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梗死心肌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后心肌细胞结蛋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骨骼肌卫星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后心肌细胞结蛋白的变化。方法 自犬臀部取骨骼肌体外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4’,6-二脒基-2-苯吲哚(DAPI)荧光标记,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死区域,2周、4周和8周后将犬处死,取病理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组织结构。结果 在梗死区部位观察到带荧光的细胞核及纤维,部分已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正常区域心肌细胞结蛋白排列位于心肌细胞Z线处,可见清晰显示的肌小节;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但排列紊乱,整个心肌细胞均见阳性表达的结蛋白,未见肌小节;4周、8周时治疗部分梗死心肌细胞已恢复排列并重见肌小节,但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仍明显高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P〈0.01)。结论 骨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梗死心肌残存心肌细胞体积的影响。方法 自犬臂部取骨骼肌,体外提取、培养、扩增骨骼肌卫星细胞,4‘,6-diamidino-2-phenylindone(DAPI)荧光标记,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死区域。2、4、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及心肌细胞体积检测。结果 梗死区部位观察到带荧光的卫星细胞及肌纤维,部分己分化成横纹肌并以闰盘相连。正常心肌细胞随梗死时间增长,可见细胞切面积及体积增加,呈现肥大趋势。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治疗组梗死残存心肌细胞肥大明显,细胞切面积、面积、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细胞肥大以细胞宽度及厚度为主,细胞长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骨骼卫星细胞移植入硬死心肌肌,可促使梗死残存心肌细胞肥大,从而利于心肌收缩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心脏病是当代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在过去 2 0年里 ,全世界心肌梗死 (心梗 )的发病率显著升高〔1〕。通常心梗区心肌只能由纤维瘢痕组织代替 ,残留心肌则肥厚使心室重构 ,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目前 ,外科治疗的方法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等 ,但均有其局限性。 2 0世纪末人们提出了血管新生 (an giogenesis)治疗方法 ,即“分子搭桥术”。心肌血管新生的概况治疗性心肌血管新生 (therapeuticangiogenesis)是指应用药物、基因治疗或其它治疗手段刺激心肌缺血区小血管生长和侧支循环形成 ,…  相似文献   

4.
成年哺乳动物心肌细胞本身缺乏增殖分化能力 ,心肌细胞损伤坏死后必然由纤维结缔组织替代 ,导致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大面积心肌梗死 (心梗 )后伴随心梗区的延展与重构 ,心脏功能损害进一步加重 ,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 ,内科治疗效果差 ,病死率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脉搭桥术 )虽可重建心肌梗死区血供 ,改善冬眠心肌细胞功能 ,但对已形成的瘢痕组织则无能为力。细胞移植为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径。概 述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通过移植具有成肌潜能的各种干细胞至心梗区 ,使其在心肌梗死区增殖分化为肌组织…  相似文献   

5.
