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春丽  娄玉净  马美娟 《中外医疗》2011,30(26):107-107
男性,28岁,心动过速13h。步入病房。入院时心电图:宽QRS心动过速,心率170次/min,QRS时限0.14s,CRBBB,avR呈qR型,V6呈rS型,电轴在无人区。28h后复律,心电图:心率为66次/min,QRS变窄为0.18s。结合以上心电图改变及持续时间长,诊断为无休止性室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5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胸闷半年加重4h就诊。查体所见:一般情况好,血压15.3/9.6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大,心率157次/min,律整,无杂音。心脏x线摄片、心脏B型超声波检查均正常。心电图:心动过速发作时首次记录心电图,心室率160次/min,各导联可见宽大畸形QRS波,QRS时限为0.11s,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5岁。自述心悸,胸闷,乏力。12h前休克1次,当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意识不清。急查心电图,十二导联同步记录,未见窦性P波,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8s,心室节律略不规整,平均178次/min。心电图诊断:(1)异位心律;(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经静滴利多卡因后症状减轻,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心率63次/min,P—R间期0.29s,QRS时限0.14s,  相似文献   

4.
1病历摘要 患者,男,48岁,既往有心动过速发作史。因近日感冒,咳嗽就诊。查体:血压130/80mmHg,心界不大,心率104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心率104次/min,P波于Ⅱ、Ⅲ,aVF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R间期缩短约0.08s,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QRS波起始部可见δ波(Dehe),于Ⅰ、aVL、V1~V6导联向上,  相似文献   

5.
例1患男,45岁。1996年5月因心悸、胸闷3天就诊。以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心电图示:心率65次/分,P—R间期0.1秒,QRS时间0.13秒,PRS波起始部见。波,ⅡⅣavF导联呈QS型,V1-V5导联呈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电轴左偏14,A型预激综合征。例2例1之长女,19岁。因心悸一天就诊,以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0.08秒,QRS时间0.12秒,起始部可见波,ⅡⅣavF导联呈R型。V1-V5呈R型。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A型预激综合征。例3例1之次女,12岁。1997年6月来我院健康查体,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  相似文献   

6.
于萍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8):1040-1040
患女,74岁,因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入院。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75次/min,QRS时限〉0.12s,终末向量增宽,V1呈QS型,V2、V3呈QRS型,V5、V6ST段下移0.10mV。心电图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梗,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肌酶学检查:肌酸激酶(CK):1488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相似文献   

7.
潘玉琴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60-961
患者,女,46岁。患心脏病多年,反复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近1周病情加重,来医院就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1心电图特点窦性P波规整,P-P间期0·56 s,心房率107次/min。QRS波群缓慢而规则,R-R间期1·48 s,心室率40次/min。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P间期小于R-R间期。心房激动时P波与心室激动的QRS-T波没有固定的关系。QRS波时间正常<0·12 s,形态与正常窦性QRS波群基本相似。箭头所指的QRS波时间延长>0·12 s。V1导联呈QS形、其形态宽而深。V5、V6导联呈宽大的R波、其前无P波。Ⅱ、ⅢavF导联R波顶端常有切迹,形成M型R波…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12岁。于1997年1月10日入院。自幼无症状。2小时前上学走路时突发心悸求诊我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VT),室率为140次/分,QRS呈左束支阻滞型。静注利多卡因有效。WT可校为窦性心律,但停药后复发,故送入我科。体格检查:血压13/gkPa,发育营养正常,皮肤无水肿,颈静脉无怒张,心界饱满,心率14o次份,律齐,未听到病理性杂音,双肺(-),肝脾未触及。窦性心率时心电图:QRS率71对次/分,电轴 127o,aVR呈qR型,VS呈RS型,RjS/J’于1,T波在VI-V4倒置,提示右室扩大。胸片:心脏扩大,心胸比率0.56。…  相似文献   

