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眶颊联合区域进行解剖学研究,探讨眶颊联合老化后形成眶颊沟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3具(26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其中男9具(18侧),女4具(8侧),年龄22~78岁。应用显微下术器械在10倍的解剖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眼周,重点解削下睑眶部和眶外侧,了解并描述各区的解削学层次,解剖显露眶外侧增厚区,认真记录眶外侧增厚区解剖学位置并照相保存。结果(1)眶外侧区层次:皮肤层、皮下脂肪层、眼轮匝肌层、眶外侧增厚区、颞中筋膜层、骨膜层。(2)眶外侧增厚区:起于眶外侧缘向外侧走行在颢中筋膜表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距外眦角25.24~37.20mm。眶外侧增厚区与颞中筋膜紧密粘连区也成三角形,顶点距外眦角(9.28±0.45)mm。向内侧走行在眼轮匝肌下眶隔表面,分为上、下睑部,下睑部成横V形,V上臂与睑板前筋膜粘连,距外眦角21.69~37.2lmm。下臂与眶下缘粘连,距外眦角垂线(13.55±0.52)mm。V顶点距外眦角垂线(11.35±0.27)mm。结论眶颊联合老化后形成眶颊沟的主要原因是皮下脂肪层和颞中筋膜层的脂肪萎缩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传统颅内外径路眶距增宽矫正手术的基础上,通过术前眶周软组织扩张并改进术中眶间结构的处理,进一步提高术后效果.方法 对2例重度眶距增宽症患者术前3周进行眶周软组织扩张术,双侧颞部各置入100 ml软组织扩张器,于术前获得充足的眶外侧软组织量,然后进行传统颅内外径路眶周截骨两侧眶内移矫正术,术后进行内眶距大体测量和三维CT检查随访.结果 2例患者内眶距分别由术前的4.4 cm和3.2 cm矫正到术后的2.0 cm和1.4 cm;内眦间距分别由术前的6.7 cm和4.8 cm矫正到术后的5.0 cm和3.8 cm.结论 术前眶周软组织扩张和眶间结构的精确重建可以使眶距增宽症术后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眦固定术在下睑松弛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78例(156眼)下睑松弛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下睑牵拉实验测量睑缘与眼球的平均距离8mm,确定为下睑板松弛。采用常规皮肤入路行下睑松弛矫正术,为矫正下睑板松弛,术中于外眦部分离眼轮匝肌,暴露外眦韧带,将下睑板外侧端固定缝合到外侧眶缘内侧骨膜上,同时将外眦韧带水平褥式缝合固定到外侧眶缘内侧骨膜上。如泪沟明显,将眶隔脂肪释放后重置于眶下缘,如泪沟不明显,则将自然疝出的眶隔脂肪去除。术后1d、5d、1个月、6个月来院复查随访,评估手术效果。结果:95%的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6.5%患眼术后5d拆线时发生下睑退缩,术后3个月自行恢复。未发生外眦角变形或睑裂变小等并发症,无1例需行二次修复。结论:外眦固定术在下睑板或外眦松弛的下睑袋整形术中是一个操作简单,效果可靠的手术方式,可有效防止术后下睑退缩或下睑外翻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应用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矫正7例重度先天性眶距增宽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所有7例患者均采用传统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通过双侧头皮冠状切口和鼻正中部眉间矢状切口行眶周截骨,眶内移和骨块固定,缩小内眶距.在最后两例患者,我们在术前3周使用了眶周软组织扩张技术.结果:本组7例重度先天性眶距增宽症患者采用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矫正后内眶距缩2.0~3.2cm,均达到正常范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可安全有效的矫正重度先天性眶距增宽症,结合术前眶周软组织扩张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眶距增宽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属于颅缝早闭症的一种[1]。随着年龄增长,双眼间距宽影响患者外观及心理健康。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2-3]。我科自2009年7月~2013年6月共收治7例先天性眶距增宽患者,对其进行颅内-外联合路径眶距增宽畸形矫正术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先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7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汉族2例,维族3例,回族2例;年龄16~25岁。均经双源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为眶距增宽畸形,患者表现双侧眼眶间距离明显宽于正常,上中下比例基本正常,鼻根宽而肥厚,双眼视力可,两侧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15岁。出生后双眼、左鼻及口唇形态异常,有溢泪,上腭部分裂开。查体:面部两侧不对称。双眼形态异常:右外眦和左内眦位置下移,左侧较重,左睑裂略短;右下睑外1/4与内3/4交界处睑缘缺损长约2mm;双侧眶下区不平整,右侧较丰满,左侧低凹。右外眦至右口角局部成沟状凹入,可触及骨面有与皮面相对应的凹沟;左内眦至左唇之间呈局部沟状凹陷,皮肤及骨质完整。鼻下端轻度左偏,左鼻翼部分缺损。口裂过大,两侧口角不对称,左口角基本位在同侧瞳孔内缘之垂线上,右口角外移约12mm,上唇左侧红唇部分裂开,咬合关系尚好(图1)。软腭悬臃垂至软硬腭交界处全层裂开,裂隙偏向右侧,语音不清。X 线片显示:瓦氏位见双侧眶下壁及眶下区不对称,右侧眶腔外下角和左侧眶腔内下角低凹,双侧上颌骨完整(图2)。诊断为先天性多发颜面裂:①双侧面斜裂;②右侧面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眦三角瓣组织旋转推进法外眦开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外眦区设计三角形旋转皮瓣,充分游离三角皮瓣皮下组织,切断外眦韧带浅层,使外眦在无或微张力下旋转外移,将皮瓣下组织与眶骨骨膜固定,缝合表皮,达到开大外眦的目的。