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Hamm等和周寿生等两组酸碱失衡预计代偿范围计算公式的差别。方法分别将1500份模拟及745份实测异常酸碱失衡数据,同时用两组公式判断其酸碱失衡类型,用Kappa检验两组公式的一致性。结果两组公式判断模拟200份(实测108份,下同)代酸,一致率为75.00%(70.37%),Kappa值为0.49(0.41),P均0.01。判断模拟500份(实测132份)代碱,一致率为56.80%(59.09%),Kappa值为0.14(0.18),P0.01(0.05)。判断模拟200份(实测81份)急性呼酸,一致率为58.50%(65.43%),Kappa值为0.26(0.31),P均0.01。判断模拟200份(实测168份)急性呼碱,一致率为53.00%(54.76%),Kappa值为0.20(0.24),P均0.01。判断模拟200份(实测119份)慢性呼酸,一致率为84.50%(67.23%),Kappa值为0.45(0.41),P均0.01。判断模拟200份(实测137份)慢性呼碱,一致率为73.00%(66.61%),Kappa值为0.49(0.43),P均0.01。结论用Hamm等和周寿生等两组公式判断模拟及实测酸碱失衡类型均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李瑞玲 《微创医学》2001,20(2):151-152
目的 了解死于肺心病的病人住院期间酸碱失衡类型的改变,以正确防治肺心病的酸碱失衡。方法 测定45例肺心病住院病人入院时和死亡前24小时内酸碱失衡情况,并比较入院时与死亡前酸碱失衡类型的构成与变化。结果 入院时与死亡前酸碱失衡发生率分别为43例(95.56%)和44例(97.78%),P>0.05。但死亡前单纯性、二重性和三重性酸碱失衡分别为17例、18例和9例;入院时则分别31例、8例和4例(P<0.05)。10例由入院时无酸碱失衡或单纯性酸碱失衡转为二重性酸碱失衡,5例由单纯性或二重性酸碱失衡转为三重性酸碱失衡,2例由二重性转为单纯性酸碱失衡,6例酸碱失衡数目不变,但其类型改变。结论 肺心病病人死亡前混合性酸碱失衡增多,临床医生应注意监测病人的酸碱代谢,及时发现和处理新酌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重症病人常见的复合酸碱失衡进行正确分析应用.方法 结合临床病情,应用动脉分析的数据,酸碱失衡预计公式计算等方法,预测酸碱失衡类型.结果 360例中二重型酸碱失衡259例(72%),三重型酸碱失衡90例(25%),四重型酸碱失衡11例(3%).结论 对酸碱失衡正确判断及早防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气变化的认识 ,探讨酸碱失衡类型及发生发展规律。方法 对 12 0例 (2 2 4例次 )CHF患者动脉血气参数 (pH ,PaO2 ,PaCO2 ,HCO3 -)、酸碱失衡类型和电解质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2 4例次中动脉血氧分压 (PaO2 ) <80mmHg(1mmHg =0 133kPa)者 186例次 (83 0 % ) ;发生不同类型酸碱失衡 184例次 (82 1% ) ,其中单纯性代谢性碱中毒 (代碱 )最常见 ,有 34例次 (15 2 % ) ,其次为呼碱合并代酸、呼碱合并代碱、呼酸合并代酸、呼酸合并代碱、单纯性呼碱 (呼碱 )、单纯性代酸 (代酸 )等。单纯性酸碱失衡6 7例次 (2 9 9% ) ,二重性酸碱失衡 10 6例次 (4 7 3% ) ,三重性酸碱失衡 (TABD) 11例次 (4 9% )。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常见 ,电解质紊乱 ,低K 、低Na 、低Cl-是普遍现象 ,发生酸碱失衡常见 ,酸碱失衡类型与引起心衰原发病、诱发心衰因素 (如感染发热、药物使用不当等 )有关 ,低K 、低Na 、低Cl-及代谢性碱中毒 ,往往是难治性心衰的主要因素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尤其是呼酸合并有代酸 ,可致严重酸血症 ,往往是病情严重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宋从周  李伟 《现代医学》2000,28(5):316-317
目的评价微机判断血气和酸碱失衡的价值。方法应用微机对200例患者提供的450例次血气和电解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血气、酸碱失衡的临床诊断结果,再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在450例次中(正常血气53例次,酸碱失衡397例次,其中单纯性214例次,双重性84例次,三重性108例次,四重性1例次),除9例次三重性酸碱失衡外,微机判断与临床完全符合,准确率达98%,其他方法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99%、23%、1%和0%,同时微机判断的速度要比其他方法快几倍甚至几十倍。结论应用微机判断血气和酸碱失衡,特别对复杂性酸碱失衡类型的判断要比其他方法的判断快而准确。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三重酸碱失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水秀 《医学文选》2005,24(3):309-31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酸碱失衡类型和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47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血清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阴离子隙(AG)值和潜在HCO3-,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43例患者发生酸碱失衡,其中单纯酸碱失衡28例次,二重酸碱失衡21例次,三重酸碱失衡5例次。所有TABD患者均伴有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远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多种类型酸碱失衡,临床诊断TABD必需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AG值和潜在HCO3-联合才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ICU患者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预后分析.方法:随机的收集2012年01月-2013年03月期间收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病房的患者共60例,入院时经动脉血气分析与电解质检查存在酸碱平衡紊乱(ABD)的患者为酸碱失衡组,其余的患者为无酸碱失衡组,同时判断分析酸碱失衡组ABD的类型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ICU患者酸碱失衡的发生率很高(88.3%).酸碱失衡组患者中单纯性ABD亚组(SABD)18例(34.0%),二重ABD亚组 (DABD)19例(35.8%),三重ABD亚组(TABD)16例(30.2%).TABD亚组的APACHEII评分(25.7±6.9)明显高于无酸碱失衡组(18.8±7.86)、SABD亚组(19.7±7.40)、DABD亚组(21.2±5.68),P<0.01.TABD亚组的MODS发生率(11例,66.7%)高于无酸碱失衡组(1例,14.3%,P<0.01)、SABD亚组(1例,5.6%,P<0.01)、DABD亚组(4例,21.1%,P<0.01).TABD亚组的7天病死率(8例,50%)明显高于无酸碱失衡组(0例,0%,P<0.01)、SABD亚组(2例,11.1%,P<0.01)、DABD亚组(5例,26.3%,P<0.01).结论:符合收治ICU标准的患者ABD发生率高,而且发生酸碱失衡的患者病情明显加重,与预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微机在血气判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从周  李伟 《铁道医学》2000,28(5):316-317
目的 评价微机判断血气和酸碱失衡的价值。方法 应用微机对200例患者提供的450例次血气和电解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血气、酸碱失衡的临床诊断结果,再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在450例次中(正常血气53例次,酸碱失衡397例次,其中单纯性214例次,双重性84例次,三重性108例次,四重性1例次),除9例次三重性酸碱失衡外,微机判断与临床完全符合,准确率达98%,其他方法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  相似文献   

