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972年发现了一个与HBsAg合成密切有关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并定名为e抗原抗体系统。e抗原本身并非HBsAg的表面成分,而是理化性质与HBsAg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抗原。幅床研究表明e抗原常存在于HBs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本文旨在估价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e抗原的意义。90例HBsAg阳性的急性乙型肝炎中有24例(27%)e抗原阳性,无1例e抗体阳性。e抗原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其HBsAg亚型分布(adw和ayw)无明显差别。其中对83例进行了较长期的HBsAg追踪。在急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北京市顺义区现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母婴阻断效果。方法利用2005~2008年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单阳性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epB免疫后的血清学监测资料,分析其血清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HBsAg Antibody,Anti-HBs)和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杭体[Anti-HBVCore Antigen(HBcAg)Antibody,Anti-HBc]水平以及疫苗保护水平。结果所监测的223名儿童中,总体HBsAg阳性率为2.69%,HepB保护率为96.83%。母亲HBsAg、HBeAg双阳性的儿童,其HBV感染率为7.55%,显著高于母亲HBsAg单阳性者(1.18%)。总体Anti-HBs阳性率为82.96%,各年份Anti-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39.32mI...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云南省昆明市607名HBsAg携带者e系统和亚型的测定结果。HBeAg用RPHA、 e系统用CEP、亚型用AGD法测定.HBeAg的阳性率为26.52%,抗-HBe为6.1%,男女之间e系统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低年龄组HBeAg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年龄组,高年龄组的抗-HBe阳性率,又显著高于低年龄组,HBeAg滴度高的标本,HBeAg的阳性率高,滴度低的标本,抗-HBe的阳性率高,两者间有显著差别。223例亚型测定结果,adr亚型占73.1%, adw亚型占25.56%,ay占1.34%; adw亚型的HBeAg阳性率,显著地较adr亚型为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查了644份血清的HBeAg和抗-HBe系统。其中226份血清系取自病毒性肝炎或慢性肝病病人,295份为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83份为HBsAg阴性而抗-HBs阳性,58份为HBsAg和抗-HBs均为阴性病人的血清。结果表明各种肝病病人的HBeAg和抗-HBe阳性率分别为22.57%和3.98%,无症状携带者的HBeAg和抗-HBe阳性率分别为21.36%和8.47%,与病人检出率无明显差别。在HBsAg(一)但抗-HBS (+)血清中不但能检出抗-HBe,同时也检出HBeAg,阳性率分别为15.79%和13.16%。在HBsAg和抗-HBs均(一)的血清中不能检出e系统。血清中GPT值的高低与e系统的检出率无关。HBeAg在男、女两性中检出无差异(20.45%和22.99%),但抗-HBs女性高于男性(ll.22%和4.55% P<0.01)。在青少年中HBeAg检出率明显高于大年龄组。家庭中有HBeAg阳性者,其家庭成员中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家庭,但抗-HBe的存在却无何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02名HBsAg阳性的人群进行了HBsAg与e抗原抗体系统相关性的探讨,发现年龄与HBeAg、抗-HBe阳性率的关系非常显著;在各年龄组中HBeAg阳性率与抗-HBe阳性率的关系亦然。HBsAg滴度与HBeAg、抗-HBe阳性率的关系也非常显著;在HBsAg滴度分布中,HBeAg阳性率与抗-HBe阳性率、双阴检出率的关系也同样。同时,在HBsAgGMT分布中,HBeAg阳性者非常明显地高于抗-HBe阳性者、和双阴检出者。本文102例HBsAg阳性者皆具有传染源的性质,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高流行区母亲不同携带状况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方法在广两隆安县对常规乙肝疫苗免疫并于1岁时证实抗-HBs阳性的儿童,按其母亲HBsAg阳性与否分组。在5-8岁期间对每人随访3次,用SPRIA法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免疫儿童5-8岁时,母亲HBsAg阳性儿童和阴性儿童的随访抗-HBs阳性率分别波动于52.00%-78.00%和43.84%-54.74%之间,GMT为55.36-95.66mIU/ml和39.90-65.47mIU/ml,各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组内呈现母亲HBsAg阳性儿童的随访抗体水平高于母亲HBsAg阴性儿童趋势。