结果:7例因不同原因需行外眦开大的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平均延长外眦睑裂3mm,且术后随访未见明显回退及瘢痕,无外眦粘连。结论:外眦三角瓣组织旋转推进法外眦开大术是一种设计简单,效果确切的外眦开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眶颧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分析。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收治的眶颧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术前三维CT扫描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镜像设计原理将健侧与患侧进行配对比较,确定术中异常骨质切除范围并标明术中危险区域。术中将导航支架置于患者前额,配对完成后,于计算机导航辅助下经下睑缘-口内切口入路根据术前方案行异常骨纤维切除。于术前、术后6个月头颅CT三维重建模型上标记颧颌点、眶下点、颧突点及颧颌缝眶下缘点,分别测量其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患者术前和术后健、患双侧对称性进行分析。术后对眶颧部形态进行对比,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6例眶颧部骨纤维异常增生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4例,年龄18~35岁。术前健、患双侧颧颌点、眶下点、颧突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颧颌缝眶下缘点双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健、患双侧4个标志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患侧颧颌点到正中矢状面距离的差值由(10.1±6.2) mm减少至(2.7±6.4) mm,眶下点由(7.7±4.6) mm减少至(1.9±3.9) mm,颧突点由(8.5±7.5) mm减少至(0.7±1.5) mm,颧颌缝眶下缘点由(1.9±3.5) mm减少至(0.6±2.1) mm。所有患者术后疗效显著,患侧与健侧形态对称,轮廓自然,无并发症发生,满意度较高。结论应用计算机导航技术治疗眶颧部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可有效解决经下睑缘-口内入路视野暴露困难的问题,显著提升手术的精确性、对称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的眼袋整形方法 ,进行东方人种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研究 ;方法 进行眶肌筋膜韧带的解剖观察 2 0例。在临床上进行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 2 0 4例 ,手术中应用下睑睫毛下 1mm皮肤切口 ,摘除下眶隔脂肪 2~ 3块 ,切除皮肤及眼轮匝肌 3~ 1 0~ 1 5mm。结果 解剖显示人眶肌筋膜韧带是眶隔筋膜外侧部分增厚的膜状纤维韧带结缔组织结构 ,位于眶外侧脂肪囊的外侧 ,该韧带在冠状面上 ,位于眼外眦角内侧 ,浅面紧贴眼轮匝肌深面 ,深面附着在下眼睑睑板下方 ,韧带长 1 5mm ,宽 1 2mm。剪断眶肌筋膜韧带 ,将筋膜韧带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 ,达到眼轮匝肌提紧 ,眶筋膜提紧及下眼睑皮肤松弛矫正 ,从 1 998年 1 0月 ,到 2 0 0 0年 8月 ,在临床上进行的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 2 0 4例中 ,其中 5例 ,手术后几天里发生轻微睑外翻 ,拆线后恢复良好。大部分手术者经过 2周到 2年的随妨 ,手术后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眶肌筋膜韧带提紧眼袋整形 ,特别对于 40岁以上的患者较为适用 ,它既可避免单纯眶隔筋膜提紧少数人手术后造成的下睑缘僵直 ,又可避免单纯眼轮匝肌提紧手术后少数人留有外眦角硬结 ,或凹陷或睁眼易疲劳感。但眶肌筋膜韧带提紧与外眦韧带或眶外缘骨膜固定手术并不一定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在眶下缘和眶底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4例眶下缘和眶底骨折采用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将眶下缘骨折断端解剖复位后,用小钛板行眶下缘坚固内固定。合并眶底骨折者回纳疝出的眶内容物后钛网重建眶底,必要时植入充填材料矫正内陷的眼球。结果:2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眼球内陷改善不明显外,所有患者无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眶下区麻木。该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下睑外翻、下睑退缩,下睑外形良好,皮肤无明显瘢痕遗留。结论:与常用的睑缘下皮肤入路比较,下睑结膜外眦入路具有能充分暴露眶下缘、眶底骨折断端,防止下睑外翻、下睑退缩,术后瘢痕不明显等优点,是治疗眶下缘和眶底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眶外侧缘及眶外上缘皮样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及外眦角小切口手术摘除囊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眶外侧缘及眶外上缘皮样表皮样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诊疗要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85例囊肿均采用沿外眦角顺皮纹方向小切口手术摘除。结果 85例中皮样囊肿74例,表皮样囊肿11例,术后随访6个月~6年,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外眦角均看不出手术切口痕迹。结论采用沿外眦角顺皮纹方向小切口治疗眶外侧缘及眶外上缘皮样表皮样囊肿,手术创伤小,术后可达到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2.