9.
血气分析在重症患者酸碱失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苏娜 《海南医学》2005,16(3):13-14
目的 探讨血气分析在重症患者酸碱失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619例重症患者入院后抽取0.5ml动脉血、肝素抗凝、混匀。美国i-STAT血气分析仪检测分析。结果 619例重症患者动脉血中597例(96.45%)伴有8种类型的酸碱失衡,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呼碱)最为常见、为151例(25.29%),其它依次为呼碱合并代谢性碱中毒(代碱)101例(16.92%),呼吸性酸中毒(呼酸)88例(14.74%),代谢性酸中毒(代酸)81例(13.57%),呼酸合并代碱63例(10.55%),呼碱合并代酸51例(8.54%),代碱36例(6.03%),呼酸合并代酸26例(4.36%),597例酸碱失衡中,单纯性酸碱失衡356例(59.63%),混合性酸碱失衡241例(40.37%)。结论 根据血气分析检测的结果可以明确患者酸碱失衡类型、特点与判断,为临床正确救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水秀 《微创医学》2005,24(3):309-311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酸碱失衡类型和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临床诊断指标.方法47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和血清电解质.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阴离子隙(AG)值和潜在HCO3-,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43例患者发生酸碱失衡,其中单纯酸碱失衡28例次,二重酸碱失衡21例次,三重酸碱失衡5例次.所有TABD患者均伴有多脏器衰竭,死亡率远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多种类型酸碱失衡,临床诊断TABD必需以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AG值和潜在HCO3-联合才更为可信.  相似文献   

