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本市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探索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市、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管理,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调查填写上报《出生缺陷报告卡》,每季度各乡镇卫生院组织一次补漏调查,市妇幼保健院每半年组织一次补漏调查,进行质量控制。结果: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在安陆市辖区内出生的24835例新生儿中,出生缺陷21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54‰。孕母年龄〈25岁组、25岁~组、30岁~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35岁~组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出生缺陷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农村明显高于城市。结论:加大宣传力度,认真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管理,控制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500例围生儿尸检结果探讨围生儿死亡原因及出生缺陷和胎盘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1986年3月至2001年12月500例围生儿尸检结果,结合病史、胎盘病理检查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新生儿主要死因是肺透明膜病和出生缺陷,死胎、死户主要是胎盘因素和出生缺陷;而出生缺陷儿的胎盘大多伴有病理性变化,如绒毛发育迟缓、胎盘感染等。结论:尸检及全面的胎盘检查对大多数死亡围生儿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辅助生殖技术妊娠分娩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IVF)助孕[IVF、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冻融胚胎移植(Thaw-ET)]妊娠的孕妇分娩的1271例新生儿(体外受精组)及同期接受人工授精妊娠的孕妇所分娩的269例新生儿(人工授精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及不同辅助生殖技术后出生的新生儿情况、出生缺陷及出生缺陷受累系统.结果 体外受精组中,IVF、ICSI、Thaw-ET后出生的低体重(LBW)儿分别为20.0%(134/671)、22.4%(92/410)、18.9%(36/190),也均高于人工授精组的11.5%(31/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胎妊娠率分别为23.8%(160/671)、25.4%(104/410)、21.1%(40/190),均高于人工授精组的10.0%(27/269),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ICSI后巨大儿发生率为3.9%(16/410),显著低于人工授精组的8.2%(22/269),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各系统出生缺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体外受精助孕后多胎率明显升高,由此造成的相关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新生儿的出生缺陷并没有明显增加;减少多胎妊娠是保护出生新生儿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分析56例NRDS新生儿的病例资料,同时选择未发生NRDS的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结果 56例NRDS患儿中,治愈39例,好转15例,死亡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胎膜早破、出生窒息、羊水吸入、宫内窘迫、重症感染、低血糖、低1分钟Apgar评分、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产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因素与NRDS发病呈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宫内窘迫(OR=3.300)、出生窒息(OR=3.293)、剖宫产(OR=3.000)、羊水吸入(OR=2.568)为NRDS发病的危险因素,而胎膜早破(OR=0.333)、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OR=0.326)和产后应用PS(OR=0.310)是NRDS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NRDS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各种危险因素,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降低新生儿NRDS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妊娠前遗传咨询是由从事医学遗传的专业人员或医师,根据遗传的基本特征对咨询者在妊娠前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就咨询者提出的生育问题提出建议和具体指导意见供咨询者参考。目前,我国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在4%以上,处于较高的水平,全国每年有30万~40万例新生儿出生后可发现患有可见的出生缺陷,常见的是神经管畸形、唇裂、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和脑积水[1]。出生缺陷不仅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出生缺陷的原因复杂,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约占20%~30%;母体疾病及宫内病原体感染占5%左右;由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了解拉萨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拉萨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出生的7 014例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围产儿共7 014例,出生缺陷59例,发生率为8.41‰。出生缺陷的顺位排序前5位依次为:多指(趾)畸形、唇腭裂、神经管畸形、脑积水、马蹄足内(外)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产妇文化程度和产检次数对出生缺陷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萨地区应健全出生缺陷筛查体制;重视三级预防,推行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减少缺陷儿出生,提高人口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状况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孕妇分娩的足月单胎活产儿3884例。对其性别、出生体重和产妇的孕周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3368.19±412.67g,最大值为5500g,最小值为1800g,不同性别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显著差异,产妇不同孕周的平均出生体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的平均出生体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1.13%,巨大儿的发生率为7.6%。结论: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受较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母婴的健康,必须加强孕期的宣教,提升围产期的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8.
西安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生体重标准曲线作为临床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的依据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为获得西安市城区新生儿出生体重标准 ,我们以西安市城区 1996~ 1999年间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在取得西安市城区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经验百分位数的基础上 ,进行了出生体重标准的研究。一、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西安市城区 1996~ 1999年度出生的活产、单胎、2 5~ 44周分娩的孕产妇系统管理资料 (包括新生儿资料 )共 1185 3例 ,占西安市城区年度活产数的 83.6 3%。排除新生儿出生缺陷者及母亲有妊娠合并症者 ,共分析 110 78例的资料。2 .方法 …  相似文献   

9.
