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不同途径使用rAdp53对小鼠大肠癌肿瘤模型生长抑制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应用人大肠癌-174细胞株经体外培养传代后,接种到SPF级BALB/c-nu裸鼠皮下,建立大肠癌动物模型;分别经由腹腔、静脉以及瘤内注射rAdp53,动态测量不同使用途径下肿瘤体积及肿瘤重量的变化。结果:经三种不同途径应用rAdp53后,大肠癌动物模型的生长明显较对照组减缓,但腹腔注射组与静脉注射组、瘤内注射组的抑瘤作用有统计学的差异性;同样经三种不同途径给药后,肿瘤模型瘤重抑制率均达50%以上,其中静脉注射组及瘤内注射组高达70%以上,与腹腔注射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经不同途径应用rAdp53均可以抑制大肠癌肿瘤模型的生长,但静脉注射组及瘤内注射组的抑瘤效果较腹腔注射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携带荧光素酶的增殖缺陷型腺病毒(Ad-luciferase,Ad-Luci)经不同途径注射后小鼠体内荧光素酶的表达和分布,为肿瘤的腺病毒载体基因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人胰腺癌PANC-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Ad-Luci病毒单次或多次瘤体内注射,或者肌内、尾静脉和腹腔注射Ad-Luci病毒至正常小鼠,采用IVIS Lumina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荧光素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和表达,并观察Ad-Luci病毒的毒性作用。结果:单次瘤内注射Ad-Luci荧光素酶在瘤内持续表达15 d,多次瘤内注射后表达时间更长。肌内注射组荧光素酶随时间延长表达减弱,注射后48 h无荧光素酶表达。尾静脉注射组荧光素酶大部分聚集在肝脏,注射后18 d仍有表达。腹腔注射组4 h后可见荧光素酶的表达,但7 d后无表达。Ad-Luci各注射组小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腺病毒携带外源基因经瘤内注射可在瘤内表达较长时间,多次注射可延长表达时间;经尾静脉注射后主要聚集在肝脏,且表达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131)Ⅰ-Rituximab经瘤内注射对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放射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131)Ⅰ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按预定治疗方案分别注入含有131I标记物,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依公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131)Ⅰ-Rituximab瘤内注射组肿瘤抑制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131)Ⅰ-IgG瘤内注射组以及对照细胞组(P<0.05);~(131)Ⅰ-Rituximab不同剂量瘤内注射,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低于大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Ⅰ-Rituxim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获得更好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下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131I-Rituximab经瘤内注射对荷人Burkitt-s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移植瘤裸鼠放射免疫治疗疗效。方法 131I标记物的标记采用IODO-GEN碘化标记;按预定治疗方案分别注入含有131I标记物,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天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依公式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 131I-Rituximab瘤内注射组肿瘤抑制率显著高于腹腔注射组、131I-IgG瘤内注射组以及对照细胞组(P<0.05);131I-Rituximab不同剂量瘤内注射,小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低于大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1I-Rituximab经瘤内途径给药可以获得更好的放射免疫治疗效果,为下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KDR启动子驱动双自杀基因体系对荷瘤鼠胃癌的体内抑瘤作用.方法:建立胃癌移植瘤动物模型,当肿瘤直径达0.5 cm时,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不施加任何处理;B组: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lyTK与前药5-FC和GCV;C组:仅注射重组腺病毒AdKDR-CDglyTK;D组:仅注射前药5-FC和GCV.治疗过程中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观察该治疗体系的体内抑瘤效应;通过RT-PCR检测肿瘤组织内融合基因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行微血管密度检查.结果:接种肿瘤细胞后13d,裸鼠出现右臀区皮下瘤结节.治疗结束后A、B、C、D组间瘤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 727.42,P=0.000),B组明显缩小.重组腺病毒转基因荷瘤鼠胃癌组织内可检测到CDglyTK融合基因产物的表达.肿瘤组织的MVD值在A、B、C、D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04,P=0.000.结论:KDR启动子驱动双自杀基因体系对裸鼠皮下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表现为肿瘤的生长抑制和瘤体微血管密度减少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组织特异性胞嘧啶脱氨基酶基因对不同分泌CEA大肠癌组织的靶向杀伤作用. 方法 脂质体法将CEA组织特异性逆转录病毒载体G1CEACDNa在PA317细胞中进行包装,大肠癌细胞LoVo和SW480分别接种到BALB/c裸鼠大腿皮下,成瘤2周后,瘤内多点注射法行原位基因转染,每天腹腔注射500mg/kg的5-FC(5-fluorocytosine),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病毒滴度为5.6×106CFU/L.经多次注射法转染,目的基因在肿瘤组织中能有效表达,治疗21天后,基因治疗组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但对LoVo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明显大于对SW480细胞肿瘤. 