9.
持续41天酷似广泛心肌缺血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立 《四川医学》2003,24(12):1256-1256
患者 ,男 ,2 9岁。因突发心悸 2 0h于 2 0 0 2年 7月2 0日入院。体检 :P 187次 /min ,BP 12 /9kPa ,双肺(- ) ,心率 187次 /min ,律齐 ,各瓣膜区无杂音 ,心电图R R规则、频率 187次 /min ,V1呈rsR、各导联QRS后有P2 ,食管心电图P2 明显 ,位于QRS后 ,RP间期 90ms,静息心电图为L G L综合征。入院诊断为L G L综合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 ,O AVRT(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伴心室内差传。用西地兰 0 4mgiv ,30min后恢复窦律 ,4h后出现广泛T波倒置 ,且倒置T波异常深大宽阔、双肢对称、酷似“冠状T” ,尤以V3导联明显 …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2岁半,因咳嗽、气喘3d~4d入院。体检;体温36.6℃,心率130次/min,呼吸60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肺闻及散在低调的喘鸣音及密集中小水泡音,律齐,心前区闻及Ⅱ级~Ⅲ级收缩期杂音,肝脾未及。胸片示:心影增大,心尖圆钝。B超诊断:室间隔及室壁增厚。血清心肌酶增高。临床诊断: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肥厚性心肌病。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30次/min,心电轴右偏,P-R间期0.1is,QRS时间0.06s,Ⅰ、Ⅱ、Ⅴs导联P波高尖,aVR深倒,大于0.25mV,PV1呈正负双向,ⅢaVFV5ST段水平性下降,ⅢaVFV5T波倒置,QT间期0.28S,V1呈R型,Vs呈rs型,RV1+SV5=3.3mV。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心肌缺血,右房增大。右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疑难病杂志》2007,6(5):303-303
1 心电图特征 (1)房室结双径路存在的征象:①突然和持续的PR间期延长;②PR交替;③单一室上性刺激经快、慢径路同时传导所致的双重心室反应;(2)在心电图上表现为节律规则的窄QRS波心动过速,频率通常在140~240次/min;不同时发作,AVNRT的频率是不同的,即使在一次较长的发作中,其频率前后也可有不同,这一变化反映了自主神经系统对房室结折返环前向和逆向传导影响的变异性。心动过速频率过快时可出现电交替;(3)典型型AVNRT:逆行P波与QRS波非常接近,P波通常隐没在QRS波中,但也可在QRS波略前或略偏后。V1导联出现假性r’波,或Ⅱ、Ⅲ、aVF导联出现假性s波高度提示典型型AVNRT;(4)在非典型型AVNRT,RP间期长于PR间期,P波在Ⅱ、Ⅲ、aVF导联呈倒置状,V1、V2、和aVL正立,而在Ⅰ导联呈双向或位于等电线上。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日遇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室性逸搏伴Niagara瀑布样T波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8岁,农民。近日头昏、胸闷、黑朦,于是来我院就诊,就诊时晕厥发作。临床诊断:阿斯综合征。心电图示: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PP间期0.74s,心房率81次/min,RR间期1.32s,心室率46次/min。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9岁,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25年。心、肺理诊及超声,X线三位片均未见异常。食管心房调搏检查:S1S2~S2R2房室传导曲线出现大于50ms的跳跃现象,示房室结双径路,并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因心悸来院描记动态心电图(见图1)上图前三个QRS为正常窦性心搏,第4、5、6、7个T波上均可见提前出现的P′,示短阵房速,其下传心室的P′~R期间逐渐延长,在第4个P′下传心室的过程中在交界区内发生折返诱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第8、9、11、13、15个QRS波在V1导呈QS形,第10、12、14个呈qrs形,考虑在QRS中重有P波)。室上性心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文总结2例特发性左室流出道室速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方法及结果:2例患者,男性22岁,女性18岁,有反复心动过速病史,心电图记录到宽QRS波心动过速,心室率110-150次/分,Holter记录到频发室早及短阵室速;常规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特点:宽QRS波心动过速,电轴向下、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I、aVL导联主波向下,胸前导联在V2或V3前移形成为Rs或R型。2例患者心内电生理检查中在右室流出道及右室流入道未能标测到明显提前的局部电位或与室速相同的起搏电图,在左室流出道标测到室速发生时局部电位最提前。1例(女)消融靶点位于左冠脉窦内左冠脉开口下方,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起始部提前26ms,1例(男)消融靶点位于主动脉瓣右瓣下方,局部电位较体表心电图V1导联QRS起始部提前48ms;2例患者均经射频消融成功治疗室速,分别随访13个月、18个月无室性心动过速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左室流出道为特发性室速发生部位之一,体表心电图有其独特性,目前应用射频消融技术可成功治愈该部位起源的室速。  相似文献   

