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中药对肺气虚患者微量元素及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20例慢阻肺肺气虚患者用黄芪及丹参针剂进行治疗,并于治疗前后对肺功能及血浆、红细胞、尿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患者肺气虚症状得到改善;血浆锌、铁值增高、铜值降低;红细胞中锌、铁值降低。铜值增高;尿中锌值降低,铜、铁值升高;VC、FVC、工、V25、V50、MMEF与治疗前比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120例CAG脾虚患者红细胞SOD,血浆Lpo及血发尿中Cu,Zn,Mn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脾气(阳)虚及脾阴虚病人血浆Lpo浓度均高于正常人(P<0.01),红细胞SOD比活性均低于正常人(P<0.05及P<0.01),血浆中Cu,Zn含量均高于正常人组(P<0.01),发中Cu,Zn,Mn含量均低于正常人组(P<0.05及P<0.01),脾气(阳)虚患者尿中Zn,Mn含量高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3.
采用WXF-11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26例白癜风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铜、锌水平,并观察了紫铜消白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其血清铜、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癜风患者血清铜、锌水平均低于健康人(P<0.05;P<0.01);治疗后血清铜、锌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5);该方治疗白癜风患者有效率为92.3%。  相似文献   

4.
麦饭石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应用48只家兔的实验性骨折,从生物力学、生化角度观察了内服麦饭石对家兔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愈合期间骨痂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显示:用药组骨痂锌含量在骨折后13天起,一直高于对照组(P<0.05—0.01);骨痂铁的含量自第9天,锰、铜含量自第12天起一直高于对照组(P<0.05—0.01);胶原含量呈抛物状上升,与对照组有交叉;钙含量一直上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的拉伸、弯曲破坏载荷及拉伸、弯曲强度比对照组高(P<0.05—0.01)。表明:麦饭石提高(或激活)了骨痂中锌、铁、锰、铜的含量(或活性),有利于胶原形成和钙盐沉积,增强了骨的强度,提高了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5.
心病气血辨证与血清锌铜铁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78例中医心病患者血清锌(Zn)、铜(Cu)、铁(Fe)、钙(Ca)含量变化,并与肺病(34例)、肝病(58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心病三组Zn、Ca含量及Zn/Cu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Fe含量下降(P<0.01),心脉瘀阻证组Fe值上升(P<0.05)。心病各组间比较,心脉瘀阻证组Zn、Cu、Fe、Ca含量明显高于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P<0.05或P<0.01),心气虚证组Ca明显低于心血虚证组(P<0.01);另外心病与肺病、肝病患者比较,心气虚证Zn、Fe、Ca含量明显低于肺气虚证组(均P<0.01),心脉瘀阻证组四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肝血瘀组(P<0.05或P<0.01)。提示,血清Zn、Cu、Fe、Ca含量的变化与中医辨证辨病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口服“血神口服液”(由黄芪、当归、血余提取物等组成)前后之肺功能、血清、红细胞、尿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病肺气虚证患者存在着微量元素代谢紊乱,而微量元素锌铁与免疫防卫功能关系密切。研究还表明:患者VC、FVC、FE_1.0%、MMEF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慢阻肺”肺气虚患者存在着通气功能障碍,该口服液能改善其肺通气功能,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温针治疗前后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亮脑啡肽(LEK)、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AMP)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A患者血浆中IL-6、TNF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cAMP含量降低(P<0.05);IL-1、TNF、PGE2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针灸治疗后LEK、PGE2含量显著增高(P<0.05);IL-1、IL-6、TNF、cAM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合我们以前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针灸对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网络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在中医血瘀证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双抗夹心法,检测了162例血瘀证和无血瘀证患者包括肾脏病、Ⅱ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三组疾病的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三病种组的GMp-140值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0.01),表明在上述疾病中存在血小板高度活化现象,并发现三组疾病中的血瘀证患者其血浆GMP-140含量亦均高于无血瘀证患者,说明GMP-140是反映血瘀证的客观指标,亦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助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运用整体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针刺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大鼠RA模型和人RA疾病相似;针刺组和模型组相比,梭形趾数明显减低,四肢肢体肿胀明显减轻,全血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小板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1、P<0.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无统计学差异;大鼠关节X片表现和病理切片表现两者区别不大。说明针刺治疗RA取效是通过解除或改善了血液高粘滞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抗炎镇痛等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心病气血辨证与血清锌铜铁钙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观察78例中医心病患者血清锌(Zn)、铜(Cu)、铁(Fe)、钙(Ca)含量变化,并与肺病(34例)、肝病(58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心病三组Zn、Ca含量及Zn/Cu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Fe含量下降(P<0.01),心脉瘀阻证组Fe值上升(P<0.05)。心病各组间比较,心脉瘀阻证组Zn、Cu、Fe、Ca含量明显高于心气虚证组和心血虚证组(P<0.05或P<0.01),心气虚证组Ca明显低于心血虚证组(P<0.01);另外心病与肺病、肝病患者比较,心气虚Zn、Fe、Ca含量明显低于肺气虚组(P<0.05或P<0.01),心血瘀组四元素含量明显高于肝血瘀组(P<0.05或P<0.01)。提示,血清Zn、Cu、Fe、Ca含量的变化与中医辨病辨证,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补肾密骨液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本文观察了中药补肾密骨液对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并以防治骨质疏松药尼尔雌醇、丙酸睾丸素及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中药组与雌、雄性激素组模鼠的骨矿密度及骨质无机元素钙、镁、锰、铜含量明显高于盐水组(P<0.05,P<0.01,P<0.001);空腹尿钙/肌酐、羟脯氨酸/肌酐等,诸骨吸收生化指标明显低于盐水组(P<0.05,P<0.01).通过骨组织计量学参数值分析,表明补肾密骨液不仅能刺激衍化增生成骨细胞,产生较多的骨基质,使类骨质转变为矿化骨小梁;还能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动,使模鼠的骨再建活动恢复正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身痛逐瘀汤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体重(245±25)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加味身痛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利用双侧卵巢切除法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手术模型制备成功后,戊酸雌二醇组大鼠给予戊酸雌二醇(剂量为 0.09 μg/g)灌胃; 加味身痛逐瘀汤治疗组大鼠给予加味身痛逐瘀汤(剂量为 32、16、8 g/kg)灌胃; 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个月。利用双能 X 线骨密度检测仪、HE染色法及Western blot分别测定骨密度,观察骨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分析大鼠股骨组织中Wnt、Wn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骨微结构遭到严重破坏,股骨组织中Wnt、Wn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戊酸雌二醇组、加味身痛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骨密度显著升高(P<0.05),骨微结构明显改善,股骨组织中Wnt、Wn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且加味身痛逐瘀汤高剂量组和戊酸雌二醇组对骨密度及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加味身痛逐瘀汤可能通过调节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提高骨质疏松症大鼠的骨密度以及改善骨组织形态,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68-370
