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涤纶片修补脑膜瘤手术的脑膜缺损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涤纶片修补较大的脑膜瘤术后脑膜缺损9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资料 患者年龄28~53岁,男性3例,女性6例。肿瘤位于额部3例,额顶部2例,顶枕部2例,额颞部1例,颞顶枕部1例。肿瘤体积最大者1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宿州市立医院2008年6月~2014年2月间住院手术的17例小脑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肿瘤基底附着部位和主体生长方向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幕上型脑膜瘤采用颞枕部入路2例,采用枕部入路4例;幕下脑膜瘤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6例,采用后正中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小脑幕切迹缘采用枕下经天幕入路2例;幕上下脑膜瘤采用幕上下入路1例。结果本组患者中小脑幕脑膜瘤全切除(SimpsonⅠ级和Ⅱ级)14例,次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结论小脑幕脑膜瘤适宜积极的手术治疗,合适的显微手术入路以及恰当的手术方法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原发于颅骨骨内的脑膜瘤是异位脑膜瘤中的一种,发生率甚低,国内报告8例。我院收治1例颅骨骨内血管型脑膜瘤,现报告如下: 何××,男,65岁,四川籍,汉族。1971年夏季不慎被约200斤的重物碰击头顶部,当时头顶部只出现一个约拇指大小之包块,局部疼痛,余无异常,故未处理。此后,头部包块逐渐增至拳头大小并感头昏,于1975年6月20日入本院治疗。检查:血压118/  相似文献   

4.
枕骨大孔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目的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枕大孔区脑膜瘤,重点分析手术入路及技巧。方法 总结天坛医院1993年5月至1997年3月采用显科外科技术切除19例枕大孔区脑膜瘤的经验。结果 19例4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其余15例均采用远个侧入路,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有6例行暂时性气管切开,无手术死亡。结论 枕大孔区脑膜瘤手术切除虽然困难,危险性较大,但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合理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肿瘤全切率及颅神经  相似文献   

5.
天幕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989~2003年经显微外科治疗天幕脑膜瘤患者53例,其中普通型天幕脑膜瘤42例(后外侧型32例、后内侧型10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11例(前外侧型3例、后内侧型8例)。普通型天幕脑膜瘤经颞枕或枕部入路者9例,枕下正中入路6例,单侧枕下入路24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经枕-天幕入路7例,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改良翼点入路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野障碍(5例)、脑神经损害(7例)、偏瘫(3例)、癫痫发作(2例)、颅内感染(4例)以及手术区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47例患者接受为期7个月~8年的随访,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学习者25例,改换工作11例,生活完全自理7例,部分自理4例。结论天幕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显微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合理地使用辅助器械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颅内脑膜瘤转移到颅外骨骼为一种罕见的并发症,本文报告一例4年前诊断为右侧中颅凹成血管细胞性脑膜瘤发生肋骨和肱骨转移。患者,37岁,男性。1978年1月因头痛、左面部轻度无力和双侧视乳头水肿4个月,CT 扫描显示中颅凹底部一个6×3cm 肿块,呈同质性对比剂增强;右侧颈动脉造影有典型的病理性循环,肿瘤由脑膜中动脉供血。手术发现肿瘤为6×3×2cm,附于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989—2003年经显微外科治疗天幕脑膜瘤患53例,其中普通型天幕脑膜瘤42例(后外侧型32例、后内侧型10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11例(前外侧型3例、后内侧型8例)。普通型天幕脑膜瘤经颢枕或枕部入路9例,枕下正中入路6例,单侧枕下入路24例,幕上下联合入路3例;天幕游离缘脑膜瘤经枕-天幕入路7例,幕下小脑上入路2例,改良翼点入路2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4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无一例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野障碍(5例)、脑神经损害(7例)、偏瘫(3例)、癫痫发作(2例)、颅内感染(4例)以及手术区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47例患接受为期7个月-8年的随访,其中恢复正常生活学习25例,改换工作11例,生活完全自理7例,部分自理4例。结论 天幕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I。显微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根据肿瘤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合理地使用辅助器械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可有效地提高天幕脑膜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天幕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幕脑膜瘤的临床特点与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对15例天幕脑膜瘤病人根据肿瘤与天幕关系,分别采用经颞顶枕、顶枕、枕下、顶枕-枕下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10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2例,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天幕脑膜瘤手术切除可获较好的疗效。正确选择手术入路,控制瘤体出血,分块切除,保护重要脑功能,是切除肿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岩斜部脑膜瘤锁孔术后炎症因子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27例在我院接受岩斜部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6例)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果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27例在我院接受岩斜部脑膜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16例)采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具有术后炎症反应较小、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佳、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技巧。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收治的小脑幕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56例,占同期收治的所有颅内脑膜瘤的8.66%,女性占绝大多数。对主要向幕上发展者,根据肿瘤的部位,采用扩大翼点入路、颢下入路、颞枕部入路和枕部入路;肿瘤全部或主体在后颅窝者,采用枕下或枕部-枕下联合开颅术;跨幕者采用颞下-乙状窦前入路。结果 本组全切除53例,部分切除3例,术后死亡2例(3.6%),出现新增神经功能障碍5例,复发6例。结论 小脑幕脑膜瘤手术入路的选择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熟悉局部的显微解剖并熟练运用显微外科技术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6岁。进行性头晕、头痛、视物模糊2+年,于2003年2月24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双侧瞳孔等大,4mm,光反射灵敏,左侧同向偏盲,眼底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征(—)。头颅CT平扫及增强显示:双侧顶枕区镰旁巨大肿瘤,增强密度均匀一致,边界清楚,大小约11cm×6cm×7cm。于2月26日在气管插管全麻下,经顶枕部左侧大脑镰旁入路,手术全切除双侧肿瘤。术后病理报告为纤维型脑膜瘤,复查CT提示肿瘤完全切除,左颞侧视野缺损无变化,2周后康复出院。讨论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第二位。大脑镰旁为脑膜瘤好发部位之…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与脑肿瘤均为常见的颅内疾患,然而两者同时存在较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我院在收治的中风病人中发现3例,现报道如下。 例1 女,48岁。右耳鸣耳聋一年。无明显诱因突然头痛、呕吐、双眼凝视及意识丧失2小时左右即送郊区医病留观。CT示左顶后急性血肿,右小脑肿瘤。经降血压、脱水和止血等治疗3天后神志清醒,右上下肢轻瘫。15天后转我院。检查:血压17.3/10.7Kpa,神清,无失语,双视乳头鼻侧缘模糊,余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较低,右上下肢肌力V_(0-),四肢共济运动尚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再次CT扫描:①右后颅窝脑膜瘤,5×6×4.8cm,与直窦和天幕均有密切关系,使四脑室变窄并推移向左前方,伴阻塞性四脑室以上中度脑积水;②左顶枕部血肿吸收期,增强扫描示血肿周围规则环状强化,与血肿高密度灶之间隔以一低密度带。4个月行后颅窝开颅术,发现肿瘤位于小脑后方硬膜,天幕下方,小脑被压向前方已萎缩,约6×6×4.8cm。完整摘除肿瘤,病理为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61岁。复发脑膜瘤术后5年,伴颅骨缺损入院。患者于13年前感觉言语不利,在当地医院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后恢复可。7年后方向感较差,CT示脑膜瘤复发,再次行“脑膜瘤切除术”,并去除骨瓣。此次为修补颅骨入住我院。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史,无血液病史,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神清,语利,左颞枕约6cm×7cm大小颅骨缺损,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眼底视乳头  相似文献   

