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管受累的CT淋巴管成像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搜集15例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淋巴管受累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DLG)后行常规胸腹盆部CT扫描,同时重建CT淋巴管成像(CTL)图像,分析CTL及常规胸腹盆部影像表现,并采用分类变量资料中的构成比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15例患者CTL均显示不同部位的碘油异常沉积:胸导管末端10例,右淋巴导管5例,肺内3例,肺门3例,纵隔11例,胸腔8例,肋间1例,腋窝2例,腹盆腔15例,左髂6例,右髂10例,腹股沟15例,臀部2例,肠壁外1例,肝门1例。15例患者常规胸腹盆部CT表现为肺内磨玻璃密度影10例,斑片状实变影2例,肺内结节6例,肺不张11例,支气管扩张1例,蛙卵征4例,小叶间隔增厚6例,心包积液4例,纵隔脂肪间隙浑浊5例,胸腔积液12例,胸壁皮下水肿4例,叶间裂积液6例,叶间裂增厚13例。此外,2例伴有小肠壁弥漫增厚,5例伴有肠系膜肿胀,11例伴有腹盆腔积液,8例伴有腹壁皮下水肿。结论 CTL不仅能够直接显示受累淋巴管的异常,而且能够显示常规CT胸腹盆部异常表现,为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AM)的胸腹部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证实为LAM患者的胸腹部CT表现.结果 8 例胸部CT均有异常表现:为两肺散在或弥漫分布囊腔影,大小2~20 mm,囊壁薄而清晰,并且大多数囊腔间肺实质正常;3 例并肺大泡形成;1 例出现气胸;3 例出现胸腔积液.8 例均行腹部CT检查,4例有异常表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 例,其中1 例并腹膜后多发淋巴管肌瘤、腹膜后及盆腹腔积液,1 例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LAM 胸腹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即两肺散在或弥漫分布的大小在0.2~2.0 cm的囊腔影,伴或不伴腹部错构瘤、淋巴管肌瘤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LAM胸部X线平片、HRCT,腹部CT和直接淋巴管造影(DLG)及DLG后胸腹部CT扫描等影像资料。结果 15例中,X线胸片上未见异常1例,双肺纹理增多3例,弥漫性小蜂窝状影或网格状影11例,气胸2例,胸腔积液14例。胸部常规CT和HRCT扫描显示15例均具有典型LAM表现,均可见两肺散在囊状影或广泛密布的囊状影。按Avila等肺部疾病程度分级标准:Ⅰ级3例;Ⅱ级5例;Ⅲ级7例。腹部CT显示14例在腹膜后、盆腔可见囊性淋巴管瘤9例,淋巴管肌瘤13例,二者共同存在7例,并发肝脏脂肪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小错构瘤及子宫肌瘤各1例。DLG检查,除1例淋巴管梗阻部位在腰3水平外,其余14例均可见胸导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梗阻及颈干和(或)锁骨下干和(或)支气管纵隔干淋巴管反流。DLG术后CT,除3例未显示胸导管出口梗阻外,其余12例显示胸导管出口梗阻情况与DLG基本一致。结论 HRCT对肺淋巴管肌瘤(PLAM)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价值,CT可发现腹部LAM,DLG和DLG后MSCT对因LAM引起的胸导管或淋巴管干梗阻部位的显示具有价值,可为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AM)的胸部及腹盆部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LAM患者胸部及腹盆部影像学表现。结果胸部CT表现为双肺多发直径约0.5~2 cm的无壁或薄壁的小囊腔,其中10例囊状影弥漫性分布,1例散在分布,1例仅有数个小囊腔;伴有气胸、胸腔积液7例;11例(92%)患者腹盆部出现异常,其中腹膜后多发淋巴管肌瘤4例(2例伴有腹腔及盆腔大量积液,其中1例伴有卵巢畸胎瘤、1例伴有双侧卵巢囊肿)、合并肝肾及盆腔多发血管肌脂瘤1例、合并肾血管肌脂瘤1例;此外7例中,子宫肌瘤2例,肝肾多发血管肌脂瘤伴子宫肌瘤、胆囊息肉伴子宫肌瘤、肝多发血管肌脂瘤伴子宫肌瘤、肝脏囊肿、腹腔积液各1例。结论 LAM是一种多系统的疾病,其胸部及腹盆部病变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SCT淋巴管成像在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P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PIL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直接淋巴管造影术后行胸腹部MSCT联合扫描,并行内镜检查,将MSCT图像和手术病理及内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6例患者MSCT淋巴管成像均能清晰显示病变肠管及肠管以外病变,肠管扩张14例,肠壁增厚13例,胸腔积液5例,腹腔积液7例,心包积液3例,肠系膜水肿12例,肠系膜结节6例,腹腔淋巴管瘤2例;肠淋巴干反流7例,腰淋巴干反流13例,胸膜及肺内淋巴反流3例,心包纵隔淋巴反流3例,纵隔肺淋巴反流4例,T8以下水平胸导管梗阻1例,胸导管出口梗阻14例.结论 MSCT淋巴管成像可以清晰显示PIL肠管本身及肠管以外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程度,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是一种发生于育龄妇女的罕见疾病,特点为肺淋巴管和纵隔、腹腔淋巴结的平滑肌增生。典型的胸部X线片表现为肺容积正常的间质性病变,可伴有气胸和胸腔积液。作者复习了8例经活检证实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的CT片、7例CT显示了多发的薄壁囊肿,直径0.2—2.0cm,壁厚约0.1cm,两肺弥漫性分布。这些囊性病变在胸部X线片上无法识别,仅表现为非特异性的网状结构,甚至可无异常发现。