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鼻泪管探通术操作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囊炎鼻泪管探通术的阻塞性质与疗效预测的关系及其并发症的分析。方法:对474例3-47个月(平均25个月)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患儿作鼻泪管探通术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74例9494只眼)患儿中,存在膜性阻力的有360眼,治愈356眼,占98.89%;不存在阻力有122眼,治愈107眼,占85.25%;遇到狭窄的有12眼,治愈8眼,占66.67%;发生泪小管撕裂有3眼,皮下水肿1眼,未发生出血,感染,眼球损伤和窒息等并发症。结论:发现鼻泪管探通术的阻塞性质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另外,婴幼儿鼻泪管探通术要求技术熟练,动作轻巧和固定良好,才能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鼻泪管探通术与年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导致婴幼儿溢泪的常见原因。鼻泪管探通术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最佳手术方法,但对于何时行鼻泪管探通术目前尚无定论。我们对141例(141眼)0~5岁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施行鼻泪管探通术,并进行随访观察,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本组收集治疗患儿141例(141眼),男67例,女74例,年龄0~5岁,平均年龄2.4岁。单纯溢泪者98例,溢泪合并眼部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者43例。本组病例排除泪点泪小管疾病以及颌面部畸形等其它疾患。 (二)手术方法:将141例(141眼)单纯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全麻下泪道探通及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79例90眼先天性泪囊炎患儿,氯胺酮全麻后,行泪道探通术,少数患儿探通后留置硬膜外麻醉管1-3天。结果 79例患儿全部治愈,溢泪溢脓症状消失。结论 全麻下泪道探通及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安全可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 ,其处理历来存在争议。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应用滴抗菌素眼液加泪囊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鼻泪管探通术的综合治疗方法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 4 83例 54 7眼 ,从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小儿眼科门诊治疗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病例资料 ,首诊平均年龄为 11.8个月。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症状 ,分别采用滴抗菌素眼液加泪囊挤压按摩 ,泪道加压冲洗及鼻泪管探通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处理 ,并观察随访 3个月以上 ,症状消失作为治愈的指标。结果 综合治疗方法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总的治愈率为 97.3 % .其中 6.1%病例用滴抗菌素眼液加泪囊挤压按摩法治愈 ;8.2 %病例用泪道加压冲洗法治愈 ;83 %的病例用鼻泪管探通术治愈。共有 15例患儿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结论 综合治疗方法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治疗时机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晓简  邱国治 《眼科》2002,11(3):157-159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时机。方法:对1044例先天性泪囊炎患儿进行年龄分组,分别对每组的泪道探通术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个月以下和6个月以上的泪道探通术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先天性泪囊炎的泪道探通术的适宜年龄应在2个月-6个月之间。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并诊断为急性泪囊炎患儿的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观察疗效。在28例(28眼)急性泪囊炎患儿中,病因包括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先天性泪囊突出、先天性骨性鼻泪管发育异常及先天性泪囊憩室,分别给予泪道探通手术、先天性泪囊突出造袋手术、鼻窦内窥镜引导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和泪囊憩室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急性泪囊炎患儿未见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7.