阶梯状分离法在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合珍  马桂贞  胡茜  李娜 《中国美容医学》2003,12(4):404-405,I007
目的:在传统睑袋整形术式分离层次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便获得更佳的术后矫治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在切口下缘皮下轮匝肌表面分离5-10mm,顺肌纤维走行方向由外向内剪开轮匝肌,在眶隔浅面分离轮匝肌肌皮瓣达眶缘,在眶骨表面分离轮匝肌的附着及外眦部肌肉,皮下悬吊固定于外眦眶缘骨膜上,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通过3-6个月随访无一例出现睑球分离、睑外翻、下睑退缩、外眦下垂、眼袋复发等并发症。结论:阶梯状分离法是睑袋整形术中的技术改进,术后效果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外眦部进行深入、系统地解剖学研究,以利于学者们更好地理解、评估或改进美容性外眦成形的术式。方法对8具(共16侧)头部标本进行逐层精细解剖,同时结合组织学方法对外眦部相关解剖结构及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加以研究。结果灰线与眼轮匝肌的关系密切,灰线在颞侧止于外眦角,而外眦腱浅部起于外眦角;睑板最外侧缘与外眦角位置大致对应;外眦角距眶外侧壁前缘5.5~8.1 mm,其位置的稳定与眼轮匝肌(睫部、睑板前部)、外眦腱浅部、提肌腱膜、外眦腱深部及周围结缔组织密切相关;Eisler′s脂肪垫位于外眦腱浅部与深部之间,其上方与泪腺毗邻;颞侧结膜穹窿位于外眦腱深部的后方,紧贴眼球,深度4.2~7.1 mm,其位置的稳定与外直肌Check韧带关系密切。结论美容性外眦成形术会对外眦部的相关正常组织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对其并发症与疗效的评估与权衡,取决于手术对正常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破坏的程度;此类手术的适应证应严格选择,手术应有限实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兔眶距增宽矫正手术的动物模型,探讨使用眶周软组织扩张技术对眶内移后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4~6个月龄新西兰兔16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眶周软组织扩张后,行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眶内移;另一组为对照组,眶周软组织不扩张,直接眶周截骨眶内移.16只兔均在眶内移术后12周处死,取下眶间骨胳进行内眶距测量,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平均内眶距为(5.7±0.4)mm,对照组平均内眶距为(6.8±0.7)mm,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X线结果可见,术后12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骨密度增高,截骨间隙缩小.组织学检查证实,对照组眶间新生骨组织较多.结论使用眶周软组织扩张技术,可有效地防止眶内移后眶距增宽的复发,证明眶周软组织不足,是眶距增宽矫正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病例某女 ,65岁 ,因上睑皮肤松弛遮挡视线 4年余 ,伴异物感、畏光、流泪 2个月 ,要求手术治疗。术前检查 ,双上眼睑皮肤松弛致呈“三角眼”外观 ,松弛皮肤最宽部距外眦部 15mm ,上睑缘轻度内翻 ,睑板肥厚 ,外眦部皮肤潮红、糜烂 ,结膜轻度充血 ,角膜上皮少许染色 ,前房深度尚正常 ,虹膜根部无明显膨隆 ,纹理清楚 ,瞳孔大小正常 ,对光反应灵敏。二、手术方法手术设计 ,上睑板切断及上睑成形一次完成。眼科常规消毒 ,铺无菌孔巾 ,2 %的卡因点双眼 ,2 %利多卡因 5ml、0 .1%肾上腺素少许 ,分别行眼睑及穹隆部结膜浸润麻醉。在距离上睑缘…  相似文献   

16.
