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告用砝码式压迫器控制眶压眼压后施行白内障摘出手术170眼,玻璃体脱出率为4.7%(8/170)。对40只眼在压迫前及压迫15分钟后测量眼压,平均眼压分别为2.25±0.63kPa(16.9±4.7)及1.01±0.65kPa(7.56±4.86mmHg);平均下降1.25kPa,(9.34mmHg),下降率为44.7%,  相似文献   

2.
王卫群  李利 《眼科研究》1999,17(5):385-387
报告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眼术后眼压,视力和并发症。方法用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25眼,术后平均随访1.2年±0.46年。结果平均眼压由术前(26.48±4.65)mmHg降到术后(17.33±4.50)mmHg,其中64%患眼眼压被控制在21mmhg或以下;使用抗青光药物由术前平均1.72种±0.74种降到术后0.64种±0.75tkh (P〈0.01),48%的患眼不需要  相似文献   

3.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骋  梁莉  王海颖  党锐 《眼科研究》2002,20(1):59-6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3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等情况。结果术前用药后平均眼压为(23.62±12.33)mmHg,术后1周、3月平均眼压为(16.37±5.38)mmHg、(15.72±4.96)mmHg。术后矫正视力数指1眼,0.1~0.5者26眼,0.6~1.2者9眼。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相似文献   

4.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早期眼压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早期眼压的变化情况。方法将58只眼随机分为三组,对术后早期不同时间的眼压进行观察和对照。结果术后1小时眼压均低者不能测出;3小时平均眼压高于术前水平;6~12小时达高峰,31只眼(53.45%)眼压>2.80kPa(1kPa=7.5mmHg),4只眼(6.90%)眼压≥4.00kPa,最高眼压为4.40kPa;24小时后眼压自然下降;术后72小时内,5只眼(8.62%)眼压低于正常水平(<1.33kPa)。术前应用醋氮酰胺组,术后平均眼压低于应用甘露醇组和未用降眼压药组(P<0.05),且术后正常眼压者所占比例较高。结论术前预防性服用醋氮酰胺,对降低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的眼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非新生血管性顽固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治疗非新生血管性顽固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对37例(46眼)非新生血管性顽固性青光眼,随机分为HAD房水引流物置入术组(HAD组,24眼)与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治疗组(MMC组,22只眼),平均随访15.8月(3 ̄34月)。术后一年眼压峰值(X↑-±SD):HAD组为17.0±6.4mmHg,MMC组为18.7±7.5mmHg(P〈0.05);眼压下降率(X↑-±SD):HAD组为63  相似文献   

6.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类固醇性眼压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敬民  孔令训 《眼科研究》1997,15(4):266-267
目的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眼压变化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对69例人工晶体植入眼局部用0.1%地塞米松点眼4周,6次/d。结果眼压由用药前2.042±0.311kPa升高到2.551±0.578kPa,平均升高0.552±0.201kPa(P<0.01)。停用0.1%地塞米松4周后,眼压由2.551±0.578kPa下降到1.729±0.239kPa,平均下降0.8097±0.423kPa(P<0.01)。结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长期局部应用0.1%地塞米松可引起高眼压反应;无危险因素人工晶体眼停用0.1%地塞米松以后眼压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
双氯灭痛滴眼剂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长风  谢雷克 《眼科研究》1993,11(4):242-245
0.1%双氯灭痛滴眼对兔眼前房穿刺后继发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率为73.7%,穿刺后5、15、30、60、90分钟缩瞳反应抑制率分别为65.2±17.1%、50.4±20.7%、50.4±20.7%、50.8±14.9%、58.5±16.8%、49.0±12.6%。对5%和20%花生四烯酸(AA)点眼致房水蛋白升高的抑制率分别为81%和43.2%。对5%AA点眼后所致眼压升高在不同时间均有抑制作用,给  相似文献   

