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我们对311例各型肝病病人和200名供血员进行了抗-HBc、HBsAg、抗-HBs的检测,报告如下一、方法与标准 1.检测方法抗-HBc、HBsAg、抗-HBs的检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相被动血凝(RPHA)及被动血凝(PH4)法。 2.阳性标准抗-HBc稀释度≥1:100者判定为阳性,HBsAg及抗-HBs稀释度≥1:8及血凝试验集终点超过中和试验二孔以上者判定为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人群中的分布状态及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农村1085人与城市490人按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对不同职业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人群 HBSAg 阳性率8.66%,城市人群阳性率7.55%,χ2=0.55,P >0.05;男性836人,阳性率为8.61%,女性739人,阳性率为7.98%;HBSAg 在家庭中的分布呈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χ2=30.16,P<0.05)。家庭中母亲HBSAg阳性而父亲阴性者的子女阳性率(51.83%)显著高于父母亲均阴性者子女的阳性率(2.03%)(χ2=92.35,P<0.01);e抗原阳性率为40.00%,e抗体阳性率为5.38%,χ2=17.75,P<0.01。结论: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在治疗中必须要注意免疫的调节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对年龄在20岁以下人群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减少进一步的传播和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人群中的分布状态及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防治措施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农村1085人与城市490人按随机整群抽样的原则,对不同职业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人群HBSAg阳性率8.66%,城市人群阳性率7.55%,χ2=0.55,P0.05;男性836人,阳性率为8.61%,女性739人,阳性率为7.98%;HBSAg在家庭中的分布呈明显的家庭集聚现象(χ2=30.16,P0.05)。家庭中母亲HBSAg阳性而父亲阴性者的子女阳性率(51.83%)显著高于父母亲均阴性者子女的阳性率(2.03%)(χ2=92.35,P0.01);e抗原阳性率为40.00%,e抗体阳性率为5.38%,χ2=17.75,P0.01。结论: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在治疗中必须要注意免疫的调节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否则会引起不良后果。对年龄在20岁以下人群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以减少进一步的传播和感染。  相似文献   

4.
自从HBsAg被发现以来,人们对HBV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证明与HBV相关的有5个抗原抗体系统。现就其临床意义,概述如下: 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系统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为乙肝病毒(HBV)的外壳,为三种形态的颗粒所共有,因为这一共同的抗原存在于其表面,故名为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的临床意义:(1)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HBsAg是感染了HBV的一个特异性标志,血清内检出HBs  相似文献   

5.
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sAg 系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壳,在肝细胞浆内质网池中复制装配,剩余的 HBsAg释放至体液与组织中,其血清中的含量可达10~3,比病毒本身多10~6倍,较易测得.血清内检得 HBsAg 表示体内存在着 HBV,标志着一定的传染性.将 HBsAg 阳性血液稀释至10~(-4)可导致黄疸型肝炎,稀释10~(-5)~10~(-7)使约50%受试者感染后40~120天血中出现 HBsAg.滴度高传染性强.HBSAg 阳性见于:(1)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或急性期,大多仅短期阳性.(2)慢性 HBsAg携带者(健康携带者或有免疫缺陷的携带者).(3)HBV 所致的慢性肝病:迁延型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HBsAg 的动态检测可协助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6.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1973年Feinstone首次报告用免疫电镜技术在甲肝病人粪内找到甲肝病毒抗原颗粒,直径为27nm,这种颗粒对甲肝患者恢复期血清能起特异性免疫凝集反应,这表明甲肝恢复期血清中存在着对抗此种颗粒的抗体。1974年Maynard 与Locarnini,1975年Dienstag 均进一步肯定了上述发现,从而为甲肝抗原抗体的检测,为临床诊断甲肝提供了重要的血清学指标。国内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均在疫点,对早期甲肝患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我院在四年中(1973年7月~1977年6月)对2,126例住院病人,通过对流免疫电泳法及免疫粘附血凝法的检测观察,重点探索了乙抗原阴转与临床的关系,探讨了乙抗原阴转与检测方法及药物治疗的关系,并初步提出了乙抗原的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商业工作人员130例,男38例,女92例;年龄20~40岁,平均28岁.售货员105例,收款员25例,均未接种乙肝疫苗,身体健康.受检者均采集空腹肘静脉血2mL,常规处理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操作.结果:HBV-DNA阳性66例,占50.7%;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22例,占16.9%;表面抗体(抗-HBs)阳性30例,占23.1%;e抗原(HBeAg)阳性4例,占3.1%;e抗体(抗-HBe)阳性16例,占12.3%;核心抗体(抗-HBc)阳性32例,占24.6%.女性HBV感染46例(50.0%),男性20例(52.6%),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74,P>0.05).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按其病原不同,可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及非甲非乙型病毒性肝炎。本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作一概略介绍。一、乙型肝炎病毒 1963年Blumberg从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血清中发现一种抗原,此抗原能与一例经多次输血而产生低密度β脂蛋白沉淀素的血友病患者血清起凝集反  相似文献   