4例表现淋巴结肿大(平片仅发现1例)。肿大淋巴结位于前纵隔及中纵隔的气管前、主动脉肺动脉窗区域,少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 (HRCT)影像特征,探讨胸部HR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于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LAM中医特色专科门诊就诊的PLAM患者的HRCT资料,总结其典型的CT表现,包括弥漫囊样影及不同表现的肺间质病变等。结果:50例确诊的PLAM患者HRCT影像显示双肺弥漫性囊状影及肺间质病变的不同表现,部分病例出现胸腔积液、气胸病史、肺部感染及支气管扩张征象。结论:胸部HRCT检查所提供的影像学表现在PLAM干预中具有显著价值,可为疾病的后续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肺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的腹部CT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腹部病变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7例均作腹部CT扫描,对其腹部CT表现进行研究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6例有腹部阳性表现: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其中1例合并胸导管增大、胸腔积液;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例,合并腹水、胸腔积液1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腹膜后淋巴管肌瘤合并子宫肌瘤1例。结论肺淋巴管平滑肌增生症可并发腹部多脏器病变,CT扫描对发现和诊断其腹部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的HRCT表现(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2例经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均行胸部CT平扫和HRCT检查。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HRCT表现。结果 HRCT特征性表现为:双肺弥漫分布大小不一囊状透光区,囊腔直径2~15mn,,多数为10mm左右。结论 PLAM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可提示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对罕见病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认识。方法 对2002年收治的3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PLAM是一种罕见的弥漫性肺部痰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和血痰等。肺功能呈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胸部X线表现为肺弥漫分布的网状影,高分辨CT(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囊状改变。病理学检查示肺组织淋巴管增生和扩张,管外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结论 育龄期妇女,如反复出现自发性气胸、血痰、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囊状改变,临床上应想到PLAM可能。PLAM预后差,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临床特征及高分辨率CT(HRCT)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LAM患者资料,分析其胸部HRCT特点。结果 3例均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1例伴有反复自发性气胸,1例伴乳糜胸及腹膜后淋巴管扩张。HRCT示双肺弥漫囊样影,分布均匀,大小形态较一致,部分囊腔有融合,病变直径为2.0~20.0mm的薄壁囊腔,壁厚1.5~2.0mm,病变早期囊腔之间可见正常肺组织。结论 PLAM主要临床特征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常伴有乳糜胸、气胸、腹膜后淋巴管扩张、淋巴管瘤等,HRCT对该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ulmonary lymphangioleiomyomatosis,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及随访中影像变化规律。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活检证实的10例PLAM患者的HRCT随访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并讨论随访结果。结果 10例HRCT像上均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于肺中心及周边区域、大小不等的边界清楚的薄壁含气囊腔,以中等大小囊肿为主。在对10例患者随访中,6例肺囊肿数目增多伴随囊肿直径增大,1例在随访过程中先后行左右肺移植术,2例肺部囊肿数目及直径无显著改变,1例连续间隔1年后随访出现进展,再次随访6个月后无改变。伴随征象中间质增生及类结节影无显著改变。并发症3例肺不张中2例复张、1例范围缩小;2例胸腔积液,1例吸收、1例减少;2例气胸,1例吸收、1例吸收后复发;2例液气胸均吸收。合并症有腹腔淋巴管扩张,右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左前纵隔血管平滑肌瘤,后腹膜淋巴结肿大各1例。结论肺部囊肿的数目及直径改变,液、气胸改变是随访过程的主要观察指标,HRCT检查是PLAM有效的诊断及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3.
