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偏头痛患者 ,女 ,4 2岁 ,1998年 10月就诊。患者右侧头痛 ,痛以额颞部为甚 ,伴有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口苦咽干、恶心欲吐 ,舌红 ,苔腻微黄 ,脉弦滑。证属胆郁痰扰 ,治宜清胆涤痰。处方 :黄连 12 g、半夏 10 g、竹茹10 g、陈皮 10 g、茯苓 12 g、甘草 6 g、龙胆草 6 g、白蒺藜10 g、枳实 10 g。服药 8剂 ,头痛减轻 ,继服 6剂 ,已告痊愈。2 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 ,女 ,30岁 ,1999年 8月就诊。患美尼尔氏综合征 2年 ,此次因劳累复发 ,发作时剧烈旋转 ,视物旋转 ,伴恶心、耳鸣、胸脘痞满、心悸、舌红 ,苔黄腻 ,脉弦。证属肝胆气郁 ,痰热上扰…  相似文献   

2.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治疗伤寒误下所致的心下痞证。笔者用此方治疗脾胃病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胃扭转男 ,43岁。患慢性胃炎 5年 ,间断服药治疗 (西咪替丁、快胃片等 ) ,病情时轻时重。近 1 0 d来胃痛频作 ,痛势加剧 ,泛酸 ,腹胀纳呆 ,恶心呕吐 ,大便干 ,已 3日未行 ,舌苔黄厚腻 ,脉弦滑。胃肠钡餐透视诊断 :不全性胃扭转 ;慢性胃炎。中医诊断 :胃脘痛。证属寒热错杂 ,腑气不通。治以半夏泻心汤加减 :半夏 9g,黄连6g,黄芩 9g,干姜 6g,党参 1 2 g,生大黄 6g(后下 ) ,甘草 3g。水煎服 ,日 1剂。服药 1剂 ,大便得下 ,服 3剂…  相似文献   

3.
苓桂术甘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美尼尔氏综合征案马某,女,46岁,工人,1986年10月诊。于今晨突发眩晕,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不能转动,伴有恶心呕吐,汗出心悸,高调耳鸣。经西医检查诊为美尼尔氏征。刻诊。面色苍白,频频呕吐,舌苔白腻。证属湿阻中焦,清阳不升而致眩晕,拟温阳化饮,健脾行水法,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15g,桂枝12g,白术15g,甘草10g,泽泻15g,半夏10g,旋复花10g(包),生姜5片,水煎服3剂后,眩晕即停,随访3年从未复发。按:美尼尔氏综合征属于中医的痰眩,多因心阳不足,脾失健运,气不化水,聚湿成饮,致清阳不升作眩,治疗当以温药和之。苓  相似文献   

4.
1 柴胡胆星龙牡汤 组 成:柴胡12?g,黄芩10?g,法半夏10?g,胆南星6?g,川芎10?g,钩藤15?g(后下),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全蝎6?g,石菖蒲10?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 效:疏肝解郁,涤痰息风. 主 治:痫症(风痰内闭证). 用 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口服. 方 解:方中以柴胡疏肝、黄芩清热为君;法半夏、胆南星、石菖蒲涤痰开窍为臣;佐以钩藤、全蝎、川芎平肝息风通络,龙骨、牡蛎宁心安神;白芍、甘草柔肝止痉为使.诸药合参,共奏疏肝解郁、涤痰息风之功.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六味药组成。原治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笔者近年运用于眩晕、咳嗽、胃痛、胸痹等多种病证,均获佳效,兹举验案数则供参考。1 眩晕 张某,女,52岁。患美尼尔氏病已10余年,反复头晕目眩,耳鸣似蝉,恶心呕吐,口若不适,胸闷喜太息,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痰热上扰清空之眩晕。治拟清化痰热,降逆和胃。方用温胆汤加味:半夏10g、竹茹10g、枳实5g、橘皮5g、天麻10g、茯苓10g、黄芩5g、石菖蒲5g、甘草5g。服3剂后,头晕目眩明显减轻,继续服药1周,诸症好转。  相似文献   