15.
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 ,多呈家族聚集性。本文报告 1例小儿肥厚性心肌病的一个家系的调查结果。病历摘要  患儿 ( 1 6 ) ,男 ,11岁。首次发病于 1998年 12月 12日 ,因 1小时前晨跑突然倒地 ,心跳、呼吸停止 ,经当地卫生院徒手心肺复苏后转来我院。入院检查 :T35℃ ,R8次 /分 ,不规则 ,脉搏消失 ,Bp 0 /0 m m Hg,深昏迷 ,光反射消失 ,口唇青紫 ,心率 12 0~ 16 0次 /分 ,节律不齐。急查心电图 :QRS增宽达 0 .14s,ST段 V2 - V5 水平下移 0 .1~ 0 .2 m V,T波 V1 - V5对称性倒置 ,类似冠状 T波。心肌酶中谷草转氨酶…  相似文献   

16.
孙建霞  李桂云  程峻  郑秀菊 《医学综述》2005,11(12):1137-1139
窄QRS心动过速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动过速[1](134),指QRS波时间<0.12s,频率>100次/min的心动过速,窄QRS心动过速系由室上性激动经完好的希-浦氏系统下传至心室所致[2]。窄QRS心动过速分类方法众多[3,4]。在此基础上把窄QRS心动过速分为窦性心动过速、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窦房折返  相似文献   

17.
[病例]男性,56岁。因反复咳嗽、咯换加剧三月收住院。入院后诊为左侧大细胞肺癌。住院期间因突发胸闷、心悸、气促,经吸氧后仍未缓解而急查心电图(ECG)。图A示:快速匀齐的室上型QRS波,频率152次/min,各导联未见心房激动波,Ⅱ、Ⅲ、avF导联终东部租钝,V1导联似有终未r波,初步考虑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并不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静注异搏定10mg1h后,ECG示:心率减慢至98次/min,R-R间距现整,QRS0.088,每个QRS前可见逆行P’波,P-R为0.14s,Ⅱ、Ⅲ、avF及V导联络末“S”、“r”波消失(图四,提示为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208份)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线索是:(1)房室分离;(2)无人区心电轴;(3)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4)胸导联均无RS波;(5)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R或RS型或左兔耳征、V6导联呈OS或OR或R型;LBBB型心动过速时V1或V2导联呈RS型并伴有R波宽度〉30ms或RS间期〉60ms或S波降支有钝挫、V6导联呈QS或QR或qR型;(6)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博。窦性心律呈显性预激综合征或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房性早搏对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价值高。结论:体表心电图是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才华  陈万春  王东毅 《上海医学》2004,27(12):929-929,F007
患者女,44岁,有B型预激综合征病史,经常发作。2003年6月30日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P间期1.16s,心率51次/min,心室波形态呈rsR’型(上行),qRS(下行),QRS 0.14s,呈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型,P’3、P’7为房性早搏,P‘3-R间期0.12s,R3 0.12s,QRS增宽,上升支缓慢,呈较典型预激综合征(wPw)图形,P’7-R7间期0.18S,冲动沿房室结(AVN)下传,QRS与窦性者相同;P’3揭示旁道的存在(图1,见英文目次后)。  相似文献   

