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腺样囊性癌多发干大涎腺及口腔小涎腺及上呼吸道粘液腺;亦可发生在其它部位。但发生在下颌骨者实属罕见。患者魏××,女,42岁,农民。左下颌区肿胀51年,经多方治疗,肿胀物不见消退,反而继续长大。因张口困难而就诊。口腔检查:左侧下颌升枝处有一  相似文献   

2.
粘液表皮样瘤是由Stemarf氏在1945年做为涎腺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而提出的,早期将其分为良性及恶性两型,后来Foote及Frazell氏提出组织学上良性粘液表皮样瘤仍有转移的可能性,因此目前多数作者都将粘液表皮样瘤按恶性肿瘤治疗。发生在大诞腺的粘液表皮样瘤一般认为是起源于导管上皮细胞,发生在小涎腺者则起源于导管上皮细胞或者粘液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3.
腺样囊性癌(简称ACC)好发于大涎腺、口腔内小涎腺及上呼吸道粘液腺;亦有发生在泪腺、外耳道叮咛腺、子宫颈部、Bartholin'sgland(前庭大腺)、外阴、Cowper gland(尿道球腺)、乳腺、食道的报告。ACC 占涎腺肿瘤的10%,原发于大涎腺为28~42%,小  相似文献   

4.
《口腔医学》2017,(4):298-301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发生嗜神经侵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MK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嗜神经侵袭的关系。结果 MK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2.9%(29/35),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低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2/20),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K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肿瘤是否发生嗜神经侵袭有关(P<0.05)。结论 MK蛋白可能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其表达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嗜神经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5.
黄艳  农晓琳 《口腔医学》2010,30(4):248-250
腺样囊性癌和其它肿瘤一样,发生与发展呈现多阶段和多种分子参与的特点。在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有特异性基因参与,对这些基因及其作用的了解将为腺样囊性癌的预防、治疗以及预后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现就目前腺样囊性癌相关基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涎腺为口腔颌面部易发生肿瘤的部位之一,而在涎腺肿瘤中,96%以上属涎腺上皮性肿瘤。为了解涎腺上皮性肿瘤的一些基本情况,给教学,科研提供基本数据,本文就我科1961年12月~1987年4月间经病理检  相似文献   

7.
腺样囊性癌是涎腺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好发于小涎腺和大涎腺中较小的腺体 ,常见发生在腭及舌下腺 ,而在涎腺以外罕见发生。我科曾诊治 1例原发于上颌窦的腺样囊性癌 ,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 ,2 5岁 ,病案号 140 479。于 1998年 8月 31日因左面隆起畸形、左眼球突出、左上后牙肿痛 1年 ,多次消炎治疗无效而来我院诊治。门诊以左上颌窦癌收入科室。临床检查 : 左面部隆起畸形 ,面部感觉麻木。左眼球突出 ,眼球运动轻度受限 ,无复视。左鼻中隔 ,鼻粘膜光滑、完整。张口不受限 ,口内以 4- 8牙槽为中心颊腭侧肿胀 ,质较硬 ,轻压痛 ,表面粘膜无溃烂 ,…  相似文献   

8.
粘液表皮样癌系最常见的涎腺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涎腺发生在下颌骨的并不多见我科收治1例右下颌骨粘液表皮样癌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何××男25岁病案号167810因右下颌骨渐进增大肿物半年于1996年7月29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发现右下颌骨相当磨牙后区舌侧隆起逐渐缓慢增大随后8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期望建立一种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体外研究模型。方法:通过将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M与小鼠背根神经节在基质胶中进行共培养,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双染动态观察肿瘤细胞与神经轴突的相互作用过程。结果:通过对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体外模型的观察,发现嗜神经侵袭过程的发生是肿瘤细胞与神经之间特异性的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的腺样囊性癌一背根神经节共培养能够模拟癌细胞嗜神经侵袭的发生过程,对于研究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比了涎腺腺样囊性癌肺高转移细胞(salivary adenoid carcinoma lung metastasis,SACC-LM)与低转移的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中蛋白激酶CK2-β的活性,探讨蛋白激酶CK2-β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肺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的组织发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手段,例如中丝蛋白、S—100蛋白、癌胚抗原、肌凝蛋白、肌动蛋白、上皮膜抗原等进行研究。结果提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可能来源于涎腺导管储备细胞或肌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抗原(MHC)Ⅰ类分子(HLA-Ⅰ,HLA-G)在腺样囊性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应用HLA-I、HLA-G特异性单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2例腺样囊性癌、30例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HLA-G抗原的表达。结果:正常涎腺组织内HLA-Ⅰ抗原表达阳性,HLA-G抗原基本上不表达。腺样囊性癌内HLA-Ⅰ类抗原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涎腺组织(χ2=17.17,P<0.05),同时HLA-G抗原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涎腺组织组(χ2=13.18,P<0.05),但二者与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型并无明确的关系。结论:HLA-Ⅰ抗原表达降低和HLA-G抗原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腺样囊性癌的发生过程。HLA-Ⅰ、HLA-G抗原可作为腺样囊性癌发生过程中的标志物,对判断腺样囊性癌的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髓磷脂碱性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雪旺氏细胞标记物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腺样囊性癌中肌上皮细胞向雪旺氏细胞分化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例腺样囊性癌标本进行MBP免疫组化染色,利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MBP和肌上皮标记物M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共表达。结果:17例腺样囊性癌中有6例MBP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发现MBP与MA在同一腺样囊性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结论:腺样囊性癌中的肌上皮细胞发生了雪旺氏分化,推测这种分化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研究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发生的关系,我们采用WesternBlot技术对PKC5种亚型α、βⅠ、βⅡ、ε、δ在该肿瘤亚细胞水平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涎腺腺样囊性癌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胞浆中...  相似文献   

15.
韦宁 《口腔医学》1992,12(1):44-45
<正> 粘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多来源于腺管上皮细胞。临床上多见于中年人的大涎腺,而发生在儿童腭部的小涎腺者则甚为罕见。现将我院遇见的1例报道如下: 患者孟××,男性,5岁,杭州市人。住院号:186210。因咽痛、发热后,发现腭部右侧有一黄豆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X染色体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的表达,探讨XIAP的表达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5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中XIAP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例的关系。结果 XIAP在MEC中呈高表达,在正常涎腺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MEC和正常涎腺组织XIA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4%(21/25)和0.00%(0/10)(P<0.01);XIAP表达与MEC组织病理分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 XIAP在MEC中高表达,可能在MEC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OXM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的FOXM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FOXM1在33例腺样囊性癌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弱与病理分型相关,实体型的表达明显高于筛孔型和腺管型(P〈0.05);FOXM1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发生部位、发病年龄、性别等无关(P〉0.05)。结论:FOXM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与其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C-erbB2基因和PTEN基因的表达,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培养SACC-83细胞,采用RT-PCR、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C-erbB2基因和PTEN基因的mRNA、蛋白产物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和正常腺体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C-erbB2基因mRNA及蛋白水平在SACC-8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腺体细胞,差异有显著性;PTEN基因在SACC-83细胞及正常腺体细胞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 C-erbB2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中过表达,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受许多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黏附因子、蛋白水解酶及转移抑制基因等参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过程,揭示了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发生发展以及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完成的复杂过程,受许多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黏附因子、蛋白水解酶及转移抑制基因等参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过程,揭示了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