10.
1969年,Almeida首先提出免疫复合物损伤在肝炎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以后不少作者用不同的方法检测了乙肝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血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其中不少是使用非特异的检测方法或在同一报告中大部分使用非特异方法而只少数病人使用特异性方法检测。但是,并非所有的复合物中都包含HBsAg。我们为了克服目前常用的免疫复合物的分离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其他血清蛋白可以污染抗原抗体复合物,或者由于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使其他与疾病过程无关的复合物在病人血清中可以出现并同时分离出来的问题而影响结果的分析,而采用Anh-Tuan的特异性检测方法,进行了正常人及部分病毒性肝炎病人之HBsAgICS测定。  相似文献   

11.
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是由以侵害肝脏为主而引起病毒性肝炎的一组病原体所致。目前,己明确病毒性肝炎至少有五个型,即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炎相关的病毒还有庚型肝炎病毒和TT型肝炎病毒,但均未被最后确定[1]。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病毒性肝炎中的重点防治传染病,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中国,不仅其发病率和流行率高,而且造成的影响特别严重。因此,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专家重点讨论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福霞 《医学综述》2007,13(23):1885-1886
<正>慢性乙型肝炎我国是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域,全国大约有1.2亿以上的人群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相似文献   

13.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至少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约3亿人成为慢性感染者,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流行很广,受其感染的病人可出现不同的疾病表现,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标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及LHBs,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HBV标志物模式测定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结果2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标本中LHBs阳性符合率为87.10%(108/124),HBV DNA阳性符合率为90.32%(110/124),差异无显著性。HBV标志物模式为HBsAg、HBeAg及抗HBc阳性共96例,LHBs检出率为93.75%(90/96),HBV DNA检出率为97.91%(94/96),差异无显著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共28例,LHBs检出率为64.29%(18/28),HBV DNA检出率为57.14%(16/28),差异无显著性。结论LHBs和HBV DNA两种方法检出阳性符合率一致。LHBs检测是一种酶联免疫方法,仪器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多数医疗机构都能开展,特别是对于不能开展HBV DNA检测的基层医院更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组织中人类白细胞抗原I(HLA I)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和43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中的HLA I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中HLA I抗原表达为36.47±19.38,明显低于慢性乙肝的79.54±41.55和正常肝组织的81.86±46.53(P均<0.01),而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HLA I类抗原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伴有肝内和(或)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HLA I抗原表达较无转移组明显降低(22.83±11.59 vs 46.28±23.16,P<0.05);HLA I类抗原表达与血清AFP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741?1, P<0.01),但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明显正相关(r=0.805?1, P ?.05)。结论:HLA I抗原表达异常与肝癌的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 [关键词]HLA I类抗原;肝炎,乙型;癌,肝细胞  相似文献   

16.
17.
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病毒性肝炎,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在高发地区成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24.4%~80.8%。长期以来,临床上根据乙型肝炎5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及其模式的动态变化,作为对HBV感染者的病情监测、监控以及判断传染性和评价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全世界无症状携带者(HBsAg携带者)超过2.8亿,我国占1亿以上,男性高  相似文献   

20.
张继东  吴侠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9):1792-179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定量检测作为反映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例HBeAg阳性受检者在初诊时分别对HBe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进行定量检测.根据初诊测得的HBeAg水平将200例患者分为4组,计算出各组HBV DNA载量、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其中164例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比较HBeAg水平变化与HBV DNA载量变化间的关系.结果 HBeAg水平不同的患者其HBV DNA载量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而HBeAg水平不同的患者其HBsAg、ALT水平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BeAg的相差百分比与HBV DNA载量变化之间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 HBeAg水平与HBV DNA载量间有很好的相关性,HBeAg定量检测可作为反映体内HBV复制状态的一个指标,对临床诊断和药物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