骨髓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对心肌细胞结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对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提取、纯化骨髓细胞、羟酸乙酸盐琥珀酸脂 (CFSE)荧光标记。骨髓细胞经局部注射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域 ,1、2、4、8周后取心肌标本 ,行组织形态学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结果 移植后 4周和 8周 ,电镜观察到不同分化阶段的幼稚心肌细胞 ,并与成熟心肌细胞以闰盘相连接。移植组和对照组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都明显高于正常区域心肌细胞 (P <0 .0 1) ,移植组术后 1、2、4、8周 ,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 (灰度值 )分别为 114 .0 6± 4.80、12 0 .3 1± 5 .10、118.3 7± 4.5 1、12 1.3 5± 3 .86。对照组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排列紊乱 ,未见肌小节显示。 1周、2周时移植组梗死区所见与对照组基本相同 ,但 4周和 8周时部分心肌细胞结蛋白已恢复排列并重见肌小节。结论 骨髓细胞梗死心肌移植对梗死区心肌组织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使部分心肌细胞结蛋白的分布恢复正常 ,但对梗死区心肌细胞结蛋白的表达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骼肌卫星细胞梗死心肌移植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分泌及血管再生的作用。方法 骨骼肌卫星细胞经结扎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梗死区,2、4、8周后取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学方法检测细胞因子表达及梗死区血管密度。结果 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2、4、8周后梗死区IGF-1和bFGF表达分别为81.68±3.34、96.87±7.78、90.43±7.36及81.87±3.58、65.66±4.57、74.20±6.4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移植2、4、8周后梗死区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骼肌卫星细胞梗死心肌移植除有心肌再生外,尚可通过细胞因子分泌对梗死心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髓细胞移植对梗死区心肌基本结构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骨髓细胞注射人心肌梗死区域,1、2、4、8周后取心肌标本,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组织结构;术后1、2、4、8周通过微机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测定左心室功能指标。结果 移植组梗死区心肌观察到带荧光的骨髓细胞,部分已分化成肌源性细胞,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分化阶段的新生心肌细胞,并与成熟心肌细胞以闰盘相联接。HE染色显示对照组梗死区结构紊乱,而移植组梗死区内细胞呈有序排列;VG染色显示移植组胶原纤维融合较少,排列基本处于有序状态。移植组左心室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恢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 骨髓细胞移植后对梗死心肌的基本结构起到了保护作用,并可促进左心室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我们以成年杂种犬为研究对象 ,经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将自体骨骼肌卫星细胞灌注移植入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内 ,研究卫星细胞移植后梗死心肌收缩力的恢复情况。一、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 :成年杂种犬 36条 ,雌雄各半 ,体重 15~ 18kg ,随机分为卫星细胞移植治疗组、对照组。2 .骨骼肌卫星细胞的提取 :依据Dorfman等[1] 介绍的方法稍加改进。台盼蓝检测细胞活性 (>80 % )。3.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标记 :细胞培养液构成及细胞培养、传代依据Dorfman等[1] 介绍。细胞扩增至1× 10 7个以上后准备移植。移植前 1d以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梗死心肌内移植骨髓细胞的促进心肌再生作用。方法 局部注射将骨髓细胞移植入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急性心肌梗死区域,1、2、4、8周后处死动物,取心肌标本行组织形态学检查和梗死面积测量。结果 梗死区心肌标本观察到带荧光的骨髓细胞,部分已分化成肌源性细胞,电镜观察到不同分化阶段的新生心肌细胞。与成熟心肌细胞以闰盘相联。骨髓细胞移植组梗死心肌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在梗死心肌内移植的骨髓细胞具有心肌再生能力,并能缩小梗死心肌面积。  相似文献   

10.
骨髓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促进心脏血管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髓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于梗死心肌后实现血管再生的能力。方法结扎45只5月龄日本大耳白兔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骨髓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组(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直接心肌注射至梗死周边区域),心肌梗死未治疗组及假手术组,分别在细胞移植后2、4、8周时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在梗死心肌组织中的分化、毛细血管密度以及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骨髓单个核细胞在梗死心肌组织中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早期,心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细胞移植后4、8周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组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心肌梗死未治疗组及假手术组。结论骨髓单个核细胞自体移植于梗死心肌区能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1.
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冠心病中最危重的临床类型,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溶栓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激光血运重建术(TMR)等方法的广泛应用,AMI的急性期病死率有所降低,但患者的远期病死率并未下降。上述治疗方法,虽能使闭塞血管再通,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衰症状,却无法替代坏死心肌的收缩功能。原因在于受损心肌为纤维组织瘢痕所修复,具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诱导分化为肌源性干细胞的脐血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移植于梗死心肌后对梗死心肌组织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36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脐血MSC移植组(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只。移植组:用5一氮杂胞嘧啶核苷(5-azacytidine,5-aza)诱导分化后的脐血MSC,经结扎的犬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梗死区;对照组:给予等量含0.02%的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的IMDM培养液注射。于移植2周、4周和8周时用Nagar—Olsen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基本结构改变,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残存心肌细胞结蛋白(desmin)分布变化。结果 Nagar—Olsen染色结果显示:移植组梗死心肌组织内弹力纤维、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规律;对照组排列较紊乱、无规律,部分发生融合。移植组梗死区域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正常区域心肌细胞结蛋白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血MSC在体外经5-aza诱导分化为肌源性干细胞并移植入梗死心肌后,对梗死心肌组织结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梗)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已梗死心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最近,有研究证实人类心肌为可再生组织~([1]),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治疗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4.
