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11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计算溶栓后2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Σ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h后,Σ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时,患者自觉胸痛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较好保护。而ΣSTE较治疗前下降小于50%时,患者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可作为心肌血供能否恢复的间接预测指标,从而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ST段抬高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治疗后的临床预后,评价ST段的早期恢复程度反映心肌水平再灌注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择46例初发ST段抬高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选择心前导联中ST段抬高最显著的单个导联,测量治疗后ST段下降的最大比率(ST resolution,STR)[1],根据治疗后ST段下降的幅度分成ST段完全恢复(STR≥70%)或明显恢复(70%>STR≥50%)组(A组),ST段无恢复(STR<50%)组(B组),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 A组26例,出现心功能Killip Ⅲ~Ⅳ级的1例,住院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心源性休克、急性左心衰、死亡、恶性心律失常、再梗死)1例.随访中发现左室扩大5例,心力衰竭再入院1例.B组20例,出现心功能Killip Ⅲ~Ⅳ级的10例,住院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0例,随访中发现左室扩大10例,心力衰竭再入院5例.2组间存在明显差别.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早期ST段的下降幅度(STR≥50%)可作为反映心肌水平再灌注治疗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静脉应用磷酸肌酸钠2周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0月1日—2014年11月30日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剔除资料不完整及死亡病例,共有88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再灌注后是否立即应用磷酸肌酸钠,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8例。两组均在入院后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药物溶栓治疗,再灌注成功后,对照组给予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他汀类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灌注后24 h内应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每日2.0 g,共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左心室收缩末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观察两组治疗2周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了解磷酸肌酸钠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径、左心室舒张末径较对照组同期缩小,射血分数较对照组提高,血浆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观察组2周内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总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磷酸肌酸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能改善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功能,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对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疗效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用尿激酶溶栓后2 h内抬高ST段下降幅度,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段改变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探讨ST段回落与早期(24 h内)T波倒置、酶峰前移的相关性及住院期间临床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选择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100例,在发病12 h内行尿激酶静脉溶栓,计算2 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幅度。结果:溶栓治疗2 h后∑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大于50%者,24 h内T波倒置者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前移、左室功能改善好。而溶栓治疗2h后∑STE较溶栓治疗前下降小于50%,24 h内T波未倒置者多、CK-MB峰值后移、心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大于50%可作为心肌血供恢复的主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机。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疗的90例行PCI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合并高血压50例,早期行PCI治疗23例,择期行PCI治疗27例;合并糖尿病40例,其中早期行PCI治疗21例,择期行PCI治疗19例。比较早期与择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期间的不良心脏事件。结果高血压组患者早期治疗预后及随访6个月效果优于择期治疗;糖尿病组患者早期治疗预后及随访6个月效果不如择期治疗组。结论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早进行介入治疗,对于合并有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择期进行介入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周亮  徐岩 《安徽医药》2009,13(11):1372-1375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性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住院的22例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8例,女4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为(60.3±11.7)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5~11h,平均(4.4±2.78)h,在发病12h内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rjtion)治疗,将22例患者植入Firebird和ENDEAVOR支架,并对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的心脏事件发生率进行分析,同时对比观察分析两组不同的药物洗脱支架的病变特征,术后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再梗死,、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全部患者造影证实PCI即刻恢复TIM13级血流达到95.7%,4.3%恢复TIM12级血流,改善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房室传导功能,并发症发生率低。其中两组药物洗脱支架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住院期间无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在长达两年的随访中,22位病人并未出现心源性死亡,无再发新梗死。结论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支架和ENDEAVOR支架)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近期预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不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心梗患者的近期临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溶栓组154例,直接PCI组20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特点、住院期间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白细胞计数、肾小球滤过率及主要心脏事件等,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发病至入院实施治疗时间、肾小球滤过率、白细胞计数和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再通率高于溶栓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白细胞计数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影响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白细胞计数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是影响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王正中 《中国药业》2010,19(19):72-73