20.
例1,男,49岁。风心病、房颤,心电为心律不均齐、室率快、QRS呈宽窄不一,增宽的QRS波连续出现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在较长的R-R后有正常的QRS波,增宽的QRS程度不一样,但起始部和I、avL、V2~V6上升支有明显预激波,最短R-R为220ms,V1呈QS形,V6呈大R形,Ⅱ、Ⅲ、avF呈QS形,曾考虑为房颤合并差传,认为是洋地黄不足,给西地兰0.4mg静推无效,反见宽QRS增多,仔细分析系房颤经旁路前传,旁路可能位于右后间隔,给心律平140mg分二次静推后宽QRS消失,转为窄QRS的房颤。 例2,男,9岁。心电为宽QRS心动过速呈左束支阻滞图形,心律规整,室率215次/分,V1呈rS形,V6呈大R形,V6起始部及上升支可见预激波,可见P波(Ⅱ倒置、avR直立),室∶房比例1∶1,Ⅱ、Ⅲ、avF的QRS呈rS形,曾考虑为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合并左束支阻滞,静推西地兰及异搏定无效,分析为经旁路前传的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静推心律平30mg转复为右束支阻滞图形的心动过速,心律规整,室率120次/分,V1呈rsR形,V6呈rS型,Ⅱ、Ⅲ、avF R波略小于S波,未见明显P波,考虑房室结前传型房折返型心动过速伴旁路同侧束支(右束支)阻滞,3h后转复为窦性心律,可见预激波,V1呈rS形,V6呈Rs形,Ⅱ、Ⅲ、avF呈QS形,分析旁路位于右后游离壁。 例3,男,55岁。冠心病5年,胸骨后疼痛1h入院,心电表现宽QRS心动过速,室率不规整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1呈大R形,V5呈Rs形,Ⅱ、Ⅲ、avF呈Qrs形,最短R-R 200ms,可见预激波,Ⅱ、Ⅲ、avF、avR ST段抬高,V1、V3、V5、Ⅰ、avL ST段下移,曾认为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2h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V1呈R形,V5呈大R形,可见预激波(Ⅲ向下,avF双向,Ⅱ向上),更正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经旁路前传,旁路位于左后壁。 讨论宽QRS心动过速是指QRS≥0.12s,心率≥100次/分的心动过速,包括:①室速;②室上速合并原有的一侧束支阻滞;③室上速伴差异性室内传导;④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经房室旁路前传。从3例经旁路前传的宽QRS心动过速诊断处理中,有以下经验及教训值得深思:①宽QRS的心动过速发作时应仔细分析心电图改变,用Wellens和Brugada提出鉴别诊断方案尽力区分室速还是室上速。②在所有1∶2房室关系的心动过速,不论其QRS形状如何,及在所有的宽QRS心动过速,应考虑到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或旁路自观者作为参加者的心动过速可能性,并加以肯定或否定,心电图可获得一些有用的线索。③不规则的宽QRS心动过速,在较前的R-R后有正常的或中间型(融合波)QRS波,表明房颤伴以占主导地位的经旁路前向传导。④宽QRS波形态变异大,可见预激波,提示经旁路前传,发作前后心电呈预激图形支持旁路存在的诊断。⑤宽QRS的心动过速时ST段改变为继发,合并冠心病时可出现心绞痛症状,不要轻易诊断为急性心梗。但也可与急性心梗同时存在,注意区分和诊断,预激综合征可酷似急性心肌梗塞。⑥鉴别不清时,不可用西地兰、异搏定等加快旁路前传的药物,使本来高危病人危险性加重,可静推心律平或乙胺碘呋酮减慢旁路前传转复心律或电击转复心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