8.
应用可乐定滴眼液防止激光引起的眼压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用0.25%可乐定滴眼液对Nd:YAG激光所致眼压升高的预防作用。将用可乐定的150只及未用可乐定的119只青光眼与后发白内障患者对比,加用可乐定组激光所致眼压升高眼数的比率(9.3%)明显低于未用可乐定组(63.0%),其眼压升高值≥1.06kPa(1kPa=7.5mmHg)眼的比率(20%)也明显低于未用可乐定组(18.5%),且应用可乐走后眼压即使比较剧烈升高的3只眼,其升高后的峰值也不超过3.06kPa。因此可以认为用可乐定滴眼液预防激光所致眼压升高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伴发的神经上皮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天津爱尔眼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伴发的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的患者共25例(31眼),行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3mg,对比注射前、注射后12周BCVA的变化,注射前、注射后4周、8周、12周眼压、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高度的变化以及神经上皮内水肿消退情况,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 注射前黄斑神经上皮隆起高度为(190.0±60.4)μm,注射后4周、8周、12周神经上皮隆起高度分别为(137.5±58.2)μm、(57.3±46.4)μm、(11.3±25.9)μm,与注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24眼黄斑神经上皮脱离完全消退,占77.4%;26眼神经上皮内水肿消退,占83.9%。注射后12周BCVA由(0.65±0.28)LogMAR提高至(036±0.17)LogMA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注射前眼压为(143±26)mmHg(1kPa=75mmHg),注射后4周、8周、12周分别为(174±38)mmHg、(167±27)mmHg、(158±19)mmHg,注射后4周、8周高于注射前(均为P<005)。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以显著减轻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伴发的神经上皮脱离,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兔眼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和植管引流手术三种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的优缺点。方法 健康新西兰白兔72只96眼,分别接受全层巩膜咬切术(30只,30眼)、小梁切除术(18只,18眼)和植管引流手术(24只,48眼),观察三种滤过手术术中虹膜周边切除后是否出血,术中是否玻璃体脱出,术后第1天眼压、滤过泡、前房炎症反应和前房积血情况。结果 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中虹膜周边切除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0.0%、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5.280,P<0.05)。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中玻璃体脱出率分别为100.0%、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12,P<0.05)。三种手术模型术前和术后第1天眼压分别为(13.48±1.73)mmHg(1kPa=7.5mmHg)和(10.58±3.12)mmHg(全层巩膜咬切术),(10.03±1.03)mmHg和(8.71±4.65)mmHg(小梁切除术),(11.94±1.19)mmHg和(6.96±3.25)mmHg(植管手术);各滤过模型术后第1天降眼压幅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40,P<0.05)。全层巩膜咬切术、小梁切除术和植管引流手术后第1天滤过泡直径在3mm以上分别为28眼、18眼、48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60,P=0.012);前房炎症反应在1级以上分别为30眼、18眼、29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4,P=0.000);前房积血分别为11眼、3眼、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0,P=0.000)。结论 植管手术模型术中并发症少,术后滤过泡形成好,眼压控制低,前房炎症反应轻,前房出血发生率低,是三种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中最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阿普可乐定防止Nd:YAG激光虹膜切除术后眼压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J  Mao J  Liu X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3):170-173
目的 了解阿普可乐定是否有效降低棕色虹膜人种激光肛膜切除术后眼压急性升高。方法 48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按年龄、性别进行匹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1小时和术后即刻滴用1%阿普可乐定,对照组滴用安慰剂。术后0.5、1.0、1.5、2.0、3.5小时观察眼压和其他情况。结果 激光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眼压最大升高值分别为0.62±0.67kPa(1kPa=7.5mmHg)和1.13±0.8  相似文献   