6.
<正> 例一安某,男,52岁。1985年4月4日初诊。患者头晕头痛、目眩已4个月余。经多次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现头晕头痛、目眩,早晨6点半始眩晕头痛加重,8点后可自行缓解,每天如此,已持续近10日,并见面部发热,口干欲饮,小便黄,大便干,日一行,舌质红、苔少,脉滑稍数。证属胃肠热盛,上扰清窍。治宜清胃滋阴。药用:生石膏30g(先煎),沙参30g,麦冬20g,生地12g,玉竹15g,知母12g,川牛膝9g,丹皮9g,升麻3g。水煎早6点服药,日1剂。二诊:服上方3剂后,眩晕头痛大减,继服6剂,眩晕头痛止,余症悉除。并嘱患者忌食辛辣之品,以防胃燥太过,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本组 11例均符合美尼尔氏综合征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 5例 ,女性 6例 ,年龄 30~ 6 0岁。均有明显的头晕、耳鸣 ,频繁呕吐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 ,闭目而卧 ,头不可摇。2 治疗方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 :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 ,呕吐频繁者加代赭石、竹茹镇逆止呕 ,脘闷不食者加白蔻仁、砂仁芳香和胃 ,耳鸣重听者加葱白、郁金以通阳开窍。每日 1剂水煎服 ,早晚各服 1次 ,一般服用 5~ 7剂即显效 ,重者服至症状消失。3 疗效标准及结果痊愈 :症状全部消失 ,经耳鼻喉科检查已恢…  相似文献   

8.
<正> 一.泽泻汤治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 患者王某,女,40岁,干部。于1984年6月23日下午无明显诱因感头昏,24日起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伴恶心呕吐,不能饮食,在某医院诊断美尼尔氏综合征,给服镇静剂网效。26日上午至本院门诊,中医诊治,其症状如上所述,脉沉弦滑,舌苔白腻。证属痰湿作眩,方用泽泻汤加味:泽泻30克白术30克钩藤10克半夏10克益母草12克。三剂,水煎服,药进一剂眩晕大减,三剂后症状悉除。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美尼尔氏病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 991年以来笔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美尼尔氏病 2 7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7例中男性 1 2例 ,女性 1 5例 ;年龄 31~ 53岁 ;病程 1~ 6年。本组病例均经前庭功能检查及电测听检查确诊为美尼尔氏病。其临床表现以突发眩晕 ,恶心呕吐 ,耳鸣耳聋 ,动则晕剧为主。治疗方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 :半夏 1 2 g,白术 1 5g,天麻 1 2 g,茯苓 2 0 g,泽泻 1 5g,陈皮 1 2 g,竹茹 6g,生姜 6g,僵蚕 6g,川芎 1 2 g,赤芍 1 2 g。每日 1剂水煎服。兼风邪甚者加防风、刺蒺藜、蔓荆子 ;兼肝阳上亢者加石决明、龙胆、牡…  相似文献   

10.
1熄风化湿方组成:白芍10 g,钩藤10 g(后下),蒺藜15 g,木香6 g,黄连3 g,干姜3 g,黄芩6 g,陈皮6 g,防风6 g,白术10 g,败酱草15 g,石榴皮10 g,生甘草6 g。功效:柔肝熄风,清热化湿。主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风内动、湿热内阻证)。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方解:方以蒺藜、白芍、钩藤柔肝熄风为君药;陈皮、防风理气祛风,黄芩、黄连、败酱草苦寒清热燥湿,皆为臣药;白术甘淡,健脾渗湿,木香、干姜辛温,理气祛湿,振奋阳气,防苦寒伤阳,以行郁滞之气,均为佐药;石榴皮酸涩,涩肠止泻,甘草调和诸药,二者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柔肝熄风、清热化湿之功。  相似文献   

11.
任永  董菊萍 《陕西中医》2000,21(7):292-292
采用加味苍耳子散(苍耳子、薄荷、辛荑花、白芷、防风、黄芪、白术、川芎、丹参)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50例,总有效率96%。提示该方具有化浊通窍、益气升阳之功,疗效满意,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美尼尔氏综合征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加昧苍耳子散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味苍耳子散(苍耳子、薄荷、辛荑花、白芷、防风、黄芪、白术、川芎、丹参)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50例,总有效率96%.提示该方具有化浊通窍、益气升阳之功,疗效满意,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美尼尔氏综合征的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黄文 《吉林中医药》2000,20(4):39-39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由于耳膜淋巴迷路积水引起,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耳鸣和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笔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4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45例美尼尔综合征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3h,最长25d。2治疗方法 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进行加减,基本方:半夏、车前子、石菖蒲、地龙各10g;天麻、白术、川芎各15g;茯苓、泽泻各20g;丹参30g,陈皮8g;呕吐严重者加旋复花15…  相似文献   

14.
鼻渊     
黎某某,女,45岁。长沙县五美乡农民。因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3天,于1971年4月16日就诊。诊为“感冒”。经多方治疗罔效,至8月中旬因头痛剧烈,再次求余出诊。诊见:恶寒壮热,自汗身痛,阵阵头鼻剧痛如劈,以左侧为甚,流黄色粘稠奇臭鼻涕,不闻香臭,大便结,小便黄少,不思饮食,欲吐。舌质红,苔黄白相兼、稍腻,脉弦大而紧。证属表寒里热,邪结阳明之表里同病。予防风通圣散加减:防风10克荆芥10克麻黄10克连翘10克桔梗10克川芎10克当归10 枙子10克白芍10克生石膏30克滑石30克薄荷6克白术10克黄芩10克甘草3克大黄15克(后下)芒硝15克(兑服) 钩藤10克,水煎服。服药1剂后,汗出身痛减,大小便通畅。嘱  相似文献   