11.
宋琼 《河北医学》2001,7(3):193-195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酸碱失衡类型。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同步测定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分布,以酸碱失衡预测供偿公式,结合AG值和潜在HCO3^-对119例次慢性呼吸衰竭进行酸碱失衡类型判断。结果:正常5例次,呼酸37例次,代碱5例次,呼碱3例次。呼酸和并代碱52例次,呼酸合并代酸4例次,呼碱合并代碱4例次,三重酸碱失衡(TABD)9例次,其中呼酸合并代酸代碱7例次,呼碱合并代酸代碱2例次。经AG值和潜在HCO3^-判断,代要到8例增至17例。呼吸三重酸碱失衡(TABD)由0增到9例。不测潜在HCO3^-有4例失检。结论:慢性呼衰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出现多种类型酸碱失衡,AG值及潜在HCO3^-对代酸和呼吸型TABD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肝肾综合征并发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肾综合征患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的发生规律及特点。方法:对1996年至2 0 0 4年间76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肾综合征患者中单纯酸碱失衡19例(2 5 .0 % ) ,二重酸碱失衡4 0例(5 2 .6 % ) ,三重酸碱失衡16例(2 1.1% ) ;电解质紊乱一般表现为低钠血症(10 0 .0 % ) ,低氯血症占2 5 .0 %。低钾血症占11.8% ,高钾血症占9.2 % ,血浆渗透压降低占86 .8%。结论:肝肾综合征患者经常出现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并且使其病情更趋复杂化,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的预后与转归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气变化的认识,探讨其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变化及发展规律。方法:对84例严重烧伤患者不同时期的4 72例次动脉血气/电解质测定值结合临床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4 72例次血气/电解质测定值分析中,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 18例次(46 .2 % ) ,二重酸碱平衡紊乱178例次(37.7% ) ,三重酸碱平衡紊乱76例次(16 .1% )。其中单发或伴发呼碱2 36例次,呼吸性酸中毒(呼酸) 132例次,代谢性酸中毒(代酸) 311例次,代谢性碱中毒(代碱) 12 3例次。84例中死亡16例、病死率19.1%。结论:严重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酸碱平衡紊乱和低氧血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二重或三重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影响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杨恂  高凌云  李世云  刘晓俊 《四川医学》2010,31(12):1727-173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血糖与否的两组病例酸碱失衡类型,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对比分析66例AECOPD合并高血糖患者(实验组)及80例AECOPD患者(对照组)住院期间的首次动脉血气、电解质检测结果和相关临床资料,判断初次酸碱失衡类型对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发生酸碱失衡63例(95.5%),其中单纯呼吸性酸中毒最多,共38例(57.6%),发生二重酸碱失衡12例(18.2%),三重酸碱失衡3例(4.5%),多有多脏器损害。对照组发生酸碱失衡71例(88.8%),其中单纯呼吸性酸中毒最多,共35例(43.8%),二重酸碱失衡23例(28.8%),三重酸碱失衡7例(8.8%)。两组发生二重酸碱失衡与三重酸碱失衡的比例均有统计学差别(P〈0.05)。两组总病死率分别为10.0%(8/80)和7.8%(5/6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发生酸碱失衡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酸碱失衡类型都以呼吸性酸中毒最多。但二重酸碱失衡与三重酸碱失衡及两组总病死率的比较发现对照组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酸碱失调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检测30例HIE患儿的血气及血清电解质,计算阴离子间隙(AG)及应用预计代偿公式计算三重酸碱失调(TABD),据此明确酸碱失调的类型。结果 单纯性酸碱失调12例,双重酸碱失调13例,TABD3例,正常2例。高AG21例(70%),正常AG7例(23.3%),低AG 2例(6.7%)。结论 窒息、缺氧、大量乳酸堆积导致高AG代酸是HIE酸碱失调的根本原因,可出现各种类型酸碱失调。宜保持良好的通气功能,保护和支持各脏器功能,适当应用碱性药。  相似文献   

16.
肺心病人临终前酸碱失衡及死亡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179例肺心病人临终前动脉血气、血电解质和死亡原因。结果表明:肺心病人在临终前的酸碱失衡是常见的。其中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最常见,其它依次为三重酸碱失衡、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慢性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少见的。肺心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次为直接死于酸碱失衡,特别是三重酸碱失衡。  相似文献   

17.
310例住院肺心病患者复合性酸碱失衡638例次,以文献中普遍采用的Emmett和Narins分类方法为基础,将肺心病并发复合性酸碱失衡进一步分类,其中二重型9种,三重型7种,四重型2种,计18种。这是一种新的较为合理细致的分类方法,并根据文献中使用的单纯性酸碱失衡代偿预计公式进一步推导出电子计算机诊断复合性酸碱失衡的18个预计公式。经873例次血生化,血气分析,诊断与临床符合率97%。  相似文献   

18.
Li XM  Li YX  Meng QH  Duan ZH  Hou W  Li 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0):2131-2133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气特点及可能原因。方法用微量血气分析仪测定慢性重型肝炎126例患者动脉血气参数,用静脉血同步测定血钾、血钠、血氯和血尿素氮、血肌酐。先用Kassirer公式初步判断单纯或混合酸碱失衡(ABD),再按各型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计算,同时计算阴离子隙(AG)值和潜在碳酸氢根(PB),判断多重酸碱失衡。结果126例次血气分析中,发生酸碱失衡115例次(91.3%)。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发生率最高,占31.7%;其次为呼碱合并代酸(25.4%)及单纯呼碱(22.2%)。三重酸碱失衡也以呼碱型TABD为主。肝硬化基础慢重肝与慢性肝炎基础慢重肝患者发生单纯酸碱失衡分别为31.4%、22.5%,发生多重酸碱失衡为65.1%、57.5%,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本组共发生低氧血症34例次,占27.0%。pH〈7.35的患者均出现在死亡组。结论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酸碱失衡以碱血症为主,呼吸性碱中毒为基本酸碱失衡类型。酸碱失衡与发生慢重肝的基础病变无关。慢重肝患者较易出现轻度低氧血症。血pH值降低是慢重肝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23例有酸硷失衡肺心病患者的阴离了隙(Anion Gap.AG)。其中“二重型”酸硷失衡12例,“三重型”酸硷失衡5例,仅有一种酸硷失衡的6例。全部病例都计算AG值,除呼酸或呼硷以及例“二重型”酸硷失衡(呼酸+代硷)的AG值正常外,其余的AG值均明显高于正常。AG值升高可诊断患者有代谢性酸中毒存住,这对肺心病并混合型酸硷失衡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