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的临床、实验室及肺功能检查、胸片及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及活动后气短。胸片示两肺弥漫性分布的小结节影及肺过度充气膨胀并两下肺支气管扩张,HRCT像示:①肺小叶中心性小结节影;②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张;③支气管壁增厚。同时伴有副鼻窦炎或既往有副鼻窦炎病史。结论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副鼻窦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DPB的确诊仍依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肺功能特点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弥漫性小叶中心性结节3例,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性颗粒样结节状阴影合并广泛支气管扩张1例。4例患者鼻窦CT均提示副鼻窦炎,2例合并鼻息肉。肺功能检查3例患者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例呈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FEV1/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均70%。4例经过大环内酯类药物3~6个月后均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可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肺组织活检进行诊断,及时使用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则可以阻止病变进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采用病例分析和文献复习的方法,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本病误诊率高的根本原因是对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不熟悉,胸部HRCT有助于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如能早期诊断及时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本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chiolitis.DPB)是弥漫存在于两肺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是一种病因未明,有民族背景的特殊呼吸系统疾病,其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型粟粒样结节,肺功能表现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十四、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该病有确实的疗效,但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断为哮喘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20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症状具有长期性,无发热,无明显鼻塞,流涕,症状,胸片正常,胸部CT,双肺弥漫分布的颗粒样结节影,沿细支气管分布,肺功能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诊断有一定难度,经常被误诊为哮喘。结论疑似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入院后,临床上应该提高警惕,对患者进行多项检查,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详细观察,避免误诊为哮喘的现象出现,进一步提高该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以及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为提升临床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将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30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临床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都有咳嗽、咳痰、双肺湿罗音等普遍表现,此外,多数患者存在劳力性呼吸困难(93.33%)、缺氧(90.00%)、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90.00%)、支气管小叶中心性小结节(90.00%)等情况,还有一些患者存在其他表现,如细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改变、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弥散功能障碍等。且全部患者均有鼻窦炎或副鼻窦炎病史。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有较多临床表现,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等,且很多患者会合并有鼻窦炎,对此类疾病应当及早诊断,及早治疗,这对于促进疗效以及预后效果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7.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琦 《中国医学创新》2009,6(33):213-213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以及疗效.方法 对1例长期咳嗽、咳痰的临床疑似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X线、CT、肺功能、痰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并采用阿奇霉素或罗红霉素治疗3个月.结果 1个星期后咳嗽、咳痰明显減轻,3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肺功能、CT、X线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发病确诊率低、易误诊,临床上要提高警觉.该病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较敏感,及时使用大环内酯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儿童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1例临床特点,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以提高儿科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1例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促,肺功能FEV1/FVC<70%,低氧血症,CT显示两叶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型结节影,合并慢性鼻窦炎的DPB 的患儿病例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讨论本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结果 DBP多在成人发病,儿童极为少见,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黄痰,活动性气促,伴有或既往有鼻窦炎病史,肺功能FEV1/FVC<70%,伴有低氧血症者,CT典型改变是双肺弥漫性小叶中心型结节,伴有以外周为主的支气管扩张和伴有慢性鼻窦炎.诊断本病应注意排除纤毛不动症、囊性纤维化、免疫缺陷病等.应用小剂量大环内酯类药物和皮质醇激素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DPB的诊断主要是临床与影像学诊断,长期小剂量大环内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病变于双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及其远端的终末气道,慢性起病,迁延难愈,临床症状包括慢性而持续的咳嗽、咳痰及典型的呼吸困难,重者将发生呼吸衰竭,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相混淆;影像学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和漏诊。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能改善其预后。本文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诊疗回顾分析,以提高对该病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老年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BP)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例DPB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及活动后气促三大症状.