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8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依据患者血管病危险因素给予控制血压、血糖以及拜阿司匹林抗栓治疗,未给予他汀类降低血脂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用阿托伐他汀钙。3个月后,观察治疗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前后2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MP-9、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管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余招平  岳宏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药》2015,19(9):1761-1762
目的:探讨血尿酸( UA)水平与帕金森病( 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D组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70例,两组均检测血UA水平,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北京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对PD组评估其认知功能及情绪。结果(1)PD组血UA水平(262.3±48.4)μmol· L-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36.4±52.8)μmol· L-1(P<0.05);(2)PD组各Hoehn-Yahr分期与血UA水平之间无明显等级相关性(r=0.182,P>0.05);(3)PD组患者的血UA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552,P<0.05),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38,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U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低血UA水平和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及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85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另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健康组人员空腹血清中的hs-CRP及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方程分析,血清hs-CRP及IL-6水平均与脑梗死患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93、0.749,P=0.031、0.019均<0.05)。结论血清hs-CRP及IL-6水平与脑梗死患病呈正相关,将血清hs-CRP及IL-6水平用于脑梗死及治疗效果的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其与血清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2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试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变化,分析2种治疗方式疗效与血清IL-1β、IL-6、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试验组降低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血清 IL-1β( r =-0.621, P<0.05)、IL-6(r=-0.794,P<0.05)、CRP(r=-0.813,P<0.05)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结论采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有效降低血清IL-1β、IL-6、CRP水平,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醒脑通脉化瘀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白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依据2010年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给予规范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合剂—醒脑通脉化瘀组方,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hs-CRP、IL-1β、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s-CRP、IL-1β、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通脉化瘀方可以明显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1β、TNF-α水平,抑制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起到加强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80例45~75岁住院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探讨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量表)测评受试者的认知功能,并以26分为界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 MCI组,47例)、认知功能正常组( NMCI组,33例),运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关分析显示,MCI组MoCA量表评分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分别为r=-0.60,P<0.001;r=-0.59,P<0.001),与文化程度、胰岛功能指数、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0.31,P=0.02;r=0.58,P<0.001;r=0.72,P<0.001);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HbA1C是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血清维生素D是其保护因素。结论 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受多重因素影响,控制血糖及补充维生素D可能预防患者发展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脂联素(APN)与白细胞介素(IL&)、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ECOPD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APN,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lIP水平。比较2组APN、IL-6、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IL-6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PN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APN6、IL_6、WBC、hs.CRP呈负相关(r=-0.342、-0.352、-0.367,P均〈0.05)。结论AECOPD患者APN与IL-6、WBC、he-CRP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预后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2组母婴预后的情况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hs-CRP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拉贝洛尔辅治妊娠期高血压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改善母婴不良结局,降低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俊  任慧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7):2366-236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抗高血压、降颅压、脑细胞活化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mg,每天1次,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血浆hs-CRP和MMP-9的检测,并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血浆hs—CRP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4%)高于对照组(76%)(x^2=4.22,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游离甲状腺素( FT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7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进入该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0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hs-CRP、FT3、FT4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血清FT3、FT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FT3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43,P<0.05),hs-CRP水平和FT4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812,P<0.05),FT3水平与FT4水平亦呈明显正相关(r=0.811,P<0.05)。结论血清中hs-CRP与FT3、FT4水平呈负相关,而FT3与FT4水平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可以联合三者进行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可以作为常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282例,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由单支到多支)hs—CRP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各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hs-CRP增高明显,各组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75,0.173。