出血量100-400ml。随访时未发现肠梗阻、逆行射精和假体位置移动。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可结合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诊断。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3.
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后路腰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将经临床检查和推间盘造影确诊为椎间盘内紊乱的27例患者分为两者,一组行椎板开窗间盘切除椎体间Cage内植骨术(Cage组),另一组行椎板开窗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术(PSF组),术后随访2~3年,观察患者腰痛改善和腰椎融合情况。结果:腰痛改善率:术后第1年Cage组为89%,PSF组为91%,术后第2年Cage组为93%,PSF组为94%,腰椎融合率:术后第1年Cage组为92%、PSF组为93%,随访期内两组各有1例未融合。结论: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Cage内植骨或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前,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腰椎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宝淦 《颈腰痛杂志》2006,27(6):498-500
腰椎融合术对一些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融合技术的选择主要基于解剖因素。椎体间融合有很高的融合率。椎间盘置换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腰痛或下腰痛是脊柱疾患最常见且极其复杂的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目前将“椎间盘源性腰痛”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来诊断,它如何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不稳症等进行鉴别?它的病理、组化改变及发病机理与上述疾病有何异同?它涵盖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何谓椎间盘源性腰痛?”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供同道们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Peng BG  Wu WW  Hou SX  Zhang CL  Yang Y  Wang XH  Fu XB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2):720-724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腰椎后路切除的17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19个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证实的疼痛腰椎间盘;同时收集12个在MRI 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明显减弱、无腰痛症状的生理老化椎间盘和10个正常对照椎间盘,行组织学检查和P物质、神经丝蛋白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结果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椎间盘在组织学上的显著特征表现为,一条从髓核至纤维环外层的血管化肉芽组织条带区,其间伴有1个或多个裂隙;肉芽组织条带区与椎间盘造影术后CT上显示的纤维环裂隙一致,肉芽组织之外的纤维环结构基本正常。生理老化椎间盘和正常对照椎间盘表现为与年龄相关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疼痛椎间盘中P物质、神经丝蛋白和血管活性肠肽3种神经肽阳性神经纤维分布数量和比例,较正常对照椎间盘和生理老化椎间盘明显增多;神经纤维主要沿伴有裂隙的肉芽组织条带区分布;疼痛椎间盘髓核中可见P物质和神经丝蛋白的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论椎间盘后方神经分布广泛的肉芽组织条带区是椎间盘造影术疼痛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起源部位。肉芽组织条带可能起源于椎间盘的创伤修复过程。生理老化椎间盘和疼痛椎间盘的差异是后者形成组织学上的肉芽组织条带区。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造影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椎间盘造影对于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就椎间盘造影与MRI、疼痛诱发与椎间盘形态异常、椎间盘造影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其与手术效果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终板源性腰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eng BG  Wu WW  Kuang ZD  Li ZZ  Guo JD  Hou SX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0):1401-1404
目的探讨严重终板源性腰痛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所有患者行影像学检查,并用腰椎间盘造影术确定疼痛椎间隙融合节段。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对每个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腰痛症状和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评分,评估腰椎融合术疗效。结果本组21例患者,经腰椎间盘造影术诊断为终板源性腰痛,全部行腰椎前路或后路融合术。术后随访2—6年,平均3年5个月。除1例仍有腰痛外,其余20例(95%)腰痛症状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腰椎物理功能明显改善。VAS和ODI评分在术前和术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研究表明腰椎间盘造影术是诊断终板源性腰痛的可靠手段,腰椎融合术是治疗终板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源性腰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已被认为是下腰痛的主要起源部位.椎间盘源性腰痛不涉及由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它指由腰椎间盘自身内部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腰痛,椎间盘外部结构是正常的,它的病理学特征是通过纤维环的放射性裂隙和随之的血管化肉芽组织和疼痛神经纤维沿着撕裂长人的组织修复过程.临床研究表明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占慢性下腰痛的39%,它是慢性下腰痛的主要类型.虽然仍有一些争议,腰椎间盘造影术是目前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和确定损伤椎间隙水平的的最重要手段和方法,它的关键特点是病人对椎间盘刺激的主观反应,而不是椎间盘的外观结构.外科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一直是脊柱外科领域有争议的课题.无疑,对于大多数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人来说,保守治疗可能是有效的方法.但对于一些渐进发展的慢性失能性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病人,通过各种非手术方法治疗无效的,仍应考虑行积极的外科手术.椎间盘切除和椎体间融合术是目前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腰椎融合术二种方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并且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1年3月临床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共86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42岁(22~ 58岁),病程平均9.3个月(6周~8年).病例均为单节段:L3、4椎间盘6例,L4、5椎间盘42例,L5S1椎间盘38例.治疗分为二组:A组使用臭氧髓核消融术49例.B组采用腰椎融合术37例.二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功能障碍评分(Osweslry disability index,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功能障碍评分变化和按改良MacNab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患者对治疗主观满意度.[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神经损伤、大出血、死亡病例.术后随防18~36个月,平均25.1个月.二组病例术后VAS和ODI评分进行对照:二种治疗方法术后VAS评分依次降低为(3.8±1.2),(6.5±1.5);(t=9.27,P=0.000);A和B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ODI评分依次降低为(12.4±3.6),(27.5±4.8); (t=16.68,P=0.000);A和B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A组73.5%,B组91.2%.[结论]二种治疗方法对于椎间盘源性腰痛均为有效治疗.腰椎融合术与臭氧髓核消融术相比较,前者在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手术创伤大,治疗过程复杂,应做为本病终末治疗手段.