上泪点探通泪道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婴幼儿常见之眼病,约占新生儿的1.75~6%。其临床症状为泪溢和/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对本病治疗保守治疗难以凑效,自1989年以来,笔者利用自制的泪道探针,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首先在局麻下行泪道探通术,获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本组18例先天性鼻泪管阻塞者,男女各9例,年龄1.5个月~13个月,(平均4.9个月),均来自我院眼科门诊,经泪道冲洗证实为本病者,并排除外伤、泪囊粘液性囊肿,先天性多发畸形及急性炎症者。其中右眼3例,左眼9例,双眼3例。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泪管开口破膜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经泪道冲洗七次不能治愈的先天性泪囊炎患者38例(45眼).采用鼻窦内窥镜下鼻泪管开口破膜术治疗。结果38例(45眼)患儿中.溢泪,溢脓症状全部消失,冲洗泪道通畅。结论鼻泪管开口破膜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安全、有效、实用、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合并泪小管阻塞的患儿泪道探通术的效果。方法此病患儿27例(29眼)作为研究组,单纯鼻泪管阻塞23例(3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的泪道探通术,应用荧光染料消失试验(FDDT)及泪道冲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合并下泪小管阻塞13例(14眼),合并上泪小管阻塞者14例(15眼),成功疏通鼻泪管阻塞26眼,治愈率89.7%;对照组30眼治愈27眼,(治愈率9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5。成功疏通泪小管者在29眼中仅有11眼,占37.9%。术后FDDT比较,伴有泪小管阻塞组FD—DT0级小于对照组,FDDT1-2级大于对照组,χ2=7.096,P=0.029。鼻泪管探通成功但泪小管探通失败,仅存单个正常泪小管的17眼,仅存的上或下泪小管一部分能够起到有效的引流泪液的功能(上泪小管阻塞FDDT0级4眼,FDDT1级6眼,FDDT2级1眼,下泪小管阻塞FDDT0级1眼,FDDT1级3眼,FDDT2级2眼)。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小管阻塞的患儿,只要存在一个正常泪小管,应用泪道探通术解除鼻泪管阻塞的前提下,患儿溢泪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单纯鼻泪管阻塞患儿术后泪液引流作用要好于合并泪小管阻塞者,上或下泪小管均可能起到有效的引流泪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和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了305例(330只眼)诊断为先天性泪囊炎患儿,分别采用泪囊按摩法、泪道加压冲洗和泪道探通术,以溢泪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指标。结果泪囊按摩法治疗330只眼,治愈45只眼,治愈率13.6%;泪道加压冲洗法治疗285只眼,治愈61只眼,治愈率21.4%;泪道探通术治疗224只眼,治愈217只眼,治愈率96.9%。结论集探通及冲洗为一体的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最有效方法,最佳治疗时机为3~6个月龄。  相似文献   

11.
瘘管切除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泪囊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瘘行泪囊瘘管切除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13只眼)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瘘行瘘管切除联合低位泪囊鼻腔吻合术,切除瘘管后,泪囊侧切口采用内翻缝合,观察疗效。结果13例患者均无溢泪、溢脓,瘘管无复发,瘘管切除处皮肤愈合良好,皮肤瘢痕不明显,随访l~3年,无复发。结论泪囊瘘管切除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泪囊瘘管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放大镜下泪囊瘘管切除术治疗的先天性泪囊瘘患儿62例。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 62例中男39例,女23例,双眼2例,单眼60例,平均年龄4.5岁。所有患儿瘘管位于内眦部的下方与泪囊或泪总管相连。全部病例均治愈,治愈率为100%。1例术后发生急性泪囊炎,3例术后切口有缝线排异,所有病例术后均无疤痕,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泪囊瘘可以通过泪囊瘘管切除术治愈。放大镜下泪囊瘘管切除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瘘简便、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造成的。多数为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所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堵塞;极少数因鼻部畸形、鼻泪管骨性管腔狭窄所致。因泪液和泪囊内分泌物无法排出,微生物得以在盲道中蓄积和繁殖,遂形成泪囊炎。治疗上6个月内多采用按摩泪囊和抗生素眼水滴眼,6个月以后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我院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婴幼儿常见之眼病,约占新生儿的1.75~6%,其临床症状为泪溢和/或粘液脓性分泌物。对本病的治疗保守疗法难以奏效,自1988年以来,笔者利用自制的泪道探针,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首选在局麻下行泪道探通术,获得了一些经验,现报告下:临床资料本组42例(45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男女各21例,年龄在1.5个月~13个月(平均4.9个月),均来自我院眼科门诊,经泪道冲洗证实为本病者,并排除外伤、泪囊粘液性囊肿、先天性多发畸形及急性炎症  相似文献   

15.
