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是尸体肾移植中常见的一种临床过程,发生率高达10.0%-60.0%,主要表现为肾移植术后即无尿.或有尿后逐渐少尿和无尿.血肌酐不下降或反而升高。我中心自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289例,其中尸体肾移植235例.术后发生DGF者共35 例.发生率为15%。我们回顾性总结了35例病例,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就护理方面的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20~57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均为首次肾移植;术前血液透析19例,腹膜透析2例。供肾年龄19~31岁,热缺血时间5~12min,冷缺血时间3~6h。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2 结果本组10例病人在术后出现尿量减少或无尿,8例在积极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2例移植肾功能未能恢复正常,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移植肾无血流,行移植肾摘除。3 讨论肾移植术后出现少尿或无尿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为移植肾的急性肾小管坏死,其在尸体肾移植中发生率高达20%~65%,其次是急性排斥反应,约占20%左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年龄大于60岁的肾移植患者术后PRA和MICA抗体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岁的高龄肾移植患者179例,对血清标本进行PRA和MICA抗体检测,并观察移植肾功能。结果179例高龄肾移植患者中,抗体阳性患者32例(17.88%)。其中肾功能下降患者28例(87.5%)。抗体阴性患者147例中,肾功能下降患者7例(4.76%)。抗体阳性的肾移植患者,其移植肾功能下降率高于抗体阴性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63,P〈0.0001)。移植肾存活大于10年以上的高龄患者91例,抗体阳性患者16例;移植肾存活未达10年以上的高龄患者88例,抗体阳性患者16例,两组患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2,P〉0.05)。移植肾存活已大于10年以上的患者中13例PRA抗体阳性,3例MICA抗体阳性,1例为抗HLA—I+Ⅱ类和MICA阳性。16例抗体阳性患者移植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移植肾存活未达到10年的患者中15例PRA阳性,3例患者肾功能正常,为抗HLA-Ⅱ类阳性i12例患者移植肾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抗HLA抗体和MICA抗体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抗HLA抗体和MICA抗体的变化,对预测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治疗、预防移植肾功能减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对肾移植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受者3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1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次,2次/d,静脉滴注,连续7d。比较2组术后第1~7天24h尿量、血肌酐水平,术后第5、10天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及肾功能延迟恢复与术后3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5.63%)低于对照组(11.26%)(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6.49%)与对照组(8.6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6天24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术后第1~5天血肌酐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第5、10天移植肾段动脉、叶间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应用红花黄色素可降低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促进移植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5.
PRA和HLA配型与移植肾功能延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的患者与PRA、HLA配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美国OneLambda公司单抗湿板进行供受者HLA-Ⅰ类分型;应用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通过补体依赖微量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分析54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的患者与PRA、HLA配型的关系。结果 54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患者中,有45例PRA阳性,占83.3%。但仅有12例PRA值超过30%,其中9例术前、术后PRA值均阳性;3例术后阳性,但其抗体强度较弱。而另#b30例中,6例术前、术后阳性(3例为Ⅱ类抗体);24例PRA值均低于30%,且反应强度较弱。HLA-A、B、DR和DQ8个抗原的比较显示,0~4个抗原错配的占38.9%(21/54);5~8个抗原错配的占61.1%(33/54)。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患者中HLA-Ⅰ类和Ⅱ类抗原均无0错配,可见HLA抗原0错配在移植肾功能延迟患者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 肾移植患者与供者HLA错配率高,PRA阳性患者所发生的移植肾功能延迟就相对高,良好的HLA配型和PRA阴性可降低移植肾功能延迟。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引起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移植肾无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发现、准确的诊断、合理的治疗和护理能使患者病情逆转,1999—09—2009—12我院共施行同种异体肾移植255例,其中28例术后早期出现ATN,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在1992年~1998年对42例肾移植术后急性肾衰病人施行了含有脂肪乳剂的肠外营养治疗和护理,获得了加速肾功能恢复的疗效,现将肠外营养治疗肾移植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均为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4~49岁。病人术后尿少(400ml)浮肿,血压高,血肌酐、尿素氮保持术前水平(800~960mmol/L),处于禁食或进食少状态,每日实际消耗能量1870千卡。由于少尿或无尿故每2~3天血液透析一次,此外,每日行肠外营养。1.2肠外营养治疗方法42例肾移植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  相似文献   

8.