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诊断(附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提高对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对 2例经病理证实的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研究。结果  2例均为女性 ,胸片示双肺弥漫网状结节影。HRCT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 ,边缘清晰 ,大小不等 ,均伴有后腹膜淋巴结肿大 ,大者约 2 .5cm ,部分融合。 1例伴有右肾血管平滑肌瘤及腹膜后平滑肌瘤 ,呈均匀中等强化。结论 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位于淋巴器官的平滑肌细胞病态增生的疾病。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为其胸部HRCT特征。可同时伴有肾脏及腹膜后血管平滑肌瘤 ,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14.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认识。方法对1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PLAM是一种持续发展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活动后呼吸困难、咯血和乳糜胸等。胸部X线表现两肺弥漫性网格状,晚期呈蜂窝样变化,高分辨力CT(HRCT)可见两肺弥漫性分布的薄壁小囊状改变,病理学特点为肺淋巴管、小气道、小血管的管壁及其周围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免疫组化HMB45阳性。结论育龄期妇女发生渐进性呼吸困难,类似肺气肿的临床表现,并反复出现气胸或乳糜胸水,胸部HRCT示两肺弥漫性分布薄壁囊状改变,临床上应想到PLAM的可能,最好能行肺组织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MDS)合并肺毛霉菌病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艾滋病合并肺毛霉菌病的X线胸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结果 13例患者X线胸片中5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7例呈网织纹理,4例见胸腔积液,4例出现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3例见粟粒病变,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2例呈磨玻璃密度影(GGO),2例见肺气囊,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13例患者HRCT发现7例见纵隔淋巴结增大,7例见小叶间隔增厚,6例出现肺内浸润性病灶,5例见粟粒病变(其中1例可见胸膜下小结节),4例见胸腔积液,3例见结节状肿块影,可见GGO、多发肺气囊及树芽征各2例,空洞(内含结节的空洞)、胸膜增厚、局段支气管扩张、心包积液及局限性气胸各1例.结论 AIDS合并肺毛霉菌病常见的胸部影像表现为:肺粟粒病变、纵隔淋巴结增大、网织纹理(小叶间隔增厚)、肺内多发的浸润性病灶、胸腔积液及结节状肿块影.  相似文献   

16.
分析肺癌性淋巴管播散的CT表现,讨论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问例肺癌性淋巴管播散的有关资料,原发灶12例是肺癌,正例原发灶不明。且11例有常规CT扫描,其中8例加作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另2例单作HRCT检查。结果:10例有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大部分呈边缘不规则状。9例显现多为均匀的小叶间隔增厚。胸膜病变有叶间胸膜增厚(8例)、胸膜结节(3例)、胸水(4例)。心包积液4例。9例有胸内淋巴结肿大,其中7例累及肺门淋巴结。结论:常规CT加HRCT能清晰显示肺癌性淋巴管播散的影像学表现而有利于正确诊断。考虑到的鉴别诊断有胸部结节病、间质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17.
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5例均为女性.胸片示双肺弥漫网状结节影.HRCT表现为两肺弥漫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边缘清晰,大小不等.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平滑肌的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影像检查可提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断,两肺广泛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为其胸部HRCT特征.  相似文献   

18.
肺癌性淋巴管炎胸部X线征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支气管镜活检、胸膜活检或开胸肺活检证实的肺癌性淋巴管炎的X线和HRCT征象,寻求能提示癌性淋巴管炎的X线征象。结果37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X线表现中,两肺多发的支气管血管束增粗37例,两肺广泛分布的不规则增厚的克氏A线28例,两肺广泛分布的网状、网结节状阴影(不规则增厚的克氏C线)19例,两肺多发的不规则增厚的克氏B线15例,肺门淋巴结增大18例,胸膜不规则增厚16例,胸腔积液9例。结论肺癌性淋巴管炎的影像诊断以HRCT为最佳,但优质的胸部X线平片可以提供一些有益征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内癌性淋巴管炎(PCL)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并评价其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54例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PCL患者均经HRCT检查,对所有患者的HRCT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患者中,HRCT扫描或多或少显示了下列征象:向心性分布多边形结构(83%),“U”或“Y”型的线样致密影(55%),支气管血管束增粗(88%),叶间裂结节样增厚(59%),磨玻璃样致密影(59%),周围型线样影(11%),小结节影(27%),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72%),胸腔积液或合并心包积液(64%)以及胸膜结节(40%)。结论HRCT有助于PCL的诊断及其与肺部其他弥漫性浸润性病变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PLC)高分辨率CT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经临床病理和随访证实8例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部HR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中,PLC的HRCT影像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周围间质不规则形及串珠状增厚5例,小叶间隔增厚,呈网格状改变5例,小结节状影沿胸膜下间质、小叶间隔、支气管血管束蔓延6例,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胸腔积液4例;胸椎椎体及附件溶骨性破坏2例。结论小叶间隔结节状增厚是PLC较为特征性CT表现。HRCT对PLC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