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共焦扫描生物医学显微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焦扫描显微术是利用点照明和点接收,并通过扫描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以获得样品的三维图像的新技术.由于该系统具有高分辨率以及三维成像能力,因此在生物医学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分析共焦扫描显微术的成像原理及其研究进展,通过与其它显微术的对比,阐述共焦扫描显微术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一种光学印压系统用于分析组织力学的性能。我们将压力传感器与光学相干层析(OCT)系统结合,分别测量印压过程中的印压力和形变。通过分析印压力和形变的曲线图,得到组织力学性能特征。初步的样品对比测试实验表明,本系统所得到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与传统的印压系统测试结果相比有很高的一致性。我们认为本系统在组织力学性能的研究中有很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OCT技术及在医疗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光学相干层析(OCT)作为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能对活体组织内部微小结构进行实时、在体、高分辨率的断层成像,从而成为一种全新的疾病诊断手段。目前基于OCT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并逐步应用于临床检查。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2 000例居民1滴血检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滴血检查是应用高分辨率超显微系统及Bradford博士理论对人体进行亚健康检测一种新方法.2001年上半年,我们应用上述系统及理论对天津市2 000名居民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红亚  高歌 《中国校医》2015,29(2):153-155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予吸收法(HR-CS-AAS)和离子色谱法(IC)测定水中氟化物。方法用离子色谱和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分别测定水样及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比较两者的检测限、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并采用配对t检验检查2种方法测定水中氟的结果是否有显著差异。结果离子色谱法检测限为20μg/L,RSD为2.0%~4.3%,加标回收率为96.0%~103%。原子吸收法检测限为42μg/L,RSD为1.7%~3.6%,加标回收率为96.5%~106%。离子色谱和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24份实际水样,测定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2法测定水中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率连续光源原子吸收法可用于测定水中氟,相对于离子色谱法,原子吸收法具备样品处理简单、节省时间、适合大批量样品测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SNAP~(TM)检测系统用于筛选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评估SNAPTM检测系统用于筛选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1(AFM1)的可行性。 [方法 ] 用SNAPTM检测系统检测 10种模拟样品、市场销售的 8个品牌 8大品种的 45件牛奶样品 ,从SNAPTM检测系统的检出限、适用检测样品的种类、质量控制三方面进行研究。  [结果 ] SNAPTM检测系统能筛选出黄曲霉毒素M1浓度≥ 0 .3 μg/kg的样品 ;实测 45件牛奶样品 ,有 5件不能直接得出结果 ,但稀释后可得出结果。  [结论 ] 牛奶中总固形物是影响SNAPTM检测系统的主要原因 ,每批样品检测时通过加内标 (用 0 .3 μg/kg和 0 .5 μg/kg两点 )的方法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六种常见的条件系统聚类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毅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2004,21(6):338-340
目的探讨六种常见的条件系统聚类法的性质,并选择一到两个适于二维有序样品聚类的样品个数比较均匀的条件系统聚类法.方法用六种条件系统聚类法对一二维有序样品的资料进行聚类,根据拟定的判断准则及构造的判断函数对结果进行选择.结果按照准则选择了最长距离法和离差平方和法为较好的二维有序样品的条件系统聚类法.结论在二维有序的条件约束下,六种系统聚类法的聚类性质并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一种直接数字化的X射线扫描成像(DR)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一种直接数字化的X射线扫描成像系统,它具有低剂量、高分辨率、直接数字化X射线图像信息,无须常规X射线机所需的胶片冲洗过程及洗印过程产生污水的排放,并且生成的数字图像可直接用于放射信息系统(RIS)和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PACS),为实现数字化医院提供条件等诸多特点.高分辨、高集成度的直线阵列X射线传感器是此系统的主要特点.并讨论其分辨率的影响因素及优缺点和发展前景等.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根据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原理,采用荧光标记竞争免疫法,构建蛋白芯片测定样品中的兽药残留含量.同时设计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样品制备方法,能够从多种组织样品同时提取多种残留兽药.结合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研发的样品分子提取仪、芯片扫描仪以及配套的自动化数据分析软件,开发了晶芯(R)兽药残留蛋白芯片检测系统.该系统可用于猪肉、猪肝、鸡肉、鸡肝、牛奶中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噁啉、磺胺甲噁唑、磺胺异噁唑、磺胺间甲氧嘧啶、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恩诺沙星以及氯霉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东芝公司的《Medical Review》报导,在数字血管减影系统中增加高分辨率TV和数字视频存贮器,用于脑和腹部血管检查。高分辨率TV由高分辨率摄像管(每秒30帧1051行扫描线)和高分辨率监视器(1051行扫描线)构成。数字视频存贮器用于数字化实时记录和显示荧光摄影像,数字像能连续存入,直到到达计算机存贮容量为止。存贮容  相似文献   

11.