目的验证PAMI评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并进一步探讨PAMI+∑STE评分的预测价值。方法以PAMI评分和PAMI+∑STE评分法测定129例急性STEMI介入治疗患者的评分,根据∑STE下降幅度分为A组(下降不低于50%)与B组(下降低于50%),并观察6个月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PAMI+∑STE评分法和PAMI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43(0.635~0.850)和0.670(0.556~0.783)。A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0%,显著低于B组的22.45%(P〈0.05)。结论 PAMI危险评分可预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EMI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风险;PAMI+∑STE评分法的预测价值高于PAMI评分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ST性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有血栓负荷,随机分为应用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治疗组(30例),同期应用替罗非班未联合血栓抽吸导管治疗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患者的心肌梗死血管血流变化(TIMI分级)、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出血性并发症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即刻(TIMI)血流、术后心肌灌注分级(TMPG)、术后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致命性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血栓抽吸导管前后使用替罗非班对心肌再灌注水平、术后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153例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造影证实病变处有明显血栓负荷后,将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80例患者为血管造影后使用替罗非班,再进行血栓抽吸,最后行PCI治疗,B组73例为血管造影后行血栓抽吸,再使用替罗非班,最后行PCI治疗。比较2组心肌再灌注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在心肌呈色分级、出院时射血分数(EF)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A组患者显示有较好的预后。但2组间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ST段回落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急诊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中,血栓抽吸前使用替罗非班较血栓抽吸后使用对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出院时的EF值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ST-T的变化,评价溶栓治疗过程中ST-T变化对患者心功能的预后价值。方法 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行溶栓治疗,并测量溶栓后2h内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的下降幅度,同时对比溶栓后24h内T波的变化。结果溶栓治疗2h内,∑STE较溶栓前下降>50%,和(或)溶栓治疗24h内,ST段抬高导联出现T波倒置时,患者胸病症状消失,心功能得到较好保护。而∑STE较治疗前下降<50%且T波未出现倒置时,患者心功能受损较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早期溶栓治疗后,其抬高的ST段下降幅度和T波的变化可作为判断有效再灌注的指标,从而能较准确地预测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再通后早期与择期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研究。方法:选取某院心内科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干预组溶栓再通后6h行PCI术,对照组溶栓再通后择期10d进行PCI术。通过观察患者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以及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1周及6个月的心功能恢复情况、6min步行距离。结果:(1)干预组患者的MACE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I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及6min步行距离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PCI术后6月,干预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值(左室收缩末内径、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及6min步行距离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行PCI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恢复,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电图(ECG)ST段抬高的振幅是反映心肌损伤程度的指标,与梗死范围及预后密切相关。但ST段抬高的形态对评价AMI预后的重要意义尚不明确。AMI时ECG特异的墓碑型ST段抬高是AMI早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WIMALARATNA报道AMI后住院第一周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为探讨墓碑型心电图改变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功能及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3年12月首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并急诊再灌注治疗患者15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降幅度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比较60例ST抬高型AMI早期患者溶栓治疗后2h内ST段抬高总和(∑STE)的下降幅度。结果∑STE回降≥50%的患者较∑STE回降〈50%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高,CK峰值低,左心功能及预后好。结论AMI早期溶栓后心电图ST段变化可较准确地反映心,再灌注情况及预测心功能状态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实施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流复流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TIMI分级3级血流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血严重出血。结论 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介入中的治疗效果显著,梗死相关动脉复流情况佳,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2006年与2014年我院收治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一般资料、主要用药、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我院2006年和2014年全部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2006年组(n=96例)和2014年组(n =722例),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结果:2014年组与2006年组相比,合并吸烟史、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螺内酯应用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比例升高,住院期间再发心绞痛、心源性死亡比率下降,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及发病到就诊时间、住院天数无明显变化。结论:吸烟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关系密切。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知识仍然缺乏,医生对RAAS抑制剂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12导联心电图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治疗后ST段回落的情况,探讨ST段不同程度的回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38例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发病后6h内进行溶栓治疗,分析其12导联心电图中ST段回落的程度,结果分成ST段回落组(ST段回落≥50%)及ST段无回落组(ST段回落<50%)。结果ST段回落主要发生在溶栓治疗120min内,其中发病至冠脉溶栓时间越早,ST段回落越快,预后越好。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至心肌再灌注的间期对ST段的充分回落十分重要,ST段早期及充分回落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李屏  郭忠玉  李伟  李安敏  陈云 《中国药业》2011,20(15):71-73
目的 观察国产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将71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25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随访住院期间和术后30 d、术后180 d左室射血分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0 d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0 d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有所升高,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使用替罗非班有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配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急诊PCI治疗,研究组给予替格瑞洛联合急诊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DD和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应用替格瑞洛配合急诊PCI治疗,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组对比ST段抬高最大幅度、ST段抬高总导联数、ST段抬高总和对AMI患者30 d病死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梗、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及一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ST段抬高幅度越大,ST段抬高导联数越多,ST段抬高总和越大,其30 d病死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越高(P<0.05);梗死后心绞痛、一年内心血管事件和30d再梗发生率也升高,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ST段抬高幅度越大.ST段抬高导联数越多,ST段抬高总和越大,早期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