肺功能显示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并伴有咯血的临床表现,肺部CT表现均呈两肺弥漫性分布小叶中心性小结节阴影.结论 DPB的临床诊断应综合分析病史、临床特点、特征性胸部CT表现,并可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而可无需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11.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弥漫性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以慢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实体,早期表现为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央性结节影,晚期则表现为广泛细支气管扩张和持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严重呼吸功能障碍,预后不良。如果早期确诊、及时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则可以阻止病变进展,预后大为改观。本病目前在我国属于少见病,由于警惕性不高,极易误诊为常见的慢性气道性疾病和肺间质性疾病,贻误治疗。本结合我院最近以支气管扩张收住院,住院过程中确诊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1例,阐述DP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秀琨 《当代医学》2010,16(3):19-20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1itis,DPB)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障碍的疾患。由于炎症病变弥漫性地分布于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时气短。现对本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HRCT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顾岚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44-4745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意义。方法:运用HRCT薄层1mm、呼气相扫描对高度怀疑有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患者用HRCT检查发现病灶。结果:在HRCT上,两例均表现为分布于两肺内的直径达2mm的微结节,以下肺部较多,小而边缘模糊的圆影,位于小叶中心内,围绕着小叶中心的细支气管和动脉,近胸膜,是典型的小叶中心气腔结节。结论:HRCT是诊断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最好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0例均呈弥散性分布,10例弥散性分布结节影、“树芽征”,9例小支气管扩张,6例结节间“空气潴留征”,3例见黏液栓.结论 弥散性泛细支气管炎HR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23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总结23例病理诊断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本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1)持续性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促;(2)肺部断续性湿啰音;(3)胸部CT:小叶中心性颗粒状阴影;(4)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低氧血症,无肺弥散功能降低;(5)冷血凝试验阳性而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G阴性;(6)合并慢性鼻窦炎或有既往副鼻窦炎病史;(7)低剂量红霉素长期治疗明显改善预后。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异性,只有正确的认识及诊断才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CT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及地位。方法选取2O09年9月至2011年12月经我院临床确诊弥漫性泛细支气管起(DPB)的患者9例,总结分析其胸部cT特征。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胸部CT特征主要有:1、双肺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性粟粒状结节影并见树芽征:2、远端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双轨状”轻度支扩:3、炎性斑片状渗出病灶;4、肺间质性改变及纤维化;钆支气管粘液栓。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胸部cT具有典型的特征性表现,是临床确诊DPB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临床诊疗.方法 分析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预防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病例分析和献复习的方法。结果: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红霉素治疗,预后良好。结论:HRCT对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帮助极大,使该病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总结弥漫性肺浸润(diffuse pulmonary infiltrates,DPI)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胸部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实验室检查要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DPI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前瞻性研究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诊治的82例DP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82例DPI患者的病因构成如下:感染性疾病30例(36.6%),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 17例(20.7%),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肺部浸润9例(11%),肺癌6例(7.3%),血管炎4例(4.9%),肺水肿4例(4.9%),结节病3例(3.7%),肺泡蛋白沉着症2例(2.4%),淋巴瘤、肺泡微石症、放射性肺炎、吸入性肺炎、药物因素致肺纤维化、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各1例(1.2%).不同病因的DPI在临床病史、体征、胸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肺活检病理学检查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结论 DPI病因复杂,以感染性疾病及IIP、CTD较常见,发热、Vdcro哕音等是重要的有鉴别诊断价值的临床特点,磨玻璃影、网格影、结节影等是特征性的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影像学表现,感染性疾病应注重病原学检查,非感染性疾病应注重一些特殊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多层螺旋CT(MSC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SCT检查资料。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主要胸部CT表现:(1)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占84%(21/25);(2)小支气管扩张占68%(17/25),伴有小支气管壁增厚16例,合并有黏液栓3例;(3)炎性斑片状实变影占56%(14/25),多局限于单肺叶;(4)肺间质纤维化占16%(4/25);(5)小空洞占12%(3/25)。有副鼻窦炎病史22例(88%),最常累及上颌窦。结论: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副鼻窦炎病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