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病人迟发性运动障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病人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服用抗精神病药5年以上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86例,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有无迟发性运动障碍(TD)及其严重程度。结果:TD的总发生率为24.9%。引起TD的抗精神病药均为常规的药物,且大多在常用计量范围内。发生TD的病人服用高效价多、联用苯海索多。结论:在精神科临床应用抗精神病药时应注意TD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迟发性运动障碍 (TD) ,是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中出现的严重副反应 ,它极大地影响着治疗的进一步深入 ,本文就脑电地形图 (BEAM)与无 TD者对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TD组 :选择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 TD的 33例患者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1988年4月~1998年6月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汤治疗20例迟发性运动障碍(TD),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2岁。精神病病程3年内10例,3~5年5例,5年以上5例。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本组病人经3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11例,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例,单独用药3例;迟发性运动障碍病程最短3周,最长两年,其中3周~2月10例,2月~半年6例,半年到1年2例,1年以上2例。严重程度:患者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其中有4例生活不能自理。12 治疗方法 益气…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 (TD)在治疗上比较棘手 ,应用维生素E治疗TD在国内报道尚少 ,现将我们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对本院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住院及门诊病人 ,采用不自主动作评定量表 (AIMS)对其进行评定。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剂量维持不变的情况下 ,以AIMS≥ 5分者为观察对象。共确诊TD4 4例。其中男性 2 5例 ,女性 19例 ;年龄 19~ 6 6岁 ,平均 (33 3± 11 7)岁 ;精神病病程 2~ 39年 ;平均 (12 7± 10 6 )年 ;TD病程 0 5~ 9年 ,平均 (2 6± 2 5 )年。1 2 方法 维生素E胶丸 (由…  相似文献   

5.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由于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运动障碍。病人常表现不自主抽搐、痉挛和面肌震颤等。近5年来,一些研究小组报告了应用维生素E治疗该病症的不同结果。新近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E可使大约20%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病人的上述症状得以缓解。纽约市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在16例每天应用大剂量维生素E的精神病患者中,其中9例在连续用药8~12周后TD症状明显减轻。而12名接受同样时间安慰剂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只有1人TD症  相似文献   

6.
凤华 《中国医学创新》2013,(14):158-159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又称为迟发性多动症,是1968年由Crane首先提出的一种疾病.该病多见于大剂量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的患者,临床主要特点为不自主、有节律的重复刻板式运动.本文对TD的临床诊断、表现特征以及治疗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5年中,一些研究组报告了使用维生素E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不同结果。TD是由抗精神病药物诱发的一种严重运动障碍。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证实,此营养物质可使大约20%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病人的不自主抽搐、反射和怪相等症状缓解。纽约退伍军人医疗中心部门的Lenard AAdler报告,在16名每天用大剂量维生素E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中,9人在治疗8~12周后TD症状明显减轻。12名接受同样时间安慰剂  相似文献   

8.
迟发性运动障碍(TD),系精神病人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1].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TD,取得良好疗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是由Crane于1968年首先提出。到目前为止,TD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TD是由于长期(1年以上)服用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尤其是酚噻嗪类(如奋乃静)和丁酰苯类(如氟哌叮醇)等,使得纹状体多巴胺(DA)能受体超敏,从而引起黑质一纹状体DA功能相对增高所致。  相似文献   

10.
迟发性运动障碍是由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抗精神病药引起一组肌群不自主的节律性重复运动。通常在减少或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发生,主要表现在口腔和面部。有数据显示,年轻患者因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发生率每年为5%、每5年为20%-26%。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发病率则相对较低,每年为0.5%~1.5%。  相似文献   