而臭氧髓核消融术属微创治疗,简单安全,可作为此病的初期或中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Wallis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中短期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007年~2010年应用Wallis棘突间稳定系统治疗的35例DLBP患者手术前后腰部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病变节段手术前后的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及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腰痛VAS评分由术前的(7.83±1.42)分降至随访时的(2.43±1.33)分,ODI由术前的(66.24±11.38)%减至随访时的(25.69±1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H术前(9.01±0.59)mm,随访时(9.19±0.5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M由术前的16.3°±1.4°减少到随访时的1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allis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DLBP的中短期疗效满意,能较好地恢复手术节段DH,减少手术节段ROM,预防腰椎不稳,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胸腰椎骨折后椎间盘髓核组织进入骨折椎体和患者长期慢性腰背部疼痛的关系.方法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在2005年1月至2007年9月期间连续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中,获得随访且符合人组标准的患者102例,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手术治疗组54例,保守治疗组48例.MRI显示髓核组织进入椎体者为阳性,髓核组织未进入椎体者为阴性.疼痛程度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价.采用SAS 9.0统计软件中的Spearma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模块和Wileoxon 2-Sample Test模块研究髓核组织进入椎体、治疗方法和后凸角度这三个因素与腰背部疼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VAS评分手术治疗组阳性患者为3.45±1.23,阴性患者为2.45±1.03;保守治疗组阳性患者为4.11±1.02,阴性患者为2.66±1.20;两组的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之间V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阳性患者及阴性患者,手术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之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大小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γ=0.2584,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后损伤的椎间盘髓核组织进入骨折椎体与患者伤后长期腰背部疼痛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疼痛复制和疼痛抑制在判断椎间盘源性腰痛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在椎间盘源性痛中采用疼痛复制和疼痛抑制2种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8月~2011年5月收治的腰椎椎间盘源性痛的患者12例,其临床症状包括久坐后腰痛、不能耐受长时间行走,均不伴有下肢痛。均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椎间盘穿刺。6例采用复制疼痛的方法,6例采用抑制疼痛的判断方法。复制疼痛是向椎间盘内注射造影剂欧乃派克,根据是否复制出患者的腰痛临床症状来判断,同时邻近节段同样注射造影剂作为对照参照。抑制疼痛是向椎间盘内注射1%利多卡因溶液,然后让患者下床活动,原有腰痛症状消失作为椎间盘源性痛的标准。结果 6例复制疼痛的病例有4例可明确复制出疼痛,操作时间平均45 min。6例抑制疼痛的病例均可明确抑制患者的疼痛,术后立即下床活动,术前疼痛完全消失,操作时间平均25 min。结论采用疼痛抑制的方法更有助于确定椎间盘源性痛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骶髂关节病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因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椎间盘突出、腰椎椎管狭窄曾行后路减压、后外侧或椎体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2~72个月(平均42.6个月)出现新的难治性持续性下腰痛症状的病例。本研究运用骶髂关节内封闭进行诊断性治疗。阳性标准:疼痛缓解≥75%,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阳性12例(28.57%),是否融合L5/S1、术后疼痛缓解期是否≥3个月与诊断阳性率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融合术后下腰痛部分可能是由骶髂关节病变引起的,L5/S1融合可能促进骶髂关节发生退变。症状以下腰痛症状为主者,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分析椎间盘造影术与椎间盘阻滞术在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诊断中的检查结果。方法 2008年9~2011年9月收治78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男32例,女46例,平均年龄38岁(29岁~46岁),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考虑椎间盘源性腰痛。为进一步诊断进行椎间盘造影术,注射造影剂复制出平时典型腰痛者为阳性,造影诱发痛结果为单节段阳性者同时进行该节段椎间盘阻滞术,造影诱发痛结果为阴性者,选择临床高度怀疑的责任节段进行椎间盘阻滞术。椎间盘内阻滞后30 min,患者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缓解60%以上者为阳性。记录并分析2种诊断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椎间盘造影术:阳性60例,其中42例为单节段,18例为多节段;阴性18例。椎间盘阻滞术:42例单节段诱发痛阳性病例中30例椎间盘阻滞术阳性;18例诱发痛阴性病例中10例椎间盘阻滞术阳性。结论椎间盘阻滞术的检查结果与椎间盘造影术检查有差异,对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方法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椎间盘内注入外源性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分别选择性切断L3及L5交感干,对交感神经在椎间盘痛觉传导通路中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实验以20只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10只切断双侧L3交感干(L3椎体上缘相应水平的交感链),10只切断双侧L5交感干(L5椎体上缘相应水平的交感链),皆为自身对照,切断前为对照数据。通过L5/L6椎间盘后侧注入外源性炎性因子IL-1β,分别选择性切断L3交感干及L5交感干,监测切断前后L1~5脊神经节动作电位的幅度和潜伏期,用统计学方法对切断前后各指标进行检验,观察交感干切断后对椎间盘痛觉传导通路的影响。结果切断双侧L3交感干后大鼠L1,2脊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弱,潜伏期延长,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断双侧L5交感干后大鼠L1~4脊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减弱,潜伏期延长,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感干在腰椎椎间盘痛觉传导通路中起重要的作用。L3交感干和L5交感干在L5/L6椎间盘痛觉传导通路中的作用不同。L5交感干在L5/L6椎间盘至L1,2脊神经节的痛觉传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L5/L6椎间盘后侧至上腰椎的传导通路与L3交感干有关,而至下腰椎的痛觉传导通路与L3交感干无关。  相似文献   

17.
赵波  邵高海  余雨  周永发  钟斌  何超 《中国骨伤》2008,21(5):391-392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加臭氧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治疗效果。方法: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21~66岁,平均43.5岁;病程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在X线电视导向下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髓核消融加臭氧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根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术后1周时优8例,良28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75%;3个月时优17例,良2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3.3%;6个月时优20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5%;12个月时优21例,良2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6%。结论:联合应用经皮穿刺激光加臭氧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