眶周软组织扩张术对眶距增宽矫正后骨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兔眶距增宽矫正手术的动物模型 ,探讨使用眶周软组织扩张技术对眶内移后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4~ 6个月龄新西兰兔 1 6只 ,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实验组 ,眶周软组织扩张后 ,行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眶内移 ;另一组为对照组 ,眶周软组织不扩张 ,直接眶周截骨眶内移。 1 6只兔均在眶内移术后 1 2周处死 ,取下眶间骨胳进行内眶距测量 ,X线摄片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 1 2周 ,实验组平均内眶距为 (5 .7± 0 .4 )mm ,对照组平均内眶距为 (6 .8± 0 .7)mm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X线结果可见 ,术后 1 2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骨密度增高 ,截骨间隙缩小。组织学检查证实 ,对照组眶间新生骨组织较多。结论 使用眶周软组织扩张技术 ,可有效地防止眶内移后眶距增宽的复发 ,证明眶周软组织不足 ,是眶距增宽矫正术后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Monobloc四段式截骨及外置式牵引,治疗1例重度眶距增宽症合并面中部发育不良患者,总结手术方法和经验体会.方法 对1例重度眶距增宽症合并面中部发育不良患者行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额部颅骨开窗,Monobloc截骨游离整个颅面部,颧颌部水平截骨、眶鼻部矢状截骨,将颅面骨分为额部、双侧眶颧部、颧颌部4段完全游离的骨块,额部重塑,双侧眶颧部内收,肋骨隆鼻,颧颌部外置式牵引并固定3个月.结果 手术顺利,拆除牵引器1个月后,影像学测量显示IOD为28.6 mm、面中部前移约9 mm,患者眶距增宽、面中部凹陷、反(牙合)均得到有效纠正,但鼻形态需进一步修整.结论 Monobloc四段式截骨及外置式牵引治疗重度眶距增宽症伴面中部发育不良,能一次性纠正眶距过宽、面中部凹陷、反(牙合),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改良外眦锚着术行下睑成形和中面部提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外眦锚着术式行下睑成形和中面部提升临床手术方法和适应证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经传统睑袋切口向外眦角正中纹延长切口5mm,按设计切除多余皮肤,分离下睑眼轮匝肌瓣,将分离好的轮匝肌瓣外侧头切断去除3~5mm使之缩短,将肌瓣外侧端与外眦韧带由内向外U字形缝合锚着固定,同时通过外眦角睑缘切口向下分离颧韧带并向外上方同样缝合锚着固定在外眦韧带及其周围骨膜上提升中面部,所有病例均不切开眶隔,不去除眶隔内脂肪。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下睑外观满意,泪沟和鼻唇沟加深畸形消失,随访1~6年,效果满意。结论:外眦锚着术是为了确保眼睑在外眦部牢固附着而采用的一类基本技术,同时可经下睑切口行中面部提升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中面部牵引成骨技术对眼眶周围软、硬组织结构的三维空间位置变化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接受Le Fort III型截骨+中面部牵引成骨术的8例Crouzon综合征患者CT数据,平均年龄11.9岁,实施影像三维重建后,采用眶耳平面(术前)作为测量的基准平面,分别选择眶上点、眶下点、眶内缘点、眶外缘点、眼球前点、眼球后点,以及上、下、内、外四直肌与眼球的附着点作为评估标志,以双侧耳门上点连线作为颅底宽度基准,记录各个主要标志点至耳门上点连线的矢状距(y轴向)、垂直距(z轴向)以及眼球前点、眼球后点的水平间距(x轴向)变化,行配对t检验,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牵引成骨术前后眼球前点的y轴向及z轴向位置并没有显著性变化,但x轴向间距变化为-3.40 mm;眶下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2.24 mm,z轴向平均4.25 mm;眶内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10.11 mm,z轴向平均2.80 mm;眶外缘点移动在y轴向平均9.86 mm,z轴向平均2.31mm;下直肌支点移动,y轴向平均3.63mm,z轴向平均2.98mm.其余各标记点未见有临床意义的位移变化.结论 以Le Fort III型截骨为主的面中部牵引成骨技术,可以使Crouzon综合征患者的术后眼眶内、外、下侧壁均出现明显的前、下方移位,而患者的眼球没有显著性的矢状向位置变化,仅呈现轻度的内移、下降和前上方旋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加强眶隔、眶隔与眼轮匝肌分别外眦同定在睑袋修复术中的持久效果.方法 采用经皮肤入路下睑成形术,在皮肤与眼轮匝肌、眼轮匝肌和眶隔之间分离至眼轮匝肌下缘,形成皮瓣、眼轮匝肌瓣;向下牵拉眼轮匝肌瓣,挤压眶下缘,在隆起明显处剪开眶隔,释放并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将眶隔上下唇筋膜重叠缝合,眶隔外缘向外眦部牵拉,固定在眶外缘骨膜上,眼轮匝肌瓣向外眦处悬吊收紧固定;切除多余的皮肤,缝合切口.结果 自2002年以来,共施术2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无并发症发生.均获满意效果.结论 采用加强眶隔、眶隔与服轮匝肌分别行外眦固定矫正睑袋,较传统的手术方法效果持久显著,应视为睑袋整复术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