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4个月23 d,因发现骶尾部皮肤缺损4月余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骶尾部有米粒大小皮肤缺损。皮损随患儿生长逐渐增大,就诊时缺损1 cm × 1 cm,深度无明显变化。患儿无大小便失禁,无运动障碍。否认家族中有遗传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下肢被动运动无哭闹。皮肤科情况:骶尾部1 cm × 1 cm圆形皮肤缺损(图1),深0.2 cm,基底见白膜,缺损边缘见0.5 cm浅红斑,未见毛发、渗液,按压无哭闹……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14月龄,出生后4个月开始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白色透明样丘疹、结节,逐渐增大、增多,颜色变黄、变红,无其他特殊表现。患儿母乳喂养,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否认传染病接触史。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各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头皮、面部、躯干及四肢散在黄白色或黄红色圆形或卵圆形芝麻至黄豆大小半球状隆起的丘疹或结节,境界清楚。部分皮损中央出血结痂,表面毛细血管扩张,周围皮肤无红肿,质地较硬。眼部及口腔黏膜未见异常。取左肩部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变薄,真皮内密集组织细胞、淋巴样细胞浸润,梭形纤维细胞及泡沫细胞增生,可见Touton巨细胞,符合幼年黄色肉芽肿(juvenile xanthogranuloma,JXG)。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均未见明显异常。X线胸片及腹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眼科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3.
20111029骨肥大静脉曲张性痣综合征1例/惠海英(陕西省医院皮肤美容科),殷董,吴娜…∥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36(6).-358患者男,41岁。出生后不久右侧胸前及右上肢出现红斑,红斑渐增大,同时右上肢逐渐变粗、肥大,活动后局部有酸胀感。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侧胸前、肩背部及右上肢可见大片紫红色斑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8岁.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足足趾肿块,并逐渐增大,无痛痒感.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各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头、面、躯干及四肢皮肤肤色正常,未见明显斑块、结节、硬化、瘀斑及色素沉着,舌体大小及色泽正常,毛发及甲无改变.皮肤科情况:左足1~4趾间,右足1~5趾间内外侧见数个豌豆至核桃大小疣状肿块,最大2.5 cm×2.0 cm(左足示趾内侧),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呈串珠样排列(图1a).趾间浸渍性白色.  相似文献   

5.
作者诊治1例先天性大疱性色素性荨麻疹患儿。出生时曾有胎粪吸入、围产期缺氧,并有低血压性抽搐、反复发生败血症,生长发育不良,经用H_1受体拮抗剂(赛庚啶)与H_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效果良好。患儿男性,出生体重2.7kg,出生时即有皮肤色素深斑、大疱和糜烂,Darier氏征阳性,组织学检查及Giemsa染色显示整个真皮有致密的肥大细胞浸润,确诊为先天性大疱性色素性荨麻疹。在患儿  相似文献   

6.
 报道老年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1例。患者女,84岁,因双下肢溃疡伴疼痛1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右足背红肿,见11 cm×4 cm大小溃疡,有脓苔及黑色结痂,内踝见20 cm×5 cm大小溃疡,左小腿散在结痂面。D 二聚体4.81 mg/L。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缺失,溃疡面坏死、渗出,毛细血管周围大量炎性细胞,肉芽肿形成。下肢静脉彩超:右小腿见数条肌腱静脉增宽,最宽处约4.8 mm,未见明显血流信息。诊断:右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予低分子量肝素钠针、血栓通冻干粉针抗凝治疗14天及对症处理,出院时溃疡好转但血栓未通;出院后内服中药活血理气汤3周,溃疡恢复,下肢静脉彩超血栓消失。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弥漫性皮肤肥大细胞增生症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儿男,出生29d,出生时全身皮肤潮红,手足、腹部出现散在黄豆大小的水疱,疱液澄清,以后水疱逐渐增多,并向面部、躯干蔓延,部分水疱增至蚕豆大,自行破溃形成浅表溃疡。患儿为足月剖腹产,父母均体健,非近亲婚配,其母在怀孕早期曾服减肥药,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有弥漫性、浸润性斑块,红色或褐色,以皮肤皱褶处浸润最明显,下腹部、腹股沟可见散在的黄豆大小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澄清,尼氏征(-)。双手背、双下肢、背部可见散在的浅表溃疡或结痂(图1)…  相似文献   

