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脏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低分子量肝素 (LMWHS)的抗凝治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了肯定的疗效。本文就我院治疗的 6 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 8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按照WHO冠心病分类标准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 38例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3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4例 ,卧位型 (静息 )心绞痛 8例 ,变异型心绞痛 4例 ,梗死后心绞痛 9例 ;男2 3例 ,女 15例 ;年龄 5 8± 14岁。对…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an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需积极治疗 ,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38例 ,与对照组相比 ,疗效较好 ,且无明显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选择UAP的住院病人 6 4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8例 (男 2 6例 ,女 12例 ) ,平均年龄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性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7例 ,自发型心绞痛 3例 ;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 ,平均年龄 6 0 4岁…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 ,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 (MI)或猝死。因此 ,进行有效的防治尤为必要 ,而应用葛根素治疗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简介 :朱杰 (196 1- ) ,女 ,天津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心血管专业。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本研究 :①符合WHOUAP的诊断标准 ;②无MI的酶学和心电图改变 ;③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 ;④无出血倾向。共 4 2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2 1例 ,男 1 3例 ,女 8例 ,年龄 58~ 74岁 ,平均 67岁 ;对照组 2 1例 ,男 1 1例 ,…  相似文献   

4.
1998年10月~2000年9月使用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病例均符合WH0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无急性心肌梗死的酶学及心电图改变;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无出血倾向;年龄<75岁,且无高血压.分为治疗组22例,男19例,女3例,平均年龄60.9岁,其中恶化型心绞痛15例,初发型心绞痛5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对照组16例,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61.1岁,其中恶化型心绞痛14例,自发型心绞痛2例.两组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 ,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自 1997年 9月至 2 0 0 2年 8月我们用硝酸异山梨酯 (异舒吉 )与低分子肝素 (速避凝 )、阿司匹林配伍治疗不稳定心绞痛 36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6例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31例 ,女 5例 ;年龄 5 8~ 86岁 ;病程 2~ 2 0年 ,平均 10 3年。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9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5例。合并高血压病 6例 ,糖尿病 3例 ,高脂血症 8例 ,心律失常 7例 ,缺血性…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我们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4年8月至2005年5月住院患者120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标准,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39~83岁,平均(57.4±4.7)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葡甲酸环腺苷酸 (心先安 )具有扩张外周血管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改善心肌缺血 ,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对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效果[1,2 ]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未见报道。我们应用该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良好效果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院住院患者 40例 ,临床诊断均符合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不稳定型心绞痛分型 ,并参照 1994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治研讨会纪要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分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48~ 72…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状态。未经适当治疗的UA有较高的病死率,由于病情不稳定,它既可逆转为SA,又可恶化为AMI,甚至发生猝死,本院在1997-06~2000-12对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严格内科治疗及加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1997-06~2000-12入院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符合WHO1979年心绞痛分型标准[1],全部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劳力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临床预后差,可迅速发展为无Q波或有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996年1月~2000年12月,我们应用小剂量肝素联合硝酸甘油静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38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55~77岁,平均68岁。冠心病史1年内10例,1~10年22例,10年以上者6例。所选病人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按照其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 (SAP)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征候群 ,易发展为AMI或猝死。我们结合基层医院的特点自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7月应用小剂量普通肝素治疗UAP 4 3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用肝素治疗UAP共 4 3例 (简称观察组 ) ,男 2 8例 ,女 15例 ;年龄 4 5~ 6 7岁 ,平均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8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3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未用肝素治疗的UAP(对照组 ) 2 4例 ,男 14例 ,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并认为是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1] 。其病情变化复杂 ,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 ,也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3月应用葛根素对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治疗 ,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依据 1979年WHO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选择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 80例住院患者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9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9例 ,自发性心绞痛 2 2例。按入院无后随机…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rapeetoris,UAP)是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2000年8月~2003年8月 ,我们应用前列腺素E1 治疗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病例选择 :我院收治的UAP患者55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无严重的高血压 ,肾功能不全 ,出血性疾病等抗凝禁忌症。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27例 ,男18例 ,女9例 ,年龄52~82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14例 ,恶化劳力型5例 ,按1972年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4级标准 ,3级12例 ,4级5例 ,自发性心绞痛10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测定老年心绞痛病人血清肌红蛋白浓度 ,观察冠心病病人血清肌红蛋白含量变化与预后的关系。1 临床资料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符合 1979年WHO规定的冠心病及其分型诊断标准。其中男 80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 6 4±10 7岁。不稳定心绞痛 (UA) 5 4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 36例 ,急性心肌梗死 (AMI) 4例。取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健康人2 0例为对照组 ,男 15例 ,女 5例 ,年龄 4 2± 7 8岁。用肌红蛋白酶联免疫测定试剂盒 ,首先在反应孔中配酶标抗体应用液 ,反应板第 1、2列 7孔加入肌红蛋白参考标准液 ,第8孔加质控液 ,置 37℃水浴箱…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AS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综合征,病情较重,预后不良,极易发展为AMI和猝死[1]。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选择了30例UAP患者,给予前列腺素E1(PGE1)治疗,同时与硝酸甘油治疗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选择我院住院UAP患者60例,均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UPA诊断与分型标准。男38例,女22例。年龄45~72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15例;恶化型心绞痛22例;自发型心绞痛14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9例。剔除外伤和出血性疾病史,以及血小板减少…  相似文献   

