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与肠道通透性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折断一侧股骨并将股动脉放血后造成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分别于即刻、1、2和3h为时间点,采集下腔静脉血测定血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淋巴细胞亚群含量,同步切取末端回肠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肠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后随时间延长血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含量逐渐增高(P<0.05),辅助性T淋巴细胞(CD3+CD4+)逐渐降低,抑制性T淋巴细胞(CD3+CD8+)逐渐升高,末端回肠绒毛水肿,上皮细胞脱落,炎性细胞浸润等逐渐加重.结论 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血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含量与肠壁病理改变呈正相关,而与CD4+/CD8+比值呈负相关,但此二者的改变却没有明显先后次序,几乎是同步变化的.由此推断,肠壁通透性的增加和细胞免疫功能的下降都与休克后细胞的缺血缺氧直接相关,而且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严重创伤性骨折并发出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中死亡13例,抢救成功率为78.4%;骨折对位对线优良率为85.0%,开放性伤口I期/甲级缝合愈合率为91.6%.结论 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创伤-失血性休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大才合性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为模型,于创伤-失血性休克及其复苏后2h、1、3、7d处死动物,分离并纯化脾淋巴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IL-2释放、IL-2Rα表达和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MHCⅡ抗原表达及TNF-α的和。结果: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降低,IL-2释放和IL-2R表达减少;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  相似文献   

4.
斑秃为一常见疾病,它与免疫功能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笔者对25例斑秃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做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斑秃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5~50岁,平均年龄25.5岁;病程2d~2年。其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为揭示生脉注射液调理创伤后免疫功能紊乱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组)、创伤失血性休克组(B组)、生脉注射液治疗组(C组),每组各10只。3组大鼠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3天处死。全自动血液生化仪检测大鼠血常规,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8^+)含量。结果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后,机体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低下状态,B组与A组比较,白细胞含量显著升高[(8.890±0.387)×10^9/L vs(4.230±0.856)×10^9/L,P=0],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26.15±2.97)%vs(16.00±4.53)%,P=0],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下降[(68.57±5.23)%vs(76.617±4.9)%,P=0.001]。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C组与B组比较,白细胞明显下降[(6.29±0.758)×10^9/L vs(8.89±0.387)×109/L,P=0],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下降[(20.29±3.09)%vs(26.15±2.97)%,P=0.001],同时,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上升[(74.85±4.12)%vs(68.57±5.23)%,P=0.007]。创伤失血性休克后,B组与A组相比,大鼠CD3^+、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降低[CD3+:(31.17±4.00)vs(41.97±2.50),P=0;CD4^+:(10.49±1.42)vs(15.51±3.48),P=0.003],CD4^+/CD8^+比值降低[(0.97±0.09)vs(1.19±0.07),P=0],CD8+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5±5.94)vs(17.34±3.77),P=0.997]。大鼠处于免疫功能抑制状态,在生脉注射液治疗后,C组与B组比较,CD3^+、CD4^+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CD3^+:(36.64±5.73)vs(31.17±4.00),P=0.001;CD4^+:(10.49±1.42)vs(13.94±2.02),P=0.008],CD4^+/CD8^+比值有所升高[(1.12±0.03)vs(0.97±0.09),P=0.001]。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出现炎症反应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应用生脉注射液能明显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7.
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76例创伤与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资料.结果 本组死亡7例,病死率3.98%;恶化8例,占4.55%;无变化19例,占10.80%;好转142例,占80.68%.结论 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预案,重视“黄金l h”、“白金10 min”及合理的液体复苏,是提高创伤与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休克是机体受到突然打击,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以致全身各脏器中的微循环血量灌注不足和细胞严重缺血、缺氧所产生的一种危急的临床症状。常表现出烦躁或淡漠、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并伴酸中毒等症状。严重的创伤常涉及病人的心、肺、脑、肝、脾等重要器官,危及病人生命。故抢救过程应迅速、及时、准确、果断、有效。  相似文献   

