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突发群体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点,为群体中毒的救治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方法,对该院1997~2011年救治的群体中毒的类别、宗数、时间分布和患病人数、性别、年龄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1997~2011年共救治群体中毒事件161 起,伤亡人数1 351 人次;中毒事件包括一氧化碳中毒81 宗( 50.31%)、细菌性食物中毒48 宗(29.81%)、废气中毒22宗(13.66%)、有机磷中毒4宗(2.48%)、鼠药中毒3宗(1.86%)、植物中毒3宗(1.86%);发生最多的是一氧化碳中毒,其次为食物中毒;伤亡人数最多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其次为一氧化碳中毒. 男女比例为1.19 :1;10~49岁占72 .91%. 各年度中毒事件呈不规则分布. 一氧化碳中毒多发生在12~2月,食物中毒多发生在7~9月. 中毒事件主发生在每日的0 :00~4 :00、20 :00~24 :00时段. 结论 群体中毒事件较常见,以一氧化碳中毒和食物中毒多见,发病具有季节性,就诊时间以夜间为主. 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系统,完善预案并加强演练,建立中毒中心和急诊重症监护室是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成花玲 《吉林医学》2012,(31):6912-6913
目的:探讨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管理在二级医院面对群体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对9起突发群体伤患者采用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管理程序,包括急诊科良好的硬件设施,完善的应急预案,规范抢救程序,抢救人员有序的分工协作,加强人员的急救技能的培训等。结果:加快了分流和救治的速度,极大地改善了现场医疗秩序,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论:二级医院面对突发群体伤患者运用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管理程序,减少了抢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了二级医院的综合急救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突发群体伤急救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急诊接诊的各类突发群体伤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 186名伤员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4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实践,我院保证了急诊救治的秩序,稳定了患者情绪,在救治中做到明确分工,密切协作。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我院急救护理的管理,为突发群体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保证群体伤伤员救治的质量以及速度,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提高我院在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突发群体伤急救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对2010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急诊接诊的各类突发群体伤护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 186名伤员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4例,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实践,我院保证了急诊救治的秩序,稳定了患者情绪,在救治中做到明确分工,密切协作。我们还要不断完善我院急救护理的管理,为突发群体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保证群体伤伤员救治的质量以及速度,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提高我院在社会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突发群体伤的急诊救治护理能力和效果,最大限度的挽救伤员的生命安全,为伤员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急诊科通过制订有针对性的《突发事件救治应急预案》,并及时启动“三级一体”的应急体系,在急诊救治和护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在突发群体伤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云浮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4月起实施系统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建设,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102例突发群体伤患者设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100例突发群体上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入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预检分诊时间、按区分流时间方面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急救护理管理体系后,显著提高了急救反应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对于提升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交通需求的剧增。交通伤住院患者人数不断上升,他们被急救之后面临的医院感染(NI)问题日益突出,为提高交通伤患者的诊治疗效,本文对我院2004-2006年3年间的231例交通伤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8起突发群体伤患者的救护,使我院急救护理应急预案进一步得到改进和完善。方法对18起突发群体伤患者按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实施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等救护。结果整个救护过程物资充足、分工明确、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秩序、改善了急救环境。结论18起突发群体伤患者得到及时、快速、有效、准确的整体救护,真正做到了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交通伤患者的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急诊交通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制订科学的防范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10年12月在张掖市各医院急诊就诊的交通伤患者22 642例,按年龄、月份、外伤类型、受伤原因等分类,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按受伤者年龄分布统计:≤15岁的1 952例,占8.6%; 16~55岁的18 277例,占80.7%;≥56岁的2 413例,占10.7%.(2)按月份统计:5-10月交通伤发生病例数最多,15 274例,占67.5%.(3)按损伤部位统计:交通伤中损伤部位最多的为颅脑和各种软组织损伤,分别占总数的34.6%和27.3%.(4)按发生年份统计: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导致的各种外伤病例比例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自2008年以后逐渐平缓.(5)按驾驶类别统计:交通伤患者主要发生在摩托车驾驶员人群,共8 793例,占总数的38.8%.结论 通过对交通伤的流行病学分析,掌握交通伤发生的规律,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加强公路交通管理,严禁违规行车;强化教育管理,提高驾驶员和行人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医疗急救网络,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等,是降低公路交通事故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赵红洋 《广西医学》2014,(7):1017-1018