母亲HBsAg阴性的6-8岁儿童初次免疫(初免)抗体高滴度者,随访抗体阳性率分别是同年龄组初免抗体低滴度者的2.29-2.84倍。无论母亲HBsAg携带状况如何,儿童随访抗-HBs滴度与初免抗体滴度比较均以下降为主,但母亲HBsAg阴性儿童下降率(84.91%)显著高于母亲HBsAg阳性儿童(61.54%)(X^2=28.7982,P=0.000)。随访抗体滴度较初免抗体≥4倍增高者在母亲HBsAg阳性儿童中发生率(25.64%)显著高于母亲HBsAg阴性儿童(7.37%)(校正X^2=6.7661,P=0.009),是后者的3.5倍。HBsAg阳转者均为初免抗-HBs低滴度者。结论免疫成功儿童在5-8岁期间的抗,HBs水平下降缓慢。母亲携带HBsAg时,会增加免疫儿童自然感染的机会而引起自然加强免疫。初免抗-HBs水平对预防HBsAg阳转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不同分娩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在甘肃省和浙江省宁波市选择1997~2002年孕期或住院分娩时检测HBsAg阳性的母亲及其儿童319对,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用固相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学检测,比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对儿童HBV感染的影响。结果319名儿童中自然分娩233人,HBsAg阳性47人,阳性率20.17%;剖宫产86人,HBsAg阳性9人,阳性率10.47%。母亲在双阳性[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均阳性]或单阳性(HBsAg阳性、HBsAg阴性)情况下,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儿童HBsAg阳性率的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1.000;χ2=3.387,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对HBV母婴传播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59例HBsAg携带者母亲及其新生儿和44例HBsAg阴性母亲及其薪生儿作前瞻性研究以了解乙型肝炎对婴儿的感染。采血时间为分娩后0-1、3、6、12,18与30个月。用RPHA检测HBsAg。59例阳性母亲之婴儿中29例(49.15%)查出HBsAg。而44例阴性母亲之婴儿仅3例(6.82%)出现抗原(P<0.001),婴儿阳转的机率与其母亲之HBsAg滴度呈明显正相关(r=0.85, P<0.01). 13例HBeAg阳性母亲中12例之婴儿出现HBsAg,而46例e抗原阴性母亲之婴儿抗原阳转者仅17例(P< 0.01)。分娩后,HBsAg持续阳性的母亲的婴儿的抗原阳转率(64.7%)明显高于分娩后抗原转阴之母亲的婴儿(28%) (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隆安县HBsAg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防治对策。方法随机抽取隆安县12个乡镇30~50岁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2 755人,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结果在2 755份HBsAg阳性血清中检出抗-HCV阳性13份,HBsAg携带者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阳性率为0.47%,HBsAg阳性组及HBV、HCV重叠感染组e系统无显著性差异。既往病毒性肝炎史对丙肝感染无影响,有输血史的丙肝感染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者。结论该县HBsAg携带者中存在少数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输血史是丙肝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于1992年按多层整群抽样方法在疾病监测点进行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对12个村(街)624户1~59岁居民1 882人采样检测.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结果显示乙肝病毒(HBV)感染流行率为76.2%,男女性相似,但男性HBsAg阳性率(23.4%)是女性(13.8%)的1.7倍;已婚人群HBV感染流行率比未婚人群高6.8个百分点,0~20岁暴露于不安全注射人群的HBsAg阳性率比未有机会暴露人群高12.2个百分点.母亲HBsAg阳性家庭其子女HBSAg阳性率为64.3%,父亲HBsAg阳性而母亲阴性的家庭其子女HBsAg阳性率为29.4%,双亲HBsAg均阴性家庭其子女HBsAg阳性率15.5%.研究结果提示HBV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不安全注射传播的可能性至少为12.2%,通过出生时产道传播的可能性至少为35.3%,通过家庭成员生活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至少为13.9%,通过家庭外生活接触传播的可能性至少为3.3%,通过性传播的可能性至少为6.8%.1~9岁HBsAg阳性儿童55%来自不安全注射,17%来自家庭内生活接触,15%来自家庭外生活接触,13%来自母婴垂直传播.因此,预防HBV传播策略应继续推行在新生儿、幼儿与青少年中尽早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对医疗、预防注射器械的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灭菌和分开使用的安全注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