目的 :观察加味益气丸联合驻春胶囊预防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再骨折的效果。方法:87例OVCF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口服加味益气丸与驻春胶囊,B组口服碳酸钙D3片,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年骨密度变化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1年骨密度值均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组骨密度改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邻近椎体再骨折率A组14.2%,B组2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术后口服加味益气丸联合驻春胶囊,可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再次骨折。  相似文献   

14.
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14天,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给药前、给药后4天、7天及14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减少、成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各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增,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对血小板提升作用高于维血宁组及其组方小柴胡颗粒组和丹参三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组使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增高,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优于小柴胡颗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颗粒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并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促使骨髓巨核成熟,效果优于维血宁组,且优于其组方小柴胡颗粒和丹参三七颗粒,与强的松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命门"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股骨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命门组、非经非穴组及雌激素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均切除双侧卵巢制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命门组和非经非穴组每日电针"命门"及非经非穴1次,疏密波,频率为2Hz/15Hz,强度为1mA,每次持续20min,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雌激素组用戊酸雌二醇片生理盐水混悬液(25μg/mL,2mL/500g)灌胃,连续灌服1个月。治疗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左侧股骨BMP-2的表达变化,运用三点弯曲实验检测大鼠右侧股骨最大载荷及断裂载荷。结果:造模后大鼠阴道脱落细胞涂片可见细胞核大,核质比例大,提示去势成功。造模后大鼠股骨骨小梁较假手术组明显变少,结构松散,骨髓腔明显变大,存在大量脂肪和空泡,表现出典型的骨质疏松症组织形态。模型组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命门组及雌激素组最大载荷和断裂载荷较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BMP-2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减弱(P0.05),命门组及雌激素组BMP-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强(P0.05)。结论:电针"命门"穴能增加BMP-2的表达水平,提高骨生物力学性能,增强骨强度,从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保和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保和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对照法分为2组,均予基础治疗(西药),治疗组(52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保和汤加味内服,对照组(46例)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使用复方丹参片内服,用药2~4个疗程后进行随诊评定。结果2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临床主要症状、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均有明显改善作用,且患者消心痛用量亦有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亦有明显降低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保和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去卵巢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5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电针组电针刺激"关元"穴2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西药组大鼠戊酸雌二醇片生理盐水混悬液(25μg/mL,2mL/500g体重)灌胃,疗程同电针组。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运用三点弯曲试验检测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GF-1,股骨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均显著性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西药组大鼠血清IGF-1,股骨最大载荷、断裂载荷均显著性升高(P0.05,P0.01);电针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通过提高大鼠血清IGF-1水平和骨强度,发挥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温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探讨温针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各20例。针灸组穴取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等,予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45次;药物组口服维丁钙片,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及雌二醇(E_2)、骨钙素(BGP)和尿钙/尿肌酐比值(Ca/Cr)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灸组各部位的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0.01),药物组治疗后BMD无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G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灸组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5);针灸组治疗后Ca/Cr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药物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组临床控制率为35.0%,药物组为5.0%,针灸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口服维丁钙片,有提高激素水平、延缓骨丢失的作用,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温肾强骨方对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形成及骨吸收的影响。方法:按照患者用药意向将154例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75例给予西医治疗; 治疗组7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肾强骨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形成相关指标、临床疗效、骨吸收指标、骨密度情况、中医症状评分、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骨密度、骨形成相关指标、骨吸收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温肾强骨方对肿瘤中后期并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该方通过改善患者骨密度、骨形成及骨吸收相关指标能够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加味五子衍宗方改善学习记忆障碍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东莨菪碱建立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以Morris水迷宫系统检测模型小鼠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成绩。[结果]模型组小鼠定位航行实验搜索策略、空间探索实验穿越目标区域次数成绩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退(P<0.05),而加味五子衍宗方及其总黄酮、总多糖组分处理的动物上述成绩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其中总多糖组分的作用有优于原复方的趋势。[结论]提示加味五子衍宗方及其总黄酮、总多糖组分对中枢胆碱能系统损伤的学习记忆障碍有保护作用。该复方总黄酮、总多糖组分是其促智的有效组分,其中总多糖组分的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