9.
段伟生  吕伟  张晚生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2):184-185,188
目的: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及控制性升压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59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例,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85例和正压液体复苏组74例,入院后给与液体复苏,记录复苏液量、时间、复苏后血红蛋白含量及红细胞压积、凝血酶原时间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统计入院2周内本组病例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在入院2周内发生并发症及病死率上低于正压液体复苏组,所需复苏液量小、复苏时间短,凝血酶原时间更短、C-反应蛋白的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及控制性升压治疗出血未控制性休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高渗高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渗高胶液(HHS)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休克不复苏组(S组)、复方氯化钠复苏组(RL组)、高渗高胶液复苏组(HHS组)。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检测动物脾细胞在刀豆蛋白A刺激下T细胞的增殖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功能。结果HHS组脾细胞增殖率极显著高于RL组;HHS组脾细胞加丝裂原诱导后产生的IL-2的量极显著高于RL组;HHS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分类CD3、CD4、CD4/CD8比RL组和S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HHS能改善失血性休克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严重程度的脓毒症患者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脓毒症患者免疫功紊乱的发展过程.方法 选择脓毒症休克的患者共60例(观察组)和脓毒症患者64例(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之间免疫功能的不同,了解脓毒症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淋巴细胞计数减少(P<0.05),CD3+ CD8+细胞下降(P<0.05).两组患者的CD4+/CD8+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增多(P<0.05).两组患者C4及免疫球蛋白M(Ig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患者降钙素原浓度与补体、抗体相关性分析,补体C3与降钙素原呈相关(P<0.05).结论 脓毒症休克存在严重的免疫紊乱,不仅有免疫抑制,而且存在自身免疫倾向.同时,C3和脓毒症休克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对判断脓毒症休克严重程度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动态观察40例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dR和RBC-ICR明 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也呈升高趋势。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必。与胰腺癌未切除组相比,胰腺癌切除组碑术后2周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免功能球蛋白IgG逐渐趋于恢复,术后30d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轻、中度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回顾人选患者在急诊科的治疗方案,将纳入病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30例。在急诊科诊疗过程中,治疗组采用液体复苏方案,并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液体复苏方案。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受伤时间、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和复苏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治疗前。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凝血时间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凝血功能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可改善轻、中度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的高凝状态,纠正休克后期的凝血功能紊乱,以减少休克后期DIC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邓研农  陈龙 《华夏医学》2007,20(6):1185-1187
目的:探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将172例老年人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对照组(常规分割放疗)各8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放疗效果和放疗前与放疗开始后7d,15d,30d,45d的T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变化。结果:1观察组CR占45.3%,PR占51.2%,总有效率达96.5%;对照组CR占36.1%,PR占48.8%,总有效率为84.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10,P<0.01)。2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和NK水平放疗前与放疗开始后7d,15d,30d,4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放疗开始后7d,15d,30d,45d T细胞亚群和NK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001)。结论:放射治疗对老年人NSCLC患者的细胞免疫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3DCRT的负面影响比常规分割放疗明显减轻(P<0.05);患者的细胞免疫水平越高,其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6.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 :本文检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RRI) T淋巴细胞亚群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白细胞介素 - 2活性 ,对 RR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RRI患儿 CD4+ T淋巴细胞减少 ,CD4+ / CD8+比值降低 ,淋巴细胞转化受抑 ,白细胞介素 - 2活性降低。结论 :RRI患儿细胞免疫功能受抑。  相似文献   

17.
邓志龙  张晓星  李邦春 《重庆医学》2012,41(15):1522-1523,1526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脾、肾血流量和存活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经右股动脉10min内放血至平均动脉压(MAP)为(40±2.0)mm Hg,此后间断放血或回输血以维持此血压水平1.5h,以4倍失血量的乳酸复方乳酸钠(LR)复苏休克大鼠,复苏量于1h内经右颈外静脉由微量泵均匀泵入;治疗组大鼠于复苏45min后经右颈外静脉插管按30mg/kg加用PTX治疗,并以此时作为时相起点,治疗剂量PTX由生理盐水配成4mL,其半量于5min内均匀泵入,余量即2mL于90min由微量泵均匀泵入;对照组相应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比较3组大鼠4.5、6.5h肝、脾及肾脏器官的血流量及8、16h的成活数。结果治疗组大鼠肝、脾及肾脏器官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TX显著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LR复苏后肝、脾、肾脏器官的血流量,增加实验动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分为血透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单纯血透治疗组,分别进行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测定,观察其水平的变化。结果长期血透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能提高长期血透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数目及CD4/CD8比值。结论单纯血透治疗不能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联合rHuEPO治疗能改善长期血透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烹调油烟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亚慢性吸入染毒 ,给大鼠吸入烹调油烟 ,测定不同染毒时间后大鼠 T淋巴细胞和天然杀伤 (NK)细胞功能及活性的变化。结果 :大鼠胸腺细胞自发增殖反应能力、脾淋巴细胞转化功能、NK细胞活性和脾细胞产生 IL- 2活性均明显降低。结论 :烹调油烟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