结论 CEA组织特异性CD/5-FC系统对LoVo细胞肿瘤的抑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Cs)疫苗的制备及抑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研究了新鲜分离的小鼠脾树突状细胞 (DCs) ,在其未成熟阶段加入MCA38肿瘤抗原 ,使其对抗原加工处理而制成DCs疫苗对同基因型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 :通过皮下接种 (A组 ) ,静脉注射 (B组 ) ,腹腔接种 (C组 )DCs疫苗方法研究其抑瘤作用。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表明 ,DCs疫苗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0 1) ;三种接种方法对肿瘤的生长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 (P>0 .0 5)。结论 :DCs疫苗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皮下接种方法接种量少 ,方法简单、安全而且副作用小 ,具有更宽广的临床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紫杉醇联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胃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观察其抑瘤效果。方法:建立裸鼠人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0.9%NaCl溶液、最大耐受剂量(MTD)紫杉醇、低剂量紫杉醇、EGCG及低剂量紫杉醇联合EGCG腹腔注射,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测定CD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肿瘤生长迅速,其他治疗组肿瘤生长都受到了抑制,联合治疗组抑瘤效果最明显,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及MTD组相比,低剂量紫杉醇组肿瘤组织内的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表达均下降,合用EGCG后,MVD和VEGF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低剂量紫杉醇化疗能够有效抑制裸鼠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及微血管的形成,与EGCG联合应用时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对Namalwa淋巴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Namalwa淋巴瘤裸鼠移植瘤模型.从Namalwa淋巴瘤细胞种植后第11天开始给予腹腔注射2.5、5和10 mg/k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以腹腔注射75 mg/kg环磷酰胺作为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作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各组相对肿瘤体积(relative tumor volume,RTV),计算相对肿瘤增殖率.结果:药物干预8 d后,环磷酰胺组RTV小于阴性对照组;干预12 d后,5 mg/k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移植瘤RTV小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大于环磷酰胺组(P<0.05);而2.5 和10 mg/kg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5和10 mg/k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组和环磷酰胺组的肿瘤相对增殖率分别为87.4%、64.2%、85.9%和39.2%.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可抑制Namalwa淋巴瘤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抑瘤作用与合适的剂量和足够的疗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融合自杀基因对鼻咽癌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方法]培养鼻咽癌CNE-2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A组:脂质体包裹质粒瘤内注射瘤内组;B组:脂质体包裹质粒瘤内注射+肿瘤局部照射γ射线(总剂量9Gy)组;C组:脂质体包裹质粒瘤内注射+腹腔注射5氟胞嘧啶(5-Fc)组;D组:脂质体包裹质粒瘤内注射+肿瘤局部照射γ射线(总剂量9Gy)+腹腔注射5-Fc组;E组:肿瘤局部照射γ射线(总剂量9Gy)+腹腔注射5-Fc,以及空白对照组.记录肿瘤体积变化;计算各组肿瘤抑制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观察;鉴定肿瘤组织中CD/UPRT.UL49基因.肿瘤体积变化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组间多重比较采用LSD法.[结果]成功建立鼻咽癌裸鼠荷瘤模型,生长曲线显示:5组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0.684,P<0.01),测序结果证实,除E组外,其余各处理组均检测到目的基因,且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B和D组肿瘤组织内自杀基因的表达高于其余各组.病理切片证实肿块为低分化鳞癌,其中D组肿瘤组织在干预作用下出现明显坏死.[结论] E6.BARF1p.CD/UPRT.UL49自杀基因载体联合前药5-Fc在放射线的作用下,可明显抑制鼻咽癌移植瘤的生长,转染该融合自杀基因可增强放疗敏感性,为鼻咽癌的基因—放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活体小动物内窥镜进行原位注射人源性结肠癌细胞系建立原位结直肠癌模型的技术方法。方法:6~8周龄BALB/c雌性裸鼠20只,异氟醚气体持续麻醉,通过小动物结肠镜的引导,使用30G注射针将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注射到裸鼠肠黏膜下,在肿瘤细胞注射3、7、10、15天进行小鼠内窥镜检查,观察裸鼠结直肠的成瘤情况。结果:利用小动物内窥镜行黏膜注射肿瘤细胞建立结直肠癌模型的技术成功率达100%。在注射肿瘤细胞时未出现穿孔,在小鼠内窥镜第7天随访时有1例裸鼠在肠镜通过肿瘤时出现肠壁穿孔。本研究中,没有出现因内窥镜注射导致的裸鼠死亡,所有19例存活裸鼠在第15天随访时均形成原位结直肠肿瘤,使用该方法建立裸鼠原位结直肠癌的建模成功率为95%。结论:通过小鼠内窥镜引导行肠黏膜下注射肿瘤细胞建立结直肠癌原位模型是一项快速而且有效的建模技术,该模型可更好地用于药物检测、基因功能评估和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2.