骨髓细胞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骨髓细胞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对细胞因子bFGF、IGF 1、TGF β1、IL 1β、和IL 8分泌的影响。方法 移植组将骨髓细胞经局部注射移植入心肌梗死区域 ,对照组予以注射相同剂量的PBS液。 1、2、4、8周后取心肌标本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心肌梗死区血管密度及细胞因子表达或含量。结果 骨髓细胞移植 1、2、4、8周后 ,梗死区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 ,且随移植后观察时间的延长 ,血管密度逐渐增加 ;同时 ,移植组梗死局部注射区间质细胞bFGF、TGF 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梗死区心肌细胞TGF β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移植组梗死区心肌IGF 1、IL 1β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IL 8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骨髓细胞移植入梗死心肌 ,可通过分泌细胞因子bFGF、IGF 1、TGF β1、IL 1β、和IL 8对梗死心肌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梗)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已梗死心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最近,有研究证实人类心肌为可再生组织~([1]),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治疗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心肌梗死(心梗)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对已梗死心肌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最近,有研究证实人类心肌为可再生组织~([1]),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治疗已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梗死心肌后细胞因子的分泌及其对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贵州香猪24只,按照计算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抽取骨髓液3 ml,按照Wakitani的方法培养出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5-aza)诱导后,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备用.开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别经局部注射和结扎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灌注移植入自体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对照组以DMEM作对照.术后3周、6周取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法、计算机图象分析检测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Ⅷ因子表达.结果实验组梗死区3周、6周bFGF、VEGF灰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多(P<0.01).结论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心肌后能分泌VEGF、bFGF,诱导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移植Cx43转基因自体成肌细胞(Cx43 SMC)到犬急性心肌梗死(AMI)区内,观察移植Cx43 SMC对心肌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条健康杂种犬采用计算器随机法分为3组(n=8),即成肌细胞(SMC)移植组、Cx43 SMC移植组和对照组。取犬自体骨骼肌,经体外分离、培养和转化,将质粒载体pLenti6/V5-DEST-Cx43转入骨骼肌成肌细胞。利用结扎左前降支(LAD)的方法建立AMI动物模型,经LAD和梗死区多点注射的方法将实验组犬注射SMC或Cx43 SMC(细胞总数2×10~6个),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在AMI前1d、AMI后4周、细胞移植4周后,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并进行心肌组织的光镜和电镜的病理学检查。结果AMI前UCG检查犬左室形态和收缩功能正常,结扎LAD 4周后,LVEF降低、LVDD和LVSD均增加(P<0.05)。移植后4周,与对照组和移植前比较,SMC和Cx43 SMC移植组的LVEF升高、LVDD和LVSD减少(P<0.05),其中Cx43 SMC移植组较SMC移植组为显著(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亦显示移入的Cx43 SMC在宿主心肌组织中排列有序,与宿主心肌细胞的排列方向一致,其间有闰盘形成。结论Cx43 SMC梗死区心肌移植后可减轻心室重构的进程,增加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冠状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由于成熟心肌细胞缺乏再生能力,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发牛后,心肌细胞数量减少,梗死区纤维组织增生,逐渐发生退行性左心室重塑,心功能下降,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随着干细胞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搭桥(CABG)可改善心肌梗死区的血液供应,恢复冬眠心肌及顿抑心肌功能,延缓心肌梗死重塑,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对CABG引起机体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及其在促进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和梗死心肌修复中所起的作用知之甚少。深入理解心肌缺血区新血管形成的病理生理,有助于提高CABG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