15.
1999年~2001年,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合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4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符合WHO关于SAP诊断标准,至少有4个月以上典型劳力型心绞痛病史,每周发作≥5次,经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的门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80例SAP患者中,男54例,女26例;年龄(52±16)岁。除外无痛性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高血压心脏病、并发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分为A、B两组。A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1±12)岁;B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50±14)岁。  相似文献   

16.
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清C 反应蛋白 (C reactiveprotein ,CRP)是人体被细菌感染或组织创伤后反应最为敏感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近年来发现 ,CRP与多种疾病有关 ,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指标[1] 。为探讨血清CR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的关系 ,我们对 8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了CRP的含量检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0例均为我院住院的冠心病病人 ,符合WHO诊断标准。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 2 8例 ,男 15例 ,女13例 ,年龄 6 0 8± 8 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 3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5 9 8± 7 8岁。…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其病理机理同AMI.因此近年来AMI及UAP治疗中应用溶栓剂和抗凝剂引起了临床高度重视。为探讨UAP有效治疗方法,我院近年使用尿激酶联合小剂量肝素治疗21例UAP临床效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研究:①符合WHOUM的诊断标准;②无心肌梗死的酶学和心电改变;③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④无出血倾向。共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59~75岁,平均6…  相似文献   

18.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得当 ,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研究发现 ,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故目前主张在其他治疗的同时 ,加用抗凝疗法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现将我科 2 0 0 0年 5月至2 0 0 1年 5月收治的用低分子肝素加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共 39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我科收治的 39例患者 ,均符合 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 ,易发展成为心肌梗死 (MI)或猝死 (SD)。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我们采用小剂量尿激酶 (UK)加低分子肝素 (LMWH)和常规疗法治疗进行对照观察 ,观察其疗效和梗死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凡符合下列标准的病例随机进入本研究 :①符合WHOUAP的诊断标准 ;②无MI的酶学和心电改变 ;③排除非冠心病性心绞痛 ;④无溶栓禁忌证。共 46例 ,等分为观察组 2 3例 ,男 1 3例 ,女 1 0例 ;年龄 52~ 68岁。对照组 2 3例 ,男 1 1例 ,女 …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极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或心源性猝死,我院自1997年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克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自1997年6月至1999年9月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均符合WHO制定的UAP标准,除外严重高血压,心力衰竭,肝、肾功能不全及出血倾向者。其中初发型劳力型心绞痛13例,恶化型劳力型心绞痛27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