12.
国产房水引流置入物治疗顽固性 青光眼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观察国产房水引流置入物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北京市橡胶制品设计研究院生产的房水引流置入物,共治疗40例(41只眼)顽固性青光眼,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6只眼,其它青光眼25只眼。结果术后随访3~27个月,平均9.2个月,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7.20±1.51kPa(1kPa=7.5mmHg)降至术后2.40±1.33kPa,其它青光眼的眼压,由术前6.27±1.07kPa降至术后2.00±2.93kPa;成功率分别为81%和84%。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浅前房、前房积血、脉络膜脱离等。结论国产房水引流置入物经济、简便,是治疗顽固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段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评价两段治疗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第一阶段对36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不同范围的前段视网膜睫状体电凝术。第二阶段对9例施行小梁切除术。结果:电凝术后13例(36.1%)虹膜新生血管基本消退,23例明显减少。36例眼压平均下降3.04kPa(1kPa=7.5mmHg),平均下降率38.3%)。8例(22.2%)眼压≤2.93kPa,13例眼压≤3.33kPa。行小梁切除术的9例,均获得满意眼压控制,眼压平均下降56.6%。结论:第一阶段行视网膜睫状体电凝,第二阶段行小梁切除术的两段治疗法,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与单纯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2例(74眼)分为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组(研究组)25例48眼和单纯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术组(对照组)17例26眼,观察术后前房、眼压、滤过泡、视力、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1周内发生浅前房者研究组为4眼(8.33%),对照组2眼(7.69%)(χ2=2.97,P>0.05)。术后1周研究组眼压为(12.17±1.02)mmHg(1kPa=7.5mmHg),对照组为(12.67±1.14)mmHg(t=0.371,P>0.05);术后1a研究组眼压为(15.53±2.62)mmHg,对照组为(19.65±4.71)mmHg(t=2.644,P<0.05)。2a后研究组总成功率为95.83%,对照组总成功率为69.23%(χ2=5.93,P<0.05)。术后1a研究组中功能性滤过泡占93.75%(45/48),对照组占73.08%(1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近期视力均不低于术前视力。研究组术后30眼(62.5%)出现并发症,对照组21眼(80.77%)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Ex-press微型青光眼引流器植入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眼压控制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激光治疗时的高眼压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204例253眼Nd:YAG激光时发生的高眼压,发现闭角青光眼间歇期作激光虹膜切开时眼压明显升降(≥1.062kPa)者较多(21.2%),升高幅度较大,有的可升高到7.98kPa;临床前期及慢性闭角青光眼发生率较低(分别为9.4%及5.3%),最高不超过3.99kPa,后内障切开时眼压明显升高者有64.3%,高峰可达6.65kPa,治疗前1小时半用噻吗心安滴眼可明显减低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或其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后段超声粉碎治疗溶解性晶体全脱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评价通过闭合式切口的玻璃体切割和眼后段超声粉碎治疗溶解性晶体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例2眼的马凡氏综合征(Marfan'ssyndrome)溶解性晶体全脱位继发青光眼先后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并采用后段超声粉碎技术辅以导光纤维为第二器械帮助,直至把核粉碎完毕。结果2只全脱位晶体顺利超声粉碎吸除,辅以药物控制术后1月1.88kPa(25mmHg)和1.53kPa(21mmHg);术后3月不用药物眼压分别为1.51kPa(20.3mmHg)和1.52kPa(20.7mmHg);矫正视力为右眼:0.4,左眼:0.5。结论对于单纯性晶体全脱位、溶解性晶体全脱位和超声乳化时核脱入玻璃体腔者可采用此项闭合切口下玻璃体切割联合晶体后段超声粉碎技术  相似文献   

17.
简易硅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顽固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对顽固性青光眼17例24眼采用简易硅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术前眼压平均39.96±2.06mmHg(5.33±0.27kPa),术后眼压平均12.88±1.77mmHg(1.72±0.24kPa),P<0.001。总眼压有效控制率为79%。随访时间平均3.7个月。并发症有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前房出血、硅管入口堵塞、持续性低眼压等。本手术方法对顽固性青光眼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对顽固性青光眼17例24眼采用简易硅管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术前眼压平均39.96±2.06mmHg,术后眼压平均12.88±1.77mmHg,P〈0.001。总眼压有效控制为79%。随访时间平均3.7个月。并发症有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前房出血,硅管入口堵塞,持续性低眼压等。  相似文献   

19.
杨丽  唐慧 《眼科新进展》2016,(4):368-370
目的 观察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glaucoma,NVG)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NVG患者60例(80眼),均采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术后随访1~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一般疗效、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80眼中手术完全成功70眼,条件成功6眼,失败4眼,手术成功率为95.0%。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术前、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分别为(35.2±2.8)mmHg(1kPa=7.5mm-Hg)、(17.4±1.3)mmHg、(18.2±1.6)mmHg、(18.4±1.5)mmHg,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眼压均下降,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术后1周形成功能性滤过泡58眼(82.9%),非功能性滤过泡12眼(17.1%);术后6个月形成功能性滤过泡62眼(77.5%),非功能性滤过泡18眼(22.5%)。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前房积血、浅前房、前部葡萄膜炎、玻璃体积血等。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PRP治疗NVG能显著控制眼压,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三种抗青光眼手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卢艳  郭丽  王明扬  李霞 《眼科新进展》1999,19(4):242-243
目的讨论小梁切除术、巩膜咬切术和虹膜嵌顿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和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1986~1996年在我院眼科进行3种抗青光眼手术的390只各种青光眼病例。结果(1)术前眼压≤21mmHg(1mmHg=0.133kPa)者109只眼,小梁切除术64只眼,术后浅前房9只眼,占14.1%,巩膜咬切术31只眼,术后浅前房7只眼,占20.6%,虹膜嵌顿术11只眼,术后无浅前房发生;(2)术前眼压22~35mmHg者175只眼,小梁切除术103只眼,术后浅前房26只眼,占25.2%,巩膜咬切术46只眼,术后浅前房15只眼,占32.6%,虹膜嵌顿术26只眼,术后浅前房5只眼,占19.2%;(3)术前眼压>35mmHg者106只眼,小梁切除术42只眼,术后浅前房13只眼,占31%,巩膜咬切术23只眼,术后浅前房5只眼,占21.7%,虹膜嵌顿术41只眼,术后浅前房5只眼,占12.2%.结论3种抗青光眼手术中,虹膜嵌顿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低;术前眼压控制正常后,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