6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目的探讨6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10年3月在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妊娠28~33+6周分娩的6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围产儿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71例(双胎4例)围产儿中胎死宫内13例,治疗性引产过程中死产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死亡8例,1例出生后4d因ARDS死亡,围产儿总死亡率380‰(27/71);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70%(5/71)。45例存活的新生儿中失访11例,34例新生儿随访1个月~6年,1例产后10d死亡,1例产后1+个月发现脑瘫,31例新生儿后期发育未见明显异常。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新生儿出生体重(P=0.000)、分娩孕周(P=0.001)、规律产检(P=0.03)、期待治疗的天数(P=0.04);与胎死宫内明显相关的因素为胎盘早剥(P=0.037)、严重FGR(P=0.001)。与围产儿死亡不相关的因素:孕妇年龄、产次、体重指数、平均动脉压、24h尿蛋白。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围产儿死亡率较高,母体严重并发症和孕周是影响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并发症、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6 717例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和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出生缺陷是围产儿常见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 ,防治出生缺陷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为此 ,我们对 6 717例围产儿中的 148例出生缺陷患儿进行分析。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996年 1月 1日~ 1999年 6月 30日在本院出生围产儿 6 717例 ,经临床、B超、X线检查、TORCH监测、遗传学检查、尸解、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手段诊断存在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染色体异常或先天性代谢疾病者共 148例。2 .标准 :按卫生部妇幼卫生司、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 2 3类出生缺陷定义、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 ,同时增加了三项新生儿疾病筛查内容。3.方法 :统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的周期行早期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常规IVF后6小时未发现明确双极体者判断为完全受精失败,予以早期补救ICSI,纳入早期补救ICSI组(204个周期),随机选择与早期补救ICSI组患者同一日或前一日因男性因素而直接进行ICSI的204例患者纳入ICSI组(204个周期)。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累计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累计活产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的单双胎比例、男女性别比例、出生体质量、出生缺陷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早期补救ICSI组与ICSI组的累计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累计活产率、新生儿性别比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指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补救ICSI组产妇的分娩孕周较ICSI组略长,双胎比率较ICSI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将分娩孕周分为单胎和双胎分别进行比较,则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早期补救ICSI组的活婴中出现1例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缺陷,ICSI组的活婴中未发现出生缺陷。结论:早期补救ICSI没有增加胎儿流产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双胎率明显下降,怀孕周期略长,可作为常规IVF失败时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孕晚期前置胎盘患者发病因素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孕晚期前置胎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而同期接诊的正常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与新生儿情况,并总结孕晚期前置胎盘发病因素。结果高龄、引产、≥2次人流、经产、剖宫产等属于孕晚期前置胎盘患者发病因素;研究组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窒息儿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前置胎盘以高龄、引产、≥2次人流、经产、剖宫产等患者居多,而且新生儿结局并不理想,极易出现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窒息儿等,死亡率较高,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及出生缺陷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及出生缺陷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本中心冻融胚胎移植654周期妊娠结局及出生儿随访观察.结果:654周期中有232例妊娠,临床妊娠187例(28.6%),早期流产31例(16.5%),晚期流产2例(1.1%),异位妊娠8例(4.2%),宫内宫外同时妊娠2例(1.1%).共分娩144例.分娩率23.6%,足月分娩117例(81.1%),早产27例(18.9%),单胎107例(74.3%),单胎早产率9.3%,双胎37例(25.9%),双胎早产率45.9%.获得新生儿180个,男婴89个,女婴91个,其中低体重儿27个(14.9%).新生儿出生缺陷4例,占2.2%,其中1例新生儿死亡.远期随访89例,111个出生儿,年龄1~6岁,新增出生缺陷4例,失访31例(25.8%).总的出生缺陷共8例(4.4%).结论:冻融胚胎移植的早期流产率增加,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与新鲜周期相似,但长期随访出生缺陷率增高,该技术的安全性问题需得到重视,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周的关系进行探讨,为孕期个性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孕妇分娩的足月单胎活产儿3884例,对其性别、出生体重和出生时的孕周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3368.34±412.51g,最大值为5500g,最小值为1800g,不同性别的新生儿出生体重有显著差异,出生时不同孕周组的平均出生体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在本组资料中低出生体重儿44例、巨大儿296例,其发生率分别为1.13%和7.6%,经卡方检验与出生时的孕周有密切关系。结论:出生时的孕周对新生儿的体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孕期的个性化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收集近15年来在我院分娩的妊高征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围产儿305例,选择可分析资料263例,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从妊高征病情、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体重、胎龄、分娩方式等多方面探讨妊高征合并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围产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新生儿Apgar评分前6位相关因素依次为:子痫与先兆子痫、出生体重、平均动脉压、尿蛋白、产前住院治疗时间及胎龄。围产儿死亡前6位相关因素依次为: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胎龄、产前住院治疗时间、子痫与先兆子痫及分娩方式。提示:围产儿预后受多因素影响,而妊高征病情危重致新生儿低Apgar评分,出生体重过低及早产是围产儿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原因,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3月中收集的16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因分类、构成比及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新生儿死亡率最高,在新生儿时期死因前五位分别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窒息、出生缺陷、肺炎、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婴儿时期的死亡率低于新生儿时期,高于幼儿时期,婴儿时期的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性疾病,而幼儿时期主要意外死亡。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基层卫生院的产儿科建设,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特别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自发性气胸产科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儿气胸是一种发病急,危险大,病死率高的疾病,其发病率为2%~5%。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自发性、病理性及医源性气胸。新生儿出生后头几次呼吸时吸气肌活动增强,肺泡压力突然变化,常是足月儿发生自发性气胸的原因之一,多于出生后1d内发病。我院产科短期内发生6例新生儿自发性气胸。本文旨在探讨与之发生有关的产科因素,为努力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贫血需输血治疗的可能产科因素及其可行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6月于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并由各种原因导致贫血而需输血的新生儿共7例,对其分娩方式、妊娠时间、手术时间及新生儿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妊娠时间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等因素可能导致新生儿贫血而致输血.未发现手术时间对新生儿贫血有影响.结论:加强产前保健、产前检查及产后的处理对减少新生儿贫血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产程中活跃期停滞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引起活跃期停滞的因素。方法:对1992~1994年在我院分娩的166例产妇(正常组83例,停滞组83例)的分娩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停滞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和异常胎位发生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停滞组的平均潜伏期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骨盆正常的情况下,与活跃期停滞有关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胎位异常,潜伏期的长短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82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为高原地区防治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提供借鉴。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本院的82例吸入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有围产高危因素的76例占92.68%,其中羊水污染和剖宫产在病因中占据较高比例,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显示口吐白沫、吐奶、呛咳、口周发绀等非特异症状,X线胸片有助诊断。结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病与产科因素密切相关,提高围产期的工作质量,加强新生儿护理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能力,将大大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