8.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出生时左眼上下眼睑即有色痣,最初色痣只有豌豆粒大小,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扩大,约30岁时色痣面积不再扩大。色痣的形态随眼睑的开闭而分合。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未见与此病相关、类似患者。体检:患者一般状态较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侧整个上下眼睑处皮肤各有一与眼睑大小几乎相等的黑色素痣;眼睑闭合时,上下眼睑色痣可交互吻合成完整圆形,呈"熊猫眼状",眼睑开合时色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7月,单卵双胎之A,出生后其母即发现患儿右上臂至腋下并延续至右乳头处线状波纹样深褐色斑。出生一个月开始右腋下反复出现数个芝麻大小水疱,3-5天自然消退,于2008年11月就诊于我科。体格检查:生长发育正常,皮肤科检查:右上臂中部至右腋下并延续至右胸部线状深褐色波纹样斑,右腋下数个绿豆至黄豆大小丘疱疹,毛发、牙齿、甲均正常,神经系统正常。患儿父母体键,非近亲结婚,患儿为单卵双胎A,出生体重2.2kg,单卵双胎B,出生体重2.05kg,两者出生时均无窒息史。皮损组织病理活检水疱部位皮损特征:表皮内海绵水肿及表皮内多发水疱,疱内多数嗜酸粒细胞浸润,表皮内散在角化不良细胞。患儿同胞弟弟生长发育正常,既无皮肤损害,也无皮肤外异常表现。讨论:色素失禁症是一种x性联显性遗传的皮肤病。在男性几乎是致死的疾病,而女性由于带有镶嵌的杂合子可以生存[1]。本病例的特点系男性病例,并且是单卵双胎中之一发病,国内尚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肥大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1例婴儿孤立性肥大细胞瘤的皮损活检标本行组织病理、姬姆萨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内大量肥大细胞弥漫性浸润,姬姆萨染色显示胞质中存在紫红色异染颗粒。电镜检查显示浸润细胞主要为形态正常的肥大细胞,也有一些嗜酸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高密度的夏科-莱登结晶游离于间质中,并与损伤的核染色质、细胞膜碎片、肥大细胞释放的颗粒相混合。结论:肥大细胞瘤多在出生时发病,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单侧线状型汗孔角化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7月,单卵双胎之A,出生后其母即发现患儿右上臂至腋下并延续至右乳头处线状波纹样深褐色斑。出生一个月开始右腋下反复出现数个芝麻大小水疱,3-5天自然消退,于2008年11月就诊于我科。体格检查:生长发育正常,皮肤科检查:右上臂中部至右腋下并延续至右胸部线状深褐色波纹样斑,右腋下数个绿豆至黄豆大小丘疱疹,毛发、牙齿、甲均正常,神经系统正常。 患儿父母体键,非近亲结婚,患儿为单卵双胎A,出生体重2.2kg,单卵双胎B,出生体重2.05kg,两者出生时均无窒息史。 皮损组织病理活检水疱部位皮损特征:表皮内海绵水肿及表皮内多发水疱,疱内多数嗜酸粒细胞浸润,表皮内散在角化不良细胞。 患儿同胞弟弟生长发育正常,既无皮肤损害,也无皮肤外异常表现。 讨论:色素失禁症是一种x性联显性遗传的皮肤病。在男性几乎 是致死的疾病,而女性由于带有镶嵌的杂合子可以生存[1]。本病例的特点系男性病例,并且是单卵双胎中之一发病,国内尚未见到报道。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患儿男,出生27天。出生后即发现全身多处红色草莓状隆起性丘疹,红色丘疹散在分布,大小不一,黄豆至雀卵大小。右侧面部及右侧腹部各见一直径2cm大小红色隆起性丘疹。患儿发病以来,吃奶好,不发热,足月顺产,新法接生。体格检查:体温36.2°C,脉搏130次/min,呼吸40次/min,体重:3.5Kg。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  相似文献   