目的了解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9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南宁市20092011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35起,发病25742例,死亡12例;传染病事件314起(93.73%),食物中毒18起(5.37%),其他事件3起(0.90%)。南宁城区共报告198起(59.10%),辖县共报告137起(40.90%);事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012月份213起(63.58%)。335起事件中有313起发生在学校(93.43%)。传染病事件以甲型H1N1流感(191起)和手足口病(39起)为主,食物中毒以植物性中毒为主(9起)。结论根据南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应进一步加强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重点放在学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急诊胸部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提高创伤急救水平与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9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268例首诊胸部创伤患者就其年龄分布、致伤原因、受伤时间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胸部创伤患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每天12∶00~23∶59为当日就诊高峰。创伤原因以交通事故最多见,占55.60%。肺挫伤、气胸、血胸、血气胸及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主要的临床表现。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急诊外科胸部创伤患者就诊分布特点,为急诊外科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探讨宜昌市城区东部创伤发生的规律和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通过我院急诊科出动"120"接诊的3 531例创伤患者,记录包括年龄、职业、性别、致伤原因、创伤部位、院前时间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院"120"接诊的院前急救创伤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人数占院前急救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却不呈逐年递增趋势;院前急救创伤患者男女比值约为2.5:1;创伤高发人群为中青年人(平均年龄为36.25岁),高发年龄段分别为21~30岁(18.86%)、31~40岁(23.65%)、41~50岁(24.16%);我院接诊的3 531例创伤患者的创伤发生时间分布规律为:每年好发月份为9月、11月、12月,整体上来说下半年创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上半年,每周分布中以周一及周日创伤发生率高,每天好发创伤的时间段为14:00~16:00、18:00~22:00,尤以20:00~22:00为多;致伤原因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交通伤、摔伤、暴力伤,其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有所不同,而男、女性在致伤原因中所占构成比也不同;创伤部位中前三位的分别为头颅和脑、下肢、胸部。结论以创伤好发时间、年龄等相关指标的流行病学规律为依据,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合理的分配急救资源,使创伤患者得到及时确切的救治,做好院前与院内救治的无缝连接,可大大减少创伤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设立创伤急诊势在必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城乡每年有大量创伤患者,其中多发伤患者,如严重交通伤患者死亡率较高。现行创伤急救体系的缺陷,如缺乏专职的创伤医师是造成多发伤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之一。建立由创伤专职医师组成的完善的创伤急诊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交通事故伤的救治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探索急诊创伤外科组建的必要性。方法:对近3a来84例重症交通事故伤的抢救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按照紧急生命评估程序边诊断边救治。创伤严重程度按照AIS-ISS标准评分。救治中除常规处理外,多采用限制性、亚低温输液法补充血容量,并采用适当药物治疗。结果:抢救成功51例(61%),死亡33例(39%)。死亡原因的第一位为颅脑损伤(48.5%);第二位为出血性休克(30.3%)。结论:交通伤在伤后1h得到救治有望提高伤者的生存率。另外,现场急救和转运监护措施得当,综合医院拥有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是提高交通事故伤救治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52-155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度某院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区级医院2017年11月至2020年2月流感流行月份感染科门诊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不同年龄段流感病毒检出率以40~60岁人群中占比最大(54.71%),其次为20~39岁年龄组(36.02%)和60岁以上年龄组(29.98%),最少的为20岁年龄组(4.89%)。(2)2020年2月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病例数50例(2.91%),与2018年[970(38.86)]和2019年度2月份检测阳性病例数相比[883(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018—2020年1—2月份前6周流感病毒检出阳性率比较,其中第1~2周流感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3~6周流感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020年第3~6周流感阳性病例数呈显著递减趋势[866(53.33)、402(34.87)、70(12.70)、20(4.09)]。结论 2019—2020年度与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相比流感的流行呈现明显不同的流行特征,采取戴口罩和居家隔离等防控措施可明显减少流感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北京市道路交通伤的危重病例急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致伤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市120急救中心数据库中诊为交通伤且病情初步判定为危重667例资料。结果:危重交通伤患者667例中,男477例,平均年龄35.8岁,女190例,平均年龄37.8岁。急救人员到场时已死亡195例(29.2%)。急救人员从接到来电至到达现场时间间隔11.4分钟,致伤部位最多为头部外伤470例(70.5%),碰撞类型最多的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315例(47.2%),受伤至报告时间最长的为交通伤后慢性病急性发作的。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组年龄最大,碰撞类型、受伤部位对于患者是否已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危重的交通创伤具有致伤过程复杂、多发伤发生率高、死亡率高、可预防的特点,应根据其特点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来减少或避免交通创伤,降低其危害,提高其救治率。  相似文献   

17.