刘存丽  周武  邹安庆  袁谦 《检验医学》2008,23(2):138-141
目的通过连续监测肾移植患者术后血清半胱氮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和肾功能[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血清Cys C在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8例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和急性排异反应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分别在术的1d和术后1、2、3、5、7、10、14、20、30d清晨空腹抽血,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以及采用酶法分别检测血清Urea、Cr,UA浓度,同时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血清Cys C和Cr在肾移植术后第1天、第2天急剧下降,但Cys C下降的幅吱比Cr大,在术后第3天后两者浓度基本上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Urea、UA在肾移植术后第1天、第2天急剧下降,但第5天又开始升高,第10天后又重新开始下降,Urea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UA浓度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和Cr、Urea、UA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28、0593、0.432.P均〈0.001],结论血清Cys C和Cr检测方法简便、快捷,且能准确判断移植肾功能。对肾移植患者术后进行该2项指标的连续监测将有助于准确掌握移植肾功能状态,制订合理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肾功能延迟恢复的诱因,并观察术后血液净化干预所发挥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1996—12/2006—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泌尿外科明确诊断为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193例,其中接受尸肾移植192例,活体肾移植1例,均知情同意。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除5例因术前安置腹膜透析管继续采用腹膜透析外,其余均选择血液透析治疗,其中35例穿插接受过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或血液透析滤过,8例血浆置换2-5次。终止透析的标准为每日尿量〉1500mL,血肌酐〈300μmol/L。分析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原因,观察接受透析治疗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93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病因:急性肾小管坏死89例(46.1%),术后早期低血压42例(21.8%),排斥反应37例(19.2%),动静脉吻合口狭窄9例(4-7%),尿路梗阻8例(4.1%),动脉过长扭曲5例(2.6%),环孢素A肾毒性2例(1.0%),髂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1例(0.5%)。(④术后肾功能转归: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者145例(75.1%);术后3个月血肌酐135-300μmol/L29例(15.3%);〉300μmol/L15例(7.8%);因超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2例(1%),肺部重症感染死亡2例(1%)。③术后接受血液透析次数:术后接受血液透析189例,透析1—5次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20例(13.8%);6-10次41例(28.3%);11-20次82例(56.6%);21-25次2例(1.4%);〉25次44例,仅1例恢复正常(0.7%),其余43例患者带肾存活。结论:急性肾小管坏死、术后早期低血压和排斥反应是引起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在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确定以血液净化为主的方案后,绝大多数移植肾功能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0.
持续床旁血液抢救肾移植术后急性肺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锐  程多今 《中国急救医学》2002,22(10):602-602
肾移植术后多种原因可导致病人出现无尿 ,进而出现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并肺水肿。紧急床旁血液滤过技术不仅可有效地救治急性肺水肿 ,也能较好地保护移植肾功能。现就我科近年来救治此类病人的经验进行总结 ,并探讨肾移植术后出现无尿和肺水肿的原因及血滤治疗有效的机制。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人共 5例 ,均为男性 ,年龄 4 7~ 5 8岁 ,平均 5 4 8岁 ,是我院近 2a来肾移植术后的病人。肾移植术前都曾进行血液透析 1~ 6a ,其中 1例曾接受过肾移植术 ,1例病人有糖尿病史。肾移植手术过程均顺利完成。1 2 临床表现  5例病人术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接受父母供肾的移植受者存活3年以上移植肾功能状况。方法对已接受父母供肾3年以上的移植受者,观测肾功能最重要的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和尿蛋白水平。同时设子女供肾为对照组,观察年龄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父母作为移植供者的肾移植受者74例,肾功能正常患者33例,占44.59%;肾功能异常患者41例,占55.41%。在肾功能正常患者组中19例父母为供者的年龄低于55岁;14例父母为供者的年龄高于55岁。在肾功能异常患者组中19例父母供肾的年龄低于55岁,22例父母供者的年龄高于55岁。父母供肾的供者年龄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O.25)。子女作为移植供者的肾移植受者22例,肾功能正常患者20例,肾功能异常患者2例。父母供肾与子女供肾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0,P〈O.01)。父母供。肾移植受者肾功能正常患者与肾功能异常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8,P〈O.05)。急性排斥(AR)与移植肾功能延迟(DGF)对移植肾功能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P〈0.05)。父母供肾移植受者与子女供肾移植受者尿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25,P〈0.05)。结论亲属肾移植中父母给子女供肾影响移植肾的长期功能,应谨慎对待高龄父母供肾用于肾移植。  相似文献   

12.