结论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hs—CRP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方。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 Hcy)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0d和30d时,2组患者的血清hs-CRP、D-D和Hcy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患者,自拟益气活血方联合西医疗法可有效调整患者血清hs-CRP、D-D和Hcy的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 LPS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 )不孕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和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手术的EMS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LPS手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每组各4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MMP-9/TIMP-1和IL-2、IL-10、IL-2/IL-10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的受孕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 MMP-9水平[(51.21±24.01)μg/L]比治疗前[(261.88±190.11)μg/L]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TIMP-1水平[(45.88±11.02)μg/L]比对照组[(25.32±6.67)μg/L]明显上升(t=4.846,P<0.05);观察组MMP-9/TIMP-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6,P<0.05);两组治疗后IL-2、IL-10、IL-2/IL-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8、4.415、3.396,均P<0.05);观察组受孕率65.0%、流产率7.7%,均优于对照组的30.0%、33.3%(χ^2=9.825、4.060,均P<0.05)。结论 LPS是一种治疗EMS的有效方法,可提高血清TIMP-1和IL-2水平,降低MMP9和IL-10水平;改善免疫指标,提高患者的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甲状腺素( FT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试验组给予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普罗布考治疗,连续治疗21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FT3、FT4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s-CRP、FT3、FT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hs-CRP均有所降低,但试验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FT3、FT4水平均增高,但试验组患者增幅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FT3、FT4水平,使其趋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呼吸双相高分辨率CT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54例COPD患者按照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例、中度组21例、重度组19例及极重度组9例,四组均行呼吸双相全肺高分辨率CT检查,检测深吸气末、深呼气末肺密度、呼吸双相肺密度差及肺容积,分析肺密度与肺容积和肺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四组患者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67、9.89,均P<0.05);四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5、0.89、7.89、13.76、16.67,均P<0.05);随COPD严重程度的增加,深吸气末与深呼气末肺容积均相应增加,但四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46、13.28、11.47,均P>0.05);胸部重建后深吸气末及深呼气末肺容积与FEV1、FVC、FEV1/FVC有明显相关性(r=-0.071、-0.083,r=-0.713、-0.542,r=-0.622、0.639,均P<0.05);深呼气末肺容积与残气量占最大肺总量百分比预计值间有明显相关性(r=0.622,P<0.05);深吸气相肺密度与FEV1/FVC、残气量值有明显相关性(r=0.539,P<0.05)。结论 COPD患者的呼吸双相高分辨率螺旋CT的肺定量指标与肺功能检测指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于评价COPD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刘子龙 《河北医药》2014,(14):2103-210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病变程度与脑型钠尿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的相关性。方法100例CHD患者和同期32例健康者纳入研究,测定血浆BNP和hs-CRP含量,分析相关性。结果AMI组、UAP组、SAP组和对照组的BNP和hs-CRP水平依次下降(P<0.05),同时BNP和hs-CRP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多依次增大(P<0.05)。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积分,心功能级别与BNP和hs—CRP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BNP及hs-CRP与CHD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患者心脏功能、心肌缺血程度及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陈伟彬 《海峡药学》2016,(7):142-144
目的:探讨普罗帕酮与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心律失常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采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显著高于A组(78.9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者低血压、呕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中治疗较普罗帕酮更能有效降低患者hs-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相关的胆碱能通路损害程度与血管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小血管病并伴有MRI胆碱能通路信号异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并取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颅磁共振胆碱能通路高信号评分(CHIPS),并在入院后24h内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对CHIPS评分与MMP-9和hs-CRP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CHIPS评分为(74.63±12.59)高于对照组的(11.28±2.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IPS与MMP-9正相关(r=4.184,P〈0.05);CHIPS与hs-CRP正相关(r=6.842,P〈0.05)。结论脑小血管病患者CHIPS与MMP-9及hs-CRP水平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肿化瘀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钙结合蛋白A12( S100A12)、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梅州市大埔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66例)给予控制血压、脑保护和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肿化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组患者血清S100A12和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14%(68/7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4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S100A12、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肿化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清S100A12、hs-CRP水平,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劲松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09-2410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肌梗死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s—CRP含量,同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hs—CRP含量进行对照。并将血清hs—CRP水平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心肌同功酶(CK—Mb)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入院时cTnI、CK—Mb呈显著正相关(P〈0.05)。心肌梗死灶越大,血清hs—CRP水平越高,心肌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结论:血清hs—CRP水平是临床评价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