刘华  李兵  阮海林  杨家有 《广西医学》2015,37(3):372-374
目的 分析急诊收住院不同年龄段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创伤的预防和救治供科学依据.方法 急性创伤患者4 096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分类标准分为4个年龄组,未成年组437例,青年组1 948例,中年组906例,老年组805例,将各组资料录入枟创伤数据库系统V3 .0版枠,分析不同年龄组性别、受伤时间、受伤部位、受伤严重程度、病死率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1)创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 :女 =2.58 :1;(2)未成年组、青年组、中年组的首致伤原因是交通事故伤,老年组主致伤原因是跌倒/坠落伤,青年组主致伤原因是钝器伤、锐器伤. (3)未成年组、青年组、中年组首致伤部位均为多发伤,而老年组为下肢损伤;(4)老年组病死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结论 创伤患者中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致伤部位不同,针对这些特点开展创伤安全教育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降低创伤伤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159-162+封三
目的了解温州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的变化趋势,分析其特征,为完善院前急救创伤救治体系及提升院前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温州市急救中心接诊的院前创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地点、既往史、致伤原因、致伤部位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016—2019年院前创伤患者为49 692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占65.62%,女性占34.38%,男女性别比为1.91∶1;创伤好发年龄为20~59岁,占68.05%,其中以40~49岁为高峰,占19.04%;创伤发病时间高峰时段为18∶00~20∶59;创伤好发地点首位为交通道路,占52.13%;创伤患者多数体健无基础疾病,占75.69%;院前创伤原因前3位依次为车祸伤(46.20%)、生活摔伤(18.89%)、斗殴(13.03%);受伤部位前3位为四肢25 268例(50.85%)、头面部13 411例(26.99%)、脊柱3632例(7.31%)。结论温州市院前急救创伤患者多为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创伤高发时间为早晚高峰期,7月为最高发月份,患者多无基础疾病,创伤类型以交通伤害多见,四肢为最易受伤部位。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Suicide is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problem worldwide.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is often the first place of contact with medical and mental health care for suicidal patients. This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management, and aftercare of patients who attempted suicide and then were taken to the ED of a general hospital in Taipei, Taiwan.MethodsOur study was a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that consecutively recruited patients with suicide attempts attended to the ED of a general hospital from June 2004 to May 2005. The patients'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records pertaining to their emergency visit were subsequently reviewed.ResultsOverall, 481 persons were recruited into our study. The male:female ratio of total surviving attempters was approximately 1:4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33.6 [standard deviation (SD) 12.3] years. The most frequently observe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from which participants suffered were mental illness (73.1%)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s (76.1%). Nearly all patients (91.7%) received ED on-site psychosocial assessments from social workers (SWs) and psychiatrists in 84.2% and 53.4% of cases, respectively. Less than half of patients (45.1%) were referred to psychiatric outpatient aftercare, and only 26.1% contacted the psychiatric outpatient clinics after discharge from the ED. The stated reasons for psychiatric outpatient referral were associated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s, current psychiatric illness, the ED on-site psychiatrist consultation, and admission to medical, surgical, or psychiatric wards. However, individuals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s, previous psychiatric intervention, and ED on-site psychiatrist consul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attend outpatient psychiatric aftercare.ConclusionIndividuals who harmed themselves had a high rate of psychiatric morbidity and interpersonal problems. However, their adherence to psychiatric outpatient aftercare was low. Improved identification of the needs of patients with suicidal tendencies who did not attend outpatient services will hav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ervices provided to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and will better enable medical personnel to most effectively assist in suicide attempt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