核素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分析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危及移植肾的存活 ,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很大。排异反应是同种肾移植术后导致肾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 ,而且早期排异的发生与一年后移植肾的存活率有密切联系。我们就 2 2例移植肾99m Tc DTPA肾动态显像半定量参数分析 ,评价在监测移植肾排异反应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肾移植术后病人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分布为 2 4~ 47岁 (平均 31.5岁 ) ,均为同种尸体肾移植患者。受检者无需特殊准备 ,取仰卧位 ,探头视野包括腹主动脉、移植肾和膀胱。“弹丸”静脉注射 99m Tc DT…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肾脏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已不再成为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延迟肾功能恢复和慢性移植肾肾病仍然是移植患者术后需要面对的问题。目的:总结分析15例术后发生超延迟肾功能恢复的肾移植患者资料,探讨临床经验及治疗对策。方法:对肾移植后发生超延迟肾功能恢复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移植后均采用常规剂量的半量(环孢素A3.0~4.0mg/kg,他克莫司0.5~1mg/kg),并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随时调整免疫用药剂量,采用血液透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分析超延迟肾功能恢复诱因,患者观察患者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术中低血压、供肾热缺血时间过长、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环孢素中毒、外科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致移植肾血液灌流不足可能为患者超延迟肾功能恢复的诱因。患者术后由少尿期开始进入多尿期时间最长者为108d,平均32~108d。肾功能正常8例(血清肌酐78~135μmol/L),肾功能轻度异常5例(血清肌酐135~300μmol/L),血清肌酐〉300μmol/L者2例。随访时间最长1例11年,至今移植肾功能正常。结果提示,肾移植后尽早行移植肾穿刺活检及移植肾彩超,根据结果采取综合治疗并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使大多数的患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移植肾急性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移植肾急性功能衰竭是肾移植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移植肾ART主要表现为术后出现少尿、无尿 ,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为了使移植肾尽快恢复功能 ,必须对患者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本院自1995年10月~2002年5月间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ART的13例患者行血液透析的护理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3例患者 ,男10例 ,女3例 ;平均年龄37岁。原发病除了1例是多囊肾外 ,其余12例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肾移植前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13例患者都是首次接受肾移植手术 ,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 +硫唑嘌呤 +强的松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肾小管坏死(ATN)是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最常见原因,在尸肾移植中,其发生率高达20%~65%[1],主要原因是移植肾热、冷缺血时间长,患者术中血压不稳定.透析治疗可以期待移植肾恢复功能[2].我们对12例尸肾移植术后发生ATN的患者采取以透析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经过细致护理,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并发肾小管酸中毒因其病因不详、病情复杂、临床认识欠缺及治疗无彻底有效手段而使临床医生感到棘手。我院自1978年以来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1100多例次,共出现4例Ⅳ型肾小管酸中毒,经有效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病情均得以改善,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3男1女,平均年龄40.2岁,均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后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术后免疫抑制剂为强的松+硫唑嘌呤+环抱素A三联用药。4例患者分别在术后2周~1月内恢复移植肾功能,血肌醉在!7()Illllx3lj以下,4例患者均在移植肾功能恢复1周后出现顽固性高钾、…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43例肾移植患者进行超声观察,结果表明:①正常对照组、急性排异组(AR组)、急性肾小管坏死织(ATN组)的移植肾长径分别为10.83±0.86cm,12.75±067cm,11.15±0.54cm。AR组长径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ATN组长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②正常对照组、AR组、ATN组的皮质部RI值分别为:O.66±0.04,0.87±0.07,0.81±0.06。AR组和ATN组R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AR组和ATN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AR组可观察到肾皮质回声增强,肾窦回声减低、面积缩小,集合系统粘膜增厚等表现。④经抗排异治疗后,AR组RI值约5~7大恢复正常,而ATN组则需10~14天。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并发移植肾动脉自发性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肾动脉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术后1~3周。由于起病突然,出血量多,可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挽救患者的生命。我院自开展肾移植以来,行成人尸体肾移植15例,发生移植肾动脉自发性破裂2例,效果良好,现将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27岁。因慢性肾衰、尿毒症已行血液透析4年。1991年在外院进行异体肾移植术,但未成功。1995年5月23日在我院行左骼窝异体肾移植术,术后因移植肾无尿行血液透析。透析中患者腰部疼痛剧烈,于5月28日行异体肾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后血肿…  相似文献   

19.
移植肾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18例分析)彭勤中①1资料和方法同种尸体肾移植病人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8~54岁,平均38.1岁,首次接受彩超检查时间为术后2~7天,末次为术后3个月~4年(其中大部分为例行检查)。病人平卧,在右髂窝(2例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防治。方怯:对13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患者的1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即无尿者2例,11例在术后1周内无尿。急性肾小管坏死者11例,其中发生左心衰1例,发生左心衰及肺部感染1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1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12例肾功能于47d内恢复到正常,1例略高于正常值。结论: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应积极预防;一旦发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