陈路  王少华  王平治  兰澜 《肿瘤》2002,22(6):483-485,F003
目的 建立一种裸小鼠大肠癌肝脏微转移模型的方法。方法 运用盲肠造疝原位瘤块接种法建立裸小鼠的大肠癌模型 ,同时以Alu基因为标志 ,利用PCR法检测接种后不同时期的裸小鼠肝脏中发生微转移的肿瘤细胞。结果 盲肠原位接种瘤块后 2周 ,大部分裸小鼠均长出直径 1cm的盲肠实体瘤 ,接种成功率为 88%。接种后生长了四周以上的裸小鼠中有 5 7.1%在其肝组织中能够检测到Alu基因 ,而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异常 ,表明在这些裸小鼠的肝脏中存在着微转移的肿瘤细胞。结论 利用盲肠造疝瘤块原位接种法建立裸小鼠的大肠癌模型 ,其方法简单且成功率高 ,同时易于观察肿瘤的生长。大部分裸小鼠在接种后四周到六周就能够利用PCR法在肝脏中检测到微转移的肿瘤细胞。这一发现可为以后大肠癌微转移的基础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裸鼠大肠癌原位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诱导凋亡的机制。方法将60只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建立的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5-Fu组、蟾毒灵低(BL)、中(BM)、高(BH)5组,每组12只,腹腔注射给药持续7d。用药结束后第24天每组分别处死6只裸鼠,完整取出肿瘤,测量肿瘤大小,计算肿瘤抑制率;剩余裸鼠观察带瘤生存期;TUNEL法检测原位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xL、Bax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5-Fu组、BL组、BM组、BH组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69.6%、45.6%、56.2%、58.5%,肿瘤体积与NS组比较明显缩小(P<0.01);BL组、BM组带瘤生存期与NS组相比较明显延长(P< 0.05)。TUNEL结果显示蟾毒灵用药组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NS组(P<0.01);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结果显示蟾毒灵可抑制Bcl-xL基因表达,促进Bax基因表达(P<0.05)。结论蟾毒灵对裸鼠大肠癌原位移植瘤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Bcl-xL基因和促进Bax基因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蟾毒灵抗肿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Roquinimex对人大肠癌细胞系SW1116的体内抑瘤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比较各剂量Roquinimex的抑瘤效应的强弱。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人大肠癌裸鼠移植瘤块的瘤灶内微血管密度(MVD),并观察Roquinimex对鸡胚尿膜囊血管生长的影响。结果:体内实验显示Roquinimex能明显抑制SW1116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各剂量Roquinimex治疗组的瘤块平均体积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剂量Roquinimex治疗组瘤块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未经治疗组(P<0.05)。在鸡胚尿膜囊血管生长模型中,Roquinimex明显抑制了鸡胚尿膜囊血管的生长。结论:Roquinimex能明显降低瘤块内微血管密度,抑制大鼠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生长,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生长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IP6对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胞生长抑制及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扬  李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23):1821-1824
目的:研究肌醇六磷酸(IP6)对HT-2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HT-2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IP6组和高剂量IP6组,用药20 d后处死小鼠.比较各组抑瘤作用和裸鼠一般状态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移植瘤细胞形体变化,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并运用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移植瘤Bcl-2及Bax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IP6组出现典型凋亡现象,PCR及蛋白检测也显示IP6可显著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P<0.05);在移植瘤质量和体积方面,用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用药组移植瘤呈现下降趋势.结论:IP6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凋亡而起到抑制和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蛋白表达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研究香加皮杠柳苷(periploein extracted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P)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株在裸鼠体内的成瘤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材料与方法:将SW480细胞经皮下接种Balb/c-nu/nu裸小鼠,构建裸鼠SW480细胞荷瘤动物模型,观察CPP作用后移植瘤体积和重量的变化,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瘤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瘤组织内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核心成分β-catenin及其下游靶蛋白Survivin和C-myc表达的变化. 