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在维持机体营养、预防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作用。方法6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均采取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1天开始行肠内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行中心静脉营养支持。监测2组患者术前1d、术后8d的化验指标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尿素氮等上无差异。在术后预防并发症发生方面,EN组明显优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施行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护理措施。方法对87例行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分别经鼻肠管、经颈内静脉进行营养支持,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EN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由鼻肠管内输注营养液,PN组经静脉输注营养液,做好各项护理观察,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对不同营养途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EN组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并发症率低,术后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少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有效、费用低廉。而正确的综合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张憬  秦建伟  邵永丰 《江苏医药》2007,33(11):1124-1125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80例行食管、贲门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营养支持7 d,于术前及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常规、肝功能,并观察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营养支持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N组术后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降低及白细胞、转氨酶升高的幅度均显著小于PN组(P<0.01).EN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PN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0.05).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经济的,较PN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以40例行胃癌根治术或姑息性切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肠内营养( early enteral nutrition,EN)组与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各组30例。 EN组采用术中放置鼻空肠营养管,PN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分别于术后24 h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30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早于PN组( P<0.01),两组之间比较术后体重和血红蛋白指标无显著差异,但白蛋白两组间有差异,EN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对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行腹腔镜胃癌全胃根治术患者经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62例行腹腔镜胃癌全胃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N组与PN组),EN组术中置放空肠营养管.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相同条件营养支持7天,比较两种方法对体质量、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体质量、NRS2002评分、PG-SGA评分、TNM分期、清蛋白、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PN组(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低于PN组(P<0.05).结论 早期EN在促进腹腔镜胃癌全胃根治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及免疫状况方面优于PN.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80例胃癌患者,40例术后早期经鼻空场营养管行肠内营养(EN),40例通过肠外营养(PN)。结果两组病例术前术后体重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EN组术后并发症2例,PN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腹胀5例,腹痛2例,腹泻3例,均发生后术后2~3d,经调整后均得到改善,并能适应肠内营养。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而有效的护理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近2年来胃癌患者119例,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变化、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等。结果术后体重变化、肠功能回复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EN组均较PN组减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病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营养方式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TPN组和PN+EN组,各29例。2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肠外营养或者肠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ld和手术后第8天检测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N+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TPN组(P〈0.05),感染发生率少于TPN组(P〈0.05)。结论2组营养支持均可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态,但是,EN与PN相比,对患者肠道的康复和减少感染发生率有好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TPN)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75例,并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全肠外营养组,分别于术前第1天及术后第1天、7d对血清白蛋白(g/L)、血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及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肠内营养组与全肠外营养组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肠功能恢复较后者快、住院费用较后者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支持同肠外营养一样安全有效,但能促进肠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黎红玮 《海峡药学》2011,23(12):195-196
目的探讨瑞素乳剂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5例,分为肠内营养(EN)33例,肠外营养(PN)32例。EN组通过液囊空肠管术后24h开始肠内营养,PN组给予静脉营养。检测手术前后营养状况及观察临床表现。结果术后EN组血清前蛋白、血红蛋白及体重较PN组上升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比PN组早(P〈0.01);术后住院时间EN组较PN组短(P〈0.01);营养治疗费用EN组较PN组少(P〈0.01)。结论胃癌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代谢、缩短术后住院日、减轻营养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陈亮  张凯  秦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339-34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内和肠外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组(EN组)45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0例,此较两组营养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EN组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o.05);EN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小于PN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术后恢复,可作为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2.
