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中老年设备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48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变化,结果:经观察治疗4周后血压稳定下降(P<0.05),同时改善了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和肾功能,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剂培哚普利和钙通道拮抗剂氨氯地平的联合使用,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培哚普利和氨氯地平对放射造影剂肾毒性的保护作用 ,并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 97例静脉肾盂造影患者被随机分为 3组 ,即氨氯地平组、培哚普利组和对照组。注射 76 %泛影葡胺前 1h ,双盲法随机分别给予氨氯地平 (5mg)、培哚普利 (4mg)或安慰剂 ,造影前 2 4h和造影后 4 8h测内生肌酐清除率 (CrCl) ,并检测造影前后 2 4h尿中NO、白蛋白、N -乙酰基 - β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及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含量。造影后 4 8h血清肌酐较基础值增高 2 5 %或 0 .5ml/dl定义为造影剂肾毒性。结果 安慰剂组尿中白蛋白、RBP、NAG显著升高 (P <0 .0 5 ) ,NO显著降低 (P <0 .0 5 ) ;造影后 4 8hCcr下降 (P <0 .0 5 )。培哚普利组Ccr、尿中NO、白蛋白、NAG和RBP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氨氯地平组Ccr ,尿NO和RBP的含量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但尿NAG含量增高 (P <0 .0 5 )。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组尿RBP水平和造影剂肾毒性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 (P <0 .0 5 )。结论 造影前口服单剂量氨氯地平或者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预防造影剂肾毒性 ,NO可能在造影剂肾毒性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结构改变已被分认为是与其病死率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1]。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在控制血压的 同时逆转心室的肥厚,对改善心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培哚普利是第3代长效ACEI。本研究采用超声心动图方法评价培哚普利对老年高血压左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上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培哚普利及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培哚普利及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统计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夜间下降率,DBP谷/峰比值(T/P)、SBP T/P,血清尿酸(U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K~+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DBP、SBP夜间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SBP T/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DBP T/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UA、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0%(4/58),对照组为10.34%(6/58),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有助于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老年人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选择35例心功能在Ⅲ级以上,应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培哚普利4-8mg每日1次口服,疗程为14d,并同时加用含镁极化液治疗。结果:心功能平均值由治疗前的3.6级降至2.1级,每搏输出量增加34.6%(P<0.01),心排血量增加19.1%(P<0.01),体循环血管阻力降低27.1%(P<0.01);肺毛细血管嵌楔压降低18.2%(P<0.05),肾素,血管紧张II和醋固酮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培哚普利能明显改善老年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和培哚普利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高血压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洛地平组与培哚普利组各30例,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及尿蛋白的排泄量,两组24小时尿白蛋白分别从104.2±34.5mg/24h、103.2±41.8mg/24h降至69.8±28.4mg/24h、66.8±28.3mg/24h,P均<0.01;24小时尿蛋白量从0.26±0.059g/L、0.26±0.061g/L降至0.18±0.032g/L、0.18±0.042g/L,P均<0.01。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培哚普利长期治疗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段小嬿  蔡晓萍  严红 《广西医学》2002,24(6):810-813
目的:比较氯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88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随机分为氯沙坦组(A组n=42)口服氯沙坦50-100mg,每日一次,培朵普利组(B组n=46);口服培哚普利4-8mg,每日一次,持续12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偶测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血脂、血尿酸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治疗前后的降压有效率和降压幅度比较无显性差异(有效率P>0.05,收缩压下降幅度P>0.05,舒张压下降幅度P>0.05);②氯沙坦和培哚普利能同样降低老年高血压病人各时点及24小时、日间、夜间的平均SBP、DBP、和血压负荷。③两降低的谷/峰比满意,氯沙坦降压的SBP和DBP T/P比分别为68.3%和79.7%,培哚普利分别为68.4%和79.8%;④氯沙坦组治疗后血尿酸明显下降(P<0.01),而培哚普利组治疗前后血脂与血尿酸值比较无显性差异(P>0.05);⑤培哚普利组咳嗽发生率为6.5%,氯沙坦组无一例出现咳嗽反应。结论:氯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具有同样的降压效果,氯沙坦的主要优点是咳嗽发生率低,能明显降低血尿酸。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B两组,每组64例,A组给予氨氯地平和培哚普利;B组给予培哚普利和氢氯噻嗪;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均采用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 h动态血压(动态收缩压及动态舒张压),以测量值变异系数(CV)作为BPV的指标。 结果 服药8周后A组24 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CV)、白天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dSC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nSCV)均显著性低于B组(均P<0.05),但服药8周后2组24 h平均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CV)、白天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DC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nDCV)显著低于B组(均P<0.05)。服药8周后2组相比,A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B组,而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B组(均P<0.05)。 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和氢氯噻嗪联合培哚普利均能有效降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但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心肌缺血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心肌缺血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ACEI对高血压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中随机筛选高血压病心肌缺血患者37例,不用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给予培哚普利片口服治疗,并用BET和24h Holter、ABPM对高血压心肌缺血变化进行监测。结果:37例病人中有30例在服药期间偶测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只有6例偶测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但SBP平均下降≥20mmHg,DBP平均下降≥10mmHg,均达到有效指标;经BET观察,服用培哚普利片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有抗心肌缺血作用;24h Holter观察24小时ST段压低总时间和最大ST段压低深度的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显示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治疗高血压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0.