11.
魏伟  罗慧芳 《右江医学》2008,36(5):624-625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又称迟发性多动症、持续性运动障碍,是由于长期大量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引起的一种特殊而持久异常的不自主运动综合征,一般包括刻板样动作、舞蹈样手足徐动症,主要累及口面颌、四肢或躯干。目前TD在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已有长足发展,但仍有许多空白和疑点,以致在其防治过程中仍无满意的方法。本文就近年来TD相关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伴有与不伴有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符合持续性TD诊断标准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TD组,共40例,对照组为不伴有TD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目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相匹配。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对其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大部分分测验项目、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及智商总分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伴有TD的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赛庚啶为抗组胺药物,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有文献报道对迟发性运动障碍(TD)治疗有效。现将6例TD患者用赛庚啶治疗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药源性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多见于抗精神病药物。而胃复安所致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中以急性肌紧张异常最多见,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TD)者较少见。本组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49~78岁(平均60岁)。胃复安剂量24~30mg/日,分3次服。从服药至出现口周、面颊及舌肌不自主多动1月~2年(平均5.7个月),自出现症状至确诊2~19个月(平均6.3个月)。其表现大致相同。典型病例:女性,49岁,工人。因恶心呕吐服胃复安24mg/日三个月,连续服药1月余即出现轻度扭颈、头后仰,又因咳嗽加服咳必清75mg/日,连服1周,上述症状加重,不断(?)嘴、挤眼,做鬼脸,舌翻卷并不自主吐舌,影响进食和说话,烦躁不安。检查;口颊,舌肌不自主多动伴扭颈,无其  相似文献   

15.
舒必利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王志广,沈秀梅(临沂市精神病医院)关键词舒必利;迟发性运动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很多学者试用过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均不肯定。Schwortz等报道舒必利对TD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1986年以来,我们对21例中重度迟发性运动障碍(TD)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今将结果报告如下:21例均为服用高效含氟类抗精神病药物,服药3个月至六年,TD 发生时间为1个月至二年。随机分为两组,A 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12例,B 组单纯用西药治疗9例。临床表现,持续不自主的、有节律的刻板运动(吸吮、鼓腮、转舌、咀嚼等),睡眠时消失,情绪紧张时加重.有2例进食困难(两组各1例),伴有咽干,唇燥,便秘,闭经。舌红黄,脉弦。  相似文献   

17.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7例广西龙泉山医院张玲(柳州545005)迟发性运动障碍(TD)是指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1]。此症使患者活动受限,影响生活能力,无较好防治方法,以往曾用氯氮平,维生素E,钙通道阻滞剂苯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十二年来住院精神病人药源性迟发性运动障碍患病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AIMS对1998年4月,1993年7月和2000年12月正在住院病人进行评定,可疑者肌注海饿辛,并收集有关情况,结果:1988年TD患者率为13.5%,1993年为5.5%,2000年为8.1%,1993年TD患病率显著低于1988年,TD患病率的高低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品及剂量有关联,结论:不同年代TD患病率也不同,并且与应用抗精神病药物及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各种锥外系副反应,如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静坐不能或巴金森氏症候群。近年文献陆续报道长期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锥外系另一副反应,称“迟发性运动障碍”或“迟发性运动不协调”为这类药物最严重的合并症之一。1957年Schon—cker首先加以描述。迟发性运动障碍系指患者在长期大剂量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或突然的停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出现的重复、不自主、刻板和有节律但并非完全不可逆的异常运动。其特点是口面部、肢体和躯干肌的不自主运动,临床也称为口—舌—咀嚼(Bucco—Linguo—Mas—ticatory,BLM)运动不能三联症。有人报道精神分  相似文献   

20.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发性肌张力障碍(tardivedystonia)是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一组慢性持久的锥体外系症状,表现为单个或多个随意肌自主运动困难,或因自主运动困难所致姿势变样。本症临床并非罕见,可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多认为本症是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dyskinesia,TD)的一个亚型,称“肌张力低下一麻痹型”[1]。BurkeRE等(1982)首先提出本症的疾病概念和诊断标准,指出本症与TD、急性肌张力障碍、原发性或其他继发脑神经障碍的dystonia可以鉴别,其诊断标准如下:1存在慢性持久的dystonia;2)在此dystonia之前使用抗精神病药物;3)通过临床或检查可排除其他继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