15.
治验三则     
例一:芦××,女,62岁,农科院家属。头晕无已,如立舟船之上,自称天旋地转,起则欲倒,恶心、呕吐不止,耳边如有蝉鸣,胃纳不佳,二便不调,精神不振,证已三四日,经五官科诊为“美尼尔氏综合  相似文献   

16.
泻黄散新识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方,由藿香叶、山栀仁、生石膏、甘草、防风组成,功能泻脾胃伏火,主治口疮口臭,烦渴唇干等证。笔者综观全方,仅用栀子、石膏以清阳明胃热,防风发散郁  相似文献   

17.
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清胃散加减治疗以下病证,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唇风患者刘某,男,27岁,2005年5月25日初诊。诉唇部红肿,痛痒灼热,皲裂结痂,脱屑1周。经西医内服抗生素及抗过敏西药,外搽激素及抗生素软膏近1周,病情无缓解,现症见:双唇部红肿,痛痒干燥,灼热,皲裂,结痂,脱屑,口干苦燥,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燥、脉弦。诊为唇风,证属胃热血燥、复感风热,方选清胃散加味:黄连10g,升麻15g,牡丹皮15g,生地30g,当归10g,生石膏50g,生大黄15g,麦冬30g,玄参15g,防风15g,苦参15g,蝉蜕10g,甘草5g。连续服用10剂而治愈。按:口唇为脾…  相似文献   

18.
杜××,女,48岁。1984年9月18日诊。患头后部疼痛伴右侧颈部强直,伴脑鸣已1年有余。近日来更出现脑内发热伴剧烈呕吐、眩晕、四肢麻木,大便已半月未解。西医诊断为“脑血管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征”。此为头部瘀阻。治以化瘀通络,熄风降逆。处方: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各12克,熟地、赤、白芍各15克,枳壳9克,桔梗6克,牛膝、半夏、钩藤各12克,石决明20克。服1剂后,脑内发热、疼痛减轻,呕吐停止,大便也通。继  相似文献   

19.
孙某,男,7岁.1992年2月诊.家长代述:患儿呕吐反复发作年余.约2~3个月一次,每次持续3~4天.轻时肌注药物,重则输液治疗方愈.曾做钡透和B超检查,上消化道及肝脾均正常.今晨起,.自述头疼、鼻塞,继则呕吐两次.呕吐物开始为少许胃溶物,后为痰液,非喷射性.伴纳差,大便干.查体:T36.8°C,精神欠佳,欲吐病容,巩膜无黄染,咽部轻度充血,舌质红苔黄厚,心肺正常,腹软,肝脾均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脉浮数有力.查尿酮体-+.诊断:西医:1、周期性呕吐.2、上感.中医:呕吐.证属素有湿热兼外感风邪.治宜清热燥湿,降逆止呕、佐以疏风解表.方以温胆汤加味:代赭石12克、茯苓、双花、连翘、竹茹各9克,陈皮、半夏、枳实、薄荷(后下)、防风各6克,黄连、生甘草各3克.3剂,水煎少量多次分服.一剂后呕吐止.三剂服完,大便通,黄苔转薄,外感证状亦尽.胃纳差,上方去黄连、代赭石、银花、薄荷、防风、枳实量减至3克,加炒谷芽9克,内金6克,继服5剂告愈.后随访半年未发.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为汉·张仲景创制的一个方剂。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作者据仲景方意,试用于半表半里或肝郁气滞为主的发热、郁证、心悸怔忡、咳嗽,呕吐、腹痛、大便难、月经不调、疟疾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发热张××,男,13岁。三天来寒热往来,头晕头痛,胸胁苦满,恶心欲吐,口苦纳呆,体温39℃,舌苔薄白,脉弦小数。以经用青霉素、土霉素、感冒冲剂等不减。综其脉证,诊为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为拟小柴胡汤和解之。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大枣五个,甘草10克。一剂后,诸证大减,体温降至37.5℃,二剂诸证消失而愈。李××,女,28岁。突然寒热往来两天,诊泌尿系感染,尿:白细胞(+++),脓球(+),红细胞10~15个,上皮(+)。血:白细胞15000/立方毫米,中性80%。前医予抗菌素及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不效。审其脉弦小数,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头晕纳呆,体温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