14.
外伤致枕大孔缘凹陷性骨折的压迫,引起危重情况的报告极为少见。我院遇到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因再次外伤致枕大孔缘凹陷性骨折,在危急情况下经手术治疗,特报告如下。陈××男,49岁,1978年12月16日入院。2个月前在维修锅炉时,被约2米高坠落的木板擦过右额部。当时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侧脑室三角区巨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侧脑室三角区巨大型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结果 SimpsonⅠ级切除13例,Ⅱ级切除3例,Ⅲ级切除1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例,交通性脑积水1例,癫疒间1例,对侧肢体麻木2例,视野缺损3例。随访1~10年,无复发。结论顶枕入路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减轻牵拉,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48岁,2012年12月因"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3年余,视物不清1月"入院。患者3年前因"枕部窦旁脑膜瘤"在外院行开颅手术,术中全切除肿瘤。2012年11月出现视物不清,视野缺损,当地医院行头颅MRI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患者双眼鼻侧视野缺损,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5。MRI显示:枕部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图1)。术中患者俯卧位,取右侧原枕部马蹄形切口,原切口中线侧向下延伸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分型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检查及术中判断分为内听孔前型31例,内听孔后型17例,大型联合型28例。73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2例使用颞下入路,1例使用翼点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7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随访1~10年,术后新增神经症状15例,其余病人术后症状均改善;复查头颅MRI,复发3例;死亡2例。结论 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可获得满意效果及良好预后;扩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满足绝大多数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的需要;颅神经、岩静脉及重要动脉的保护和处理在桥小脑角区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脑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7年3月手术治疗的92例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内侧型和外侧型向幕上发展者,采用扩大翼点入路10例,颞下入路23例,颞枕部入路18例;肿瘤全部或主体在颅后窝21例,采用枕下或枕部幕上下联合入路;20例镰幕型采用枕部经小脑幕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86例,部分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83例术后随访1~8年,正常工作、生活71例,生活自理8例,生活需要照顾4例;肿瘤复发再次手术7例(次全切除5例,全切除2例)。结论 手术全切除小脑膜脑膜瘤可获得满意效果及良好预后;根据肿瘤特点设计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及熟练掌握局部神经解剖和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深静脉系统及大静脉窦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5月经顶枕入路手术切除的24例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肿瘤均全切,无死亡患者。术后出现视野偏盲2例,颅内感染3例,硬膜外血肿2例(行急诊手术清除血肿),脑积水4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结论 对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手术风险,制定手术方案;娴熟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个体化治疗方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应用经乳突后枕下锁孔入路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的微创手术技术。方法采用乳突后发际内皮肤切口4~5cm,在枕部作骨窗开颅2.5cm×2cm,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病变15例。结果15例桥小脑角病变中,听神经瘤8例(6例为巨大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脑膜瘤5例,均获全切除,神经功能保存完好;2例小脑前下动脉瘤准确夹闭瘤颈。结论乳突后枕下锁孔入路适合切除各种桥小脑角区肿瘤及血管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