尚辉  王艳丽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10):105-106,112
阐述了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的基本光学原理,结合系统结构框图介绍了仪器成像机理。与血管内超声等技术手段相比,OCT具有抑制散射光、分辨高、灵敏度好等特点,因此在冠心病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OCT系统中严重影响象质的“双峰值效应”,指出其起源为参考反射镜的介质高反膜,并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其恢复的算法。从理论上推导了考虑双峰值效应后的OCT系统点扩展函数。用平均平滑周期图法分别估算出信号与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函数。最后用维纳逆滤波算法得到恢复图象,避免了普通逆滤波中的病态问题。该算法也可同时恢复因光谱有限带宽、象差等引起的图象降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眼前节OCT对施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检查,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拟行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应用眼前节OCT测量前房深度、房角宽度,术后3h、1d、1周、1个月、3个月、半年、1年测量前房深度、房角宽度、人工晶体后表面与自然晶体前表面的距离(拱高).结果 术前测量前房深度<3mm的放弃手术,术后测量未形成拱高或拱高过大的患者,若眼压较高及时冲洗前房,避免造成继发性青光眼、瞳孔散大等不良后果.结论 眼前节OCT在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前风险排查、术后的并发症监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可对活体组织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但是这种技术受到目前使用光源的局限性,图像的分辨率受到了限制.本文利用倒频谱分析的方法对OCT图像进行反滤波处理,提高了OCT图像的分辨率,达到了图像增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 important new tool in the investigation ofthe retina Recentl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has been introduced into the field of ophthalmology to enhance visualization ofthe various retinal layers. OCT uses interference of near infra-red, low-coherent light reflected from the retina and from a reference mirror, to create transverse sections of the retina. The strength of the signal is a measure of the reflection of the retinal layer which is situated at the same distance from the light source as the mirror. Accurate placement ofthe mirror gives a transverse view of the retina with an axial resolution of 10 microm, with which the resolution of a histological section can be approximated. OCT is used in ophthalmic diseases such as macular oedema, macular holes and other abnormalities on the retinal-vitreous border, follow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and in treating glaucoma. OCT has been used to detect early glaucoma by measur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retinal nerve fibre layer. OCT and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 complement one another as diagnostic methods but OCT is superior in the diagnosis of macular oedema and macular holes. OCT provides images of retinal pathology which can easily be interpreted by both ophthalmologists an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斑区增殖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图像特征及临床诊断和术后评估价值。方法对在我院眼底检查拟诊或诊断为黄斑部视网膜患者38例38眼术前及术后行OCT检查。结果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OCT图像表现为视网膜表面厚薄不一的高反光带,或紧贴于黄斑表面,或与其部分相连。绝大多数黄斑中心凹变浅,厚度增加。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前膜消失,部分病例黄斑区色素上皮损害或黄斑部水肿。结论OCT可以直接客观地显示黄斑前膜及手术后黄斑部各种组织结构的改变,为黄斑前膜的临床诊断、手术效果及治疗评价提供了更加准确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与视网膜电流图(ERG)在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疑似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患者,均行O.CT与ERG检查.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为金标准,比较O.CT、ERG对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的诊断效能.结果 80例疑似遗传性视...  相似文献   

18.
光学相干层析技术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方法。它是一种无损伤、非介入、非离子辐射的探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有限元分析(FEA)是用于工程科学的重要工具,FEMLAB(Finite Element Modeling Laboratory)是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对科学和工程问题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的交互式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OCT成像技术的原理及FEMLAB的应用步骤,重点用FEMLAB软件对脑组织内光场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利用分析结果论证OCT成像在脑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算法实现对视网膜层状结构的自动分割及定量分析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青光眼及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关键。现存处理方法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且可靠性不高。该文拟利用改进的非线性复合扩散滤波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方法首先对自主搭建的OCT系统获得的20幅视网膜图像,通过自动阈值、改进的非线性复合扩散滤波、形态学操作、峰值探测等综合算法,进行分割,比较准确的分割出内界膜(ILM)、外核层(ONL)、内节层和外节层(IS/OS)以及视网膜色素上皮与脉络膜层(RPE_ChCap)边界,最后测量得到视网膜的厚度。结果本算法对视网膜的分割与专家手动测量有较好的一致性,视网膜中心凹测量结果与Zeiss Stratus OCT视网膜中心厚度212±20μm数据一致。结论该文提出的算法有希望应用于临床视网膜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