结果:CPP在体内能明显抑制SW480细胞荷瘤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其肿瘤体积和重量均被明显抑制,抑瘤率为61.4l%(P<0.01).CPP治疗组小鼠的移植瘤组织出现明显炎性细胞浸润和坏死性变化;肿瘤组织内β-catenin、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CPP可抑制结肠癌细胞SW480在小鼠体内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分子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我们前期构建的溶瘤腺病毒SG600技术平台,研究其携带野生型p53基因对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抗肿瘤活性。方法:克隆p53基因全长cDNA,插入到溶瘤腺病毒SG600基因组中,同时建立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体内观察SG600-p53对胃癌移植瘤模型的抗肿瘤疗效。结果:成功构建溶瘤腺病毒SG600-p53,裸鼠胃癌移植瘤的p53基因获增强表达。在胃癌移植瘤裸鼠模型中,经4周治疗,重组SG600-p53抑瘤率达 75.59%,优于Ad-p53(45.00%)和SG600(56.95%)。结论:SG600-p53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新型制剂,对胃癌移植瘤有很好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可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Long MY  Li HH  Xu JY  Lai DM  Weng ZH 《癌症》2008,27(10):1039-1043
背景与目的:肝转移是晚期结肠癌患者最常见的致死原因,也是最常见的内脏转移,高达50%以上的结肠癌患者都会出现肝转移.本研究探讨arresten基因转染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形成的裸鼠实验性结肠癌肝转移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arresten基因导入LoVo细胞,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rresten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arresten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建立裸鼠实验性结肠癌肝转移模型了解arresten对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FⅧRag多克隆抗体染色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RT-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rresten基因成功导入LoVo细胞并有arresten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显示不同浓度的arresten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入arresten基因的LoVo细胞转移率为(25.1±2.1)%,低于未导入arresten基因的LoVo细胞的(87.1±1.2)%和对照组的(87.1±1.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SecTag2-arresten组裸鼠形成的肿瘤结节数为4.5 0.5,低于另外两组的19.6±2.5和20.4±2.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SeeTag2-arresten组形成的肿瘤MVD为15.3±3.5,低于另外两组(分别为42.2±2.6、45.6 5.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arresten能抑制结肠癌肝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arresten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9.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 (SAHA), a histone deacetylase (HDAC) inhibitor, on colon cancer. The expression of HDACs in colorectal cancer specimens and the effects of SAHA on colon cancer cells and tumors of nude mice were assessed. Treatment with SAHA (3 μm) for 72 h induced downregulation of different subtypes of HDAC proteins and also induced acetylation of histone 3 and histone 4. SAHA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oncogenic protein c-myc and also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p53 and Rb proteins.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HDACs, including HDAC1, HDAC2, HDAC3, and HDAC4,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specimens 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 tissues. In addition, murine studies showed that 100 mg/kg SAHA administer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significantly induced tumor necrosis and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colon tumors. Immunohistochemistry of the tumor tissues from nude mice revealed that SAHA inhibited the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subtypes of histone deacetylase, the anti-apoptotic proteins cyclin D1, survivin, and also inhibited cell proliferative as determined by Ki67 expression. SAHA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colon tumors by decreasing histone deacetylases and the expression of cyclin D1 and survivin in nude m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