罗娟  李晓燕  文玉  张磊 《云南医药》2011,(2):160-162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意义。方法将37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n=18)及完全肠外营养组(PN组,n=19)进行对比。EN组在术后1~2d均通过复尔凯空肠营养管输注肠内营养液;PN组通过中心静脉给予静脉营养。2组按热量30kcal.kg-1.d-1,氮量为0.12g.kg-1.d-1给予营养。结果①EN组营养住院费用少于PN组(P〈0.01);EN组肛门排气时间少于PN组(P〈0.01);EN组住院天数少于PN组,但无统计学差异;②术后7d:EN组营养指标均高于PN组,但2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③术后7d:EN组免疫指标均高于PN组,2组间比较IgM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gA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PN支持相比较,EN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有效地改善全胃切除患者的免疫状态及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早期营养支持在胃癌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剑 《安徽医药》2009,13(8):939-940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实施营养支持及其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序随机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15例,PN+肠内营养(EN)组25例,分别于术后24 h后于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期间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有无腹胀、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不良反应TPN组较EN+PN组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安全、价廉的优点,胃癌患者术后PN应联合应用EN,逐渐过渡TEN,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但术后正确的护理是确保营养支持有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疆 《中国药业》2013,22(3):31-31
目的探讨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并给予患者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分为肠外营养(PN)组、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EN—PN)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果PN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PN组(P〈0,05)。EN—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问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并给予细节护理,能改善患者术后一般状况和提高免疫功能,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肝切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合并有肝硬化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EN组于术后24 h内开始实施肠内营养;PN组于术后使用目前认为对肝硬化患者合理的肠外营养溶液,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前后肝功能、临床营养指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术后8 d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已恢复到术前水平,与营养支持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PN组,但较PN组轻.EN组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较快,平均营养费用低于PN组.结论 对肝硬化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叶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代谢,加快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临床营养费用,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肠内营养1组(EN)和肠内营养2组(EN2).手术前后检测营养和免疫指标,统计住院天数及营养支持费用.结果 术后8天,EN组免疫指标恢复与PN组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PN组;EN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PN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PN组;EN1组和EN2组两者住院天数无显著差别,EN1组营养支持费用显著少于EN2组.结论 EN能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EN1可作为第一选择.  相似文献   

17.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30例。PN组术后行TPN支持;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8 d测体重、血清蛋白质、Hb、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EN组术后8 d体重(60.5±5)kg,高于PN组的(58.8±3)kg(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62±10)h,较PN组(74±15)h显著缩短(P<0.05)。PN组术后CD+3、CD+4、CD+4/CD+8稍下降,而EN组术后CD+3、CD+4、CD+4/CD+8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术后CD+4/CD+8EN组(1.4±0.3),高于PN组(1.2±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刘顺芳  邹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626-1628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食管癌患者术后鼻空肠管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PN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直到经口进食.EN组术后第一天以静脉支持为主,第二天开始经鼻空肠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瑞素,逐步加大支持强度并减少静脉支持,观察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体质量、血红蛋白(HGB)、血清前白蛋白(PALB)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Y).结果:EN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术后第七天EN组各项指标的恢复速度均优于PN组.EN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0%(9/40),明显低于PN组40.00%(16/40).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EN支持可促进小肠运动功能恢复,加快免疫和营养状态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兴国  王成宏 《安徽医药》2008,12(6):527-529
目的研究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90例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普通输液组(对照组)、早期接受肠内营养组(EN组)、肠外营养组(PN组),EN组术后24h开始行肠内营养治疗,营养支持连续7d,三组热量基本相等,并对三组病人进行术前、术后第8d营养状态评价,比较术后肠功能恢复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等。结果三组血浆蛋白、前白蛋白、体重均较术前下降,以对照组显著,前白蛋白PN、EN组升高有显著性(P〈0.0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以EN组最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住院时间以对照组最长;治疗费用PN明显高于EN。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经济,对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保持肠道黏膜,减少感染性并发症,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等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老年人腹部手术患者营养状态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需行营养支持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及肠内营养(EN)组;两组营养支持均按等热量、等氮量进行;分别于术前1 d(POD-1)、术后第7天(POD+7)和术后第12天(POD+12)检测体质量、上臂肌围、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营养状态指标;营养支持期间每天测定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1)EN组体质量、上臂肌围、转铁蛋白高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白蛋白术后12 d显著高于PN组,EN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在术后第7、12天显著高于PN组;(2)两组累计氮平衡均为正氮平衡,EN组略高于PN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并发症EN组胃肠道二重感染显著低于PN组.结论 与PN相比,EN可有效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胃肠道二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