杜爱英 《河北医学》2005,11(10):873-875
目的:对老年Ⅰ~Ⅱ级高血压病(45例)和非老年Ⅰ~Ⅱ级高血压病(43例)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并进行比较。方法:88例高血压病患者均服用培哚普利,老年组:2~4mg;非老年组4~8mg:每日1次,疗程4周。主要观察两组降压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显著的降压效果(P〈0.01),但是两组之间的降压总有效率和降压幅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培哚普利治疗老年Ⅰ~Ⅱ级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氨氯地平及联合应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SHR大鼠24只,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给予苯那普利(Ben)、氨氯地平(Aml)以及苯那普利与氨氯地平(B A)联合治疗,治疗20周,年龄、性别配对的Wister大鼠作对照组。20周后测定收缩压和左心室重量,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结果:两药联用能明显降低血压,改善左心肥厚,优于单剂用药;Ben组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效果优于Aml组。结论:两药联合治疗可降低SHR大鼠血压、逆转SHR大鼠心室肌肥厚(LVH)。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重塑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以及螺内酯和培哚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高血压动物模型,术后 1周分别给螺内酯(20mg.kg-1.d-1)和培哚普利(2mg.kg-1.d-1),服药8周后超声检测各实验组心脏、主动脉的结构和功能,服药12周后颈动脉插管检测各实验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与假手术组(sham)相比高血压模型组(model)的SBP、左心室和胸主动脉壁厚、左心室重量与体重比(LVW/BW)、左房内径(LAD)均显著提高(P<0.01);两治疗组动物的血压经治疗后均接近正常水平,两种药物均可逆转左心室、胸主动脉壁肥厚,间接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且螺内酯效果优于培哚普利.结论:培哚普利、螺内酯能逆转心血管重塑,改善心脏舒张功能,且螺内酯效果优于培哚普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妇女内皮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状态,以及雌激素治疗的影响。方法:已接受降压治疗的78例老年高血压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均继续服用降压药,A组加服尼尔雌醇,B组加服安慰剂,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血浆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electin)和纤维蛋白原(Fbg)浓度变化。2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血压vWF,P-selectin和Fbg显著高于对照组,NO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组vWF和P-selectin显著降低,NO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已接受降压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妇女仍存在内皮损害和血小板活化,尼尔雌醇治疗具有明确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老年重度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老年重度高血压病患者每日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1片,治疗4周末如未达到有效标准则增加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8周为一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分别检查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尿酸。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94.7%,不良反应发生率5.3%。而对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及尿酸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控制老年人重度高血压安全有效,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与肾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中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本研究对住院病人中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肾性高血压患者各25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下降值分别为2.18±1.39kPa及1.67±1.11kPa,血压下降百分率分别为11.42±7.59%及13.48±9.13%;肾性高血压者血压下降值分别为0.58±1.45kPa及0.46±1.06kPa,血压下降百分率分别为2.60±7.02%及3.66±8.21%。两者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提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者昼夜节律存在,而肾性高血压者大多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该特点可能有助于鉴别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与肾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神经肽Y(NPY)在人血小板与血浆中的分布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时的改变。方法:放射免疫分析测定1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23例健康人血小板悬液(PRS)与贫血小板血浆(PPP)中NPY含量。结果:健康人PRS与PPP中NPY含量相同,高血压患者PPP中NPY含量增高,以女性为著,PRS中NPY含量在男性患者有增高趋向,而女性患者无改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NPY含量的增高在女性患者更为显著,可能与血小板摄取NPY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抚触及穴位按摩对妊娠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入住产科需进行降压处理的妊娠高血压清醒病人8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应用降压药的同时加用抚触及穴位按摩,对照组常规应用降压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降压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t=2.13~7.16,P<0.05),且病人依从性好.结论 抚触及穴位按摩可作为妊娠高血压病人的一种辅助降压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的方法将5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应用福辛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血压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1次/晚,对照组加用非诺贝特200 mg,1次/d,疗程均6个月,监测血压及血脂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使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压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母亲妊娠高血压对其子女血压的影响,本文采用回顾性定群分析的配对研究,结果显示有妊娠高血压史的母亲,其子女血压与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别。说明妊娠高血压对儿童血压无明显影响。同时发现儿童血压与其母亲的体重指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儿童高血压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根据有或无高血压家族史,将90名正常血压者分为两组,连续三天测血压及定量分析8h夜尿钠、钾、肌酐。9例高血压病患者口服氯化钾2周,观察尿电解质及血压的改变。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尿钾/肌酐值呈单因素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则示有家族史者的尿钠与与舒张压正相关。高血压病人补钾后,血压明显降低,从而进一步说明钠、钾与血压有关。可考虑用低钠高钾膳食作为高血压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