13.
例1,女7个半月,因左眼外侧青灰色斑1月余于1996年6月2日来我所就诊。患儿于出生后6个半月左右发现左眼角外侧有淡青灰色斑,1个月来稍有加深,但面积无明显扩大,未见患儿搔抓。体检: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神清,心肺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眼角外侧可见2cm大小的近似圆形的青灰色斑片,边界尚清,皮损压不褪色。眼结合膜、巩膜未受累。下颌正中部和右膝外侧分别可见黄豆大小的褐色斑片,边界清楚。皮损上皮纹及毳毛正常。诊断:①太田痣(右眼外侧),②色素痣(下颌、右膝)。 例2,男28岁,例1之父。出生时左侧面部即有大片网状青灰色斑片,幼年时皮损颜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 患者女,3个月;因双下肢、臀部及双腕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5天来诊,患儿5天前因上唇及鼻尖部血管瘤行平阳霉素局部注射1次(具体用量不详),治疗1天后双下肢、臀部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就诊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7.7×10^9/L,PLT 35×10^9/L.Hb107g/L.N0.33,L0.48,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父母体健,其余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下肢、臀部及双腕部见密集针尖大小出血点,压之不退色,不高起皮面,皮温不高;口腔黏膜未见明显血疱,上唇及鼻尖部约1.0cm×1.5cm血管瘤。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尿常规、  相似文献   

15.
限局性结节性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性,65岁脚趾长小肿物4个月,并逐渐长大,无明显痒痛感。体格检查:头、面、躯干及四肢皮肤肤色正常,未见明显斑块、结节、硬化、瘀斑及色素沉着。舌体大小及色泽正常,毛发及甲无改变。皮科情况:左足2—5趾间,右足3—4趾间内外侧缘,见散个淡紫红色绿豆至黄豆大疣状肿物,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呈串珠样排列。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 患儿女,9天.因全身出现水疱伴发热2天就诊.患儿系第1胎第1产,孕39周,正常分娩.出生后第5天全身出现散在水疱,并逐渐增多,呈米粒至黄豆大,密集分布,伴发热,体温达39.5℃,呕吐,吮奶减少,明显哭闹.患儿出生前4天其母有水痘病史.体检:发育营养可,体重3700 g,体温39.5℃,呼吸43次/min,心率143次/min,皮肤轻度黄染,颜面、躯干及四肢可见密集米粒至豆粒大小丘疹、水疱、结痂,少许疱液混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2.5×109/L,N 0.65、L 0.30、M 0.05、Hb 120 g/L,肝肾功能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以口腔黏膜损害为首发表现的二期梅毒二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例1女,19岁,因舌尖部破溃10d就诊。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舌背前缘出出一片状糜烂面,无自觉症状,患者未婚,半年前有性接触史,否认有口交史。发病以来无发热、关节痛等病史。体检:休温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舌背前缘可见一直径2cm大小的表浅糜烂面,基底红润,表面有渗出液,质地软,边界清,躯干、四肢、掌跖部无皮疹,  相似文献   

18.
<正>1临床资料患儿男,6个月,因“全身皮肤干燥、鳞屑6月”就诊。患儿自出生后被家属发现躯干、四肢皮肤弥漫性干燥、鳞屑,未予重视及特殊处理,随患儿生长发育,症状逐渐加重,躯干、四肢可见大量多角形、黑褐色鳞屑,遂就诊于我科。患儿系试管婴儿,第1胎第1产,孕39+3周剖宫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无类似疾病,母亲孕期无特殊用药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身高65cm,体重7.1kg,生长发育正常,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活动自如;双侧睾丸扪及,无明显异常;双眼睑无浮肿,球结膜无充血。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前胸、后背、四肢伸侧可见多角形、黑褐色鱼鳞样鳞屑,不易剥离;双侧掌心、足底、指甲未见异常,见图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经临床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且该90例患者均在早期进行过经腹部彩超及经阴道彩超检查,对两种早期彩超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情况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77.78%,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67%,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χ2=14.4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各种典型异位妊娠超声影像学表现(胚芽、盆腔积液、原始心血管搏动、附件包块、子宫内假孕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方面较传统经腹部彩超具有显著性优势,对于有效降低异位妊娠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报告1例婴幼儿疱疹性瘭疽。患儿男,1岁,左手中指甲周红斑伴肿胀1周余。皮肤科检查:左手中指远端水疱形成,其内少许透亮疱液、甲周红斑。皮损处疱液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聚合酶链反应阳性。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疱疹性瘭疽。未予特殊处理,随访10 d,皮损自行消退。3个月后门诊随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