泪囊瘘摘除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泪囊瘘摘除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瘘的效果。方法:24例(25眼)确诊为先天性泪囊瘘的儿童进行泪囊瘘摘除术,术后随访6-39月。结果:24例术后无一例出现泪溢症状,治愈率为100%。结论:先天性泪囊瘘可通过单纯泪囊瘘摘除术而治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先天性泪囊突出的CT影像特征及其对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先天性泪囊突出患儿24例(38眼)。方法 分析患儿的CT影像特征,总结其手术方式及术后效果。主要指标 CT影像特征、治疗方式、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CT显示患侧泪囊区呈类圆形囊性低密度肿物影像,骨性鼻泪管扩大,伴有或不伴有下鼻道肿物。5例(5眼,13.2%)行保守治疗2周后肿物消失。19例(33眼,86.8%)伴发急性泪囊炎、呼吸窘迫或经保守治疗2周后无效而手术治疗。其中,无下鼻道肿物的5例(8眼,21.1%),局麻下泪道探通术后内眦肿物消失。存在下鼻道肿物的14例(25眼,65.8%),全麻下鼻窦内窥镜下造口术,术后内眦及下鼻道肿物全部消失。结论 CT检查不仅可清晰显示先天性泪囊突出的解剖特征,也为手术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影像学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泪道探通术效果的因素。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2010-06/2011-05在我院眼科就诊并行泪道探通术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616例687眼,研究内容包括:初次就诊年龄、泪道探通术时年龄、性别、分娩方式、有无脓性分泌物、既往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术病史。总结其临床特点并通过分析以上各因素与泪道探通术成功率的关系,研究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泪道探通术成功的标准为:流泪和眼部分泌物等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结果:剖宫产和自然分娩患儿在泪道探通术成功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376),男女之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498)。泪道探通术成功率与泪道探通术年龄呈负相关关系(r=-0.328,P=0.001)。3~,6~,9~,12~15,>15月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97.8%,90.8%,833%和76.5%。有脓性分泌物的患儿手术成功率明显下降(P=0.013)。患儿既往泪道冲洗病史对泪道探通术成功率影响不大(P=0.561)。但有外院泪道探通术病史的患儿,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下降(P=0.042)。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泪道探通术成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且脓性分泌物也是泪道探通术失败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有效局部控制炎症和早期行泪道探通术是提高泪道探通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加泪囊区按摩法、泪道加压冲洗法、鼻泪管探通术综合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自2000年11月~2005年5月在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的382例(419眼)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病历资料,首诊年龄3d~6y.根据患者年龄和症状分别采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加泪囊区按摩法、泪道加压冲洗法、鼻泪管探通术的综合治疗进行处理,并随访6个月以上.以无泪溢,眼无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或极少返流为治愈标准.结果综合治疗治愈率97.1%,其中5.5%为抗生素眼液滴眼加泪囊区按摩法治愈,11.2%为泪道加压冲洗法治愈,80.4%鼻泪管探通术治愈.2.9%的病例未愈,2.3%病例发生并发症.结论综合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是行之有效且风险较小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97~9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设计,临床应用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小不止管断裂及鼻泪管阻塞所致泪囊炎。方法 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由两端金属探子及中间软性硅胶管组成。共42例患者(27例泪囊炎,15例泪小管断裂,女23例,男19例),首先收敛鼻粘膜,在表面麻醉下,探通泪道,自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末端引至鼻腔鼻泪管开口处,内窥镜下取出探子,硅胶管留置在鼻腔内,术后第1周冲洗2次,术后1月每周冲洗1次,术后3个月取出引流管。结果 21例泪囊炎患者均在植管后1周内症状消失,6例泪囊炎患者明显好转,15例泪小管断裂者术后流泪症状立即消失,拔管后观察3个月,6例泪囊炎患者复发,冲洗泪道不通,其余患者痊愈。结论 应用新型泪道探通引流装置治疗由泪小管断裂所致溢泪,泪道狭窄,鼻泪管阻塞所致长期溢泪,流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组织创伤小,疗效显著。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鼻内镜造袋术与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突出的疗效。方法30例(33眼)确诊先天性泪囊突出的新生儿,男性20例(22眼)、女性10例(11眼)。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实施鼻内镜造袋术、B组实施泪道探通术分别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至1年,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结果接受鼻内镜下造袋术治疗组患儿治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6。7%,无再手术病例。接受泪道探通术治疗组的患儿治愈率93.3%,并发症发生率20%,再手术率33.3%。结论鼻内镜下囊肿造袋术较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突出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